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2001年美国复合材料展览会上展出的增强材料新产品(论文文献综述)
卢建昊[1](2021)在《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文中研究指明在改革开放的40余年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成为全球生产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经济崛起也推动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航空服务市场的发展,为国际与中国民航飞机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整机的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与麦道这样的商用客机公司合作进行总装生产,一方面通过技术合作的“三步走”战略来自主开发支线飞机,但遗憾的是这两条路径均以失败告终。但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出现重大调整。2002年4月,支线飞机ARJ21项目正式立项。时隔4年后,在ARJ21项目尚未完成之时,干线飞机C919项目于2007年2月得到了立项。这两个表面上看起来相似的项目为何会先后出台?是哪些国内外因素与力量促使中国政府对民用航空产业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如何从产业政策制订的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中国重大产业战略调整进行解释?这些问题是本研究重点回答的问题。论文采用“倡导联盟框架”(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或称ACF)对中国民航制造业战略调整进行解释。该框架强调政策子系统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特别提出以社会为中心的视角解读不同部门的政策联盟的重要性。本论文在研究中试图将该分析框架运用于中国民航制造业的重大战略调整问题的分析上。本研究主要结论性的观点包括:伴随着国际航空制造业的日渐全球化,出现了主制造商-国际供应商的系统集成开发方式。中国决定利用该系统集成开发方式,推出ARJ21与C919两个重大项目。这两个项目是中国国家和社会对国际航空制造业全球化的挑战与系统集成开发方式出现的机遇的战略反应。1990年代以后中国日益高涨的经济民族主义主张,提倡实施战略产业政策,以促进中国的产业安全与大国发展战略施行。在社会力量的推动下,2003年新一任领导集体上台以后,将国家再一次设定为发展主体,《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是新的经济与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象征。ARJ21项目是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前提下,瞄准“缝隙”市场的阶段式发展方式;而C919项目则充分考虑与波音和空客这两个国际航空制造巨头的可能竞争与冲突,通过集中国家资源,利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与关键零部件的可获得性,实现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跳跃式发展。在这个方面,论文提出C919项目决策正是中国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政策观念调整与上海地区特殊政治地位相互结合的产物。目前呈现出的研究结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术意义:第一,论文展示了在全球生产网络环境下国家以战略贸易政策为基础形成选择性产业政策的过程,并通过C919项目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研究。第二,国际政治经济学对于产业政策形成过程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行为者层位分析,微观地观察了政策集团之间的相互竞争,系统地考察了作用于国家-社会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压力,并为此将广泛用于政策过程分析的“倡导联盟”框架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相结合,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第三,关于C919项目的立项过程及相关的各种信息,在各方的争论过程中呈现出了分散和碎片化的状态。同时,由于各方的不同立场,又使得彼此之间的视角和信念有着微妙的差异。本论文以此为基础,通过政策联盟行为对政策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再现,同时对国际航空制造的发展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航空制造业商用客机发展战略展开了综合分析,并对ARJ21和C919之间所产生的发展政策变化脉络进行了结构性的把握。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周勤,张爱霞[3](2015)在《2014年国外有机硅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2014年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综述了2014年国外有机硅行业的发展概况及有机硅产品的研发进展。
The China Plastics Industry Editorial Office,China Bluestar Chengrand Chemical Co.,Ltd.;[4](2015)在《2013~2014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集了2013年7月2014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32014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芳醚酮、聚芳砜、含氟聚合物),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周勤,张爱霞,曾向宏[5](2012)在《2011年国外有机硅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根据2011年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综述了2011年国外有机硅行业的发展概况及有机硅产品的研发进展。
