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共生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统,水稻,长江流域,生态系统,金融,农艺,碳纤维。
共生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赵成国,沈黎怡,马树建,庄雷[1](2019)在《金融科技视角下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演化趋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深化金融改革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顺应"互联网+"的趋势,供应链金融也初步具备了线上化特质,但还存在诸多漏洞,如何实现供应链金融系统优化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将共生理论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研究,将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作为共生主体,将外部环境作为共生环境,从共生原理的角度剖析供应链金融系统的局限,即共生系统准入门槛较高、共生参与主体分工不明确、主体间利益存在冲突等;以金融科技为切入点,研究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的演化趋势,寻求优化方案。从开拓供应链长尾市场、重塑核心企业价值、提升金融资源可得性叁个方面探析金融科技对于拓宽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边界的驱动作用,分析金融科技对于降低准入门槛、加强分工合作及协同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从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要素间的交互影响层面研究金融科技对于实现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均衡的现实意义;从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风险叁个方面提出金融科技下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后续发展建议。(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19年21期)
李洪波,史欢[2](2019)在《基于扩展Logistic模型的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引入共生理论和扩展Logistic模型,构建系统共生演化动力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展示不同共生系数下的创业生态系统演化模式。研究表明:创业生态系统是由创业参与主体和创业支持机构两类共生单元通过不同的共生方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自组织协调系统;创业参与主体与创业支持机构间的共生系数大小决定了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的均衡结果;创业生态系统只有在互惠共生模式下才能够产生"1+1>2"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9年21期)
周宾[3](2019)在《绿色矿业产融研协同共生的数理模型、系统机制与引导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中国矿业经济发展现状的经济技术分析后认为,用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模型评估矿业经济转型升级还不能充分体现绿色发展要求,需要对Solow增长核算式进行扩展,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融入其中;根据2007—2016年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并通过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劳动、管理、矿产资源叁个要素对矿业经济产出的影响为正向,科技进步的正向作用明显,发展绿色矿业有必要将产业、金融、研发统筹考虑,发挥系统协同共生的作用;对绿色矿业产融研协同共生系统机制分析后发现,强化产融研叁者的良性互动,是绿色矿业系统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健全绿色矿业发展政策体系、为矿业经济转型升级创造和提供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收益回馈机制、运用政策激励增强科技创新动力、完善公共配套能力建设等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11期)
刘巧芝,杨涵[4](2019)在《共生与演化: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建构与演进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运转体系和循环逻辑,且作为一种从单一种群到复杂群落的有生命的组织活动,同时具有协同共生性、动态开放性和循环平衡性等特征。文章运用系统学、生态学相关理论知识和结构框架分析界定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从"价值回归""制度转向""结构重塑""环境共生"四维向度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并指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维生能力的构成及辩证逻辑,阐述其维生演进机理,以期丰富我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为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职业》期刊2019年21期)
杜娟娟[5](2019)在《碳纤维—微生物共生系统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碳纤维—微生物共生系统对水污染治理的效果及其水质净化机理,在武汉市东湖构建碳纤维—微生物共生系统水污染治理示范区,分别从其布设方式、挂膜特征、污染物去除规律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碳纤维表面48h左右可形成成熟的生物膜,挂膜量约为1.268g/g,约10d可形成活性污泥团;示范区建设初期东湖主湖水体为劣Ⅴ类,经过两到叁个月,试验场水质由劣Ⅴ类上升为Ⅱ类,且有高效持久的控制作用;其净化水质过程主要包括材料本身的吸附以及微生物吸附两个阶段。未来碳纤维将会因其优异的性能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田善武,许秀瑞[6](2019)在《基于共生演化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基于共生演化理论,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路径。研究发现,区域创新系统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核心范畴,研究还发现,区域创新系统是从偏利共生模式向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继而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演化,在不同演化阶段,区域创新系统内共生单元具有不同的互动模式。基于此,从共生演化的视角对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创新主体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未来与发展》期刊2019年10期)
