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初中生心理资本测量》《青少年攻击性问卷》对北京市448名初中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心理资本与负性生活事件和初中生攻击性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之间呈正相关(r=0.49,p<0.01);心理资本与攻击性之间呈负相关(r=-0.51,p<0.01);心理资本对攻击性有负预测作用(β=-0.60,p<0.01);心理资本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之间起调节作用(t=-2.73,p<0.01);心理资本在负性事件与攻击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资本;攻击性;初中生
一、问题提出
负性生活事件是指个体经历过的、以足够强度出现并对个体生活模式产生消极和不良影响的客观事件。生活中人们也会面临各种负性生活事件,作为应激源的一种,极易引起消极心理反应。对个人的身体、心理健康造成损害。在我国经济急速发展的今天,在教育改革的当下,处于“疾风骤雨”时期的青少年面临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在既往的研究中发现:负性生活事件对攻击行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负性生活事件越多,个体所表现出攻击行为的可能性越高。
近年来,随着“校园欺凌”事件的曝光,大众对青少年攻击性极度关注。攻击性是欺凌与暴力滋生的心理基础,指的是攻击行为的倾向,是人们发起攻击性行为的心理特征。其涉及三个方面:外在攻击性行为表现(身体攻击、言语攻击等)、情绪特点(如冲动、易怒等)及认知特点(如敌对归因等)〔1〕。对青少年来说,“攻击性”也是其社会化成败的重要指标。负性生活事件并不都会引发青少年的攻击性,相同的压力水平对不同的人影响是有很大差别的,这种影响差别主要取决于个体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有些青少年增加了面对挫折、打败困难的决心;而有些青少年则变得消沉、紧张、无动于衷等。樊鑫的研究表明〔2〕,情绪不稳定、自我调节能力差、孤僻、自私、喜好刺激、冲动的青少年,其攻击性高。此外,还有哪些个人资源会对攻击性产生影响,并且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中起着怎样的作用,目前尚未发现相关研究,值得深究。
在处理本案的时候出现了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依据的是裁判官法的原则,保罗将其表述为两点:1.指任人为自己辩护而提出的论点是:放贷的媒介行并不属于指任的范围,因此他不会为此承担责任;2.在批评生活资料供应官作出判决的理由之时,此等媒介活动似为担保之一类,故此,只要他未曾向奴隶作过这方面的委托,一般不授予针对指任人的总管之诉。显然,在这类论点看来,指任具有的意志论因素具有根本性的排他地位。
心理资本,这种积极的个体心理资源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越发得到深入的研究。心理资本是既有状态性又有特质性的类状态积极心理要素的综合表现。在陈帆的研究中发现〔3〕,心理资本与攻击性呈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对攻击性有负预测作用。根据资源保存理论〔4〕:心理资本可以作为一种个人资源,可以对压力产生缓解作用。是否心理资本越高,攻击性越低?在目前还没有关于心理资本与攻击性的实证研究,因此,研究者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此外,有研究者指出,个人资源在工作环境和结果变量之间可能起调节作用〔5〕。Hobfoll认为,工作要求和压力会损耗个人有价值的资源, 这将必定会导致与压力相关消极结果的出现。假设具备充盈个人资源的个体,当面对应激事件时,可以有效缓解和补充这种耗损, 就有防止消极结果出现的可能。已经有研究证实了个人资源的调节作用:Pierce和Gardner的研究表明〔6〕:自尊对因工作要求而导致的抑郁和工作不满意感起到缓解作用;赵简和张西超的研究发现〔7〕: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因此,可以推论心理资本作为一种个人资源,也会在工作压力与压力结果间起一定的作用,是否心理资本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之间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尚无相关研究,但通过上述分析,本研究推测三者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究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资本以及攻击性三者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拓展对心理资本、攻击性相关因素的了解,为有效降低攻击性的发生提供实证基础及研究思路;并且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心理资本起到的作用,推动心理资本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从北京市朝阳区5所学校中选取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进行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资本、攻击性测量,发放问卷并回收,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48份。初一学生222人(49.6%);初二学生144人(32.1%);初三学生82人(18.3%)。
(二)研究工具
采用SPSS20软件处理数据,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Johnson-Neyman法进行简单斜率分析。
