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创设初中化学教育的自由环境

新课程下创设初中化学教育的自由环境

徐小叶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中学

【摘要】新课程下创设有利于初中化学教育的自由环境,指创设有利于初中化学教育的宏观社会自由环境,中观多元教学评价自由环境,微观开放式课堂教学自由环境。

【关键词】化学教育自由环境教学评价开放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8-0120-02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化学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初中化学教师据此进行了众多有益的探索。但是在目前,化学中考作为初中化学教学评价非常重要的一种终结性评价形式的背景下,全社会在“考分至上”的功利思想驱使下,人们仍然认为,化学中考考什么,教师就该教什么,学生就该学什么。因此不改变现行初中化学教育的大环境,初中化学新课改就很难再上一个新台阶。那么,如何改变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育的大环境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表现为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不断转化的过程。自由王国是指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使自己成了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人只有在自由环境下,才能开出创新之花,结出创新之果。美国密歇根大学校长玛丽·苏·科曼女士认为:现代人才培育需要资金及自由环境。因此分析制约初中化学教育的诸因素,创设有利于初中化学教育的自由环境非常有必要。

二创设新课程下教育公平的宏观自由环境

初中化学教育是一个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的生态系统,它首先离不开宏观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主体因素:一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二是全体社会成员(具体指学生家长)。

客体因素:学校的教育资源。

主体对客体的制约因素:一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性。这是由我国现行教育财政投入制度造成的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我国现行制度规定,各级地方政府负责本级地方的教育投入,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就造成各地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二是优质教育资源具有稀缺性。而化学中考作为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最主要的公平手段而不断被强化。三是学生家长的望子成龙心理及教育功利思想对微观教育环境的主体所造成的巨大压力。

创设宏观社会自由环境需要各行为主体共同努力:一要实现中学教育的公平,中央政府应负责。二是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2010年7月1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就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5项要求,他指出:“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三是家长要转变思想观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

三创设新课程下多元评价体系的中观自由环境

初中化学教育也是一个深受中观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影响的生态系统。

主体因素:教育主管、学校领导、化学教师、学生。

客体因素:教学评价体系。

制约因素:一是受化学中考作为唯一的升学评价体系制约。受中考指挥棒影响,教师只能机械地教学,学生沦为考分的奴隶。二是化学新课标规定教学二元评价体系没有与学生的升学评价体系相挂钩,初中化学新课标规定的二元评价体系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创设初中化学教育的中观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的自由环境需要各行为主体的共同努力: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要规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化学中考三者在升学评价中的合理比例。这样多元教学评价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育。二是要逐步提升初中化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升学评价中的比重。三是要逐步降低化学中考在升学评价中的比重。这样就可以逐步降低化学中考对初中化学教育所带来的副作用。

四创设新课程下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微观自由环境

课堂教学的微观环境时刻影响着初中化学教育的每一节课。

主体因素:教师、学生。

客体因素: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制约因素:一是人们现在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二是我国的教师格被诸多利益主体束缚。教师格是指教师依法享有的教育学生的独立权利、手段、资源、方法、人格等。教师格被诸多利益主体束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创新。例如,初中化学新课标规定,教师可有对学生进行活动表现评价和纸笔测验评价的权利,但事实是,每学期中学教育的三种重要评价形式,如:期末考试、期中考试、月考等均剥夺了课任教师的命题权、组织权、阅卷权。考学生的实质就是考老师。三是我国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生格。学生格是指学生健康快乐自信成长过程中所具有的权利和人格等。我国家长普遍有望子成龙的心理,过于强化考试这一公平手段。学生的成长压力太大。难以形成独立的完整的学生格。

创设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育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微观自由环境:一是要承认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二是要创设独立的完整的教师格。确立初中化学教师对学生化学教育负责制。三是要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形成独立的完整的学生格。开放式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是在自由环境的氛围中所形成的动态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当然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独立见解,不求唯一标准答案,鼓励独创意见,允许出现错误答案等。下面以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其受教育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道溶液的酸性和碱性。了解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师准备〗实验用品:白醋等。多媒体课件: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酸雨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学生准备)

〖预习新课〗带一些常见的物品用来做实验,物品的量可极少。

〖教学过程〗请同学们将所带来的物品制作成溶液,并将自制的溶液按酸性、碱性、中性分为三类,

提问: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分类的?

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统计使用各种方法的人次。

学生回答:用嘴尝、用鼻子闻、用眼看、别人告诉、猜测等。

那么,是否有科学的方法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呢?下面我们来看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是怎样发现酸碱指示剂的。多媒体课件演示。

参考教材第180页,师生共同自制酸碱指示剂。

师生共同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分别检测刚才我们自制的溶液的PH值,并写出实验报告,说明我们一开始分类是否正确。你对本次实验是否满意,如不满意,请写出下次实验需改进的地方。如实填写实验报告,包括两次实验中做错的地方。阅读教材第182~183页了解一些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回家后,测量自家承包地土壤的PH值,并提出施肥改良土壤的意见,写出实验报告上交。若无承包地就测量你家的花盆土。

本次为开放式课堂教学,安排三次实验,用第二次实验去检测第一次实验,课后安排的第三次实验来巩固第二次实验,已经接近测土配方改良土壤,用所学化学知识服务于生产实际了。每一次各人所作的实验各不相同。但每一个人做过三次实验知识和技能肯定提高。本次开放式课堂教学设计只适宜在初中化学教育的自由环境中进行,如果师生在追求考分至上的环境中学习本节,那么教师只需按常规讲解本课知识,做好规定的演示实验,学生只需记熟本节的知识结论即可,就不用设计这些开放式实验。因此,创设初中化学教育的自由环境,是下一步新课改再上一个新台阶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孙同明.新课程标准下的中考化学试题探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5):50

[3]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254

标签:;  ;  ;  

新课程下创设初中化学教育的自由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