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声学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声学测试用工装。其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包括支架、试件框和多个隔声块,所述隔声块与所述试件框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试件框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隔声块,所述试件框每侧的所述隔声块均上下排布,位于上方的隔声块与位于下方的隔声块搭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声学测试用工装,位于上方的隔声块与位于下方的隔声块搭接,能够使相邻的两个隔声块之间的间隙能更好的密封。该种设置方式能够防止声音从相邻隔声块之间的缝隙中散出,提高检测条件,使该声学测试用工装的隔声效果提高,保证被测件检测时数据的准确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声学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100),所述安装框(100)包括支架(1)、试件框(2)和多个隔声块,所述隔声块与所述试件框(2)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试件框(2)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隔声块,所述试件框(2)每侧的所述隔声块均上下排布,位于上方的隔声块与位于下方的隔声块搭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声学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100),所述安装框(100)包括支架(1)、试件框(2)和多个隔声块,所述隔声块与所述试件框(2)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试件框(2)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隔声块,所述试件框(2)每侧的所述隔声块均上下排布,位于上方的隔声块与位于下方的隔声块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块包括至少四层隔声板,相邻两个所述隔声板之间填充有隔声材料,所述隔声块最外层的隔声板顶部高于内层其他隔声板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声学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块包括第一隔声块(3)、第二隔声块(4)和第三隔声块(5),所述第一隔声块(3)顶部与所述支架(1)搭接,所述第三隔声块(5)底部与所述支架(1)搭接,所述第二隔声块(4)数量为一个时,所述第二隔声块(4)分别与所述第一隔声块(3)和所述第三隔声块(5)搭接;所述第二隔声块(4)数量大于一个时,位于顶部的所述第二隔声块(4)与所述第一隔声块(3)搭接,位于底部的第二隔声块(4)与所述第三隔声块(5)搭接,相邻所述第二隔声块(4)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声学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块包括第一隔声块(3)和第三隔声块(5),所述第一隔声块(3)顶部与所述支架(1)搭接,所述第三隔声块(5)底部与所述支架(1)搭接,所述第一隔声块(3)底部与所述第三隔声块(5)顶部搭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学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声块(3)、第二隔声块(4)和第三隔声块(5)均与所述试件框(2)搭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学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声块(3)、第二隔声块(4)和第三隔声块(5)外侧均设置有叉车孔(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声学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车孔(6)内设置有隔声封堵(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块与所述支架(1)通过螺钉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件框(2)与被测试件(8)通过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块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声学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声学测试用工装。
背景技术
车内噪声水平是影响车辆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为了减低车内噪声,生产厂家会采用各种隔声构件把声源隔开,使噪声源辐射的噪声不能进入车内。
在两节列车之间,一般用风挡进行处理实现阻隔声音的目的。为了能够使风挡在工作中正常隔声,需要先测试风挡的隔声效果。
现有的风挡隔声测试,一般是将风挡纵向切成两半,两侧开口封上,安装到隔声量实验室的洞口上进行测量。但是现有的检测夹具存在隔声效果差的问题,直接影响风挡测试结果。
因此,亟需一种声学测试用工装,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声学测试用工装,能够在对风挡检测时,风挡周围结果隔声效果好,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声学测试用工装,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包括支架、试件框和多个隔声块,所述隔声块与所述试件框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试件框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隔声块,所述试件框每侧的所述隔声块均上下排布,位于上方的隔声块与位于下方的隔声块搭接。
作为上述声学测试用工装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声块包括至少四层隔声板,相邻两个所述隔声板之间填充有隔声材料,所述隔声块最外层的隔声板顶部高于内层其他隔声板顶部。
作为上述声学测试用工装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声块包括第一隔声块、第二隔声块和第三隔声块,所述第一隔声块顶部与所述支架搭接,所述第三隔声块底部与所述支架搭接,所述第二隔声块数量为一个时,所述第二隔声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隔声块和所述第三隔声块搭接;所述第二隔声块数量大于一个时,位于顶部的所述第二隔声块与所述第一隔声块搭接,位于底部的第二隔声块与所述第三隔声块搭接,相邻所述第二隔声块搭接。
作为上述声学测试用工装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声块包括第一隔声块和第三隔声块,所述第一隔声块顶部与所述支架搭接,所述第三隔声块底部与所述支架搭接,所述第一隔声块底部与所述第三隔声块顶部搭接。
作为上述声学测试用工装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声块、第二隔声块和第三隔声块均与所述试件框搭接。
作为上述声学测试用工装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声块、第二隔声块和第三隔声块外侧均设置有叉车孔。