艾险峰[6](2011)在《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文中提出博览会事业发展至今,其对人类科技文明的传播、思想的交流,以及城市建设诸多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武汉作为近代以来积极参与和率先举办博览会事业的城市之一,在展览业的发展历程上取得过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本文选取晚清至当代以来的武汉博览会事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展开对武汉市博览会事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整体研究,以全面把握武汉博览会事业,并谋求使武汉博览会事业更好地为推动地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服务。第一,首先从宏观的层面考察我国博览会事业与城市发展之间互动发展的总体状况。重点考察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对意识形态的塑形,博览会对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塑造城市形象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第二,考察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近代,武汉参加了自20世纪初期开始举办的全国性博览会。湖北率先于1909年举办的武汉劝业奖进会,是中国第一次正式的地方性博览会。民国时期在湖北也举办了3次规模较大的国货展览会。博览会与城市社会是互动发展的。在近代,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驱动了近代博览会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博览会事业也促进了武汉城市社会的趋新发展。其作用可从博览会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积极的宗旨和主观愿望,以及博览会的所作所为对城市发展所能起的效用看到。第三,考察建国后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变动的关联。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政权和社会都开始发生异质性的发展演化,中国博览会事业也基本如此。新中国博览会事业更多强调展示、交流功能,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为主,成为新政府巩固新政权,强化社会对新政权及社会主义认同的一种手段和工具。综合分析此段时期武汉的展览会,可以看出无论哪一种展览会都被高度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了。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的互动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指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以自上而下的行政督办力量,通过展览会展示出来。同样,这些展览会通过强化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与动员效力,又进一步推动了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第四,考察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发展。1980年代后,武汉市一切工作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开展经济建设。近三年来,在“两型社会”战略指针下,大武汉城市圈获得了较大发展。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国大环境变动的影响下,随着武汉经济社会发生的变迁,1980年代后,武汉的诸多展览会也褪去了高度政治化的色彩,基本与经济和商品有关了。1980年代到2000年间,武汉的展览会基本是一种经贸活动,纯属为了推销商品;2000年以后武汉的展览会逐步开始具有独立性,回归博览会之本位,逐渐产生会展行业,形成了会展经济。武汉最有影响的品牌博览会主要是“机博会”、“光博会”、“食博会”和“农博会”。最后,在概述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总体情况后,阐述了在武汉大力发展会展业的重要意义和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的优化发展,以更好地促进武汉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周勤,张爱霞,曾向宏[7](2011)在《2010年国外有机硅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根据2010年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综述了2010年国外有机硅行业的发展概况及有机硅产品的研发进展。
宁军,钟晓萍,殷荣忠,朱永茂,刘勇,张骥红,陈红,刘丽湘,姚雪丽,李丽娟,罗兰,邹林,范君怡[8](2009)在《2007~2008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收集了2007年7月~2008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07~2008年国外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彭亮[9](2007)在《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欧洲工业革命后西方设计教育的发展历史和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轨迹为研究背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纵向和横向地比较了中西方设计在教育模式和设计教育专业课程方面的差异,针对中国家具设计教育严重滞后于家具制造产业发展这一难题,提出了构建“中国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范例,填补了国内在设计教育相关理论和实务研究的空白。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以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系统地论证了通过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升我国家具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方法和策略。