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集脱硫塔除雾器冲洗水的回收处理系统,涉及电力环保与及节能减排领域,基于除雾器冲洗水耗水量大,影响脱硫水平衡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顶部设有脱硫出口、底部设有脱硫入口,脱硫塔内部、脱硫出口下方设有除雾器和浆液喷淋层,所述浆液喷淋层位于除雾器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洗水收集槽、中继箱、过滤装置、净水箱、循环泵一、循环泵二、循环泵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冲洗水回收处理系统可以将除雾器冲洗水部分回收,解决脱硫塔水无法平衡的问题,处理后重复利用,节约工艺水的用量,节约水资源。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收集脱硫塔除雾器冲洗水的回收处理系统,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顶部设有脱硫出口、底部设有脱硫入口,脱硫塔内部、脱硫出口下方设有除雾器和浆液喷淋层,所述浆液喷淋层位于除雾器下方,所述除雾器上设有冲洗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洗水收集槽、中继箱、过滤装置、净水箱、循环泵一、循环泵二、循环泵三;所述冲洗水收集槽位于除雾器下方,所述冲洗水收集槽底部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穿过脱硫塔侧面与中继箱连接,所述中继箱与循环泵一进水口相连,循环泵一出水口与过滤装置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与循环泵二进水口连接,所述循环泵二出水口与净水箱连接,所述净水箱与循环泵三进水口连接,所述循环泵三出水口与除雾器的冲洗管道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收集脱硫塔除雾器冲洗水的回收处理系统,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顶部设有脱硫出口、底部设有脱硫入口,脱硫塔内部、脱硫出口下方设有除雾器和浆液喷淋层,所述浆液喷淋层位于除雾器下方,所述除雾器上设有冲洗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洗水收集槽、中继箱、过滤装置、净水箱、循环泵一、循环泵二、循环泵三;
所述冲洗水收集槽位于除雾器下方,所述冲洗水收集槽底部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穿过脱硫塔侧面与中继箱连接,所述中继箱与循环泵一进水口相连,循环泵一出水口与过滤装置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与循环泵二进水口连接,所述循环泵二出水口与净水箱连接,所述净水箱与循环泵三进水口连接,所述循环泵三出水口与除雾器的冲洗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脱硫塔除雾器冲洗水的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水收集槽呈漏斗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脱硫塔除雾器冲洗水的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水收集槽、引流管的材质为不锈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环保与及节能减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收集脱硫塔除雾器冲洗水的回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作为一种脱硫效率高、适用煤种广且运行可靠性高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火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时(1)部分电厂安装了低低温省煤器,降低了吸收塔入口烟温,导致吸收塔内水蒸发减少、(2)较多电厂安装了高效除雾除尘装置冲洗水量较以前有所增加、(3)现在已有电厂消除湿烟羽方案是采用了浆液冷凝方案,这些因素均易造成吸收塔内水平衡被打破,除雾器无法正常冲洗而造成阻力增加,脱硫塔液位长期处在高位,严重时将影响脱硫系统的正常投运,目前已经有较多电厂正在被该问题困扰。
除雾器冲洗水是脱硫系统中水耗最大的一部分,基本均大于10t\/h,有的甚至多达几十吨每小时,这部分水对脱硫水平衡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除雾器冲洗水耗水量大,影响脱硫水平衡。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集脱硫塔除雾器冲洗水的回收处理系统,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顶部设有脱硫出口、底部设有脱硫入口,脱硫塔内部、脱硫出口下方设有除雾器和浆液喷淋层,所述浆液喷淋层位于除雾器下方,所述除雾器上设有冲洗管道;还包括冲洗水收集槽、中继箱、过滤装置、净水箱、循环泵一、循环泵二、循环泵三;
