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圆——写在英特尔Banias中文名发布之后(论文文献综述)
刘东方[1](2017)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际法视角分析》文中提出2014年12月5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就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重要平台,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善于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人民日报,2014)何谓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定义:“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集中体现为一国对国际经济规则与国际经济组织的影响力。”(求是,2016)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两种表述有所区别:前者重客观存在,后者重主权国家立场,两范畴的本体应当是一致的。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定义,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可以建模分析。模型一:一国通过国际条约或国际协定发挥国际影响力,典型形式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这三大组织主要受美国等西方国家操纵。模型二:一国国内法履行国际经济规则职能,典型形式如:美国的资本市场法体系等。这类法,我国有学者称之为:“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国内法”(曹建明、陈治东,1999)。模型三:一国民间力量、制定国际经济规则、发挥国际影响力。典型形式如:国际标准化组织(英美等西方国家主导)制定的标准,国际贸易中,企业通过该组织的标准验证往往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入场券。又如:美国跨国公司集团通过垄断IT产业核心技术事实标准制定权,规划引领全球IT产业发展方向,开启人类知识经济新时代。法是规则体系的高级成熟形态,治理主要依靠法治的力量。作为国际经济规则中的一种,国际法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关切表现在:(1)上述三种建模,每一种模型都或多或少的与国际法关切。要么现在就是国际法,要么将来有可能发展成为国际法;(2)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主力,或者说,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第一阵营权力,是国际法规范的权力;第二阵营权力是目前尚未取得国际法形式的其它民间权力。本文研究定位:权力专题国际经济法基础理论与实践。选题不仅具有国际经济法权力理论革新意义,也是切中时要的重大实践问题。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国际层面的权力本身是国际关系,研究国际关系的国际法学是“宏观国际法学”(黄进,2007)。本文用国际经济组织法、国际经济条约法、“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国内法”(曹建明、陈治东,1999)等材料,阐释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作为基础理论研究,法之理在法外,文章严格以国际法规范的经济类权力为骨架,重在阐释法背后的理,法外之理围绕法而展开。本文三项任务(也是本文的目的及创新所在):一、理论总结通过分析有代表性的国际法规范的经济类权力,为理解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提供国际法理性具体:提出并界定相关范畴,梳理相关知识,总结相关理论,阐释国际法规范的经济类权力基本结构等。(一)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主体和应用主体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主体包括:权力关系的原始创始人和权力关系的改革者。不管是权力关系的原始创始人还是权力关系的改革者,两类主体都可能涉及到:私法主体(自然人和法人)、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相对而言,国际法规范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其权力关系的原始创始人和权力关系的改革者范围要小一些,一般只可能涉及到: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当然,也包括一些特殊的单位,如:中国香港,可以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前提下作为权力关系创设的有限主体。实际运行中,国际法规范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主体有:创设权力的国际大会;参加该国际大会的有关主权国家和地区会员;国际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国际组织;还有一类在国际大会闭会期间不设常设机构,如77国集团、G20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权力的创设主体就是该国际大会例会机制本身。需指出,国际大会是国际组织的直接简约形式;而且,国际组织权力模式和国际大会权力模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国际组织权力模式的实体权力事项一般都还要通过该组织的成员国大会,国际组织作为常设机构只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如果概括介绍,国际权力的直接代表是国际大会,其它的都是国际大会的二级代理人,这些二级代理人除国内法层面的私法主体(自然人和法人)、主权国家之外,在国际层面包括:(1)有典型治理结构的国际组织,如WTO等;(2)非典型治理结构的国际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这类国际组织采取略式治理结构,有事直接找缔约国;(3)也可能就是举行一次国际会议,甚至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结果,该情形也是一次国际组织的实践活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应用主体:一般来说,一个具体的权力关系框架创设出来以后,其应用主体是开放的,只要符合有关规定,自然人以及各种人格化社会组织都可以平等地利用这一权力关系框架。因而,应用主体比创设主体宽泛。如:世界银行旗下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其创设主体主要是美国等为数不多的国际法主体,权力创设出来后,权力框架的应用则是开放的:只要是符合规定的主体,自然人、法人都可以在该机构提起仲裁。