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评互改,有效促写

互评互改,有效促写

义乌市义亭镇畈田朱小学

摘要:评改作文,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从“巩固习作知识”、“增强习作信心”、“保护习作灵性”三个方面,提出了“用实例激发动机;用示范指引方向;关注儿童视角;倡导纵向评价”等具体策略,以解决怎样让学生通过长时间的评改实践活动,真正提高作文能力。

关键词:留白小组合作以评促写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往往是经过再三斟酌修改出来的。评改是习作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惜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作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在互评互改中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

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把评改作文的权利交给学生,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激发写作动机,让学生在长时间评改作文的实践活动中逐渐而有效地提高习作能力。

一、从激发动机的铺垫中巩固习作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示:学生关注习作的结果远远高于习作的过程,并且在刚完成作文后对结果的关注度最高,这时是最好的评改时机。要让好的时机发挥出其效益的最大化,需要巧妙的引导作为铺垫:

(一)实例,激发合作评议的动机

要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要想评议能顺利进行,首先必须在“诱”字上下功夫。“诱”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比如,植树节的作文主题是植树,有一组同学用了“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将文章联系得较紧密并且运用了连续的一系列动词。老师及时拿出来进行组间评改,进行连接词、动词和心理描写的针对性辅导。在下一次主题作文“第一次做家务”中,就有学生学以致用:“我看了看妈妈劳碌的身影,心想:我如果能帮妈妈分担一点,她一定很高兴”;“我先把被子铺平,然后将它的四个角对齐,再将它边上拉平,最后一折,被子就像切过的豆腐一样平平整整了”。可见“诱”的得当,学生的表达兴趣和表达自信会增强不少。

(二)示范,指引合作评议的方向

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改,无非给学生示范,那样想不合适,那样写不妥当,一定要这样写才对头。”在小组互相评改之前,要将作文互相评改的具体方法教给学生。简单来说可以用四字概括:“增、换、删、调”。增:即充实作文内容。指导学生充实重点段落的内容,扩写重点段,增加一些新内容,做到该详写的地方详写。换:即将作文中的错别字、误用的词语,以及病句和不正确的标点,换成正确的字、词、句和标。删:即压缩语句、删掉多余的或与中心无关的语句。使文章结构严谨,中心明确。调:即指导学生调整作文中某些语句和段落,把文章改得有条理。

多次实践后,学生不仅能准确地记住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就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享受劳动成功的喜悦,自然不惧怕习作,更乐于合作分享。

二、在小组评改的实践中加强习作信心

学生在完成一次习作后,小组内读出自己最满意的段落或者词句,交流自己的收获,谈谈自己的想法。这一环节的设置不仅仅是对此篇文章小组内合作的总结,同时也是为下一轮讨论搭好心理上期待的平台。

比如很多学生在“我的老师”这一主题中就收获很大,“亮”出了很多精彩句段。比如文题:《我的老师是多变猫》,《猜不透她》,《两面派》……句子:“她生起气来似咆哮的狮子,温柔起来像春天的花朵”;“她发起火来比那火山爆发还要可怕,微笑起来却像夏日里的凉风一样舒爽”……许多孩子享受到了成功的作文体验,以后写起人物来更是像模像样。

作文的小组合作互评互改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和积极性。评改过程不但会刺激学生潜在的创作欲望,而且会潜移默化中扎实学生的作文基础,顺理成章地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评价权在学生自己手中,谁不想在同学面前露一手?

三、从彰显个性的标准中保护习作灵性

小学生应有“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强势干涉,满堂灌强调文体、立意、选材、说空话套话,这势必抹杀小学生作文的灵性。所以从儿童视角出发,小组合作评改作文还应该关注作文评价的视角。作文评价有两个视角:横向和纵向。横向评价是学生的某篇作品或写作水平与其他同学的对比参照,显然,横向视角过分强调“班级标准”,严重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习作积极性。而纵向评价是对于学生个体的一个作文序列进行对比参照,也就是“自我标准”。它以每个学生的现实基础和条件为依据,确立适合个体发展需要的内差性评价标准,让每个孩子体会到跳一跳摘桃子的喜悦。这个过程无疑给教师的评价标准带来很多变量和弹性,也恰恰是留白评价的价值所在。

以上表格是某位同学纵向评价表格中有关句段构建的一部分。从表格可以看出,作文评价的留白采用纵向评价的方式,能多发现学生纵向的进步,以保护学生表达的灵性。

所以,在评改习作时,教师应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把活动的空间留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作文的评改中个性化地去揣摩品味,去欣赏辨析,让学生在评改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的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中行.作文杂谈[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柯孔标.作文教学创新与创新能力培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第四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管建刚.我的作文训练系统[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标签:;  ;  ;  

互评互改,有效促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