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群体论文_赵凯,靳小业,林大钧,巩五虎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族群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汉族,遗传学,多态性,法医,染色体,群体,序列。

汉族群体论文文献综述

赵凯,靳小业,林大钧,巩五虎[1](2019)在《湛江汉族27个Y-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27个Y-STR基因座在湛江汉族群体中的遗传多样性分布,并评估这些基因座的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采集湛江汉族551名健康男性无关个体的血液样本,采用Y filer~(TM) Plus试剂盒对27个Y-STR基因座进行复合扩增检测,根据基因型的结果计算27个Y-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多态性、单倍型多态性等法医学参数,同时基于Y-STR Haplotype Reference Database中报道的群体数据探讨湛江汉族和其他汉族群体的遗传关系。结果在551名湛江汉族个体中,一共观察到290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0.0018~0.7532。27个Y-STR基因座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在0.3885~0.9539。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湛江汉族与南方地区的汉族群体有较近的遗传关系。结论 24个Y-STR基因座在湛江汉族群体中显示出较好的遗传多样性,可为湛江汉族父系亲缘关系的鉴识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郝景磊[2](2019)在《民国时期云南汉族群体的婚俗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我国各地区的汉族群体的婚俗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融的特点。就云南地区汉族群体而言,传统婚俗在大部分地区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是,新型婚俗也逐渐由昆明、昭通等大城市向周边地区传播。民国初年和抗战初期昆明作为大后方这两段时间是新式婚俗的传入的两大高潮。本文试图分析民国时期云南地区汉族的婚俗变迁过程,探讨在当时的背景下云南地区汉族群体的婚俗变迁的原因以及推动力量,从而论述民国时期云南婚俗变迁的特点以及对经济和政治的影响等。(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3期)

马丽敏[3](2019)在《一个中国汉族群体阿尔茨海默病的基因突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神经系统的一种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认知、行为、神经精神改变并损害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病理以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神经元缺失和胶质增生为特点。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世界上约有3600万AD患者,占世界所有痴呆人口的60%~80%。根据发病年龄,AD可以分为早发型AD和晚发型AD,早发型AD(early-onset Alzheimer’s disease,EOAD)是指发病年龄<65岁的AD患者,占所有AD患者的4%~6%;晚发型AD(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LOAD)是指发病年龄大于>65岁的AD患者,是最常见的AD类型。通常,AD被认为是由环境因素和多个基因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基因疾病,早老素1(presenilin 1,PSEN1)基因、早老素2(presenilin 2,PSEN2)基因、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基因是最常见的与AD相关的致病基因,然而在一些临床AD群体或者临床表型为AD的家系中也发现了一些罕见的额颞叶变性(Frontotemporal lober degeneration,FTLD)基因突变,例如,颗粒蛋白前体基因(progranulin,GRN),C9orf72基因和微管相关蛋白tau基因(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tau,MAPT)突变。考虑到AD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有相似的临床及遗传特征以及AD病人的临床和基因多样性,容易误诊,所以对于临床诊断为早发型或有遗传家族史的AD病人,检测其他痴呆相关的基因是有必要的。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一个中国汉族早发型或有家族史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人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基因突变情况。方法详细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到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诊断为早发型或有家族史的AD患者的临床资料。我们通过二代测序捕获靶区域,并使用一代测序来检测DNA序列突变位点筛选了40例早发型或有家族史的AD患者的痴呆相关基因。结果PSEN1 p.L226R在一个早发型AD(Early-onset AD,EOAD)家族中发现,其以语言障碍为首发症状;在一个晚发型AD(Late-onset AD,LOAD)家族中发现额颞叶痴呆基因TANK结合激酶1(TANK-binding kinase 1,TBK1)的一个新的可能致病性变异p.D534H;在叁个EOAD患者中分别检测到PSEN2 p.H169N突变和两个可能的良性MAPT(p.Q230R和p.V48L)突变。结论1、我们在一个中国汉族早发型或有家族史的AD人群中发现了5个基因突变位点,其中3个为可能致病性突变,2个为可能良性突变。2、在临床表现为AD的患者中可能有FTD的基因突变。(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3-01)