(二)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结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结构内涵:从主体构成看,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是由隐名创设主体(私法主体、主权国家)发起,显名创设主体(国际组织和国际大会)直接代表的权力体系。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结构,简言之,以上四类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结构涉及:(1)一项具体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权力的隐名创设主体和显名创设主体的构成情况及关联程度,即:国内法私法主体、主权国家、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会议四类权力主体之间的结合模式。(2)在国内法私法主体、主权国家、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会议四类权力主体中,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会议是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显名创设主体和直接代表。因而,探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结构,主要是探讨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会议的内外权力结构。(3)外部权力结构指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会议和其隐名创设主体——国内法私法主体和主权国家之间的关联方式和关联程度,简言之,外部权力结构指系统与环境的外部联系。(4)内部权力结构指:在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会议内部,具有相对意义的公权力和私权力的构成情况,以及占主要成份的公权力的基本属性。简言之,内部权力结构指职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外部权力结构可总结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与美国捆绑式外部权力结构。两大组织都是加权表决制,美国控制的份额、股份都在确保美国一票否决权的基础之上。基于加权表决制:正向地看,它使美国的话语权最有分量,决策权力集中于美国;反向地看,改革基础权力关系的任何企图还必须征得美国同意。两大组织几乎是美国的私店,除非通过战争,否则很难想象美国会主动让权,因为它事关国际货币发行权这些关键权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权包括:监督、建议、贷款、培训、技术援助、支持改革等。世界银行的职权主要是提供及组织长期贷款、投资等。WTO的内外权力结构关键要素:一国一票制、协商一致、WTO争端解决机构行使的是一种独立性很强的司法权等,所有这些因素决定,WTO决策机制与主权是一种松散型外部联系。WTO外部权力结构可以这样总结:(1)WTO主要是“多说国家说了算”权力机制,美国和西方国家虽然创设了WTO,但不一定能操纵WTO。(2)WTO权力结构优点:能较好地为大多数国家服务,能较好地不受大国强国操纵;缺点:容易导致意见僵局,多哈回合就是实证。WTO的重要职权:对主权国家贸易争端的裁判权,对主权国家贸易政策的评议权等。(三)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力的方向”“力的方向”角度看,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是主权国家外生纵向权力,代表国际社会一定范围的集体意志。具体表现:在主权国家自愿的基础上(欧盟等区域性权力架构不需要“主权国家自愿”),一种来自主权国家之外的力量对主权国家及其国民发挥作用:(1)对主权国家的行为进行监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成员国汇率政策的监视权;(2)对主权国家的行为进行评议,如:世界贸易组织对成员国贸易政策的评议权;(3)对主权国家间的纠纷进行司法裁判,如:世界贸易组织对成员国贸易争端的裁判权等。主权国家是一种内生横向权力,代表个别国家意志。包括两种情形:(1)指主权国家之间的权力关系,要么是合作、要么是博弈,也有可能战争。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是一种特殊的“国家个体”(饶戈平,2013),一种比国内法私法主体拥有更多法定权力的社会组织。(2)主权国家和他国私法主体之间某些有国际法根据的权力关系,在这些权力关系式中,主权国家和他国私法主体之间也是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主体。如:1965年《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的投资争端公约》(简称《华盛顿公约》),赋予自然人和法人在国家同意的前提下可以提起国际仲裁。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两类组织权力特征的两面性:体系内其权力具有纵向性,它可以在体系内对全球分支机构发号施令;体系外它是主权国家国内法的产物,受制于一定的主权国家。如:国际红十字协会,活动遍布全球,但它是依据瑞士民法而成立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受瑞士民法支配。跨国公司虽然经营战略具有全球性,但它也是国内法的产物,跨哪国受哪国支配。可见: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两类组织虽然具有使主权“格式化”的纵向力量,但整体考量,它们仍然还是“国籍化”的横向力量。典型事例如:一旦战争,主权国家对敌国资产能够马上采取措施,使其服务于一定的主权意志。基于国际组织和国际大会的权力本文称之为球权,区别于国家拥有的主权,也区别于私法主体拥有的私权。球权是主权国家外生纵向权力,代表国际社会一定范围的集体意志。主权在一般情况下是一种内生横向权力,主要代表个别国家的意志。文章指出:有别于传统国际经济法东西南北矛盾(横向力与横向力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主权和球权之间的矛盾(横向力与纵向力之间的矛盾)已经凸现,并将也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长期存在的、新型的主要矛盾。二、实践反思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立场观点方法反思国际法现有的制度性权力架构,这本身又是对国际法的一种新视角的研究。研究发现,国际法有局限性,国际法总是摆脱不了主权国家的局限。(一)国际法不能有效周延地照应到战后以来飞速变化了的客观现实突出表现在: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均有学者在质疑G20的合法性。(于军,2014)G20峰会源于G20财长会,1999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在柏林召开首次G20财长会。