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植株体氮素损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稻,氮素气态挥发,谷氨酰胺合成酶,光呼吸
植株体氮素损失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霞[1](2010)在《水稻植株组织中氮素气态挥发损失及其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氮肥利用率低已成为我国水稻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稻田中氮肥利用率低和大量的氮素损失将造成资源浪费、水稻生产成本增加和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同时,还导致一系列不良的环境反应。筛选氮高效的基因型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水稻植株组织中氮素气态挥发损失可能与其氮效率密切相关。为此,本研究于2006-2008年选用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采用液培和大田试验相结合,比较研究了不同基因型水稻植株组织中气态氮素挥发的形态、数量、主要气态挥发形式(NH3)的释放机理。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地上部分氮素气态挥发的形式主要包括NH3、N2O和NO2 3种形态,其中NH3挥发速率和总量远高于N2O和NO2的挥发速率,NH3是水稻地上部氮素损失的主要形式,NH3挥发也是水稻地上部氮素挥发的主要途径。(2)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的地上部NH3挥发速率差别较大。随生育期的推进,不同基因型水稻地上部NH3挥发速率变化趋势略有不同。不同基因型水稻的地上部NH3挥发速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3)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的N2O和N2O挥发速率随生育进程变化而变化。在两种供氮水平下,8个基因型水稻的N2O和NO2的挥发速率在孕穗期达到最大,之后随生育进程而下降,在乳熟期和黄熟期达到最低。不同基因型水稻间N2O和NO2的挥发速率有明显差别。其中,大部分基因型在高氮处理下的N2O和NO2的挥发速率高于其在低氮下的挥发速率。(4)光呼吸与水稻植株组织中NH3挥发有一定关联。在相同的供氮水平下,光呼吸速率与NH3挥发速率呈正相关。光呼吸速率高的品种其乙醇酸氧化酶活性较高。光呼吸抑制剂(INH)处理降低水稻的光呼吸速率后, NH3挥发速率相应减少。(5)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与NH3挥发速率呈负相关。叶面喷施谷氨酰胺合成酶(GS)抑制剂(MSO)后,GS活性降低,NH3挥发速率显着升高。(6)相同供氮水平下,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的NH3挥发损失量、总氮积累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谷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生理利用率差异显着。各个基因型水稻的NH3挥发损失量、总氮积累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谷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生理利用率都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下降。(7)相关性分析表明,同一供氮水平下,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地上部NH3损失量与氮素积累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稻谷生产效率、氮收获指数等均呈显着负相关;对于同一基因型水稻来说,各供氮水平下其地上部NH3损失量与氮素积累量正相关,与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稻谷生产效率、氮收获指数负相关,相关性大都较显着。(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0-06-01)
王巧兰[2](2010)在《氮磷钾营养对水稻植株体氮素损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差值法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N、P、K条件及不同光照与温度下,水稻植株N吸收以及植株体N素损失现象。结果表明:在不同N、P、K处理下,水稻植株体N素损失率在3.76%--28.6%之间。不同光照及温度处理下,水稻植株体N素损失一般在8%-20%之间。相关性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植株体N素损失率与N肥施用量呈显着的正相关,而与P、K施用量呈负相关。因而,适当降低N的施用量,减少植株体N素的过量积累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N素的损失。在N 80水平下,配以适当比例的PK肥的施用将会达、到较好的减少N素损失的效果。分析还发现水稻植株体N素损失率除显着负相关于根干重,而跟水稻植株根叶以及整个植株体内含N量、N累积量、吸N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同时,通过提高水稻根的生长量,促进根的旺盛生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其植株体内N素的损失。