詹福寿,万艳,王国萍,李霞,随瑞枝[4](2019)在《宁夏回、汉族群体ADH2基因G143A位点多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酒精代谢关键酶乙醇脱氢酶2(ADH2)基因G143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宁夏回、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62例回族和236例汉族人群酒精代谢关键酶ADH2基因G143A(rs1229984位点)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结果宁夏回族群体酒精代谢关键酶ADH2基因G 143A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GG:27. 78%、GA:35. 80%、AA:36. 42%、G:45. 68%、A:54. 32%;宁夏汉族群体酒精代谢关键酶ADH2基因G143A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GG:26. 27%、GA:37. 71%、AA:36. 02%、G:45. 13%、A:54. 87%,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按性别分组,酒精代谢关键酶ADH2基因G143A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酒精代谢关键酶ADH2基因G143A位点在宁夏回、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无明显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宁夏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郑瑞,邓航,张帆,冉红,张欣蔚[5](2018)在《辽宁地区汉族4项群体遗传学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辽宁汉族4项人类群体遗性状的分布特征。方法按照学术界规定的调查方法,对265名辽宁汉族(男78人,女187人)眼裂方向、上眼睑皱褶、耳垂型、额头发际4项群体遗传学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辽宁汉族水平型眼裂方向、有上眼睑皱褶、有耳垂、尖型额头发际的出现率分别为:79.6%、62.3%、75.8%、25.2%。其中,男性分别为:82.1%、53.8%、85.9%、32.1%。女性分别为:78.6%、65.8%、71.1%、22.5%。结论辽宁汉族4项遗传特征性别分布存在差异,且彼此间具有一定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陈亚明,王雪琴,高红艳,白慧茹,贾富全[6](2018)在《山西运城汉族群体23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山西运城地区汉族23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评估其法医学应用价值,并分析与其他地区汉族群体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华夏TM白金试剂盒对397名无关个体进行分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及法医学参数,结合已报道18个汉族群体多态性数据,计算群体间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23个STR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各基因座相互独立,累积个体识别率(CDP)为1-3.656 6×10~(-10),累积非父排除概率(CPE)为1-2.717 1×10~(-27)。山西运城汉族与不同地区汉族间遗传距离为0.0057(河南)~0.0224(广西),山西运城汉族其他北方汉族群体聚为一支,南北方汉族群体聚类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结论 23个STR基因座在山西运城汉族人群中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态性和鉴别能力,可为法医学个人识别、亲子鉴定及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司法鉴定》期刊2018年06期)

孙泽阳,杜慧敏,魏榆,贾亚兰,张兴华[7](2018)在《天津汉族女性头面部9项人类群体遗传学指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调查天津汉族头面部9项人类群体遗传学性状,本文抽样选取天津汉族女性301例,对其内眦褶、上眼睑皱褶、门齿类型、鼻背侧面观、鼻孔形状、下颏类型、耳垂类型、发际以及发形这9项头面部遗传学指标的出现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天津汉族女性铲型门齿、凸鼻梁、窄鼻孔以及卷发的出现率相对处于高水平,分别为:96.01%、18.94%、31.89%和29.24%;内眦褶、凸下颏和耳垂的出现率处于中等水平,分别为:72.76%、20.60%和77.41%;而上眼睑皱褶的出现率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为73.75%。(2)9项遗传学指标之间相关性较小。(3)从头面部遗传学指标聚类分析得出,天津汉族人与安徽、江苏汉族人的9项头面部指标的出现率最为接近。可见,天津汉族女性与安徽、江苏汉族女性在头面部遗传学性状上具有相似性。(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韩霄帆,王凤产,赵晓进[8](2018)在《河南汉族群体指长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74例(男103例,女71例) 18~60周岁的河南汉族成年人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和专业分组,分别测量食指(2D)、中指(3D)、无名指(4D)和小指(5D)长度并计算相应的指长比.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性别组中,除2D∶3D和R2D∶4D外,其他指长比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D∶5D差异最显着;(2)专业组中,除2D∶3D和R2D∶4D外,其他指长比在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D∶5D差异最显着;(3)在性别组和专业组中,指长比的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指长比在性别组和专业组中差异显着,其中3D∶5D的差异是最显着的,推测5D相关的指长比与性别和运动能力关系密切.(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王会品,张明明,陆天宇,王珂,孙世珺[9](2018)在《江苏省汉族人群的23个Y-STR的遗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江苏省地区汉族男性无关个体的23个Y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并进行群体遗传分析。方法采集江苏省916名健康汉族男性无关个体的血液标本,通过应用PowerPlex?Y23系统对23个Y-STR基因座进行分型。采用RST值对10个江苏汉族人群中的人群差异,以及江苏汉族人群与其他18个东亚人群之间的遗传关系进行评估,并采用邻位相连树和多维标度图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观察到912例不同的单倍型,包含908例单独的单倍型和4例出现2次的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达0.999 99,鉴别能力和匹配概率分别为0.995 6和0.001 1。基因多样性程度的取值范围中最小为DYS438(0.394 2),最大为DYS385a/b(0.960 7)。江苏各地级市邻接树中的10个江苏汉族人群并不符合地理分布,且江苏汉族人群与东亚各邻近地区人群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大。结论 23个Y-STR基因座在江苏汉族人群中呈高度多态性。(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8年18期)