2008年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升格召开首次G20峰会,从2009年开始G20每年举行两次峰会,2016年9月G20峰会在我国杭州举行。G20的组成: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南非、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共19个国家和欧盟。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85%,占世界总人口近2/3。迄今,G20峰会只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中一种非正式对话机制,属于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会议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轮值主席国、以及有关专家提供会务秘书支持。会议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合作,促进全球金融稳定和国际经济持续增长。根据现有的国际法,G20峰会在集会依据、会议的国际法主体资格、会议的代表性、会议的造法权能等方面,的确值得推敲,但是,谁也不能否认G20峰会在全球金融危机治理方面比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老牌国际组织更杰出的果断性和有效性。面对始于美国波及欧洲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国际法架构的老牌国际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至于联合国都束手无策,到是G20峰会等机制及时地发挥了消防员的作用。当前,尽管有学者质疑其合法性,G20峰会事实上已经稳定地充当了全球经济治理在危机救治方面的最高权力机关。分析到此,可见,G20峰会到底合不合法?引黑格尔的论断: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也都必将是现实的。应当换位思考,不应当推敲G20峰会到底合不合法,而应当推敲一下现行的国际法是否存在问题。问题所在是:作为一种社会逻辑,现行国际法的版本过低,不是G20峰会合不合法。逻辑应当无条件地与运动变化的客观现实保持一致并为之服务,而不应当用滞后了的逻辑去锁定运动变化的客观现实。“用传统国家的思维定势和理论框架理解全球化根本行不通,我们需要社会科学和社会分析范式的全球转向,促成全球化条件以及使全球化在各个方面被理解和解释。”(蔡拓、刘贞晔,2014)(二)国际法国字当头,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客观需求全球法说明这一问题本文安排了两个专题,分别是: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美元霸权析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管的,不管是货币还是汇率,它们都有一个共性,表面上看似乎是公平自愿。实质上,它们都是“规则游戏、利益导向、实力说话”,表面上的公平交易掩盖着实质上的巧取豪夺。研究表明:即使是相同的汇率政策,在货币国际化过程中,经济权力越大的国家越能够争取到对自己有利的结果、可能获得的利益越多。(张屹山、孔灵柱,2010)以外汇储备为例,外汇储备指主权国家持有的外币。“2010年美元被美国以外的国家持有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1.73%,欧元占25.96%,英镑占3.96%,日元占3.74%,分别为2010年前4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有188个国家和地区,未提及的其他货币总计占4.51%”(戴金平、熊爱宗、谭书诗,2012),都可以使用浮动汇率、相同的法律环境、结果公平吗?单凭这一数据,开动印钞机,美国政府可以长期赤字财政;美国公民即使三无也可以通过“次贷”而超前消费;美国的次贷危机还可以通过量化宽松向境外有序输出。“货币权力国际剪刀差”实际上把美国搞成了世界城市,广大发展中国家沦为世界农村,美国朝野均可坐享其成。难怪乎美国前总统约翰逊曾指出:对美国一般公民而言,国际货币体系的力量,美元的力量,国际收支平衡等,都是毫无意义的话,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毫不相干。其实,它的后果影响美国所有消费者,工人、农民、工业巨头和金融家。(李泽锐,1997)2、美国推行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霸权本质析论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以TPP、TTIP、TISA(3T协定)为代表,不管特朗普上台后还搞不搞,它是美国曾经搞过的。宏观:TPP和TTIP是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的组成部分,战后美国国家战略目标是建立和维护美国全球霸主地位。TISA是GATS的升级版,美国确认TISA多边化目标,但拒绝中国申请加入谈判,美国争夺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权的霸权意图昭然若揭。微观:3T协定包含三类不同倾向的议题:明显有利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议题、明显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议题、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中性议题。实力相差悬殊的主体之间即使平等竞争本身也是不平等,可见:3T协定助推美国霸权,是美国向发展中国家找市场争权力。举一例: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超过原有的WTO保护水准,也超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保护水准,奥妙何在?知识产权是美国的长项。“根据WTO统计:2014年全球知识产权转让费300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45.5%,欧盟占30.3%。2014年中国知识产权输出转让费占全球知识产权转让费0.2%,输入费占全球知识产权转让费7.6%”(罗伟、万淑贞,2015)。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直在国际上倡导提高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力度。我国虽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在高精尖技术方面,我国还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欧盟,核心技术主要还是依靠进口。综上可见,国际法规范的权力框架不是最好的,但目前还没有比它更可行的,没有它还不行。三、中国实践阐释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方略,厘清其战略重点和基本思路。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法理根据主要是国际法,既包括我国遵循国际法既定规则积极作为(权力应用),也包括我国向国际社会贡献有首创精神的“中国声音”(权力创设)。