心理资本量表选用由麻稳炎编制的《初中生心理资本问卷》〔9〕。此问卷共35个题,包括自信(自我效能感)、自我控制、人际交往、乐观、韧性和希望六个维度。总量表Cronbach’s Alpha系数0.93,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2-0.85之间。NFI值为0.86,CFI值为0.92,RMR值为0.05,RMSEA值为0.05.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量表法: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有点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分别代表1分,2分,3分,4分,5分,分数越高代表心理资本水平越高。
专业通道晋升,激发动力。设置纪检专员岗位序列,打通职业晋升通道,有效激发了纪检监察人员的工作动力,提升了监督人员监督工作的主动性。
攻击性问卷选用由潘绮敏、张卫教授于2006年编制的《青少年攻击性问卷》〔10〕。该问卷分为3个量表:攻击性表现、攻击性认知、攻击性情绪。其中攻击性行为分量表包括3个因子:口头攻击、身体攻击、自我发泄;攻击性认知分量表包括3个因子:敌意、恶意、报复心态;攻击性情绪分量表包括3个因子:易怒、冲动、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九个因子Cronbach’a系数除了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位0.38外,各分量表及因子的内部一直性水平较高,在0.61~0.84之间,整体Cronbach’a系数为0.91。问卷采用Likert自评式4点形式积分,“不符合”记2分,“较符合”记3分,“符合”记4分。 得分越高,表示攻击性越强,反之,得分越低,攻击性越弱。
(三)统计方法
负性生活事件量表选用刘贤臣编制的《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8〕。量表包括27项负性生活事件,包含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其他因子。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其内部一致性Cronbach系数为0.85,分半信度系数为0.88,一周后重测相关系数为0.69。量表分为5级评定,即无影响(1),轻度(2)、中度(3)、重度(4)、极重度(5)。得分越高,影响越严重。统计指标包括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应激量,事件未发生按无影响计,累计各事件的评分为总应激量。
三、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其实我们岭北人说归说,大多数人自己也是如此。对乡里乡亲的倒是有些拘谨或小气,对个外乡人都是一样的大方。尤其是碰到外乡人与村子里人吵架打斗什么的,基本上都是帮外地人的多。奇怪吧?
(二)基本描述统计
采用温忠麟等提出的调节效应检验方法〔11〕,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考察心理资本对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的调节作用。以攻击性为因变量,心理资本为调节变量,负性生活事件为自变量。首先,将各变量:攻击性、心理资本、负性生活事件进行中心化,然后,第一步,将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资本纳入回归方程;第二步将上述变量的乘积纳入回归方程,如果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资本乘积项的回归系数显著,表明调节效应显著。结果发现,乘积项XP的回归系数显著(t=-2.73),说明心理资本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之间起到显著调节作用。(见表3)
表1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MSD1231.负性生活事件47.1119.3712.心理资本总评分125.2123.83-0.32∗∗13.攻击性103.2827.990.45∗∗-0.51∗∗1
注:**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
(三)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资本对攻击性影响
心理资本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的影响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负性生活事件对于攻击性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减少心理资本来实现的,即当负性生活事件出现时,心理资本被消耗而降低,心理资本的减少导致出现攻击性的可能性增加。负性生活事件对心理资本有负预测的作用,与方必基、刘丽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9〕〔20〕:当负性生活事件出现时,心理资本会被耗损。心理资本包括自我效能、自我控制、心理韧性、希望、人际交往、乐观,有研究显示:负性生活事件出现时,心理韧性与自我效能的水平会降低〔21〕〔22〕。而心理韧性与自我效能均对攻击性有负性预测作用〔23〕〔24〕,即心理韧性与自我效能的降低可以提升攻击性发生的可能性。心理韧性的发展是在压力、负性事件与保护性因素,如自尊、社会支持、积极应对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实现的。心理韧性水平高的个体,可以积极应对负性生活事件,从而降低攻击性的发生。而自我效能是一种对自我的认知,自我效能高的个体,当负性生活事件出现时,通过减少愤怒敌意消极情绪,达到降低攻击性的目的。
表2 负性生活事件和心理资本对攻击性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自变量R2AdjustedR2FβSEt1.负性生活事件0.230.23133.610.690.0611.56∗∗2. 心理资本0.260.26157.14-0.600.05-12.53∗∗
注:**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