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针对中国家具产业背景、设计教育背景、研究方法和选题意义作了简要和整体的阐述,初步提出研究方法和框架,并对国际与国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章重点对150年来西方家具设计教育的历史、着名设计大学家具设计专业的个案、设计教育与家具企业的互动机制经典案例进行系统的分析。第三章主要围绕中国大陆家具设计教育的历史、中国台湾地区的家具设计教育的历史、中国香港地区设计教育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第四章通过从8个方面进行分类比较,找出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差异,从而有的放矢地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先进设计教育的长处,弥补我国设计教育的不足。第五章主要是通过对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与教学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重点对中西方当代高等设计教育的4种类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大学、理工大学设计专业中家具设计专业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比较,从专科、本科、研究生(硕士)3个学历层次培养入手,力求对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在专业课程方面进行归纳、解剖和梳理,从而为中国家具设计教育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方面提供借鉴的范例和思路。第六章围绕中国当代设计教育在学习西方设计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的研究与实践,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育模式与课程改革实践作为个案进行剖析。第七章是本文的结论,从对西方设计教育模式的再认识、建立高等设计教育与家具制造产业的互动机制、探索现代中国家具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中国家具设计教育与家具产业的未来展望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初步提出构建中国家具设计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研究,将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实地考察学习与网络文献检索相结合、区域研究与具体案例分析相结合,力求从中找到一条适合当代中国家具设计教育的发展道路,探索一种能与中国现代家具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家具设计教育模式,为未来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参照的实践范例。
俞靖生[10](2002)在《国外动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在2001年美国复合材料展览会上展出的增强材料新产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2001年美国复合材料展览会上展出的增强材料新产品(论文提纲范文)
(1)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提出问题 |
1.2 研究方法 |
1.3 分析范围 |
1.4 本论文的组成 |
第二章 理论背景和分析框架 |
2.1 政策过程视角下的产业政策形成和变化 |
2.2 用于政策过程分析的倡导联盟框架 |
2.2.1. 倡导联盟框架的核心逻辑 |
2.2.2. 倡导联盟框架与贸易政治经济学的衔接 |
2.2.3. 国家和宪政体制 |
2.3 产业政策倡导联盟的信念基础:发展主义 |
2.3.1. 战略产业政策的经济逻辑 |
2.3.2. 李斯特的不均衡发展观 |
2.3.3. 不均衡发展观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2.3.4. 日本的官僚制 |
2.3.5. 中国产业政策体制 |
2.4 全球生产网络和战略性产业政策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国际民用航空制造行业的结构变化 |
3.1 航空运输市场“去管制”及其对航空制造业的影响 |
3.1.1. 轴辐式航线的发展对干线飞机的影响 |
3.1.2. 馈线航路的发展与支线飞机 |
3.1.3. 航空运输的国际自由化 |
3.1.4. 波音和空客双寡头结构形成 |
3.2 喷气式支线飞机的出现与小双寡头的新生产组织 |
3.3 系统集成的Tier-1开发模式 |
3.4 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商用飞机制造的发展历程 |
4.1 改革开放后中国航空制造产业变化概述 |
4.1.1.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 |
4.1.2. 首个商用客机研制项目:“运-10” |
4.2 学习的开始:MD-80组装生产 |
4.3 MPC-75项目 |
4.4 三步走战略 |
4.4.1. 商用客机干、支之争的苗头 |
4.4.2. MD-90 |
4.4.3. AE-100 项目 |
4.5 小结:存活下来的政策子系统 |
第五章 经济学者认知共同体的政策信念分化 |
5.1 1990 年代经济学家的主流化与思想分化 |
5.1.1. 新左派的经济体制构想 |
5.1.2. 民族主义情绪的扩散 |
5.2 非主流经济学派的出现和成长 |
5.3 非主流经济学家与民族主义者的联手 |
5.3.1. 大国优势和大国战略 |
5.3.2. 战略产业和航空制造 |
5.3.3.入世与非主流经济学者的活跃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产业政策导向变化 |
6.1 “追赶期”产业政策体系概况 |
6.2 “入世”前后的改革和产业政策体系 |
6.3 国有企业制度改革:郎顾之争和反思改革 |
6.4 创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 |
6.4.1. 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 |
6.4.2. 高铁建设与集成创新 |
6.4.3. 大型飞机项目 |
6.5 小结 |
第七章 从系统集成商的道路到大飞机项目 |
7.1 支线飞机项目的推进 |
7.1.1. 新舟60 |
7.1.2. 喷气式支线飞机ARJ21的推进 |
7.1.3. ERJ-145合作生产项目 |
7.2 大飞机争论的序幕:运-10的神话化 |
7.2.1. 大飞机与大型运输机 |