“加大国际法配方”(普京,2015),给国际法补钙,主要依托有力量的主权国家等、更多地参入全球治理。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正是在这一全球大背景下提出,它体现了一个新兴大国的国际担当。(一)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中国共产党党规规范、国内法规范、国际法规范对此已经做出了明确部署,基本方略:在全球多边层面:(1)争取在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遗产中的影响力,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2)继续提高在G20机制中的影响力。(3)推动建立国际机制,落实2015年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达成的《巴黎协定》等。在区域层面,致力于建设体现发展中国家价值原则和利益诉求的新体制,主要包括: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自贸区、亚投行、一带一路等。(二)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本身又是一个理论问题理论问题有一定的理论空间和理论回旋余地,本文根据“作为依法治国之法的中国对外关系法”(刘仁山,2016)之具体规定,梳理出了对内对外两个战略重点:对外战略重点是人才建设,对内是深层次改革练内功。1、中企海外仲裁逾九成败诉原因及对策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商事仲裁比诉讼更常用。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仲裁90﹪-95﹪的案件以败诉告终且金额巨大,究其原因,人才是关键,我国现阶段善用国际权力工具的人才不多。人才是最基本的权力资源,人才队伍建立起来了,不光是打国际官司,在贸易、投资、国际金融等各个领域都能使我们的工作再上新台阶。(刘东方,2015)2、上海自贸区金融法制建设分析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指出:“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控制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欣嫣,2016);“世界上主权国家的经济问题80%是由货币引起的”(李斌,2013)。厘清中央金融改革战略部署,是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关键中的关键。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上海自贸区金融法制建设的关键是中央层面的制度再供给:理顺金融产权关系,建立公平竞争秩序等系统配套立法任务。(刘东方,2015)
李亮[2](2014)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矿井提升机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鉴于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研发出一套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矿井提升机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方便煤矿人员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远程了解矿井提升机运行情况及其它功能体验。首先,本文对提升机及其它机械设备状态监测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总结,以及对支持向量机故障诊断技术进行综述和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其次,介绍系统开发采用的技术和原理:HTML5、jQuery Mobile框架、SQL Server 2008、Microsoft Access和支持向量机。接着进行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包括工况监测方案的确定、设计原则、体系结构设计、功能结构设计、系统服务原理、系统开发平台选择和服务器配置设计等内容。其中,详细论述系统功能结构设计,即设备资料模块、设备监测模块、故障报警模块、报表查询模块、设备诊断模块、自我学习模块和互动交流模块等各个模块内容和功能的实现原理。最后,对系统开发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并且测试本系统的界面实现效果,和在系统完全研发成功后进行现场试验。从上面可知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系统功能结构设计。而且在这些功能模块中,设备监测模块、报表查询模块和设备诊断模块是本文重点研究对象,也是现场试验的主要测试对象。本文所研究的系统已在山西某煤矿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验证该系统基本满足实际生产需求,而且已在2014年上半年正式投入实际应用了,至今运行效果良好。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首次开发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实现矿井提升机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等功能;而且该系统的研发原理方法和采用的技术具有普遍性,可同样适用于其它机械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
付鹏[3](2007)在《对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Blog)的研究》文中指出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近两年来,信息时代发展的新技术——“博客”(Blog)在众多行业和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逐渐渗透到信息化教育中,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增添了一种新的方式。