为了更精确地分析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资本的交互作用,需要对数据进行简单斜率检验,由于调节变量心理资本是连续变量,故采用Johnson-Neyman法进行简单斜率分析〔12〕。根据Hayes和Matthes提出的Johnson-Neyman检验技术〔13〕。结果发现,无论心理资本如何变化,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均呈正向关系,心理资本的调节效应在整个取值范围内均显著,但随着心理资本的提高,调节效应的斜率是下降的。当心理资本得分为40(最小值)时,心理资本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之间的调节效应最大,斜率为0.91,当心理资本得分为160(最大值)时,心理资本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之间的调节作用最小,此时斜率为0.28。(见图2)。
(四)心理资本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各主要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资本呈显著负相关,负性生活事件越高,心理资本越低。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呈显著正相关,负性生活事件越高,攻击性越高。心理资本与攻击性呈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越高,攻击性越低。
将所有数据进行KMO检验以及Bartlett球形度检验,得出KMO=0.90,表示可以对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分析后发现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有32个,第一公因子值解释了方差的21.05%。由于第一特征根解释方差<40%,表明本研究结果并未受到共同方法偏差的太大影响。
表3 心理资本(P)的调节效应分析
回归方程R2R2 的变化第一步Y=0.509x-0.467p0.37第二步Y=1.119x-0.214p-0.005xp0.01∗∗
注:**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
以下是心理资本调节作用的示意图,进一步说明了心理资本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之间调节作用的趋势。由于平均数是描述数据资料集中趋势的测度值,以其作为标准将数据进行分割,因此可以根据心理资本平均分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高心理资本组(得分高于平均分)和低心理资本组(得分低于平均分)。图1图2显示,对于心理资本低的学生,攻击性表现会随着负性生活事件的增加而明显上升;但对于心理资本高的学生,攻击性表现上升趋势较弱。(见图1)
再说行政权力学术化。我国高校中既承担党政管理重任,又承担教学任务的“双肩挑”型中层干部已成为学校管理层的主体力量。从调查来看,院(部)行政机关中层干部中,“双肩挑”型干部所占比例较高,而机关“双肩挑”中层干部又主要集中在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院等学校教学科研主管部门。这种模式有其优越性,即通过这些学者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但中层干部“双肩挑”模式体现了行政权力的学术化趋势,不利于学术的独立发展。
图1 心理资本调节示意图
图2 心理资本调节负性生活事件对攻击性的量化示意图
根据负性生活事件和心理资本来预测初中生攻击性,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负性生活事件和心理资本对攻击性都起到了显著的预测作用,解释率分别为22.9%和25.9%。学生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得分越高,攻击性越多;心理资本越高,攻击性越少。
(五)心理资本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表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采用温忠麟等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14〕,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考察心理资本对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的中介作用。以攻击性为因变量,心理资本为中介变量,负性生活事件为自变量。第一步,负性生活事件对攻击性做回归,第二步,负性生活事件对心理资本做回归,第三步,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资本同时对攻击性做回归,如果负性生活事件对攻击性及心理资本对攻击性的检验系数均显著,且第三步中负性生活事件对攻击性的回归系数小于第一步方程回归系数,说明心理资本起到部分中介效应。结果发现,第三步回归系数的绝对值(0.51)小于第一步回归系数的绝对值(0.70),说明心理资本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21.63%。(见表4)
表4 心理资本(P)的中介效应分析
标准化回归方程回归系数检验第一步Y=0.694xSE=0.06,t=11.56∗∗第二步P=-0.295xSE=0.06,t=-7.16∗∗第三步Y=0.5909x-0.467pSE=0.06,t=8.89∗∗SE=0.05,t=-10.02∗∗
注:SE表示标准误。**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
四、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负性生活事件对攻击性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即负性生活事件越多,越容易产生攻击性。在以往的研究中,负性生活事件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攻击性行为〔15〕。李祖娴的研究还显示〔16〕:当负性生活事件出现时,个体不仅有攻击性表现,也含有敌意和愤怒。在对大学生的研究中也发现负性生活事件与愤怒攻击、自我攻击、敌意攻击呈正相关〔17〕。由于初中生情绪易受到波动与影响,行动的盲目性、冲动性较大,使他们不能积极有效应对负性生活事件,进而产生愤怒、敌意的负面情绪,如若这种负面情绪不能及时有效调整,便进一步出现攻击性表现〔18〕。
