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螺杆驱动电梯,涉及电梯领域。该双螺杆驱动电梯包括载运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双螺杆装置。双螺杆装置包括第一螺杆机构和第二螺杆机构;第一螺杆机构分别与载运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第二螺杆机构分别与载运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螺杆机构和第二螺杆机构同步运动,以使第一螺杆机构和第二螺杆机构同时带动载运机构运动。双螺杆驱动电梯有效保证电梯使用的安全性,并有效延长电梯使用的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双螺杆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运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双螺杆装置;所述双螺杆装置包括第一螺杆机构和第二螺杆机构;所述第一螺杆机构分别与所述载运机构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螺杆机构分别与所述载运机构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螺杆机构和所述第二螺杆机构同步运动,以使所述第一螺杆机构和所述第二螺杆机构同时带动所述载运机构运动。
设计方案
1.一种双螺杆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运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双螺杆装置;所述双螺杆装置包括第一螺杆机构和第二螺杆机构;所述第一螺杆机构分别与所述载运机构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螺杆机构分别与所述载运机构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螺杆机构和所述第二螺杆机构同步运动,以使所述第一螺杆机构和所述第二螺杆机构同时带动所述载运机构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杆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运机构包括固定支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螺杆机构以及所述第二螺杆机构均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螺杆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运机构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导轨;两个所述导轨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所述导轨用于同电梯井道上的滑轨配合进行导向。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螺杆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机构包括第一螺杆、第一主螺母以及第一副螺母;所述第一主螺母和所述第一副螺母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杆上;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第一主螺母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且所述第一主螺母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螺母柔性连接,另一端抵持所述固定支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螺杆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螺母包括第一从动连接部和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从动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螺母柔性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抵持所述固定支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螺杆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机构还包括第一上法兰、第一下法兰、第一轴承、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杆上,且一端抵持在所述第一从动连接部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第一上法兰和所述第一下法兰相对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一上法兰和所述第一下法兰均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一轴承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法兰和所述第一下法兰上;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均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上远离所述第一主螺母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件抵持所述第一上法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螺杆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杆机构包括第二螺杆、第二主螺母以及第二副螺母;所述第二主螺母和所述第二副螺母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杆上;所述第二螺杆穿过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第二主螺母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且所述第二主螺母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副螺母柔性连接,另一端抵持所述固定支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螺杆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螺母包括第二从动连接部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从动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副螺母柔性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主体的一端抵持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第二从动连接部沿轴线到所述固定支架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从动连接部沿轴线到所述固定支架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螺杆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杆