利用15N示踪法,在溶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不同氮素形态和氮、磷、钾配施对水稻植株氮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前期正常供氮的水稻幼苗作为期10 d的不同氮(N 0,40,80,160 mg/L)处理,水稻植株生物量未受显着影响,表明前期吸收氮可维持水稻生长。但是,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叶片及根的含氮量显着增加,而15N的丰度却显着下降,叶片15N的丰度显着高于根。说明高氮处理增加了水稻植株吸氮量并稀释了前期吸收的15N,而且根系累积的氮向地上部转移。缺氮(N 0 mg/L)与过量供氮(N 160mg/L)均显着增加植株氮的损失率,而适量供氮(N 80 mg/L)则氮肥利用率显着提高。水稻的生长期显着影响植物氮的损失率,在N 80 mg/L的条件下,随着水稻生长期的延长,植株氮损失从11.6%增加到22.3%。同时,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叶片中NH4+-N含量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均显着增加,叶片组织pH也随之增加。表明植物体内铵浓度增加而引起的氨挥发是导致植物氮损失增加的原因之一上述结果还表明:水稻幼苗先在以15N为氮源的营养液中生长2周,然后转入供给不同氮素形态的营养液中培养10 d。结果表明,供给NH4-N的水稻长势最好,收获时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均高于其它氮素形态处理,但其氮损失量也最大,损失率达到17.06%;供给复合氮源NH4N03的水稻生物量和供给NH4-N的相差不大,然而其氮损失率却显着下降,仅为9.96%,说明供给复合氮源可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条件下,降低植株氮损失,提高其氮肥利用率。此外,供给NH4-N的水稻叶片NH4+含量、谷草转氨酶活性及叶片组织pH值均高于其它氮素形态处理,表明植物体内NH4+浓度增加而引起的氨挥发可能是导致植物氮损失的原因之一。上述研究数据还表明:对前期正常供应养分的水稻幼苗进行为期2周的不同氮、磷、钾配合处理,水稻植株生物量未受显着影响,但不同氮、磷、钾配合处理对地上部和根部氮含量具有显着影响,含氮处理氮含量明显高于无氮处理,但其15N丰度却低于无氮处理,说明含氮处理增加了水稻植株含氮量并稀释了前期吸收的15N,同时含氮处理铵态氮含量高于无氮处理,说明含氮处理增加了水稻植株中铵态氮含量。不同氮、磷、钾配比处理下水稻氮损失率在15.18%~34.35%之间,氮、磷、钾任意两者配施均降低植株氮损失率,提高植株体内谷草转氨酶活性,降低质膜透性,以NKP处理植株氮损失率最低,谷草转氨酶活性最高,质膜透性最低。(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0-06-01)
王巧兰,吴礼树,赵竹青,赵林萍[3](2010)在《氮水平对水稻植株氮素损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5N差值法,在溶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植株氮损失的影响,并就影响水稻氮损失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前期正常供氮的水稻幼苗做为期10 d的不同氮(N 04、0、801、60 mg/L)处理,水稻植株生物量未受显着影响,表明前期吸收氮可维持水稻生长。但是,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叶片及根的含氮量显着增加,而15N的丰度却显着下降,叶片15N的丰度显着高于根。说明高氮处理增加了水稻植株吸氮量并稀释了前期吸收的15N,而且根系累积的氮向地上部转移。缺氮(N 0 mg/L)与过量供氮(N 160 mg/L)均显着增加植株氮的损失率,而适量供氮(N 80 mg/L)则氮肥利用率显着提高。水稻的生长期显着影响植物氮的损失率,在N 80 mg/L的条件下,随着水稻生长期的延长,植株氮损失从11.6%增加到22.3%。同时,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叶片中NH4+-N含量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均显着增加,叶片组织pH也随之增加。表明植物体内铵浓度增加而引起的氨挥发是导致植物氮损失增加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吕婷婷[4](2009)在《新疆棉花植株氮素挥发损失及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是我国最大和最适宜的商品棉生产基地,氮肥投入量大是新疆棉花生产的重要特点之一。近期研究表明,新疆棉花氮肥利用率在30-50%,棉田氮肥的损失途径不明确,部分氮素可能通过植株挥发损失。对于作物植株氮素挥发损失,国内外学者在一些作物上开展了大量研究,在小麦、水稻、大豆等作物均发现氮素通过植株挥发的报道,但对于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15)N示踪技术,通过水培实验探明棉花植株地上部分氮素挥发损失的化学形态、挥发特征;通过田间实验,对棉花整个生育期植株体氮素含量的监测,验证棉花后期是否有氮素挥发损失。为丰富棉花氮素营养理论,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同位素水培试验表明,棉花植株地上部分氮素挥发损失的化学形态有NH_3、N_2O和N_2。本试验条件下,在花期,棉花植株氨的平均挥发速率约为34.46μg/g·h、N_2O的释放速率为5.1549μg/g·h、N_2的释放速率为4.6143μg/g·h;在铃期,棉花植株氨的平均挥发速率约为115.19μg/g·h、N_2O的释放速率为5.9628μg/g·h、N_2的释放速率为2.9252μg/g·h。(2)通过同位素水培试验计算,棉花在本试验条件下,老叶、枯叶和植株的损失的氮素占其吸收~(15)N总量的3%和5%,在标记期间,花期和铃期,棉花地上部分挥发损失的氮素分别占施入总量的72%和75%。(3)田间棉花全生育期监测试验表明,地面灌和滴灌地棉田,棉花植株各器官含氮率分配比例均表现为叶>茎>根;棉花在花期、铃期、吐絮期这叁个时期,吸收积累氮的比例为3:4:3。(4)通过田间监测试验估算出,地面灌和滴灌地棉田损失氮素的量约占田间施入氮素总量比例的35%、13%。(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大学》期刊2009-05-01)
