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尺度系统论文_蒙伟光,张艳霞,吴亚丽,徐道生,陈德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尺度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尺度,系统,暴雨,梅雨,特征,数值,涡旋。

中尺度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蒙伟光,张艳霞,吴亚丽,徐道生,陈德辉[1](2019)在《季风槽环境中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分析与数值预报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地面降水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华南沿海受季风槽影响下发生的一次持续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进行分析,并探讨采用数值模式对中尺度对流系统降水进行预报的可能性。分析表明,暴雨由多个相继发展的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在相似环境中,不同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形态和水平尺度有较大差异,最大可组织发展成α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但一般为β中尺度线状或带状对流系统。对其中发展形态分别表现为椭圆形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S-2)和带状β中尺度对流系统(MCS-4)的对比分析发现,对流的起始发展均发生在夜间,与季风槽中低空急流的南风脉动有良好对应关系。基于临近探空资料的诊断发现,被认为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组织发展有指示作用的关键物理量如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风垂直切变难以区分不同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形态和趋势,探空资料的代表性将影响诸如"配料法"等暴雨客观预报方法的建立和应用。利用华南区域中心GRAPES(GRAPES_GZ)数值模式对两个中尺度对流系统进行的模拟预报结果表明,采用数值模式对中尺度对流系统降水进行显式预报已成为可能。比较而言,3 km水平分辨率模式可以更好地预报出暴雨的发生,但结果对是否调用对流参数化(CP)方案敏感。尽管不依靠对流参数化方案模式能够较好地预报出中尺度对流系统初始降水的发生,但会过度预报发展成熟后的降水。模式中如何描述中尺度对流系统对流的组织发展机制、如何处理对流参数化方案的"灰色区分辨率"问题需要仔细考虑。(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徐姝,东高红,熊明明[2](2019)在《冷池对引发新乡“7·9”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FY-2E卫星TBB资料、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和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分析了2016年7月9日新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并揭示了冷池形成原因及其对产生强降水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乡地区特大暴雨是由一个"低质心"结构的后向传播-准静止-涡旋状中尺度对流系统产生的。由层状云和对流性降水产生的冷池出流形成的中尺度温度梯度导致地面辐合进而触发了对流。冷池出流与环境风场形成的假相当位温密集带为对流系统提供不稳定能量,两者强度相当的对峙使能量密集带稳定少动,而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上风方即冷池出流南侧由于锋生作用将暖湿空气抬升并不断触发新对流,这种后向传播方式导致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缓慢处于准静止状态,新生对流单体在地面中尺度涡旋流场的作用下呈有组织的涡旋状旋转,不断经过新乡地区造成强降水持续。湿冷的冷池同时也是本次强降水过程近地面水汽来源之一。太行山的阻挡作用导致冷池在山前堆积后向承载层平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小地形的峡谷效应有助于冷池出流南移,而且为中尺度地面涡旋形成提供了一支重要的西北气流。(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9年10期)