机构还包括第二上法兰、第二下法兰、第二轴承、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二螺杆上,且一端抵持在所述第二从动连接部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第二上法兰和所述第二下法兰相对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二上法兰和所述第二下法兰均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筒上;所述第二轴承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上法兰和所述第二下法兰上;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均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筒上;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上远离所述第二主螺母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抵持所述第二上法兰。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螺杆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采用分段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螺杆采用分段连接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螺杆驱动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电梯通常采用单螺杆装置进行驱动,整个轿厢的重量都作用在单螺杆上,长时间的使用容易导致螺杆断裂,影响乘坐安全。
另外单螺杆装置的设计制造成本也比较高,对螺纹咬合的精度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设计一种电梯驱动结构,能够保证使用安全,延长使用寿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双螺杆驱动电梯,有效保证电梯使用的安全性,并有效延长电梯使用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双螺杆驱动电梯,包括载运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双螺杆装置;所述双螺杆装置包括第一螺杆机构和第二螺杆机构;所述第一螺杆机构分别与所述载运机构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螺杆机构分别与所述载运机构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螺杆机构和所述第二螺杆机构同步运动,以使所述第一螺杆机构和所述第二螺杆机构同时带动所述载运机构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载运机构包括固定支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螺杆机构以及所述第二螺杆机构均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载运机构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导轨;两个所述导轨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所述导轨用于同电梯井道上的滑轨配合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杆机构包括第一螺杆、第一主螺母以及第一副螺母;所述第一主螺母和所述第一副螺母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杆上;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第一主螺母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且所述第一主螺母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螺母柔性连接,另一端抵持所述固定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螺母包括第一从动连接部和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从动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螺母柔性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抵持所述固定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杆机构还包括第一上法兰、第一下法兰、第一轴承、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杆上,且一端抵持在所述第一从动连接部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第一上法兰和所述第一下法兰相对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一上法兰和所述第一下法兰均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一轴承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法兰和所述第一下法兰上;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均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上远离所述第一下法兰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件抵持所述第一上法兰。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杆机构包括第二螺杆、第二主螺母以及第二副螺母;所述第二主螺母和所述第二副螺母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杆上;所述第二螺杆穿过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第二主螺母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且所述第二主螺母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副螺母柔性连接,另一端抵持所述固定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主螺母包括第二从动连接部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从动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副螺母柔性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主体的一端抵持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第二从动连接部沿轴线到所述固定支架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从动连接部沿轴线到所述固定支架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杆机构还包括第二上法兰、第二下法兰、第二轴承、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