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地球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力学,地球,成矿,轨道,地壳,测量,空间。
空间地球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亮,邬树楠,吴志刚,侯欣宾,刘宇飞[1](2016)在《空间太阳能电站地球同步拉普拉斯轨道动力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关于空间太阳能电站(Space Solar Power Station,SSPS)轨道动力学的研究中,均将其放置于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GEO),然而这并非最优的工作轨道。文章提出了一种优于GEO的地球同步拉普拉斯(Geosynchronous Laplace Plane,GLP)轨道。首先,建立了轨道运动模型及影响轨道运动的摄动模型,包括地球非球形引力摄动、日月引力摄动、太阳光压力摄动及微波反冲力摄动;然后,提出了评估空间太阳能电站轨道的3个指标:接收功率、轨道适用性和安全性,并据此分析了GLP轨道相对于GEO的优势。最后,给出了数值仿真算例。结果表明:在发电功率大致相同且满足供电需求的情况下,工作在GLP上的SSPS每年大约能节省用于轨道保持的燃料36 453.4kg。(本文来源于《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朱新慧[2](2005)在《空间地球动力学若干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地球动力学作为一门交叉派生的学科,研究领域极其广阔,内容也比较丰富。随着以GPS为代表的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监测和研究地球的运动成为可能,并且在空间地球动力学的部分领域已经实现,因此将空间大地测量方法应用于空间地球动力学的诸多领域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着重于利用空间大地测量实测的高精度台站运动数据,对板块模型的建立和全球构造变化的验证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检测。首先简要介绍了板块运动和地球参考系方面的发展与现状,对板块运动的基本原理以及测量和研究的方法进行了阐述,对地球参考系的实现和变换进行了推证,为本文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利用实测数据建立板块运动模型之前,介绍了本文所用数据的来源及处理流程。然后基于空间大地测量的观测量——GPS和VLBI的组合数据建立了现时板块运动模型GVM1,给出了12个大板块的绝对运动欧拉矢量及20多个板块对的相对欧拉矢量及其误差椭圆,并与地学模型NUVEL-1A进行了比较。 VLBI和GPS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观测技术,它们测得的地壳运动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情况。本文通过解算GPS和VLBI这两种技术测定的同一批台站之间的基线长度变化率,及数理统计的相关分析等方法来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并给出了这两种技术之间存在的系统差和常数差。 对地球南涨北缩的非对称性构造变化进行了检测。分别采用GPS、VLBI和它们的组合数据,利用大地线长度变化率和实测站心坐标速度两种方法分别来检测,都给出了较为一致的结果,从而验证了地球南涨北缩的构造变化现象,并定量的估计了这种变化的范围。 对地球的体积及形状变化进行了检测。利用GPS和VLBI组合的数据,采用数字地形建模中的Delaunay算法生成的叁角形逼近地球表面,检测了地球的体积变化及形状变化,并利用板块运动模型插值的方法改善测站分布而又不影响地球的实际运动。结果表明,插值后的地球体积及形状变化与实测数据给出的结论是一致的,验证了地球仍处于非对称变形中,并定量的给出了这种变形的范围。 论文最后检测了冰期后地壳回弹对地面点位产生的影响。利用VLBI的实测数据和ICE-4G模型,采用实测站速度和基线长度变化率分别检测了冰期后地壳回弹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并对用空间技术求解的实测值和用ICE-4G模型求解的估计值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最后给出了实测结果与地学模型估计值之间的系统差。(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05-04-01)
乔书波[3](2003)在《InSAR技术及其在大地测量与空间地球动力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是一种将合成孔径雷达(SAP)复型雷达数据中的相位信息提取出来,进行干涉处理以精确确定地球表面叁维信息的技术。 本文首先介绍了InSAR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对SAR的基本成像原理、信号的基本模型及成像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列出了SAR定位误差源并对定位精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重复轨道的星载InSAR系统的研究,阐述了InSAR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总结以往多种数据处理方法,给出了一个实用的算法处理器。针对InSAR数据处理算法的主要环节相位解缠、干涉基线的估算、DEM的重建等方法展开了详细讨论。研究了InSAR系统特有的参数一基线的特性,从系统失相关的角度研究了基线姿态与InSAR测量之间的约束关系。分析了InSAR系统的主要误差源,并对地球自转、大气效应等因素对InSAR测量的影响展开了详细讨论。 深入探讨了差分雷达干涉技术(D-InSAR)用于监测地表形变的潜力和优势。研究了D-InSAR技术提取地表形变的理论和方法,指出D-InSAR用于实际的地震形变、地面沉降等形变监测,精度可达到cm级。着重探讨了InSAR技术在大地测量与空间地球动力学中的应用,分析了InSAR技术与其它空间大地测量技术之间的联系,并从理论和应用的角度说明了InSAR是可用于空间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一种新手段。提出了GPS/VLBI/SLR/InSAR组合应用的新设想,探讨了其在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体积、形状变化中的应用可能,并针对地壳不同形变特征给出了叁种不同的数学模型。结合我国自行研制的双星定位导航系统,指出InSAR技术可能是提高双星定位导航精度的新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03-04-30)