姚琛[7](2019)在《构建制度与文化管理的共生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据报道,最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兰州石化公司“将文化建设融入制度约束,编制形成项目管理‘叁定四评’、现场管理‘叁清叁查’等一系列指导生产、促进创效的工作办法及标准,为基层管理提供了以文化软实力提升管理硬指标的智慧方案”。那么,企业管理中的制度建设和文(本文来源于《东方烟草报》期刊2019-10-14)
黎元生,胡熠[8](2019)在《流域系统协同共生发展机制构建——以长江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域系统是由自然—经济—社会组成的有机体。促进流域系统协同共生发展,是新时代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途径。近年来,我国将长江流域列为全国七大江河流域开展协同治理的先行样本,长江流域治理的纵向责任分担机制日渐明晰,流域经济与环境协同的绿色增长引领作用明显增强,流域绿色福利供给的社会成本共担机制基本形成。然而,从流域系统协同共生发展的要求看,存在着省(部)际横向协同联动力度不足、基于市场手段的协同政策工具效果不佳以及流域系统多元共生界面规划协调性差等突出问题。为此,要建立流域省(部)际有效协同的组织载体,优化流域经济与环境协同的政策工具,提升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肖欢喜,陶开战,陈志俭,吴勤俭,潘王杰[9](2019)在《不同杂交水稻品种在稻鱼共生系统下的农艺性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出适宜稻鱼共生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引进甬优15、华浙优1号、中浙优8号等共10个杂交水稻品种,并在稻鱼共生系统下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稻曲病抗性及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泰两优217、中浙优8号和嘉丰优2号这3个杂交水稻品种比较符合要求,尤其是泰两优217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稻曲病抗性强、米质优,在本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史晓宇,怀燕,邹爱雷,王岳钧,赵璐峰[10](2019)在《适于稻鱼共生系统的水稻品种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适合高产高效稻鱼共生系统的水稻品种,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2个杂交稻和常规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比较稻鱼共生条件下不同品种的株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一次性使用有机肥的稻鱼共生条件下,供试杂交稻品种相对于常规稻品种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其中,籼粳交杂交稻甬优5550、甬优7850和甬优8050,籼型杂交稻嘉丰优2号和深两优332,较耐倒伏,并且有较高的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产量较高,可作为稻鱼共生系统的推广应用品种。(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共生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引入共生理论和扩展Logistic模型,构建系统共生演化动力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展示不同共生系数下的创业生态系统演化模式。研究表明:创业生态系统是由创业参与主体和创业支持机构两类共生单元通过不同的共生方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自组织协调系统;创业参与主体与创业支持机构间的共生系数大小决定了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的均衡结果;创业生态系统只有在互惠共生模式下才能够产生"1+1>2"的经济效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生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赵成国,沈黎怡,马树建,庄雷.金融科技视角下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演化趋势研究[J].财会月刊.2019
[2].李洪波,史欢.基于扩展Logistic模型的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9
[3].周宾.绿色矿业产融研协同共生的数理模型、系统机制与引导政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9
[4].刘巧芝,杨涵.共生与演化: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建构与演进机理[J].教育与职业.2019
[5].杜娟娟.碳纤维—微生物共生系统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9
[6].田善武,许秀瑞.基于共生演化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9
[7].姚琛.构建制度与文化管理的共生系统[N].东方烟草报.2019
[8].黎元生,胡熠.流域系统协同共生发展机制构建——以长江流域为例[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
[9].肖欢喜,陶开战,陈志俭,吴勤俭,潘王杰.不同杂交水稻品种在稻鱼共生系统下的农艺性状[J].浙江农业科学.2019
[10].史晓宇,怀燕,邹爱雷,王岳钧,赵璐峰.适于稻鱼共生系统的水稻品种筛选[J].浙江农业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