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精压机论文-陈叁一,张瑛,陈宇航,张鹏,程永奇

螺旋精压机论文-陈叁一,张瑛,陈宇航,张鹏,程永奇

导读:本文包含了螺旋精压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伺服螺旋精压机,成形工艺库,柔性化,工艺适应性

螺旋精压机论文文献综述

陈叁一,张瑛,陈宇航,张鹏,程永奇[1](2018)在《伺服螺旋精压机成形工艺库的设计及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伺服螺旋精压机的机械结构及工作原理;针对伺服螺旋精压机原有控制系统的不足,设计出可实现恒速、压印、薄板高速冲裁、静音冲裁、双速拉深以及两级压制等6种基本成形工艺的工艺库并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伺服螺旋精压机能够实现成形工艺库中的所有工艺,具有良好的工艺适应性和柔性,且系统工作稳定、可靠,为成形设备融入智能制造系统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18年09期)

张发厅,张金[2](2018)在《伺服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及成型工艺数据库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有效提高成型设备的工艺适应性并增加其适用范围,提出一种交流伺服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并研发相应控制运动的自定义成形工艺数据库。采用闭环方式实现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的运动控制,提高控制精确度。建立的通用运动控制自定义工艺模型,能够实现复杂的成形,从而充分发挥伺服螺旋精压的优势。测试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伺服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运行有效、稳定,具有较好的工艺适应性。(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张瑛[3](2016)在《伺服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研发及成形工艺库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及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研发,对成形设备的工作模式、运动特性和工艺适应性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成形装备工作模式单一、工艺适应性较差,不能满足现代制造业对材料成形过程控制的需求,研究开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成型装备是其发展趋势。伺服螺旋精压机采用交流伺服电机来驱动压力机滑块,通过控制系统可以对滑块运行时的速度、加速度、位移和力等实现精确的数字控制,极大地改善了成形装备的工艺适应性和使用范围,为通过优化成形工艺的方法来提高材料的成形性能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其数字化智能控制也为成型设备融入智能制造系统提供了基础。本课题为促进成形装备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针对伺服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开展了以下研究和开发工作:首先,根据新型伺服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和前期研究基础,采用“工控机+运动控制卡+多功能数据采集卡”的硬件控制方案并进行了硬件选型和硬件系统搭建,选用Visual Studio 2008 (C#)作为软件开发平台。该方案系统结构简单、实时性和可靠性高;可以充分利用工控机的特点,缩短开发周期、提高控制性能及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也有利于系统的更新和升级。实践证明该平台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较好的通用性,满足了伺服螺旋精压机的功能控制要求。第二,开展了伺服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重点研究开发伺服螺旋精压机运动控制方式和成形工艺库实现。在运动控制系统方面,系统采用闭环的运动控制方式,实现滑块精确控制;采用S型曲线加减速,使滑块能够准确地沿工艺曲线轨迹运动,避免精压机启停及变速时所产生的冲击、越程、失步或震荡等。运动控制设计中通过为精压机建立机械坐标系,从而保证记录数据的互换性。设计了六种基本成形工艺恒速、压印、静音冲裁、双速拉深、薄板高速冲裁、两级压制的实现模式,方便用户普通使用;设计了两种通用的控制运动和控制力的自定义工艺模式,用户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型的复杂的成型工艺,可使伺服螺旋精压的优越特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其具备能够实现柔性加工的能力。在状态检测和故障监控诊断方面,建立基于故障树分析法和专家系统为精压机建立故障诊断系统,通过传感器和诊断系统可以采集记录各种状态和故障信号,并对故障能够及时诊断和处理,从而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第叁,开发了伺服螺旋精压机控制软件。针对伺服螺旋精压机的工作特点、性能要求、控制模式和软件开发平台,遵循系统的完整性、可观察性、有效性、可移植性的开发原则,对系统的程序进行设计。设计了由权限管理、主控界面两部分构成的软件系统;针对控制系统的功能特点,采用模块化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来进行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把控制系统软件划分为逻辑控制部分、运动控制部分、实时监测部分和故障检测及数据处理四部分构成的控制系统软件,并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最后,对伺服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进行了集成,并进行调试和检测。测试结果表明控制系统满足伺服螺旋精压机的控制要求,控制系统具备良好的工艺适应性和柔性,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成形工艺库中的工艺,能够实现柔性加工,同时以力为驱动条件的成形工艺的开发,拓展了伺服螺旋精压机在粉末压制工艺中的应用。表明伺服螺旋精压机的研究与开发,对推动成形装备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及新工艺开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马飞菲,张鹏,黎勉,孙友松[4](2014)在《基于FX-3U PLC的63T螺旋精压机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成形设备的重载机械驱动技术及螺旋精压机的机械结构,重点介绍伺服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以达到速度和位置精确控制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满足控制伺服螺旋精压机的功能要求,具有运动特性可变、速度可控等优越的加工性能。(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4年14期)