7.2.2. 摇摆不定的ARJ21 |
7.3 大飞机论证 |
7.3.1. 支线道路与大飞机道路 |
7.3.2. 第一次论证 |
7.3.3. 第二次论证 |
7.4 大飞机政策形成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以及博弈 |
7.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2014年国外有机硅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市场动向 |
2行业动向 |
3产品研发动向 |
3.1道康宁产品研发动向 |
3.2迈图产品研发动向 |
3.3瓦克公司产品研发动向 |
3.4蓝星产品研发动向 |
4结束语 |
(4)2013~2014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通用热塑性树脂 |
2. 1 聚乙烯 |
2. 2 聚丙烯 ( PP) |
2. 3 聚氯乙烯 ( PVC) |
2. 4 聚苯乙烯 ( PS) 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
3 工程塑料 |
3. 1 尼龙 ( PA) |
3. 2 聚碳酸酯 ( PC) |
3. 3 聚甲醛 ( POM) |
3. 4 热塑性聚酯树脂 |
3. 4. 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PET) |
3. 4. 2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 PBT) |
3. 4. 3 其他 |
4 特种工程塑料 |
4. 1 聚苯硫醚 ( PPS) |
4. 2 聚芳醚酮 ( PAEK) |
4. 3 聚芳砜 ( PASF) |
4. 4 含氟聚合物 |
5 热固性树脂 |
5. 1 酚醛树脂 |
5. 1. 1 原料生产和市场概况 |
5. 1. 2 产品生产和技术发展动态 |
5. 1. 3 酚醛树脂合成和机理探索以及应用研究 |
5. 2 聚氨酯 ( PU) |
5. 2. 1 原料 |
5. 2. 2 泡沫塑料 |
5. 2. 3 弹性体 |
5. 2. 4 橡胶 |
5. 2. 5 涂料 |
5. 2. 6 胶黏剂和密封剂 |
5. 2. 7 树脂及助剂 |
5. 2. 8 设备 |
5. 2. 9 其他 |
5. 3 不饱和聚酯 |
5. 3. 1 市场动态 |
5. 3. 2 研究及应用进展 |
5. 3. 2. 1 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 |
( 1) 纳米复合材料 |
( 2) 生物复合材料 |
( 3) 玻璃钢复合材料 |
5. 3. 2. 2 不饱和聚酯树脂力学性能的改进 |
5. 4 环氧树脂 |
(5)2011年国外有机硅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市场动向 |
2 行业动向 |
3 产品研发动向 |
3.1 道康宁公司 |
3.2 迈图公司 |
3.3 瓦克公司 |
3.4 信越化学公司 |
3.5 蓝星公司 |
3.6 其它 |
(6)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一般性论述 |
第一节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意识形态的塑形 |
第二节 博览会与城市经济 |
第三节 博览会与城市形象 |
第二章 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近代武汉城市社会之变动推动博览会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外博览会之概况 |
(一) 近代武汉参加国外博览会概况 |
(二)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博览会之概况 |
第二节 近代武汉举办博览会之概况 |
(一) 武汉举办博览会之萌芽 |
(二) "我华万国博览会之起点"——武汉劝业奖进会 |
(三)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国货展览会 |
(四)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其他展览会 |
第四节 近代博览会事业推动武汉城市社会之发展 |
第三章 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武汉社会环境与展览会事业的兴起 |
第二节 1949至1979年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影响 |
附表(一)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中国展览会 |
附表(二)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外国展览会 |
第四章 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下武汉城市经济社会之变迁 |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武汉博览会事业概况 |
第三节 武汉重要展会介绍 |
(一) "机博会" |
(二) "光博会" |
(三) "食博会" |
(四) "农博会" |
第四节 博览会对当代武汉城市发展的作用 |
(一) 场馆与武汉城市的发展规划 |
(二) 博览会与武汉经济的发展 |
第五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与机遇 |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 |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机遇 |
第六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与挑战 |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 |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挑战 |
附表:1982—1997年在武汉举办的展览(销)会一览表 |
结语 |
一、对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二、为何要大力发展会展业 |
三、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优化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2010年国外有机硅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市场动向 |
2 行业动向 |
3 产品研发动向 |
3.1 道康宁公司 |
3.2 迈图高新材料公司 |
3.3 瓦克化学集团 |
2.4 蓝星有机硅 |
