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八股取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八股取士,科举制度,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八股取士论文文献综述
吕丹[1](2019)在《试论八股取士对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八股文作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专用文体,一直以来被众多学者所诟病,成为人们批判的对象。事实上,八股文作为科举制度的重要标志,在选拔治国精英、吸纳优秀人才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八股取士在公平、公正等方面的价值追求仍然值得借鉴,可以促进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06期)
王方[2](2018)在《八股取士制度与《儒林外史》中的假名士成名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儒林外史》中描写了大量的假名士,他们为了成名,或攀高结贵,无中生有;或假意归隐,抬高身价;或穿凿附会,故作高论;或抱团取乐,博人眼球;或窃书盗名,招摇于世。本文对假名士的成名之道进行简单梳理,并分析八股取士制度对假名士们名利心的影响。最后,探讨假名士醉心成名的描写背后所体现的思想价值。(本文来源于《荆楚学术2018年8月(总第二十二期)》期刊2018-08-01)
张正博[3](2017)在《比较蒲松龄与吴敬梓对八股取士态度的差异——以《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为代表》一文中研究指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都有很多讨论八股取士制度的章节。在对待八股取士态度上,两者在共同批判八股取士制度的一些弊端的基础上有很多不同之处,可以分叁个方面概括:一是分析八股取士的视角不同,蒲松龄着眼于士人而吴敬梓着眼于社会;二是对待八股取士的心态不同,蒲松龄悲愤深沉,吴敬梓冷眼旁观;叁是对于八股取士弊端的归因不同,蒲松龄归因到了考官的昏庸和官吏的贪赃枉法,而吴敬梓指出了八股取士制度对士人独立精神的摧残。(本文来源于《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周航[4](2016)在《浅析明代的八股取士》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的科举制度,以八股文取士为主。八股文是明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特殊的考试文体,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放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中来具体分析八股取士,同时了解八股文的结构、出题方式、发展脉络以及怎样正确评价这种制度,对我们了解明代的取士制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通典·选举二》中记载"炀帝始建进士科"。在之后的一千多年中,科举制度对社会、政治、文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6年08期)
贾芳媛[5](2016)在《八股取士下的科第心态和文学程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明一代,八股取士制度化,具有了功名富贵和治平理想的双重号召力,而八股时文勾连社会的学校教育、朝廷的选拔体系,也被赋予了撷英和禁锢的双重深意。明人的文学关注置于时文,历来作为文学正宗的诗歌沦为八股之余,因之形成了"余事"视之的诗歌态度,而士人心志也为"八股"所束缚。八股套路的模式禁锢,换字和选本所渗透的制艺技法的心理及科名失落的意绪排遣,无一不体现着八股程式下的科第心态。(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6年07期)
孙凯[6](2016)在《八股取士不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第一目叙述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如下:第一,改革行政机构;第二,设置特务机构锦衣卫;第叁,八股取士。学界对前两个措施多无异议,但是八股取士是否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就值得商榷了。教材中讲八股取士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原因之一是这一时期科举考试的文体格式已经固化,"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原因之二是明太祖时期科举(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期刊2016年01期)
于艳竹[7](2015)在《《儒林外史》对八股取士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儒林外史》第一回,作者借王冕之口说道:"这个法确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明清八股取士以来,知识分子大多不能超越于八股之外,士人在功名富贵的诱惑下,不注重文行出处,社会道义感逐渐式微。《儒林外史》从这个角度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一、陋儒愚昧无知周进六十多岁还是一个童生,在薛家集受一个十七、八岁新进秀才的嘲弄,虽然"羞的红一块,白一块",还(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期刊2015年11期)
于艳竹[8](2015)在《从《儒林外史》看八股取士制度下空疏不学的士风》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两代实行八股取士制度,至使应试的士子专看《四书》《五经》,其他的书一概不观。再加上科举考试中"拟题"的弊端,很多士子甚至连一本经和《四书》都没看。顾炎武在《日知录·拟题》中曾激烈批评这种风气,认为这样必然导致士人视野狭窄、空疏不学的士风。《儒林外史》在这方面着墨颇多。《儒林外史》中范进、张静斋和汤奉都是进士,却不知道刘基是元朝末年的进士;娄叁公子、娄四公子和鲁翰林不知道杨执中的一首诗是剽(本文来源于《语文天地》期刊2015年31期)
朱烁红[9](2015)在《破除八股取士教育制度成为历史担当》一文中研究指出科举制度,始于隋唐,这是一种开放、创新、积极的教育体制,他培养的人才是积极的、创新的、勇于开拓的,不仅使中国隋唐封建社会发展到高峰,而且惠及到宋元,那一时期,中国居世界发展的前沿,引领世界的发展,成为他国学习的楷模,国都长安,甚至后来宋元都城开封、临安、大都也是国际性的大都市。科举制教育,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文明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盐业》期刊2015年11期)
朱烁红[10](2015)在《八股取士教育制度束缚了中国人的创新思维》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很多国人都在探究是什么原因致使中国在近代落后了。有人说是中国军事技术落后,有人说是政治腐败,有人说是经济问题。其实,反观这段历史,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致命问题,另有原因。笔者认为,明清推行的八股取士教育制度,尤其是清朝时更为严格的八股教育、文字狱导致中国思想教育腐败落后,才是中国近代落后的致命因素。古人说"读史可以明智",研究历史能看清古(本文来源于《中国盐业》期刊2015年10期)
八股取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儒林外史》中描写了大量的假名士,他们为了成名,或攀高结贵,无中生有;或假意归隐,抬高身价;或穿凿附会,故作高论;或抱团取乐,博人眼球;或窃书盗名,招摇于世。本文对假名士的成名之道进行简单梳理,并分析八股取士制度对假名士们名利心的影响。最后,探讨假名士醉心成名的描写背后所体现的思想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八股取士论文参考文献
[1].吕丹.试论八股取士对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9
[2].王方.八股取士制度与《儒林外史》中的假名士成名之道[C].荆楚学术2018年8月(总第二十二期).2018
[3].张正博.比较蒲松龄与吴敬梓对八股取士态度的差异——以《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为代表[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
[4].周航.浅析明代的八股取士[J].唐山文学.2016
[5].贾芳媛.八股取士下的科第心态和文学程式[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
[6].孙凯.八股取士不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
[7].于艳竹.《儒林外史》对八股取士的批判[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
[8].于艳竹.从《儒林外史》看八股取士制度下空疏不学的士风[J].语文天地.2015
[9].朱烁红.破除八股取士教育制度成为历史担当[J].中国盐业.2015
[10].朱烁红.八股取士教育制度束缚了中国人的创新思维[J].中国盐业.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