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9级行政管理专业,湖南长沙410081)
中图分类号:G35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244-01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复杂多变,基层干部愈发需要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近群众,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学习和掌握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基层干部在调研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欠缺社会调查的基本知识
有些干部对基层工作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在调查中,他们更多地凭借经验行事。比如,在调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时,基层干部可能会根据以往的了解,简单地选择调研对象整个过程看似效率很高,但实际上这种主观性较强的做法有可能掩盖了更多的事实,难以真实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
在社会调查的基本知识中首先就涉及如何选择调查样本的关键问题——抽样。此外,社会调查还包括问卷和访谈提纲如何设计,以及在访谈过程中如何正确合理地追问、插话和倾听等。这些都十分重要。而在日常工作中,常看到一些基层干部借助别人已使用过的问卷,简单修改一下,不管调查对象是谁,都拿着同一张问卷。这种以“拿来主义”寄望于普遍应用的做法,其调查的有效性往往大打折扣。
(二)对调研对象了解不够。
基层社会现象琐碎而且庞杂,可能与调研主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何根据调研主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就需要在调研之前做好基本功——全面了解和掌握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例如,在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之前,就应尽可能地通过网络、以往的工作资料、统计数据等,了解当地的人口、土地、生产结构、地理位置、经济收入和风俗习惯等基本情况。即使这些资料是二手的,可信度不是很高,但也能带来一些启示,为后续的调查访问打基础。
然而在日常调研工作中,一些干部一支笔、一个本,看似轻装上阵、胸有成竹,实际上到了调查地之后一无所知,仅凭闭门造车的一份干巴巴的调研问卷或访谈提纲应付。
(三)调查方法单一。
调研主题和调研对象不同,调研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某单位就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当调研人员让农民填写问卷时,农民要么看不懂,要么不会写字。调研人员只好逐一提问,做完一份问卷耗时近两个小时。而另一单位调查乡镇企业人才队伍现状时,由于企业数量比较多,回收问卷之后,发现不回答、不完全回答、雷同问卷占了很大比例。这两次调查失败的原因可归结为单纯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忽视了调研对象的读写能力、数量等特点。
为避免问卷的繁琐和统计的困难,有些基层干部倾向于采用座谈的方式。他们认为这种方法直观、简单,通过双向交流的互动方式能够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然而,这种方法较之问卷调查,实质上也有明显的缺陷。有的人在群体压力下有许多顾忌,人云亦云,从而掩饰自己的真实观点。
(四)调查主体与对象地位不平等。
在基层调查工作中,往往会看到一种奇怪现象。调研对象面对开展调查的干部首先说:“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对我们的大力支持!现在,我就我们企业人才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向领导汇报”虽然可能是调研对象的一种谦虚态度,但实质上从侧面反映了党政部门与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的一种早已固化的非对等关系。正因为这种非对等关系和对党政部门地位的顾忌,调研对象难以如实地提供资料。由于他们顾虑重重,座谈会反倒成了汇报会。最终,形式主义导致整个调查工作“服从大于探讨,形式大于内容”。
二、如何走出误区
一些地区近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多起源于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小矛盾、小问题。基层干部要应对这些新挑战、新问题,前提就是多深入群众,察民情、知民意,知道他们想什么、做什么。
(一)调研准备要厚基础。“厚基础”就是要求调研的同志掌握基本的调研方法和基础知识。对于基层干部而言,怎样确定调研主题、如何确定调研对象、怎样制订调研提纲、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调研过程如何控制等,这些基本的社会调查方法都应掌握。除此之外,在开展调研之前,还要充分了解调查对象,认真收集和分析与调研主题相关的材料。例如,要调查乡镇企业人才队伍现状,首先就需要了解乡镇企业布局、产业结构,还要掌握上级政府部门关于人才工作的政策文件。同时,还需要对风土人情、地理位置有所了解。在调查中,要避免工作不深入、蜻蜓点水式的形式主义作风。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真实地收集到资料。
(二)调研过程要多角度。问卷调查是一种单向的调查方法,适用于同质性较强的调查对象。访谈贝适用于具体、典型的个案。在调查中,有的调查对象可能适合于问卷调查,愿意将自己的态度和观点用笔来表达,而有的调查对象则不愿将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大庭广众之下告知他人。在调查时,不能仅听取少部分人,尤其是村委会主任、村支部书记、企业经营者的想法,还要尽可能地扩大调查对象的覆盖面,如村民、工人都应选取。
进入调查过程后,要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不同的调查主题,多角度、多层次、宽范围地调查,综合运用多种调查方法,使获取的资料能够相互检验、互相甄别,从而尽量避免片面之词,力求材料客观、真实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