本文尝试将“博客”的理念与技术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教学当中,通过对概念与分类、历史、与网络相关传播形式及主要特点的介绍,使我们了解“博客”及其基本发展情况;从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角度分别论述了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平台的理论基础,说明了它的传播形式符合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具有建构主义理论的色彩,属于“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模式;从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的构成要素方面分析了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需求性要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个人素质、专业素质等主导性要素,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的专业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人性化原则等原则性要素;从“博客”在实际运用中对教师、学生的作用及其对教育系统本身的影响,分析了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的重要性,得出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是非常必要的,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及其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都具有重大意义。最后笔者介绍了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平台的实际操作流程,从登陆注册到总体格局设计,从添加日志到回复日志都作了详细介绍,具有操作性和指导性的意义。
袁斌[4](2003)在《圆——写在英特尔Banias中文名发布之后》文中指出1月9日,英特尔正式宣布定位于移动计算领域的Banias处理器中文名称,但这却令我想起了Banias给英特尔带来的尴尬。
二、圆——写在英特尔Banias中文名发布之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圆——写在英特尔Banias中文名发布之后(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际法视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根据 |
二、研究价值 |
三、文献背景 |
第一章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范畴界定 |
第一节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内涵分析 |
一、全球经济治理法语言学分析 |
二、制度性权力法语言学分析 |
三、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界定 |
第二节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外延分析 |
一、基础划分 |
二、宏观国际法规范的制度性权力的再划分 |
三、微观国际法规范的制度性权力的再划分 |
第二章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分析 |
第一节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主体 |
一、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主体类别及关系 |
二、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主体有关的若干问题 |
三、国际经济组织——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显名创设主体和典型代表 |
第二节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结构 |
一、国际组织权力基本结构 |
二、全球经济治理三架马车权力结构 |
第三节 权力创设专题分析:美国推行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霸权本质析论 |
一、范畴界定 |
二、宏观分析 |
三、微观分析 |
第三章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应用分析 |
第一节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应用概括分析 |
一、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力的作用点” |
二、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力的方向” |
三、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力的大小” |
第二节 专题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美元霸权析论 |
一、货币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美元霸权分析 |
二、汇率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美元霸权分析 |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美元霸权主要特征及改革 |
第四章 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形势分析 |
一、中国介入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关系基本情况 |
二、国企在国际做大做强之路基本被封杀 |
三、中国的私权力发育严重不足 |
第二节 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际部署 |
一、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际部署概括分析 |
二、国际部署专题分析:中企海外仲裁逾九成败诉原因及对策 |
第三节 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内部署 |
一、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内部署概括分析 |
二、国内部署专题分析:上海自贸区金融法制建设分析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矿井提升机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提升机状态监测 |
1.3.2 其它设备状态监测 |
1.3.3 支持向量机故障诊断技术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与理论 |
2.1 引言 |
2.2 HTML5技术 |
2.3 jQuery Mobile框架 |
2.4 数据库技术 |
2.4.1 Microsoft Access 2003 |
2.4.2 SQL Server 2008 |
2.5 支持向量机故障诊断技术 |
2.5.1 支持向量机基本理论 |
2.5.2 支持向量区域描述 |
2.6 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1 引言 |
3.2 工况监测方案 |
3.2.1 运行系统 |
3.2.2 制动系统 |
3.2.3 电控系统 |
3.2.4 主轴系统 |
3.2.5 绳衬系统 |
3.2.6 润滑系统 |
3.3 设计原则 |
3.4 体系结构设计 |
3.5 功能模块设计 |
3.6 系统服务原理 |
3.7 系统开发平台选择 |
3.8 服务器配置设计 |
