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免疫学诊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免疫学,吸虫,结核,支原体,抗原,猪血,旋毛虫。
免疫学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劲,张文皓,唐鑫,李雨芮,陈曦[1](2019)在《牛支原体免疫学及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牛支原体是一种能够感染任何年龄牛的致病微生物,导致患牛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角膜炎、乳腺炎及关节炎等。1961年,首次从美国乳腺炎患牛中分离到了牛支原体[1],全球范围内均报道了由牛支原体感染导致奶牛乳房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案例。在我国,于2008年首次在重症肺炎的患牛中发现了牛支原体[2],并在2011年完成了测序[3],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表明牛支原体不同分离株之间毒力存在着明显差异[4-7]。现阶段尚无有效的牛支原体疫苗可作(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吕庆博,李娟,常巧呈,王春仁[2](2019)在《片形吸虫病免疫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片形吸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人兽共患病,该病呈世界性流行,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片形吸虫病的免疫检测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片形吸虫相关诊断抗原以及基于片形吸虫特异性抗原的ELISA诊断、侧流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等,以期为片形吸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7期)
彭永崇,朱小洁,王子健,陈颖钰,郭爱珍[3](2018)在《牛结核病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牛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牛业、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由于检疫和扑杀是目前控制牛结核病的基本策略,检测技术成为影响牛结核病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理想的检测方法应具有准确、简便、高效、成本低、对动物干扰小、结果可追溯等特点。当前的法定检疫方法为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该方法具有受环境分枝杆菌干扰、诊断特异性低、费时费力、对动物干扰大、结果判断主观性强、不可回溯等缺陷。一些牛结核实验室诊断技术克服了以上缺点,可与皮试法联用或单独使用。新型诊断抗原仍在不断被发掘,新型材料也被不断用于牛结核病诊断技术中。现对相关进展进行了归纳和综述,以期为牛结核病免疫学诊断的合理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吴秀萍,孙召金,翟铖铖,刘晓雷,唐斌[4](2016)在《旋毛虫不同发育时期排泄分泌物抗原在免疫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了解并比较旋毛虫不同发育时期排泄分泌物(ES)抗原的免疫学特性,探索可用于临床检测出栏猪旋毛虫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技术。[方法]分别以旋毛虫肠道期10 h肌幼虫(10 h ML)、肠道期30 h成虫(30 h Ad)、3 d成虫(Ad3)、6 d成虫与新生幼虫混合(Ad6+NBL)以及肌幼虫(ML)五个不同发育时期的ES作为包被抗原,应用ELISA方法,检测感染不同剂量、不同天数的猪血清中的抗旋毛虫抗体Ig M和Ig G水平,绘制抗体消长规律曲线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0 h ML ES和ML ES作为包被抗原适合检测不同感染剂量、感染35 d之前的猪抗旋毛虫Ig M抗体,低剂量感染10 d左右可以检出,高剂量感染5 d也可以检出;Ad3 ES作为包被抗原对高剂量感染35 d之前的猪抗旋毛虫Ig M抗体检测敏感;Ad3和ML的ES作为包被抗原可检测不同剂量、感染35 d之后的猪抗旋毛虫Ig G抗体,其中Ad3 ES抗原检测低剂量感染的效果优于ML ES抗原。[结论]肠道期肌幼虫、成虫和肌幼虫的ES抗原可用于检测旋毛虫的早期感染,成虫和肌幼虫的ES抗原可用于检测出栏猪的旋毛虫感染。本研究为进一步合理有效利用旋毛虫不同发育时期的ES抗原,建立更有效的检测屠宰动物旋毛虫感染的方法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检疫》期刊2016年10期)
王楠[5](2016)在《基于基因工程抗原的华支睾吸虫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淡水鱼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或哺乳动物由于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而引起感染。长期感染能够诱发胆结石、胆管炎、胆囊炎、胆管癌和肝癌等疾病。在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4周后成虫发育成熟才开始产卵并随粪便排出,在这期间如果粪便检查没有发现虫卵则导致误诊,延误疾病的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诊断华支睾吸虫病,对于预防该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在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应用粪便检查法(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已发表的PCR检测方法双重鉴定当地居民粪便样本以获得标准阳性血清。粪便检查1745人,其中513人粪便中具有虫卵;然后提取513人粪便样本中虫卵的DNA进行PCR鉴定,阳性为113人,共采取阳性血清112份。本研究通过双重鉴定,以减少获得假阳性血清,由此确定获得的112份血清为华支睾吸虫病标准阳性血清,用此血清检验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免疫学诊断方法在疾病诊断方面飞速发展,本研究拟应用免疫学原理建立华支睾吸虫病诊断方法。目前ELISA诊断方法已逐渐应用到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当中,应用这种方法能够尽早对疾病进行诊断,以免延误疾病的治疗,能够解决感染早期无法诊断和虫卵产生较少时期的盲区问题。间接ELISA诊断方法所使用的诊断抗原多为粗抗原或分泌排泄物(ES)抗原,这些抗原虽然敏感性尚可但存在的共同弊端是特异性差,除在健康人存在较高的假阳性外,同其他寄生虫如血吸虫、后睾吸虫、并殖吸虫等均存在较强的交叉反应。目前基因工程抗原成为诊断抗原研究的热点,其在保持高敏感的基础上,同时具有高特异性,能够解决交叉反应问题。因此,寻找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诊断抗原成为建立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关键。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验室前期对华支睾吸虫成虫的c DNA表达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获得3个强反应原性抗原,经测序发现叁个抗原均为高度串联重复序列,并且都有一个相同的末端,因此,本实验根据叁个强反应原性抗原的串联重复序列和共同末端获得四对抗原基因,分别为Cs G1、Cs G2、Cs G6、Cs Gend,首先,对四种抗原基因进行基因合成,然后对四种抗原进行原核表达,成功制备了表达载体p ET-28a-Cs G1、p ET-28a-Cs G2、p ET-28a-Cs G6、p ET-28a-Cs Gend,获得四种基因重组抗原,纯度达到9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四种重组蛋白能够被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利用四种重组抗原分别建立华支睾吸虫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分析四种抗原基因的抗原性。四种重组抗原p ET-28a-Cs G1、p ET-28a-Cs G2、p ET-28a-Cs G6、p ET-28a-Cs Gend敏感性分别为91.1%(102/112)、86.6%(97/112)、74.1%(83/112)、49.1%(55/112),四种重组抗原同时包被进行检测敏感性为83.9%(94/112);特异性均为100%;筛库获得的叁种强反应原性基因共同末端Cs Gend抗原性最弱;Cs G1抗原性最强,为理想的诊断抗原,以此为抗原建立华支睾吸虫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能够解决感染早期无法诊断的问题,有利于华支睾吸虫病的预防和控制。(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6-01)