胡建国,常晓涛[4](2003)在《利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研究地球动力学最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大地测量以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测定地球整体 (地球自转 )和各圈层 (特别是大气、海洋与地壳 )的运动 ,使地球动态变化的监测、研究及应用呈现了崭新的面貌。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际地球动力学最新发展概况 ,内容包括地壳运动、地球自转、重力场时间变化等。(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1期)
王广利,叶叔华,钱志瀚,李金岭,C[5](2000)在《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研究计划(APSG)首期VLBI联测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1997年 1 0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美国宇航局Goddard空间飞行中心(GSFC)成功组织实施了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研究计划 (APSG)首期联测中的VLBI观测 .共 6个VLBI站参加 ,包括中国上海和乌鲁木齐站、美国阿拉斯加Gilcreek站和夏威夷Kokee站、日本鹿岛 (Kashima)站及澳大利亚塔斯玛尼亚的Hobart站 .各站之间的基线长度为 1 90 0~ 1 1 0 0 0km ,基线测量重复率约为 1 0× 1 0 -9.利用上述台站以往的VLBI观测 ,并结合全球VLBI观测数据进行了综合解算 ,获得了上述 6个VLBI站的基线变化率及台站的运动速率 .特别是检测到上海台和乌鲁木齐站相对于欧亚板块稳定区域分别存在向东 8mm/a和向北偏东 1 4mm/a的运动 ,这些结果直接验证了印度大陆的向北运动影响到了我国西北和东部地区的地壳运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A辑)》期刊2000年06期)
周硕愚[6](1998)在《推进地震预测的一个途径:地球空间信息学-大陆系统图像动力学-大形势与中短期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121世纪上半叶地震预测可望获得局部突破科学研究表明,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类社会的整体科技水平,且其发展速度是非线性的。地震预测在历经数十年的粘滞后,有可能在21世纪上半叶取得局部突破,首先在大形势与中期或中短期预测上。其理由如下...(本文来源于《高原地震》期刊1998年03期)
胡小工,黄,钱志翰[7](1998)在《空间VLBI与天文地球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空间VLBI的精密定轨及其在天文地球动力学应用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指出因为空间VLBI的时延和时延率观测量同时涉及到射电参考系、动力学参考系和地固参考系,所以特别适合于参考系的直接连接工作.对为评价参考系连接的精度而发展的协方差分析理论也作了介绍,还分析了将时延和时延率资料用于精密定轨时遇到的困难及其解决办法.(本文来源于《天文学进展》期刊1998年03期)
舒逢春,钱志瀚[8](1997)在《基于空间VLBI技术的地球动力学参考架》一文中研究指出VLBI是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的简称。20多年来,VLBI在天体测量和大地测量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VLBI技术测量洲际基线的精度已经达到毫米级,大角天体测量的精度达到了亚毫角秒量级,在天球参考架和地球参考架的建立、联接和维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空间VLBI是当今VLBI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通过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的空间VLBI卫星与地面VLBI网对河外射电源的动态干涉测量,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地(本文来源于《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1997-11-01)
陈衍景,秦善,李欣[9](1997)在《中国矽卡岩型金矿的成矿时间、空间、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成矿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矽卡岩型金矿床是我国最主要的金矿类型之一,目前已确定至少14个矿床为大型,24个为中型,占我国黄金总储量的15%。中国矽卡岩型金矿床的成矿时间与其所在地区最晚的碰撞造山作用时间吻合,就位于碰撞造山作用的晚期;中国矽卡岩型金矿床分布在碰撞造山带、断裂岩浆带和陆缘活动带,它们都经历了强烈的显生宙碰撞造山作用;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为碰撞造山作用的挤压-伸展转变期。无论是中国矽卡岩型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还是含矿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都与碰撞造山成矿模式完全吻合,证明碰撞造山成矿模式是中国绝大多数矽卡岩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7年04期)