以初中生攻击性为因变量,以负性生活事件和心理资本为预测变量,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心理资本还作为调节变量影响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方向以及强度大小。支持了资源保存理论以及心理资本可以在工作压力与压力结果之间起一定作用的预测。心理资本作为个人资源可以缓解负面结果的出现。根据简单斜率检验,初中生心理资本得分的高低对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间的相关性强度造成影响,即随着心理资本得分的升高,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之间的相关性越小。当心理资本得分为160时,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之间的相关性最低,也就是说心理资本得分高的个体,当出现负性生活事件时,与心理资本低的个体相比更不容易出现攻击性。反之,当心理资本得分为40时,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之间的相关性最高。由此可见,心理资本对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的中介效应还受其不同水平的调节。换言之,负性生活事件的出现,导致心理资本的减少,心理资本高的个体,资源储备较丰富,还有剩余的心理资本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间起到缓冲作用,而心理资本低的个体,资源储备贫乏,被消耗的心理资本所剩无几,对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间未能起到缓冲作用。心理资本具有中介、调节双重效应表明,当负性生活事件出现时,心理资本作为重要指标可以预测攻击性的发生。
五、研究结论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负性生活事件对攻击性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对攻击性有现在负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间起到调节作用与部分中介作用:当负性生活事件发生时,会通过损耗心理资本,引发攻击性,由于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资本对攻击性存在交互作用,也使得心理资本得分低的初中生更容易受到负性生活事件的消极影响从而出现攻击性。
六、建议
(一)学校加强心理资本建设,降低学生出现攻击性的可能
心理资本属于人格特征的一部分,大多数人称之为性格,在过去数十年中,经济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等认为,在儿童的成长中,生命开始的几年让孩子的脑子里储存多少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否帮助他们形成一系列积极的、健康的、有价值的品质,如勇敢、乐观、自信心等〔25〕。而心理资本就是这一系列品质的体现。有研究表明,心理资本是可以后天培养与管理的,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有意愿增强心理资本且得分较低的学生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其中,通过使学生经常有成功体验的方式来提高自我效能水平,比如:赞美学生的进步、努力以及学生自我优势的展示。在提升学生乐观方面,通过感恩、建立积极归因等方法〔26〕。课程根据心理资本的要素进行设计,把提升心理资本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学校的教学理念、育人理念中,学科教师、班主任成为提升学生心理资本的主力军,专业的心理教师作为技术支持为教师提供资源与方法,改变学校的育人环境,改变教师的育人观念,提升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是全面提升学生心理资本有效、可持续的方法。
(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减少攻击性的发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来自多伦多大学的学者安斯沃斯发现:在婴儿时期,如果父母总是对婴儿的哭闹做出快速、毫无选择的回应,那么,与父母忽视、冷漠对待的孩子相比,他们显得更加独立、在性格上也更加勇敢、刚毅。这就是说,父母的呵护与无微不至的关怀,为孩子探索世界创造了一个“安全基地”,这些将为孩子拥有如自信、乐观、勇敢、好奇心等优秀的品质与能力提供必要条件。有些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安全基地,而大多数父母需要外界的帮助与支持。这启示我们,统筹辖区内学校—医院—社区资源,为父母提供育儿课程,提供支持,使其理解、尊重、包容、接纳孩子。当出现负性生活事件时,我们的孩子才更有可能积极有效应对,减少攻击性的发生。
总体而言,对人的主体性关切已经成为学界阐释马克思实践观的核心入路,在这一基础上,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域进行了各具特色的诠释。以上所述关于实践的本体论、价值论、人类学等不同视域对马克思实践范畴的理解和阐释充分说明了马克思实践观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就此而言,对马克思实践范畴的理解从根本上影响着研究者对整个马克思哲学的认识和把握。
在收到的104份统计结果中,有64.8%的志愿者为在校研究生,其余本科生各个年级均有分布。被调查者所学的专业种类丰富,涵盖英语、通信、材料、机械、电气、法律、电子、旅游管理、港航等十余个专业。志愿者们英语水平总体较高,73.8%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或大学英语六级,37.7%通过专业英语四级或大学英语四级,另有通过上海中口、BEC中级或人事部翻译资格考试三级口译等。
参考文献:
〔1〕〔10〕潘绮敏.青少年攻击性的维度、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
〔2〕 樊鑫.青少年攻击性调查及心理干预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6.
〔3〕陈帆.初中生心理资本、解释风格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4〕Hobfoll S E.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Community, and the Nested-Self in the Stress Process: Advancing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J〕. Applied Psychology,2001,50(3):337-421.
〔5〕Judge T A, Locke E A,Durham C C. The dispositional causes of job satisfaction: A core evaluations approach〔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7(19):151-188.
〔6〕 Pierce J L,Gardner D G. Self-esteem within the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context: A review of the organizational-based self-esteem literature〔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4,30:591-622.
〔7〕赵简,张西超.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3):139-143.
〔8〕刘贤臣,刘连启,杨杰,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测试〔J〕.山东精神医学,1997,10(1):15-21.
〔9〕麻稳炎.留守初中生心理资本的特点及相关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4.
〔11〕〔14〕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12〕方杰,温忠麟,梁东梅,李霓霓.基于多元回归
的调节效应分析〔J〕.心理科学,2015,38(3):715-720.
〔13〕Hayesh A F, Matthes J.Computational Procedures for Probing Interactions in OL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SPSS and SAS Implementations〔J〕.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2009,41(3):924-936.
〔15〕商慧颖.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高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与干预方案设计〔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16〕李祖娴.青少年生活压力事件、人格特征和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0.
〔17〕 于蕴淼,刘玥汐,陈璐,杨艳杰,邱晓惠,杨秀贤.大学生攻击性行为与生活事件相关性〔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11):1677-1678.
〔18〕 许思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78.
〔19〕刘丽,张瑞雪,刘堃.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与生活事件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5):112-116.
〔20〕 方必基.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结构、特点、相关因素及团体干预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21〕 谢家树,李杰,易嫦娥,邓多林.初中生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4):676-679.
〔22〕 马伟娜,徐华.中学生生活事件、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3):303-305.
〔23〕 徐长江,陈实,邢婷.初中生自我效能感与攻击性行为:感恩与性别的影响〔J〕.心理研究,2018,11(3):269-274.
〔24〕郭黎岩,陈晨.心理韧性在大学生儿童期性虐待与攻击性中介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11):1453-1456.
〔25〕图赫.性格的力量:勇气、好奇心、乐观精神与孩子的未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45-47.
〔26〕辛长燕.中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及教育启示〔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76(2019)03-0047-06
作者简介:唐雪(1985-),北京人,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研究方向为教师心理与学生心理。
(责任编辑:洪淑媛)
标签:攻击性论文; 心理论文; 资本论文; 性生活论文; 事件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心理学论文;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 《教育导刊》2019年第5期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