二螺杆上,且一端抵持在所述第二从动连接部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第二上法兰和所述第二下法兰相对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二上法兰和所述第二下法兰均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筒上;所述第二轴承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上法兰和所述第二下法兰上;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均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筒上;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上远离所述第二下法兰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抵持所述第二上法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杆采用分段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螺杆采用分段连接结构。
相比现有的电梯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螺杆驱动电梯的有益效果是:
双螺杆驱动电梯采用两个螺杆机构来支撑载运机构,可有效的分摊载运机构的重量,防止因一个螺杆机构单独受力造成螺杆机构容易发生断裂的情况,提高了电梯运动的安全性,并进一步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螺杆驱动电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螺杆驱动机构的第一螺杆机构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螺杆驱动机构的第二螺杆机构的局部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螺杆驱动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双螺杆驱动电梯;01-双螺杆装置;11-第一螺杆机构;111-第一螺杆;112-第一主螺母;1121-第一主体;1122-第一从动连接部;113-第一副螺母;114-第一套筒;115-第一上法兰;116-第一下法兰;117-第一轴承;118-第一固定件;119-第一柔性连接件;12-第二螺杆机构;121-第二螺杆;122-第二主螺母;1221-第二主体;1222-第二从动连接部;123-第二副螺母;124-第二套筒;125-第二上法兰;126-第二下法兰;127-第二轴承;128-第二固定件;129-第二柔性连接件;02-载运机构;21-载运台;22-固定支架;23-导轨;24-防护件;03-第一驱动机构;04-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螺杆驱动电梯100。该双螺杆驱动电梯100包括双螺杆装置01、载运机构02以及第一驱动机构03。双螺杆装置01包括第一螺杆机构11和第二螺杆机构12,载运机构02包括载运台21和固定支架22。固定支架22设置于载运台21上,第一螺杆机构11和第二螺杆机构12均与固定支架22连接。第一驱动机构03设置在固定支架22上,并同时与第一螺杆机构11以及第二螺杆机构12连接。
载运台21用于载运人员和货物,载运台21的整体重量由第一螺杆机构11和第二螺杆机构12承受。第一驱动机构03驱动第一螺杆机构11和第二螺杆机构12同步运动,通过固定支架22带动载运台21沿电梯井道运动。载运台21可以是轿厢也可以是直接的平台等结构。
相比现有的单螺杆电梯,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螺杆驱动电梯100,可减少每个螺杆机构承受的重量,使螺杆和螺母在电梯运行时不易发生断裂,进一步提高双螺杆驱动电梯100的承载能力,两个螺杆机构能保证运行的安全性,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2所示的第一螺杆机构11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螺杆机构11包括第一螺杆111、第一主螺母112以及第一副螺母113。第一主螺母112和第一副螺母113均套设在第一螺杆111上。第一主螺母112的一端与第一副螺母113柔性连接,第一主螺母112的另一端抵持所述固定支架22。
具体地,第一主螺母112包括第一主体1121和第一从动连接部1122。第一主体1121的一端与第一副螺母113柔性连接,第一主体1121的另一端与第一从动连接部1122连接。第一从动连接部1122同第一驱动机构03连接。第一从动连接部1122远离第一主体1121的一端抵持在固定支架22上。
第一驱动机构03带动第一从动连接部1122运动,第一从动连接部1122带动第一主体1121和第一副螺母113沿第一螺杆111的轴线方向运动,实现第一螺杆机构11带动载运台21运动。
第一从动连接部1122与第一驱动机构03的连接类型多种,主要根据第一驱动机构03的类型来确定。可以采用传动带连接,也可以采用传动链连接,还可以采用齿轮连接等,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03与第一从动连接部1122采用传动带进行连接。
另外,第一螺杆111采用分段连接结构,多段第一螺杆111依次通过插销结构连接,即相邻的第一螺杆111之间一端为插接头,一端为插接槽,相互插接在一起。
第一主体1121与第一副螺母113为柔性连接,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一主体1121和第一副螺母113的相对运动。这样,当第一主体1121经过第一螺杆111的分段处时,第一副螺母113仍与第一螺杆111紧密配合,保证载运台21运行的稳定性,同样地,当第一副螺母113经过第一螺杆111的分段处时,第一主体1121仍与第一螺杆111紧密配合,保证载运台21运行的稳定性。第一主体1121与第一副螺母113的柔性连接,进一步调高了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并且可降低第一螺杆111分段安装的螺纹咬合精度要求,同时降低了第一螺杆111的加工成本,也保证了运行的安全。
第一主体1121与第一副螺母113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件119连接,第一柔性连接件119的结构和形式多种,可以是具有较大弹性的不同结构件,本实施例中,第一柔性连接件119采用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主体112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副螺母113连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弹性件选用弹簧。
为了保证第一从动连接部1122能够稳定的抵持固定支架22。第一螺杆机构11还包括第一套筒114、第一上法兰115、第一下法兰116、第一轴承117以及第一固定件118。第一套筒114套设在第一螺杆111上,第一套筒114的一端抵持在第一从动连接部1122上,另一端穿过固定支架22。
第一上法兰115和第一下法兰116均套设于第一套筒114上,且第一上法兰115和第一下法兰116相对的设置在固定支架22的两侧。第一上法兰115位于固定支架22上远离第一从动连接部1122的一侧,第一下法兰116位于固定支架22上靠近第一从动连接部1122的一侧。第一上法兰115和第一下法兰116通过螺栓与固定支架22连接。
第一轴承117为两个,且均套设在第一套筒114上。两个第一轴承117分别设置于第一上法兰115和第一下法兰116中。第一固定件118设置于第一套筒114上远离第一从动连接部1122的一端,并抵持第一上法兰115,以稳定的固定第一上法兰115和第一轴承117。