王婧羽,王晓芳,汪小康,崔春光[3](2019)在《青藏高原云团东传过程及其中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统计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逐小时风云卫星TBB资料、逐小时中国自动站与CMORPH降水产品融合数据以及国家级地面观测站24小时累积降水量,统计分析2010~2016年夏季,伴随下游地区(104°E以东)降水的青藏高原云团东传过程以及东传过程中镶嵌于云团中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简称MCS)特征。结果表明,共出现120次伴随下游降水的高原云团东传过程,6月出现最频繁,但持续时间较长的过程多出现在7月。云团向东传播的主要叁条路径是平直东传、沿长江折向东传和复合东传。其中路径二——沿长江折向东传中的过程是高影响过程,因为过程次数较多(46次),过程平均持续时间较长(62小时),在下游地区引发的降水日数和暴雨日数最多。属于东传过程的MCS在7月形成最多,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坡、云贵高原东部、长江沿岸及其以南地区。高原MCS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主要是通过向东传播的形式实现,因为即使生命史更长的中α尺度对流系统(Meso-α Convective System,简称MαCS)也鲜少直接移动至110°E以东地区。不同区域的中α尺度持续性拉长形对流系统(Permanent Elongated Convective System,简称PECS)的日变化特征显示,东传过程MCS更容易在夜间从高原东坡向东传播至下游地区。在叁条路径中,路径二中的东传过程MCS数量最多、在下游地区发展最旺盛并与降水日数和覆盖范围存在更好的对应关系。(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王雪,林永辉,刘善峰[4](2019)在《江南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中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模态转换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WRF输出资料,研究了2014年6月20—21日发生在江南地区的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中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的演变过程、结构特征及模态转变机理。此次暴雨发生在500 h Pa东移发展的短波槽前、850 h Pa切变线与低空暖湿急流之间的不稳定区。MCS演变过程中组织模态发生转变,对流东移发展形成拖尾型(tailing stratiform,TS) MCS,后逐渐转变为平行型(parallel stratiform,PS) MCS。环境风场上,TS型MCS表现为垂直对流线的相对入流,弓状回波北侧有气旋生成; PS型MCS低层表现为垂直对流线的相对入流,中高层表现为平行向相对入流。TS型MCS中,强对流区位于正扰动气压带,形成垂直作用于对流线的气压梯度力,导致相对入流垂直对流线;而在平行对流线方向上,扰动气压变化小,平行相对气流弱,整体呈现为较强的垂直向相对气流; PS型MCS中,气压扰动整体表现为西南正气压扰动与东北负气压扰动的分布特征,在西南-东北向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形成平行对流线向后的相对入流,导致MCS模态的转变。(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苏爱芳,张宁,袁小超,王迪[5](2018)在《豫西南一次局地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结构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FY静止卫星资料、多普勒雷达监测及四维变分(4DVAR)反演产品、区域自动站和常规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对2011年8月16日淮河上游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边缘MCS的结构、演变规律及形成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卫星监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简称MCS)形成于副高边缘切变线附近,扩散南下冷空气触发高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是系统形成发展的主要机制。对流系统的发展演变可分为四个时期:对流系统初生期、β中尺度对流系统(简称MβCS)合并发展期、圆形α中尺度对流系统(简称MαCS)旺盛期和减弱衰亡期,前叁个阶段是产生强降水的主要时期。卫星监测的MCS初生期在雷达上表现为单体和多单体风暴,后叁个时期则多表现为β和α中尺度对流系统,成熟期在雷达上表现为带状对系统。对流系统在低层辐合线附近发展,辐合区合并造成对流系统合并,进而造成MCS爆发性发展和降水强度的增加,边界层气旋式旋转气流使冷云罩具有圆形特征。对流系统的垂直辐合辐散层及正负涡度层均呈交替分布特征,高层辐散和垂直上升运动相对弱。低层辐合区的宽度与系统的水平尺度有关。地面冷暖气流交汇及地形辐合线具有重要的对流触发作用,地面气流汇合和豫西中尺度地形对降水落区和中心强度均有影响。(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赵宇,裴昌春,赵光平,杨成芳[6](2018)在《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组织特征和触发条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地面加密自动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模式模拟资料,对2015年6月26—28日长江中下游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的组织特征和对流触发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暴雨过程线状MCS在发展初期表现为东西向雨带不断的"后部建立"以及随后对流单体的"列车效应";在发展成熟期,对流单体向东北—西南向发展,形成多个近乎平行的东北—西南向短雨带。呈现2种尺度的对流组织方式:新生对流单体沿着单个雨带向东北方向的"列车效应"和短雨带沿着线状M CS向东平流的"列车带"效应。2)低空急流的持续加强为对流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条件性不稳定和对流有效位能,偏南暖湿气流在向东北推进的过程中,在风速辐合处被强迫抬升至自由对流高度,释放不稳定能量,触发对流。3)对流雨带内近地面向南的冷出流与低层西南暖湿气流的持续交汇和相互作用有利于新单体生成发展,使雨带得以维持。(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梁红丽,王曼,李湘[7](2018)在《2012年春末昆明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逐6 h1°×1°再分析资料、FY-2E红外云图TBB资料、昆明C波段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结合中尺度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分析了2012年5月24日晚昆明大暴雨期间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是在高低空系统最佳配置下产生的。降水峰值出现时,低层增暖湿,从地面到500 hPa呈显着的对流性不稳定层结,700~500 hPa垂直风切变达14 m·s~(-1)。纬向结构上,暴雨中心低层东风增强,300 hPa以下纬向风辐合,中心强度为-28×10~(-5)s~(-1),150hPa以下上升气流中心强度为21 m·s~(-1),近地面水汽通量辐合为-20×10~(-5) g·hPa~(-1)·s~(-1)·cm~(-2);经向上,暴雨中心500 hPa以下南风风速辐合,上升气流增强,强度与纬向一致,低层水汽通量辐合中心强度为-30×10~(-5)g·hPa~(-1)·s~(-1)·cm~(-2),强于纬向水汽通量辐合。此外大暴雨中地形对南风的强迫也是显着的,抬升速度在0.4~1.0m·s~(-1)。这次强降水分为初始、加强、回落和衰减四个阶段,昆明近地层浅薄冷空气加强时,引发其东侧对流单体移向昆明,强降水发生;然后南风出现脉动,局地湿层增厚和垂直风切变加大,促使对流单体两度增强并出现降水峰值;第叁次峰值则是弱南风脉动及对流单体合并所造成,由于移入的单体较之原地发展的单体弱得多,原地单体作用的降水峰值也明显小于前面两次。对流降水回波属于暖云性质的热带低质心降水回波。(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8年11期)

