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排痰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运动耐受性的临床影响

振动排痰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运动耐受性的临床影响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医院311112

【摘要】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运动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0例慢阻肺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研究组加用振动排痰护理,观察两组运动耐受性、生活质量等指标差异。结果:干预前,研究组、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6MWT)、生活质量(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6MWT、SF-36评分均显著增加,研究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振动排痰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慢阻肺患者运动耐受性,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振动排痰护理;慢阻肺;运动耐受性;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炎(慢阻肺)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患者伴有反复咳嗽、气促、咯痰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近年来随着慢阻肺患者的增加,临床对慢阻肺发病机制进行了更为深入全面的研究,然而其发病机制、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由于本病反复发作,患者劳动能力、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因此在治疗期间缓解疾病对运动、劳动的限制同样重要[1]。反复咳痰、气短、排痰不畅等,痰液坠积阻塞支气管,极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肺炎,因此即使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尤为重要。我院近年来在部分慢阻肺患者护理中采用振动排痰护理,效果确切,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阻肺患者,均经X线胸片、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慢阻肺诊断标准[2],经抗感染、给氧等治疗后处于稳定器。排除严重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意识障碍、支气管扩张、哮喘等其他呼吸道疾病及肺部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5-75岁,平均(65.29±2.33)岁;病程2-16年,平均(6.79±2.10)年。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5-76岁,平均(65.17±2.29)岁;病程2-15年,平均(6.80±2.09)年。患者知晓本次研究且自愿参与,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吸氧、雾化吸入及解痉平喘等治疗,同时配合排痰护理、心理护理、氧疗护理及健康宣教等,对照组通过拍背辅助排痰,研究组采用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如下:在使用振动排痰机前,将排痰机的重要性、配合事宜及注意事项告知,所有护士均接受相关培训,评估患者体格、病情及耐受程度等。选择合适的叩击头及CPS速度,叩击输出速度为20-30次/s,变换叩击头与患者接触角度获得振动、叩击相结合模式。在叩击时,帮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身体可略微前倾,增大胸廓容积,护士一手扶稳患者身体,另一手持叩击头手柄,在胸部表面缓慢移动叩击头,由下朝上、由外向内,顺序为右侧、左侧、背部、脊柱、胸骨,引导呼吸系统痰液按照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体外的顺序蠕动排出。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缓慢轻柔,避开心脏、胃肠部位,若患者痰液较多、感染相对严重可适当延长停留时间,同时叮嘱患者用力咳嗽,若无法自助咳嗽则配合负压吸痰。之后以对侧卧位重复相同操作,在排痰后帮助患者将口腔痰液清理,若患者对叩击特别敏感则隔着毛巾使用叩击头。在叩击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呼吸、咯痰情况、面部表情、呼吸、出汗情况等进行观察,一旦出现不适则立即停止。

1.3观察指标

(1)6MWT:主要用于考察患者运动耐受力,在固定室内走廊水平面上划一50m的直线,患者尽自己可能来回不间断步行,记录其6min内步行距离。(2)SF-36评分[3]:该量表从心理状态、精神状态、生活及社会功能等8个方面进行评价,粗分换算为标准分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研究所得数据输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用(±s)、百分率表示,且分别行t、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治疗前,两组6MWT、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6MWT、SF-36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慢阻肺患者生理机能减退,长期炎性反应刺激痰液分泌等,导致痰液在呼吸道大量堆积,增加肺部感染率,加重已有病情,极易增加患者死亡风险[4],因此在慢阻肺的治疗、护理中积极排痰,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一直为临床工作重点。

以往临床在排痰护理时主要通过叩背、指导患者深呼吸咳嗽、药物辅助等,然而叩击前胸、后背,使气管支气管、肺部淤积的痰液、黏液栓子松动脱落,不仅需要患者的配合,同时力量仅作用于浅表层,在叩背时咳嗽、气流振动等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咳嗽无力患者而言,难以配合导致叩背效果较差;此外,护士叩背手部力量轻重不同,难以持续,效果欠佳。研究组采用振动排痰法帮助排痰,结果显示患者6MWT及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了振动排痰法的优势,与传统叩背排痰比较,该法优势显著:该方法依据物理定向叩击原理,能够穿透皮层、肌肉、组织以及体液作用于细小气管,使附着在组织上的痰液易松动并咯出;此外,该法不受患者体位的影响,叩击强度、频率及治疗持续时间等均可依据患者耐受力、效果等调节;最后,该治疗方法较为缓和,能够帮助患者放松局部血液循环、肌肉及平滑肌痉挛等,增加咳嗽反射,达到理想效果[5]。

综上所述,振动排痰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慢阻肺患者的运动耐受性,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锋,周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9,18(1):88-92.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一)[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36(2):484-491.

[3]张海珊.舒适护理干预用于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4):137+139.

[4]刘道喜,刘慧,王晓明,等.慢阻肺患者肺部感染对呼吸功能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5):1019-1022.

[5]陈敏,朱慕云.振动PEP排痰法在慢阻肺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7):1323-1326.

标签:;  ;  ;  

振动排痰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运动耐受性的临床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