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涡阳一中,233600)
摘要:在高中上数学课时,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探索都处于被动状态,一方面是学生自己的主动性不够,另一方面则是随着年级阶段的升高数学问题也随之越来越难。学生在遇到数学挫折后就会停滞不前,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更是可以养成学生面对问题时的良好思维模式。让学生处于主导地位,发挥自己潜在的想要提出问题的能力。本篇文章在高中数学教学学生问题意识方面做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供大家实行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研究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1.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配合不够好
在新课改的实行下,数学课不再是单一的老师在讲学生在听,而是要求改变传统的教授方式,提出让学生主动讲课,自己对数学问题提出质疑,并主动合作,大胆实践,主动探究,敢于猜想与推测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角色则是一个引导者,对学生进行鼓励式的教育。然而,现实并不想想象这般美好,学生对与数学问题不够敏感,不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只是在等老师提问与讲解,不能够将自主学习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也就不能完全达到课改的真正要求。
2.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问题的难度也在增加
新课改的实行使得教材也大换血,数学教材相比于传统教材难度增大,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这些内容大部分都是新教材上新加的内容,学生对旧教材的依赖比较高,对很多内容都不能够解答。而大部分学校在高三就进入复习工作,那就意味着高一高二就要把高中三年的数学教材学完,所以很多老师为了赶课对于很多数学问题也不能够详细的解答,学生也不能够完全掌握,在课下还在学习课上的东西,这就增加学生的许多负担。
3.自主学习的要求过高
因为教材难度的增加,学生就会越来越抵触数学,也会越来越缺失主动性,再加上老师为了赶进度课程较快,就只能靠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和练习,不少学生会感觉有很大的压力从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1.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减少学生压力感
学生在高中时处于青春期,对于所有的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如果能将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引导在解决数学问题上,就再好不过了。在现实的课堂中,永远都是老师在提问题,学生也不一定会去解答,时间长了,学生就缺失了主动性,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改变上课方式,以鼓励的方式去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言。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才会渐渐生出萌芽。
2.给学生教授如何提问
在假设问题时从哪个出发点开始?如何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讲课时先进行示范,然后再由学生轮流提出一个问题,并让学生主动小组合作来进行解答。例如:河上有抛物线型的拱桥,当水面距拱顶5米时,水面宽度为8米,一小船宽4米,高2米,载货后船露出水面的部分高0.75米。根据这个描述怎么样提出问题呢?教师应该进行引导此题给出的有效信息中重叠的部分是高度,那么问题就应该是水面上涨到与抛物线拱顶距多少时小船不能通行?问题的提出就是要找到反复提出的部分,教师做好引导,学生也会很快找出问题并解答。
3.教学时要利用好周围事物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思考问题
现在的教学手段不再是拿着教材讲解这么单一了,可以很好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老师上课也轻松,不用再书写一黑板了,对于学生来说也更直观。打家都知道数学问题有时候很抽象,可能老师光靠一张嘴是解释不清楚的,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直接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达到了很好的讲课效果。
三、策略的研究与实行
培养好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成功的。还需要不停地检测策略是否适合学生,除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氛围、教会学生如何主动提问等这些方法,还有很多方法等着我们去尝试,实行的好与坏和教师也息息相关。教师要先改变上课时自己为主体的思想,自己少讲,学生多做。多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上课时将"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呢?"作为口头禅,不断地激发学生想要提问的潜在意识。学生提问就由学生来回答,教师做好总结即可,不要过于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要放开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解决。
结语:
无论如何,学生才是自己学习的主导者,要想学生拥有自主提出问题的意识离不开老师的不断引导。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周围事物很好的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等等。只要引导正确,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不断地提高。而让学生变得主动也不只有这些方法,还有很多正在探索中,等着我们去发现和实行。
参考文献
[1]冯妍.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管窥[J].科技视界.2015(09)
[2]张哲峰.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与解题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2(06)
[3]李兴贵.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