所述冲洗水收集槽位于除雾器下方,所述冲洗水收集槽底部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穿过脱硫塔侧面与中继箱连接,所述中继箱与循环泵一进水口相连,循环泵一出水口与过滤装置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与循环泵二进水口连接,所述循环泵二出水口与净水箱连接,所述净水箱与循环泵三进水口连接,所述循环泵三出水口与除雾器的冲洗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冲洗水收集槽呈漏斗状。
优选的,所述冲洗水收集槽、引流管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冲洗水回收处理系统可以将除雾器冲洗水部分回收,解决脱硫塔水无法平衡的问题,重复利用,节约工艺水的用量,节约水资源;包括冲洗水回收处理系统的脱硫塔在脱硫过程中可以节约除雾器冲洗用水,同时排烟中的部分烟尘也能随冲洗水排出吸收塔,缓解因大量超细粉尘进入浆液而造成的脱硫浆液起泡的问题;
进一步,由于冲洗水收集槽呈漏斗状,可以使大部分冲洗水流入冲洗水收集槽中,且不容易产生挂壁问题;
进一步,由于冲洗水收集槽、引流管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可以防止冲洗水中携带的腐蚀材料对冲洗水收集槽、引流管造成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收集脱硫塔除雾器冲洗水的回收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脱硫塔;11-脱硫出口;12-脱硫入口;13-除雾器;14-浆液喷淋层;15-冲洗水收集槽;16-引流管;17-中继箱;18-过滤装置;19-净水箱;20-循环泵一;21-循环泵二;22-循环泵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实施例1
收集脱硫塔除雾器冲洗水的回收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脱硫塔1,脱硫塔1顶部设有脱硫出口11、底部设有脱硫入口12,脱硫塔1内部、脱硫出口11下方设有除雾器13和喷淋装置14,喷淋装置14位于除雾器13下方,除雾器13上设有冲洗管道(图为标示);还包括冲洗水收集槽15、引流管16、中继箱17、过滤装置18、净水箱19、循环泵一20、循环泵二21、循环泵三22;
冲洗水收集槽15位于除雾器13与浆液喷淋层14之间,冲洗水收集槽15位于脱硫塔1内部、除雾器8正下方,冲洗水收集槽15底部连接引流管16,引流管16穿过脱硫塔1侧面与中继箱17连接,中继箱17位于脱硫塔1外部,中继箱17与循环泵一20进水口相连,循环泵一20出水口与过滤装置18连接,过滤装置18的出水口与循环泵二21进水口连接,循环泵二21出水口与净水箱19连接,净水箱19的出水口与循环泵三22进水口连接,循环泵三22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除雾器13的冲洗管道连接。
冲洗水收集1呈漏斗状,中继箱17和净水箱19只要能实现储水功能即可,过滤装置18只要能实现过滤冲洗除雾器13用水即可,如通过澄清过滤的过滤方法,除雾器13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中继箱17、过滤装置18、净水箱19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补水口;冲洗水收集槽15、引流管16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其中脱硫塔中的其他部件为现有技术。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除雾器冲洗水通过冲洗水收集槽15收集至中继箱17,通过过滤装置18处理后,保存至净水箱19,最终净水箱19中的水通过泵回用于除雾器13的冲洗。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冲洗水回收处理系统可以将除雾器13冲洗水部分回收,重复利用,节约工艺水的用量,节约水资源,同时排烟中的部分烟尘也能随冲洗水排出吸收塔,缓解因大量超细粉尘进入浆液而造成的脱硫浆液起泡的问题;冲洗水收集槽15、引流管16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具有耐腐蚀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与本实用新型构思无实质性差异的各种工艺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8155.1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576276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B01D 53/78
专利分类号:B01D53/78;B01D53/48;B01D47/06;B01D35/00
范畴分类:41B;
申请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江苏徐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
申请人地址:236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新大道666号赛为智能大厦
发明人:俞立;吴正文;张达光;汪鑫;彭涛;袁晓东
第一发明人:俞立
当前权利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江苏徐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王亚洲
代理机构:34124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