叶叔华,黄珹[10](1996)在《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计划》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地球动力学是用空间观测技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各种运动状态及其力学机制的一门学科,属大文、地质、空间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等学科的交叉前沿研究领域。板块构造运动,特别在岩石圈板块的汇聚型边界地带的构造运动是高大褶皱山脉隆起、岛弧海沟形成的直接原因,也是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岩石圈的地震活动、火山爆发、地热活动、海陆升降的动力学(本文来源于《科学》期刊1996年05期)
空间地球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空间地球动力学作为一门交叉派生的学科,研究领域极其广阔,内容也比较丰富。随着以GPS为代表的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监测和研究地球的运动成为可能,并且在空间地球动力学的部分领域已经实现,因此将空间大地测量方法应用于空间地球动力学的诸多领域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着重于利用空间大地测量实测的高精度台站运动数据,对板块模型的建立和全球构造变化的验证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检测。首先简要介绍了板块运动和地球参考系方面的发展与现状,对板块运动的基本原理以及测量和研究的方法进行了阐述,对地球参考系的实现和变换进行了推证,为本文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利用实测数据建立板块运动模型之前,介绍了本文所用数据的来源及处理流程。然后基于空间大地测量的观测量——GPS和VLBI的组合数据建立了现时板块运动模型GVM1,给出了12个大板块的绝对运动欧拉矢量及20多个板块对的相对欧拉矢量及其误差椭圆,并与地学模型NUVEL-1A进行了比较。 VLBI和GPS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观测技术,它们测得的地壳运动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情况。本文通过解算GPS和VLBI这两种技术测定的同一批台站之间的基线长度变化率,及数理统计的相关分析等方法来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并给出了这两种技术之间存在的系统差和常数差。 对地球南涨北缩的非对称性构造变化进行了检测。分别采用GPS、VLBI和它们的组合数据,利用大地线长度变化率和实测站心坐标速度两种方法分别来检测,都给出了较为一致的结果,从而验证了地球南涨北缩的构造变化现象,并定量的估计了这种变化的范围。 对地球的体积及形状变化进行了检测。利用GPS和VLBI组合的数据,采用数字地形建模中的Delaunay算法生成的叁角形逼近地球表面,检测了地球的体积变化及形状变化,并利用板块运动模型插值的方法改善测站分布而又不影响地球的实际运动。结果表明,插值后的地球体积及形状变化与实测数据给出的结论是一致的,验证了地球仍处于非对称变形中,并定量的给出了这种变形的范围。 论文最后检测了冰期后地壳回弹对地面点位产生的影响。利用VLBI的实测数据和ICE-4G模型,采用实测站速度和基线长度变化率分别检测了冰期后地壳回弹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并对用空间技术求解的实测值和用ICE-4G模型求解的估计值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最后给出了实测结果与地学模型估计值之间的系统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地球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玉亮,邬树楠,吴志刚,侯欣宾,刘宇飞.空间太阳能电站地球同步拉普拉斯轨道动力学特性[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16
[2].朱新慧.空间地球动力学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
[3].乔书波.InSAR技术及其在大地测量与空间地球动力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3
[4].胡建国,常晓涛.利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研究地球动力学最新进展[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5].王广利,叶叔华,钱志瀚,李金岭,C.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研究计划(APSG)首期VLBI联测结果[J].中国科学(A辑).2000
[6].周硕愚.推进地震预测的一个途径:地球空间信息学-大陆系统图像动力学-大形势与中短期预测[J].高原地震.1998
[7].胡小工,黄,钱志翰.空间VLBI与天文地球动力学[J].天文学进展.1998
[8].舒逢春,钱志瀚.基于空间VLBI技术的地球动力学参考架[C].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7
[9].陈衍景,秦善,李欣.中国矽卡岩型金矿的成矿时间、空间、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成矿模式[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
[10].叶叔华,黄珹.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计划[J].科学.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