李文卉,付宝权[6](2016)在《羊绦虫蚴病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羊绦虫蚴病是以羊为中间宿主、犬为终末宿主的绦虫蚴病,常见的有羊棘球蚴病、羊囊尾蚴病、羊脑多头蚴病、羊细颈囊尾蚴病。这些羊绦虫蚴病免疫学诊断方面如ELISA取得一些进展,但仍然缺乏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诊断抗原,尸体剖检依然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邓俊,吴佳玲[7](2016)在《两种结核分枝杆菌免疫学诊断方法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提高肺结核诊断的准确度,对两种结核分枝杆菌免疫学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1~31日在该院肺科住院治疗的疑似肺结核患者83例,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和血清学结核抗体(TB-Ab)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阳性率,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进行对比。结果 T-SPOT.TB检出阳性为48例,检出率为57.83%,TB-Ab检出阳性为36例,检出率为43.37%,T-SPOT.TB的阳性检出率高于TB-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的综合评价指标要优于TB-Ab检测;联合使用两种方法诊断肺结核可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结论 T-SPOT.TB的各项综合评价指标均优于TB-Ab检测,选择免疫学方法诊断肺结核,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优先选择T-SPOT.TB。(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6年02期)
雒思龙,龙淼[8](2015)在《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免疫学诊断是应用免疫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诊断各种疾病和测定免疫状态的技术方法,它是确定疾病的病因和病变部位,或是确定机体免疫状态是否正常的重要方法。免疫学诊断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简便、快速、安全的特性,并已用于检测牛的各类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被认为是接触性传染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的成功控制取决于准确的诊断。因此,免疫学诊断方法的研究,对我国畜牧业生产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降低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论文主要综述了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免疫凝集试验、横向层流免疫分析、免疫聚合酶链反应、生物传感器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等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并概述了这些方法在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诊断上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动物医学进展》期刊2015年12期)
沈红强[9](2015)在《流式细胞术对儿童胸腹水淋巴瘤的免疫学诊断从实验室到临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儿童恶性血液病诊治新技术”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小儿血液学组年会学习资料》期刊2015-11-13)
汤永民[10](2015)在《白血病免疫学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儿童恶性血液病诊治新技术”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小儿血液学组年会学习资料》期刊2015-11-13)
免疫学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片形吸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人兽共患病,该病呈世界性流行,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片形吸虫病的免疫检测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片形吸虫相关诊断抗原以及基于片形吸虫特异性抗原的ELISA诊断、侧流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等,以期为片形吸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免疫学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文劲,张文皓,唐鑫,李雨芮,陈曦.牛支原体免疫学及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19
[2].吕庆博,李娟,常巧呈,王春仁.片形吸虫病免疫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3].彭永崇,朱小洁,王子健,陈颖钰,郭爱珍.牛结核病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18
[4].吴秀萍,孙召金,翟铖铖,刘晓雷,唐斌.旋毛虫不同发育时期排泄分泌物抗原在免疫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动物检疫.2016
[5].王楠.基于基因工程抗原的华支睾吸虫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建立[D].吉林大学.2016
[6].李文卉,付宝权.羊绦虫蚴病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16
[7].邓俊,吴佳玲.两种结核分枝杆菌免疫学诊断方法的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
[8].雒思龙,龙淼.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5
[9].沈红强.流式细胞术对儿童胸腹水淋巴瘤的免疫学诊断从实验室到临床[C].“儿童恶性血液病诊治新技术”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小儿血液学组年会学习资料.2015
[10].汤永民.白血病免疫学诊断[C].“儿童恶性血液病诊治新技术”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小儿血液学组年会学习资料.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