刘文锋,李优新,孙友松,黎勉,梁文炎[5](2008)在《交流伺服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基于交流伺服驱动的螺旋精密压力机的控制系统,该压力机采用两台交流伺服电动机驱动,分别提供快速轻载空行程和低速重载工作行程的动力。分析了该压力机系统的特点,系统地介绍了该压力机的控制硬件系统和PLC软件流程。(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08年05期)

刘文锋,李优新,孙友松,黎勉,梁文炎[6](2008)在《交流伺服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基于交流伺服驱动的螺旋精密压力机的控制系统,分析了该压力机系统的特点,系统地介绍了该压力机的控制硬件系统和PLC软件流程。该压力机采用两台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可以分别提供快速轻载空行程和低速重载工作行程的动力。(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技术》期刊2008年01期)

梁文炎,阳林,孙友松[7](2007)在《交流伺服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交流伺服螺旋精压机的机械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对其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控制系统的叁种设计方案,最后进行了控制方案的比较和选择。(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07年10期)

梁文炎[8](2007)在《伺服双动力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交流伺服电机的数字化重载机械驱动技术是高新技术与传统机械技术的结合,将其作为机械压力机主传动,可以大大提高压力机的性能、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本课题把数控重载机械驱动技术应用于成形设备,研究其关键技术问题,开发一种具有自己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伺服螺旋精压机。本论文重点对伺服螺旋精压机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根据设备的性能要求进行了控制系统方案的设计,在分析各控制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该设备的性能特点选择“PC+运动控制器”的控制方案;控制系统的硬件包括GT-200-SV运动控制器,IMS-GF3交流伺服驱动器和自主设计的交流伺服电机;旋转编码器作为电机的转子位置和速度检测元件,光栅尺作为滑块的位置检测元件,构成全闭环的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来进行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把控制系统软件划分为:用户权限管理模块、系统主控模块、工艺参数设置模块、系统初始化与自检模块、工作状态监视模块、工艺参数管理模块和自适应控制模块等七大功能模块,并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实际运行表明,所开发的控制软件具有界面友好、操作容易等优点,可以获得任意工作特性曲线,完全实现了原定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能满足伺服螺旋精压机的功能要求,伺服螺旋精压机具有运动特性可变、速度可控等优越的加工性能。伺服螺旋精压机的研究与开发,对加快数控重载机械驱动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步伐,打破国外在这一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和提高我国成形设备制造技术水平,顺应成形设备发展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潮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07-05-01)

螺旋精压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有效提高成型设备的工艺适应性并增加其适用范围,提出一种交流伺服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并研发相应控制运动的自定义成形工艺数据库。采用闭环方式实现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的运动控制,提高控制精确度。建立的通用运动控制自定义工艺模型,能够实现复杂的成形,从而充分发挥伺服螺旋精压的优势。测试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伺服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运行有效、稳定,具有较好的工艺适应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螺旋精压机论文参考文献

[1].陈叁一,张瑛,陈宇航,张鹏,程永奇.伺服螺旋精压机成形工艺库的设计及测试[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8

[2].张发厅,张金.伺服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及成型工艺数据库设计[J].铸造技术.2018

[3].张瑛.伺服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研发及成形工艺库实现[D].广东工业大学.2016

[4].马飞菲,张鹏,黎勉,孙友松.基于FX-3UPLC的63T螺旋精压机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J].机床与液压.2014

[5].刘文锋,李优新,孙友松,黎勉,梁文炎.交流伺服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8

[6].刘文锋,李优新,孙友松,黎勉,梁文炎.交流伺服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08

[7].梁文炎,阳林,孙友松.交流伺服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7

[8].梁文炎.伺服双动力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

标签:;  ;  ;  ;  

螺旋精压机论文-陈叁一,张瑛,陈宇航,张鹏,程永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