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唐宋婉约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唐宋婉约词,燕子,意象
唐宋婉约词论文文献综述
马宏[1](2015)在《唐宋婉约词中的“燕子”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唐宋婉约词中出现了近两千次"燕子"意象,这些意象与婉约词表现男欢女爱、抒发闺愁恋情的柔美特质相辅相成。词人或以燕绘春景,或因燕抒春愁,或借燕诉闺怨,或由燕寄相思。"燕子"意象的文化意蕴和独特情致最切合词的内容特征和审美追求,因而备受唐宋词人的青睐。(本文来源于《教师》期刊2015年29期)
蒋晓城[2](2012)在《论唐宋婉约词中雅词的审美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唐宋婉约词中,雅词与俗词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雅词在情感内容上,寓庄于媚,在男女之情的描写中蕴含深厚之思和高远之意。在情感表达上委婉曲折,含蓄风流,常采用"意境化"的艺术手法,在语言运用上温厚文雅,耐人寻味。雅词具有深婉隽永、含蓄蕴藉之美。(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期刊2012年05期)
蒋晓城[3](2011)在《论唐宋婉约词主体意识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唐宋婉约词中,词人的主体意识经历了一个由缺席到潜入、到确立、再到深化的渐进过程。花间词所抒发的情思与词人自身的情感体验并无多少直接的联系,词人的主体意识缺席。南唐及北宋前期词暗暗融入词人的现实人生感受,词人的主体意识潜入其中。柳永的词由代女性言情转向抒写己情,由巧扮声口转向自我流露,词人的主体意识得以确立。北宋中后期到南宋后期的作品,不仅寄寓着词人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种种感受,而且还流露出超越个体的时代情绪,显示出词人主体意识的强化。(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12期)
周健自[4](2009)在《略论唐宋婉约词的“美文”特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唐宋婉约词继承"重文采"的传统意脉,以绮艳柔婉为基本特色,着重在语言的精致上形成"美文"特质。(本文来源于《毕节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刘施宏[5](2007)在《从唐宋婉约词的“红”“绿”系词组看唐宋文人的装饰性审美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红”“绿”色系词组在唐宋词中大量出现。本文就“红”“绿”系词组在唐宋婉约词中的内涵以及所反映的唐宋文人的装饰性审美意识,做一个简单的探讨。(本文来源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刘施宏[6](2007)在《从唐宋婉约词的“红”“绿”系词组看唐宋文人的悲情审美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红”“绿”色系词组在唐宋词中大量出现,本文就“红”“绿”系词组在唐宋婉约词中的内涵以及所反映的唐宋文人的悲情审美意识,做一个简单的探讨。(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期刊2007年02期)
杨景龙[7](2006)在《忧伤的花朵——舒婷诗与唐宋婉约词的对比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舒婷是朦胧诗派与北岛齐名的两大代表诗人之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着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舒婷的诗》,作品收入《五人诗选》《朦胧诗选》。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崛起于中国诗坛的朦胧诗,曾因所谓“难懂”等原(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06年21期)
周健自[8](2006)在《试论唐宋婉约词倚声演唱的音乐性特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理顺诗词与音乐配合关系脉络的基础上,着重论述燕乐的发展,兴盛过程及其对促进词体形成的重要作用,进而探讨唐宋婉约词倚声演唱的音乐性特质与其抒情品格形成的密切关系。(本文来源于《遵义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张英[9](2006)在《论李商隐诗歌与唐宋婉约词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唐宋婉约词兴起并定型的诸多因素当中,晚唐文人诗的创作对其产生的影响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一环。而作为晚唐优秀诗人的李商隐,尽管生平并未涉足词体的创作,但其诗歌在诸多方面实与唐宋婉约词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这个问题恰恰在李商隐诗歌接受研究和词体起源研究两个领域中都未曾获得足够的重视。对李商隐诗歌与唐宋婉约词的关系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把握李商隐诗歌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另一方面亦可对唐宋婉约词独特品质的由来有一个更加清晰而深入的认识。本文以对李商隐诗歌和大量唐宋词的细致阅读为基础,以中国古典诗论和词论为主要理论依托,适当借鉴了西方叔本华的生命哲学、荣格的心理学、女性主义、文学符号学、接受美学等有关理论,从叁个方面对李商隐诗歌和唐宋婉约词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一章以由浅入深的顺序从爱情表达的真挚而纯净、身世之感融入艳情后形成的双重感伤、失落与执着的双重旋律及对此双重旋律的表达所体现的生命态度这叁个方面分析论述了在思想内容上李商隐诗歌对唐宋婉约词的渗透。第二章从绮丽华美的语言、纤细轻小的意象、回环跳跃的结构、深情绵邈的韵味四个方面分析了在艺术风格上李商隐诗歌与唐宋婉约词的传承关系。第叁章从非功利性和文本开放性两个方面论述了李商隐诗歌的无题与唐宋婉约词的无题在主体的创作态度和文本阐释意义上的相似性。从比较研究中可以看出,李商隐诗歌与唐宋婉词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唐诗宋词的嬗变过程中,李商隐诗歌具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6-05-01)
杨景龙[10](2006)在《忧伤的花朵——舒婷诗与唐宋婉约词》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崛起于中国诗坛的朦胧诗,曾因所谓“难懂”等原因引发争论,招致诘难。作为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舒婷也曾一度受到攻讦,但其作品很快又被持有不同诗观的人们广泛认可、乐(本文来源于《诗探索》期刊2006年01期)
唐宋婉约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唐宋婉约词中,雅词与俗词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雅词在情感内容上,寓庄于媚,在男女之情的描写中蕴含深厚之思和高远之意。在情感表达上委婉曲折,含蓄风流,常采用"意境化"的艺术手法,在语言运用上温厚文雅,耐人寻味。雅词具有深婉隽永、含蓄蕴藉之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唐宋婉约词论文参考文献
[1].马宏.唐宋婉约词中的“燕子”解析[J].教师.2015
[2].蒋晓城.论唐宋婉约词中雅词的审美特征[J].社科纵横.2012
[3].蒋晓城.论唐宋婉约词主体意识的嬗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
[4].周健自.略论唐宋婉约词的“美文”特质[J].毕节学院学报.2009
[5].刘施宏.从唐宋婉约词的“红”“绿”系词组看唐宋文人的装饰性审美意识[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6].刘施宏.从唐宋婉约词的“红”“绿”系词组看唐宋文人的悲情审美意识[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
[7].杨景龙.忧伤的花朵——舒婷诗与唐宋婉约词的对比解读[J].名作欣赏.2006
[8].周健自.试论唐宋婉约词倚声演唱的音乐性特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
[9].张英.论李商隐诗歌与唐宋婉约词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6
[10].杨景龙.忧伤的花朵——舒婷诗与唐宋婉约词[J].诗探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