(9)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论文研究选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的背景 |
1.1.3 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背景及其影响 |
1.1.4 中国家具产业的高速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1.1.5 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框架 |
1.4 国际与国内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4.1 国际与国内对艺术设计史论的研究现状 |
1.4.2 国际与国内对设计教育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主题的概念及其形成 |
1.5.1 本研究课题的创新性 |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预期研究成果 2 对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百年历史发展进程的剖析 |
2.1 现代家具与设计教育模式的概念 |
2.1.1 现代家具的概念 |
2.1.2 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类型 |
2.2 西方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 |
2.2.1 欧洲工业革命前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
2.2.2 欧洲工业革命后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
2.2.3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
2.2.4 信息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
2.3 现代设计教育的先行者 |
2.4.1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西方设计教育从孕育到起步 |
2.3.2 建筑师和设计师是现代设计教育的先行者 |
2.3.3 商行与行会在早期设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
2.3.4 英国早期设计教育的办学宗旨的模糊与盲目 |
2.3.5 艺术与技术的矛盾——英国早期设计教育的探索 |
2.3.6 设计教育的初步成型——德意志制造联盟与设计教育 |
2.4 世界着名设计大学的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个案研究 |
2.4.1 从行会培训转变为正规职业技术教育——巴黎布尔学校 |
2.4.2 现代设计教育的奠基者——德国包豪斯学院 |
2.4.3 北欧设计学派的发源地——哥本哈根皇家艺术学院 |
2.4.4 从默默无闻到誉满全球——赫辛基艺术设计大学 |
2.4.5 现代设计教育的新篇章——美国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 |
2.4.6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新的里程碑——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 |
2.4.7 以建筑学为中心的设计教育模式——米兰理工大学 |
2.4.8 历史悠久的世界顶尖设计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
2.4.9 家具设计本科专业名列英国前茅——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 |
2.4.10 注重装饰艺术的法国设计教育——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 |
2.4.11 美国一流的设计大学——罗得岛设计学院 3 对中国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百年历史发展进程的反思 |
3.1 从明式家具高峰逐步走向衰落的中国近代家具 |
3.1.1 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家具设计教育 |
3.1.2 中国营造学社与中国传统家具研究 |
3.1.3 四川省立技艺专科学校—家具设计分科教育的雏形 |
3.1.4 民国时期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建筑与家具设计教育 |
3.2 建国后的中国家具设计教育 |
3.2.1 建国初期至文革期间的中国家具设计教育 |
3.2.2 北京光华木材厂与新中国第一代家具人 |
3.2.3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家具设计教育 |
3.3 中国台湾地区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研究 |
3.3.1 在台湾工业社会转型中建立的工业设计教育 |
3.3.2 台湾地区设计教育的基本状况 |
3.3.3 台北科技大学的家具设计专业 |
3.3.4 台湾设计教育体系对大陆设计教育的启示 |
3.3.5 “挑战2008”——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计划与创意家具设计 |
3.4 中国香港地区设计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 |
3.4.1 多元化与多层次的设计教育体制 |
3.4.2 亚洲地区的领导型设计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
3.4.3 香港特区政府设计政策与创建亚洲设计之都的举措 4 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 |
4.1 设计教育模式的概念 |
4.1.1 从“模型”到“模式”的概念发展 |
4.1.2 “设计教育模式”概念的提出 |
4.1.3 “设计教育模式”概念的界定 |
4.2 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专业设置的差异 |
4.2.1 起源于建筑学科的西方家具设计专业教育 |
4.2.2 起源于林业木材学科的中国家具设计专业教育 |
4.3 中西方设计教育模式与设计师领域的差异 |
4.3.1 西方建筑师与家具设计师的紧密合作和设计的宽广领域 |
4.3.2 中国建筑师与家具设计师的分离和设计领域的狭窄 |
4.4 中西方设计师教育背景与教师队伍的差异 |
4.4.1 西方设计师成长的国际化背景,从设计师到教授的教师队伍 |
4.4.2 中国设计师成长的本土化背景,从校门到校园的教师队伍 |
4.5 中西方设计系统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差异 |