张旭斌[8](2018)在《基于GRAPES模式的台风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构建与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为填补我国区域台风集合预报的空白,从而更好提高我国的台风确定性与概率性预报水平,利用GRAPES-TRAMS数值模式建立了台风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TREPS),并开展了相应的集合预报影响的评估工作。2系统介绍TREPS由30个集合成员组成,模式水平分辨率为0.09°,格点数为385×305,采用移动(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4 2018年全国热带与海洋气象学术研讨——热带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生成机理和预报技术学术研讨》期刊2018-10-24)

裴昌春,童华君,仇耀[9](2018)在《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观测特征和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资料、NCEP FNL 1°x1°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WRF模式模拟结果,对2015年6月26~28日发生在江淮流域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此次暴雨过程中,高低层具有梅雨锋暴雨典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副热带高压,梅雨锋,切变线,低空急流,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等是此次大范围持续强降水重要影响系统。(2)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阶段存在两种不同尺度的组织化方式:一种是新生对流单体沿着每个雨带向东北方向移动的"回波列车",另一种是雨带沿着线状MCS向东移动的"雨带列车"。(3)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西南暖湿气流在向东北推进过程中,由于低层低θe空气堆的阻挡被强迫抬升至自由对流高度,释放不稳定能量,触发新对流;对流雨带内部对流发展旺盛处在近地层形成局地向南的偏冷出流与低层西南暖湿气流的持续交汇、相互作用,使得雨带后部不断有新单体生成,从而维持其发展。(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8-10-24)

