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7月1日,毛泽东满怀深情,写下《七律二首·送瘟神》:
(3)建议根据库区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划定库区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符合库区实际的环境保护规划。在规划的过程中要多考虑各个环节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有利改善生态环境的地方多实施,不利的地方避免不了的情况下多开展生态补偿。以绿色环保为理念,解决水库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改善人类生态环境生存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7]。
其一,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在传统文化约定俗成的理解中,将人格的内涵规定为个人的品格和素质,以及个体的价值和尊严、责任的统一。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蔡元培率先使用了“人格”一词,他认为:“在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1]人格概念应该包括两层核心含义:以价值观为核心内容;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其二,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1950年4月20日,卫生部向华东区、中南区下发《关于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指示》。1951年9月9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中央关于加强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的指示》,提出“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1952年3月,政务院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1955年11月,党中央在杭州召开会议,毛泽东严肃指出:一定要全面估计血吸虫病,它是危害人民健康最大的疾病。他发出号召:“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根据毛泽东提议,成立了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并于同年11月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会议,确定了7年消灭血吸虫病的目标。
领袖忧忡为血防
在中国,曾经有一种流传久远的灾难。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女尸中,就发现有血吸虫卵。1949年渡江战役时,许多北方籍战士感染血吸虫病,导致大规模非战斗性减员。血吸虫病流行于我国南部和长江沿岸12个省市,患者轻则丧失劳动能力,重则死亡,妇女不能生育。毛泽东对此忧心如焚:“除开历史上死掉的人以外,现在尚有一千万人患疫,一万万人受疫的威胁。是可忍,孰不可忍?”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对人民的关切之情随着想象飞到天外,遨游广阔宇宙长河之中。然而,年年岁岁惨况依然,苦难依旧,人们到哪里去寻求解脱疾病、消灭瘟君的救星呢?
在毛泽东诗词中,这是唯一专门以民生问题、医疗事业为主题写的作品。彰显了毛泽东心系百姓,情注民生的领袖情怀。
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了90例骨折患者,骨折类型包括股骨骨折18例、胫骨骨折23例、手骨骨折12例、肋骨骨折11例、桡骨骨折10例、肱骨骨折9例以及其它类型7例,而不稳定型骨折有40例,稳定型骨折有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男23例,女22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8.5±10.6)岁;观察组45例患者,男21例,女24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9.7±11.1)岁。排除有严恶性肿瘤、肝肾肺功能严重不全,精神疾病等患者。在年龄、骨折情况、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能够进行比较。
1956年1月,中央政治局通过《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把消灭血吸虫病摆在了“消灭危害人民最严重的疾病”的首位。1956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的战斗号召。1957年4月,由习仲勋亲自起草的《国务院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正式下发。4月23日,中共中央随即发出《关于保证执行国务院关于消灭血吸虫病指示的通知》。7月7日,毛泽东在上海各界人士座谈会上,又特意向有关专家询问了防治血吸虫病的进展情况,促其目标早日实现。
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成为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向血吸虫病作斗争。很快,神州大地便传来捷报,江西省余江县率先消灭血吸虫病。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报道《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毛泽东读到这则“棺材田”变丰产田、“寡妇村”变幸福村、枯木又逢春、百姓得新生的报道后,“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写下了《七律二首·送瘟神》。
四是严格水利建设管理。88个县组建了水利建设管理中心,对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实行集中管理。严格水利工程招标代理市场准入和退出管理,出台水利建设市场主体预选承包商管理制度,从今年7月1日起已全面应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全部招标投标项目必须进入公共市场交易。
华佗无奈小虫何
“绿水青山枉自多”,中国南方向来以鱼米之乡著称,可血吸虫竟使大好河山肃杀黯淡。“华佗无奈小虫何”,华佗堪称是中国古代名医的典型代表。但由于旧中国社会腐败黑暗,即使神医华佗再世也对血吸虫病这一顽疾无可奈何。
《送瘟神》第一首,写旧中国瘟神猖獗、人民遭殃的悲惨景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旧社会的强烈愤恨。
“牛郎欲问瘟神事”,牛郎是劳动人民的化身,他当然关心人民的疾苦,要问“瘟神”肆虐之“事”。“一样悲欢逐逝波”,如何回答牛郎的发问呢?诗人的答词是:一切悲欢离合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成为过去了。
“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形盒子”问题除了用初等数学中的近似逼近法和不等式法进行解答外,也可以利用高等数学的极值法进行解决.
“千村薜荔人遗矢”,村落不见庄稼,到处杂草丛生。“人遗矢”用廉颇故事写出人体弱多病的状态。“矢”同“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万户萧疏鬼唱歌”,千家万户人丁稀少,死气沉沉,只有鬼在唱歌。
六亿神州尽舜尧
《送瘟神》第二首,描写新中国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战胜瘟神,征服自然,使祖国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作品情绪热烈、语调高亢,与第一首感情抑郁、语气哽咽形成了鲜明对比。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春风荡漾,杨柳轻拂,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中国人民翻身解放之后,发挥出前所未有的聪明才智和满腔热情,个个像古代圣贤尧舜一样奋发有为,不断创造人间奇迹。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暮春的落花飘入水中,随人的心意翻着锦浪,一座座青山相互连接,就像专为人们搭起的凌波之桥。山水焕发青春,大地日新月异。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五岭泛指山脉,三河泛指河流,代表了整个中国。“银锄落”写农民在山上劳动,“铁臂摇”写工农大力兴修水利,通过描绘改天换地来反映送瘟神的伟大实践。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试问瘟神,你要到哪里去呢?人们已焚化纸船,点燃蜡烛,火光照耀天际,用这些来送走瘟神,表达了对瘟神的蔑视和嘲笑,表现了胜利者的自豪和喜悦。
标签:瘟神论文; 血吸虫病论文; 华佗论文; 论文论文; 患者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列宁主义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民生周刊》2019年第17期论文; 井冈山干部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