刘亚举,孙现锋,岳俊涛,李瑾,胡萌[10](2018)在《中国汉族群体36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突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36个Y-STR基因座在中国汉族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及突变情况。方法收集1 137名中国汉族无关男性个体血样和1 075对父子血样(由多实验室搜集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采用SureI DPathF inder扩增体系对标本进行扩增,并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与分型,统计相关遗传多态性参数,观察Y-STR基因座突变情况。结果在1 137名无关男性个体中共观察到1 130种单体型,其中1 123种单体型为唯一单体型,7种单体型分别出现2次。单体型多样性(HD)为0.999 989 1,系统识别能力(DC)为0.993 843 4。36个Y-STR基因座基因多态性(GD)在0.399 6(DYS391)~0.967 7(DYS385a/b)之间。在1 075个父子对共38 700次等位基因传递中共观察到142次突变事件,其中137次突变事件为一步突变,5次突变事件为二步突变。10个父子对观察到2个基因座同时突变,1个父子对发生3个基因座同时突变。平均突变率为3.7×10~(-3)(95%,CI:3.1×10~(-3)~4.3×10-3)。结论本文36个YSTR基因座中大多数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适合法医学应用,高突变率基因座在Y-STR数据库家系查询与父系鉴定应用中应予以关注。(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汉族群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民国时期,我国各地区的汉族群体的婚俗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融的特点。就云南地区汉族群体而言,传统婚俗在大部分地区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是,新型婚俗也逐渐由昆明、昭通等大城市向周边地区传播。民国初年和抗战初期昆明作为大后方这两段时间是新式婚俗的传入的两大高潮。本文试图分析民国时期云南地区汉族的婚俗变迁过程,探讨在当时的背景下云南地区汉族群体的婚俗变迁的原因以及推动力量,从而论述民国时期云南婚俗变迁的特点以及对经济和政治的影响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族群体论文参考文献

[1].赵凯,靳小业,林大钧,巩五虎.湛江汉族27个Y-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多样性[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

[2].郝景磊.民国时期云南汉族群体的婚俗变迁[J].北方文学.2019

[3].马丽敏.一个中国汉族群体阿尔茨海默病的基因突变研究[D].郑州大学.2019

[4].詹福寿,万艳,王国萍,李霞,随瑞枝.宁夏回、汉族群体ADH2基因G143A位点多态性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9

[5].郑瑞,邓航,张帆,冉红,张欣蔚.辽宁地区汉族4项群体遗传学特征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8

[6].陈亚明,王雪琴,高红艳,白慧茹,贾富全.山西运城汉族群体23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J].中国司法鉴定.2018

[7].孙泽阳,杜慧敏,魏榆,贾亚兰,张兴华.天津汉族女性头面部9项人类群体遗传学指标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韩霄帆,王凤产,赵晓进.河南汉族群体指长比的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王会品,张明明,陆天宇,王珂,孙世珺.江苏省汉族人群的23个Y-STR的遗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学分析[J].重庆医学.2018

[10].刘亚举,孙现锋,岳俊涛,李瑾,胡萌.中国汉族群体36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突变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8

论文知识图

宁夏回、汉族群体右手指长比均...宁夏回、汉族群体左手指长比均...湖南汉族与其他汉族群体的系统...中国26个汉族群体HLA·A基因座...中国26个汉族群体HLA一A基因座...二 各地汉族群体中 Y 染色体03*单...

标签:;  ;  ;  ;  ;  ;  ;  

汉族群体论文_赵凯,靳小业,林大钧,巩五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