赵桂香,薄燕青,邱贵强,朱煜[10](2018)在《“07.09”黄河中游地区大暴雨中尺度系统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 TBB资料、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等,对2013年7月9日黄河中游地区(山西)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观测分析,利用WRF中尺度模式输出结果分析了低层切变线及其附近中尺度扰动的演变特征、动热力结构及水汽特征,以及低层偏东北气流的性质和作用等,结果表明:暴雨大暴雨是由700hPa切变线附近激发的4个中尺度对流云团直接造成的;低层稳定的切变线附近形成的中尺度扰动低涡,与地面中尺度露点锋和中尺度辐合线共同作用,触发了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受来自低层西路和东北路两支冷空气夹挤,暴雨区暖湿空气沿东南-西北向被迫抬升,形成一个狭窄的沿西路冷空气爬升的倾斜上升气流区,在其两侧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次级环流圈。水汽辐合中心在边界层附近,但这不是造成暴雨大暴雨的主要原因。低层辐合上升运动持续增强,偏南风入流将水汽向暴雨区集中,次级环流的上升支将水汽向高层输送,使得暴雨区上空局地整层可降水量持续增加,以及对流不稳定和对称不稳定共存,加强了涡层不稳定,水汽在强不稳定的环境中沿倾斜上升气流抬升凝结,并高效率下降,可能是此次暴雨大暴雨的重要原因。低层偏东北气流为干冷与暖湿的一个倾斜交界面,该面上各种气象要素并不均匀,但在其中心区域低层为温度的零平流区,以及垂直速度、涡度和散度等的零线区;围绕该支气流形成一个反气旋式的次级环流圈;该支气流两侧均存在较大垂直风切变,随着该支气流的南压和向河套地区的深入,低层暖湿气流的上升辐合作用不断加强,下沉支也逐渐活跃,是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重要触发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8-10-24)

中尺度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FY-2E卫星TBB资料、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和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分析了2016年7月9日新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并揭示了冷池形成原因及其对产生强降水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乡地区特大暴雨是由一个"低质心"结构的后向传播-准静止-涡旋状中尺度对流系统产生的。由层状云和对流性降水产生的冷池出流形成的中尺度温度梯度导致地面辐合进而触发了对流。冷池出流与环境风场形成的假相当位温密集带为对流系统提供不稳定能量,两者强度相当的对峙使能量密集带稳定少动,而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上风方即冷池出流南侧由于锋生作用将暖湿空气抬升并不断触发新对流,这种后向传播方式导致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缓慢处于准静止状态,新生对流单体在地面中尺度涡旋流场的作用下呈有组织的涡旋状旋转,不断经过新乡地区造成强降水持续。湿冷的冷池同时也是本次强降水过程近地面水汽来源之一。太行山的阻挡作用导致冷池在山前堆积后向承载层平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小地形的峡谷效应有助于冷池出流南移,而且为中尺度地面涡旋形成提供了一支重要的西北气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尺度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蒙伟光,张艳霞,吴亚丽,徐道生,陈德辉.季风槽环境中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分析与数值预报试验[J].气象学报.2019

[2].徐姝,东高红,熊明明.冷池对引发新乡“7·9”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影响分析[J].气象.2019

[3].王婧羽,王晓芳,汪小康,崔春光.青藏高原云团东传过程及其中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统计特征[J].大气科学.2019

[4].王雪,林永辉,刘善峰.江南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中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模态转换机理研究[J].大气科学学报.2019

[5].苏爱芳,张宁,袁小超,王迪.豫西南一次局地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结构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8

[6].赵宇,裴昌春,赵光平,杨成芳.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组织特征和触发条件分析[J].大气科学学报.2018

[7].梁红丽,王曼,李湘.2012年春末昆明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分析[J].气象.2018

[8].张旭斌.基于GRAPES模式的台风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构建与效果[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2018年全国热带与海洋气象学术研讨——热带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生成机理和预报技术学术研讨.2018

[9].裴昌春,童华君,仇耀.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观测特征和数值模拟研究[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8

[10].赵桂香,薄燕青,邱贵强,朱煜.“07.09”黄河中游地区大暴雨中尺度系统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Ⅰ)[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8

论文知识图

台风“莫拉菲”闪电密度随距离的径向...δ=1,0ω=1,μ=0.25,u=0.2,v=0....雷达反射率随时间演变图中不确定性的来源l()内部不确定性...光纤准直器中的1/4周期GRIN透镜

标签:;  ;  ;  ;  ;  ;  ;  

中尺度系统论文_蒙伟光,张艳霞,吴亚丽,徐道生,陈德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