第一从动连接部1122通过抵持第一套筒114,第一套筒114作用第一轴承117和法兰件来抵持固定支架22。因此,为了保证第一从动连接部1122能够稳定的抵持第一轴承117和第一下法兰116,第一套筒114上与第一从动连接部1122相抵持的一端外径要大于第一套筒114的其他部分的外径。
请参阅图3所述的第二螺杆机构12的结构示意图。第二螺杆机构12包括第二螺杆121、第二主螺母122和第二副螺母123。第二主螺母122和第二副螺母123均套设在第二螺杆121上。第二主螺母122的一端与第二副螺母123柔性连接,另一端抵持固定支架22。
具体地,第二主螺母122包括第二主体1221和第二从动连接部1222。第二主体1221的一端与第二副螺母123柔性连接,第二主体1221的另一端与第二从动连接部1222连接。第二从动连接部1222同第一驱动机构03连接。第二从动连接部1222远离第二主体1221的一端抵持在固定支架22上。
第一驱动机构03带动第二从动连接部1222运动,第二从动连接部1222带动第二主体1221和第二副螺母123沿第二螺杆121的轴线方向运动,实现第二螺杆机构12带动载运台21运动。
第二从动连接部1222与第一驱动机构03的连接方式类型多种,主要根据第一驱动机构03的类型来确定。可以采用传动带连接,也可以采用传动链连接,还可以采用齿轮连接等,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03与第二从动连接部1222采用传动带进行连接。
另外,第二螺杆121采用分段连接结构,多段第二螺杆121依次通过插销结构连接,即相邻的第二螺杆121之间一端为插接头,一端为插接槽,相互插接在一起。
第二主体1221与第二副螺母123为柔性连接,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二主体1221和第二副螺母123的相对运动。这样,当第二主体1221经过第二螺杆121的分段处时,第二副螺母123仍与第二螺杆121紧密配合,保证载运台21运行的稳定性,同样地,当第二副螺母123经过第二螺杆121的分段处时,第二主体1221仍与第二螺杆121紧密配合,保证载运台21运行的稳定性。第二主体1221与第二副螺母123的柔性连接,进一步调高了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并且可降低第二螺杆121分段安装的螺纹咬合精度要求,同时降低了第二螺杆121的加工成本,也保证了运行的安全。
第二主体1221与第二副螺母123通过第二柔性连接件129连接,第二柔性连接件129的结构和形式多种,可以是具有较大弹性的不同结构件,本实施例中,第二柔性连接件129采用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主体122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副螺母123连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弹性件采用弹簧。
为了保证第二从动连接部1222能够稳定的抵持固定支架22。第二螺杆机构12还包括第二套筒124、第二上法兰125、第二下法兰126、第二轴承127以及第二固定件128。第二套筒124套设在第二螺杆121上,第二套筒124的一端抵持在第二从动连接部1222上,另一端穿过固定支架22。
第二上法兰125和第二下法兰126均套设于第二套筒124上,且第二上法兰125和第二下法兰126相对的设置在固定支架22的两侧。第二上法兰125位于固定支架22上远离第二从动连接部1222的一侧,第二下法兰126位于固定支架22上靠近第二从动连接部1222的一侧。第二上法兰125和第二下法兰126通过螺栓与固定支架22连接。
第二轴承127为两个,且均套设在第二套筒124上。两个第二轴承127分别设置于第二上法兰125和第二下法兰126中。第二固定件128设置于第二套筒124上远离第二从动连接部1222的一端,并抵持第二上法兰125,以稳定的固定第二上法兰125和第二套筒124。
第二从动连接部1222通过抵持第二套筒124,第二套筒124作用第二轴承127和法兰件来抵持固定支架22。因此,为了保证第二从动连接部1222能够稳定的抵持第二轴承127和第二下法兰126,第二套筒124上与第二从动连接部1222相抵持的一端外径要大于第二套筒124的其他部分的外径。
请结合图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从动连接部1122和第二从动连接部1222均与第一驱动机构03采用传动带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03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两个同步转动轮,两个同步转动轮分别与第一从动连接部1122和第二从动连接部1222用传动带连接,实现驱动第一螺杆机构11和第二螺杆机构12的同步运行。这样,由于空间位置的关系,第一从动连接部1122和第二从动连接部1222不能同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需要错开设置。因此,第一从动连接部1122到第一下法兰116的距离要小于第二从动连接部1222到第二下法兰126的距离,即第一套筒114外径较大的一端沿轴向的长度尺寸要大于第二套筒124外径较大的一端沿轴线的长度尺寸。
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杆机构11和第二螺杆机构12的轴线平行,且同时设置在载运台21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螺杆机构11和第二螺杆机构12也可以相对设置在载运台21的两侧或同时设置在其他的侧面上,只要能够保证电梯的稳定运行,其安装位置都是可取的。
请参与图4,为了保证电梯的稳定和安全运行,载运机构02还包括导轨23和防护件24。导轨23为两个,相对的设置于固定支架22的两端,并分别与设置在电梯井道中的滑轨04向配合,为电梯运行起到导向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在载运台21的周边设置防护件24,防护件24将电梯井道和载运台21空间隔开,保证乘坐人员乘坐电梯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螺杆驱动电梯100,至少具有以下几点有益效果:
双螺杆驱动电梯100可减少每个螺杆机构承受的重量,使螺杆和螺母在电梯运行时不易发生断裂,进一步提高双螺杆驱动电梯100的承载能力,两个螺杆机构能保证运行的安全性,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
第一主体1121与第一副螺母113的柔性连接,第二主体1221与第二副螺母123的柔性连接,进一步调高了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并且可降低第一螺杆111和第二螺杆121分段安装的螺纹咬合精度要求,同时降低了第一螺杆111和第二螺杆121的加工成本,也保证了运行的安全。
设置导轨23进一步提高电梯运行的稳定性。设置防护件24,防有效保证乘坐人员乘坐电梯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有附图中带箭头的附图标记是指代虚体结构,例如孔、槽、腔等,不带箭头的附图标记是指代实体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2348.5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522450U
授权时间:20191022
主分类号:B66B 9/02
专利分类号:B66B9/02;B66B11/04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毛水伟;王春光
第一申请人:毛水伟
申请人地址: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汾口镇毛家村后山74号
发明人:毛水伟;王春光
第一发明人:毛水伟
当前权利人:毛水伟;王春光
代理人:杨鹏
代理机构:113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