植株体氮素损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利用差值法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N、P、K条件及不同光照与温度下,水稻植株N吸收以及植株体N素损失现象。结果表明:在不同N、P、K处理下,水稻植株体N素损失率在3.76%--28.6%之间。不同光照及温度处理下,水稻植株体N素损失一般在8%-20%之间。相关性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植株体N素损失率与N肥施用量呈显着的正相关,而与P、K施用量呈负相关。因而,适当降低N的施用量,减少植株体N素的过量积累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N素的损失。在N 80水平下,配以适当比例的PK肥的施用将会达、到较好的减少N素损失的效果。分析还发现水稻植株体N素损失率除显着负相关于根干重,而跟水稻植株根叶以及整个植株体内含N量、N累积量、吸N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同时,通过提高水稻根的生长量,促进根的旺盛生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其植株体内N素的损失。利用15N示踪法,在溶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不同氮素形态和氮、磷、钾配施对水稻植株氮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前期正常供氮的水稻幼苗作为期10 d的不同氮(N 0,40,80,160 mg/L)处理,水稻植株生物量未受显着影响,表明前期吸收氮可维持水稻生长。但是,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叶片及根的含氮量显着增加,而15N的丰度却显着下降,叶片15N的丰度显着高于根。说明高氮处理增加了水稻植株吸氮量并稀释了前期吸收的15N,而且根系累积的氮向地上部转移。缺氮(N 0 mg/L)与过量供氮(N 160mg/L)均显着增加植株氮的损失率,而适量供氮(N 80 mg/L)则氮肥利用率显着提高。水稻的生长期显着影响植物氮的损失率,在N 80 mg/L的条件下,随着水稻生长期的延长,植株氮损失从11.6%增加到22.3%。同时,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叶片中NH4+-N含量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均显着增加,叶片组织pH也随之增加。表明植物体内铵浓度增加而引起的氨挥发是导致植物氮损失增加的原因之一上述结果还表明:水稻幼苗先在以15N为氮源的营养液中生长2周,然后转入供给不同氮素形态的营养液中培养10 d。结果表明,供给NH4-N的水稻长势最好,收获时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均高于其它氮素形态处理,但其氮损失量也最大,损失率达到17.06%;供给复合氮源NH4N03的水稻生物量和供给NH4-N的相差不大,然而其氮损失率却显着下降,仅为9.96%,说明供给复合氮源可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条件下,降低植株氮损失,提高其氮肥利用率。此外,供给NH4-N的水稻叶片NH4+含量、谷草转氨酶活性及叶片组织pH值均高于其它氮素形态处理,表明植物体内NH4+浓度增加而引起的氨挥发可能是导致植物氮损失的原因之一。上述研究数据还表明:对前期正常供应养分的水稻幼苗进行为期2周的不同氮、磷、钾配合处理,水稻植株生物量未受显着影响,但不同氮、磷、钾配合处理对地上部和根部氮含量具有显着影响,含氮处理氮含量明显高于无氮处理,但其15N丰度却低于无氮处理,说明含氮处理增加了水稻植株含氮量并稀释了前期吸收的15N,同时含氮处理铵态氮含量高于无氮处理,说明含氮处理增加了水稻植株中铵态氮含量。不同氮、磷、钾配比处理下水稻氮损失率在15.18%~34.35%之间,氮、磷、钾任意两者配施均降低植株氮损失率,提高植株体内谷草转氨酶活性,降低质膜透性,以NKP处理植株氮损失率最低,谷草转氨酶活性最高,质膜透性最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株体氮素损失论文参考文献
[1].陈明霞.水稻植株组织中氮素气态挥发损失及其机理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2].王巧兰.氮磷钾营养对水稻植株体氮素损失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
[3].王巧兰,吴礼树,赵竹青,赵林萍.氮水平对水稻植株氮素损失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
[4].吕婷婷.新疆棉花植株氮素挥发损失及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