3.9 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4.1 引言 |
4.2 设备资料模块 |
4.2.1 文字资料 |
4.2.2 图片资料 |
4.3 设备监测模块 |
4.3.1 实时值显示 |
4.3.2 趋势图显示 |
4.4 故障报警模块 |
4.5 报表查询模块 |
4.6 设备诊断模块 |
4.7 自我学习模块 |
4.8 互动交流模块 |
4.9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开发与测试 |
5.1 引言 |
5.2 系统开发 |
5.2.1 系统主页面设计 |
5.2.2 设备资料界面设计 |
5.2.3 设备监测与报警界面设计 |
5.2.4 报表查询界面设计 |
5.2.5 设备诊断界面设计 |
5.2.6 自我学习界面设计 |
5.2.7 互动交流界面设计 |
5.3 系统测试 |
5.3.1 测试原则 |
5.3.2 测试内容 |
5.3.3 测试方法 |
5.3.4 测试步骤 |
5.3.5 测试结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现场试验 |
6.1 引言 |
6.2 现场试验平台及方案 |
6.2.1 现场试验平台 |
6.2.2 试验方案 |
6.3 现场试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
6.3.1 提升机工况监测 |
6.3.2 历史数据查询 |
6.3.3 设备故障诊断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结论 |
7.3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对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Blog)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的写作背景 |
1.2 本文的写作意义 |
1.2.1 “博客”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
1.2.2 “博客”的应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发展的要求 |
1.2.3 “博客”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网络德育教育的需要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博客”在国外教育领域研究现状 |
1.3.2 “博客”在国内教育领域研究现状 |
1.4 “博客”综述 |
1.4.1 “博客”的概念及分类 |
1.4.2 “博客”的产生与由来 |
1.4.3 “博客”与网络相关传播形式的主要区别 |
1.4.4 “博客”的主要特点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平台的理论基础 |
2.1 传播学基础 |
2.1.1 “博客”的传播类型 |
2.1.2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
2.2 教育学基础 |
2.2.1 教育的构成要素 |
2.2.2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
2.3 心理学基础 |
2.3.1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
2.3.2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平台的构成要素 |
3.1 需求性要素 |
3.1.1 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
3.1.2 网上学习的紧迫性 |
3.1.3 网上学习资料的匮乏性 |
3.1.4 信息垃圾的严重性 |
3.2 主导性要素 |
3.2.1 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 |
3.2.2 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 |
3.2.3 对教师博客定位的准确性要求 |
3.3 原则性要素 |
3.3.1 专业性原则 |
3.3.2 时效性原则 |
3.3.3 创新性原则 |
3.3.4 人性化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博客”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
4.1 “博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作用 |
4.1.1 教师自我评价的工具 |
4.1.2 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 |
4.1.3 教师团队合作与思想共享的方式 |
4.1.4 传递教学内容的通道 |
4.2 “博客”对学习者的作用 |
4.2.1 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和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 |
4.2.2 有利于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
4.2.3 有利于促进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发展 |
4.2.4 有利于高校学生政治思想的培养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
4.3 “博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的作用 |
4.3.1 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
4.3.2 对教育体制的影响 |
4.3.3 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的创建流程 |
5.1 登陆注册 |
5.2 总体格局设计 |
5.3 添加日志 |
5.4 回复日志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圆——写在英特尔Banias中文名发布之后(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际法视角分析[D]. 刘东方. 华东政法大学, 2017(07)
- [2]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矿井提升机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D]. 李亮.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4)
- [3]对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Blog)的研究[D]. 付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05)
- [4]圆——写在英特尔Banias中文名发布之后[J]. 袁斌. 每周电脑报,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