作为上述声学测试用工装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叉车孔内设置有隔声封堵。
作为上述声学测试用工装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声块与所述支架通过螺钉连接。
作为上述声学测试用工装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试件框与被测试件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上述声学测试用工装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声块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声学测试用工装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声学测试用工装,位于上方的隔声块与位于下方的隔声块搭接,能够使相邻的两个隔声块之间的间隙能更好的密封。该种设置方式能够防止声音从相邻隔声块之间的缝隙中散出,提高检测条件,使该声学测试用工装的隔声效果提高,保证被测件检测时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声学测试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声学测试用工装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声学测试用工装安装在墙体上的状态图。
图中:
100、安装框;1、支架;2、试件框;3、第一隔声块;4、第二隔声块;5、第三隔声块;6、叉车孔;7、隔声封堵;8、被测试件;
200、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声学测试用工装,该声学测试用工装主要用于固定风挡或排气管,且该声学测试用工装在被测件测试过程中,不会影响被测件的测试结果,使测试获得的结构更准确。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声学测试用工装,图2是图1提供的声学测试用工装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声学测试用工装包括安装框100,安装框100包括支架1、试件框2和多个隔声块,隔声块与试件框2固定在支架1上,试件框2两侧设置隔声块,用于将被测件两侧声音阻隔,声音只能从被测件处散出。试件框2每侧的隔声块均上下排布,具体是沿着试件框2侧壁排布,而位于上方的隔声块与位于下方的隔声块搭接。
位于上方的隔声块与位于下方的隔声块搭接,能够使相邻的两个隔声块之间的间隙能更好的密封。该种设置方式能够防止声音从相邻隔声块之间的缝隙中散出,提高检测条件,使该声学测试用工装的隔声效果提高,保证被测件检测时数据的准确性。
其中,上述隔声块包括至少四层平行设置的隔声板,隔声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同时相邻的两块隔声板之间填充有隔声材料,隔声块最外层的隔声板顶部高于内层其他隔声板顶部。该种结构能够实现隔声块之间或隔声块与试件框2之间搭接,保证搭接缝隙隔声,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具体地,上述隔声块包括第一隔声块3、第二隔声块4和第三隔声块5,其中第一隔声块3顶部以及一侧与支架1搭接,另外一侧与试件框2搭接;第三隔声块5底部以及一侧与支架1搭接,另外一侧与试件框2搭接。当第二隔声块4数量为一个时,第一隔声块3底部与第二隔声块4顶部搭接,第二隔声块4底部与第三隔声块5顶部搭接,当第二隔声块4数量大于一个时,相邻第二隔声块4之间搭接连接,位于顶部的第二隔声块4与第一隔声块3搭接,位于底部的第二隔声块4与第三隔声块5搭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第一隔声块3、第二隔声块4和第三隔声块5与试件框2连接处穿过声音,本实施例中第一隔声块3、第二隔声块4和第三隔声块5均与试件框2搭接。该种搭接方式,能够防止声音从搭接缝隙传出,影响测试结果。
由于被测试件8为地铁或动车的风挡,因此,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声学测试用工装体积较大,为了便于安装第一隔声块3、第二隔声块4和第三隔声块5,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隔声块3、第二隔声块4和第三隔声块5外侧均设置有叉车孔6。第一隔声块3、第二隔声块4和第三隔声块5通过叉车移动安装到支架1上,叉车直接将第一隔声块3、第二隔声块4和第三隔声块5抬起,供试验人员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1上,同时第一隔声块3、第二隔声块4和第三隔声块5之间也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叉车孔6内设置有隔声封堵7。设置隔声封堵7的目的是降低隔声块的声音穿过能力,提供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地,上述第一隔声块3、第二隔声块4和第三隔声块5与支架1均是通过螺钉连接。该种连接方式连接方便,且便于拆卸。支架1与试件框2通过螺钉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支架1与试件框2之间也是通过搭接的方式连接,试件框2与隔声块制造方式相同,均是由隔声板和隔声材料制成,而试件框2的中部设置有与被测试件8长度、宽度相同的安装通槽,被测试件8通过螺栓安装在试件框2上,而被测试件8的工作部分则正对安装通槽。
需要说明的是,当被测试件8的长度和宽度较小时,隔声块还可以只包括第一隔声块3和第三隔声块5,其中第一隔声块3顶部与支架1搭接,第三隔声块5底部与支架1搭接,第一隔声块3底部与第三隔声块5顶部搭接。保证该声学测试用工装适用于不同型号的风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被测试件8包括本体、前安装法兰、柔性连接件以及后安装法兰,其中前安装法兰和后安装法兰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本体则设置在柔性连接件形成的腔室空间内。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声学测试用工装安装在墙体上的状态图。如图3所示,上述声学测试用工装安装过程如下:
先将支架1安装固定在墙体200上,连接缝隙处采用隔音材料填充;叉车根据需要将一侧的第一隔声块3、第二隔声块4和第三隔声块5分别提起移动到预设位置,试验人员通过螺钉将上述隔声块与支架1固定连接,而后将位于中间位置的试件框2分别与支架1以及隔声块固定连接,叉车根据需要将另外一侧的第一隔声块3、第二隔声块4和第三隔声块5分别提起移动到预设位置,试验人员通过螺钉将上述隔声块与支架1固定连接,此时该声学测试用工装安装完成。
当需要对被测试件8进行检测时,先将被测试件8的后安装法兰通过螺栓与试件框2固定连接,在进行试验即可。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803007.5
申请日:2019-05-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745545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G01M13/00
专利分类号:G01M13/00;G01N29/11;G01N29/22
范畴分类:申请人:上海声望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声望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0335 上海市长宁区金钟路658弄7号甲,7号乙1层106室
发明人:江海斌
第一发明人:江海斌
当前权利人:上海声望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胡彬
代理机构:11332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技术方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