4.5.1 西方家具设计与建筑室内设计的整体系统关系 |
4.5.2 中国家具设计与建筑室内设计的分离脱节关系 |
4.6 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设计学派与设计思潮的差异 |
4.6.1 繁荣的设计学派与设计思潮的西方设计教育 |
4.6.2 缺乏设计学派与设计思潮的中国设计教育 |
4.7 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设计师与企业合作机制的差异 |
4.7.1 西方家具设计师与家具品牌企业共同成长的双赢机制 |
4.7.2 中国家具设计师与家具企业家的雇佣机制 |
4.8 中西方设计教育在学科类型方面的差异 |
4.8.1 从“术”到“学”,突出“设计创造型”的西方设计教育 |
4.8.2 重“学”轻“术”,偏向“学科理论型”的中国设计教育 5. 中西方家具设计专业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 |
5.1 西方家具设计专业的多样性、课程模块化与学分制度 |
5.1.1 西方家具设计专业的多样性 |
5.1.2 西方家具设计课程体系的模块化 |
5.1.3 西方家具设计学分制度的创新 |
5.2 中西方家具设计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个案研究 |
5.2.1 美国罗得岛设计学院家具设计系的课程设置 |
5.2.2 美国创造研究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
5.2.3 美国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
5.2.4 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
5.2.5 芬兰拉合提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
5.2.6 瑞典LiTH理工大学技术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
5.2.7 台北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
5.2.8 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
5.2.9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
5.3 中西方家具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统计与分析 |
5.3.1 中西方设计大学家具设计课程与学分的基本比较分析 |
5.3.2 中西方设计大学中家具设计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的比较分析 |
5.4 中西方家具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个案研究 |
5.4.1 对中国家具设计教育专业课程现状的分析 |
5.4.2 丹麦DIS国际学生家具设计工作坊的课程教学案例 |
5.4.3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舒适坐具”的课程教学案例 |
5.4.4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青少年生活方式研究”教学案例 6 中国当代家具设计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6.1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家具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个案研究 |
6.1.1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产业背景 |
6.1.2 错开普通大学办学模式 另辟蹊径探索高职设计教育新路 |
6.2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构建教育与产业的双赢机制 |
6.2.1 加强“政、校、企合作”,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动力源 |
6.2.2 密切“产、学、研结合”,构建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 |
6.2.3 教育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打造产业名牌和教育品牌 |
6.3 研究国际先进设计教育模式 全面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
6.3.1 “取法乎上”学习国际先进设计教育模式 |
6.3.2 “消化吸收”重构家具设计课程体系 |
6.3.3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
6.4 以全面促进就业为导向,创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
6.4.1 整合毕业设计教学环节 |
6.4.2 答辩、展览、招聘三结合创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7 结论 |
7.1 对西方设计教育模式的再认识 |
7.2 重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 |
7.3 建立设计教育与制造产业的双赢互动合作机制 |
7.4 “大平台基础,多专业方向”,整合设计课程体系 |
7.5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课题/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
7.6 教师从本土化到国际化,从“蜡烛”到“芯片”的转变 |
7.7 从“学科理论型”到“设计创造型”教育模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
四、在2001年美国复合材料展览会上展出的增强材料新产品(论文参考文献)
- [1]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D]. 卢建昊. 北京大学, 2021(09)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2014年国外有机硅进展[J]. 周勤,张爱霞. 有机硅材料, 2015(04)
- [4]2013~2014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The China Plastics Industry Editorial Office,China Bluestar Chengrand Chemical Co.,Ltd.;. 塑料工业, 2015(03)
- [5]2011年国外有机硅进展[J]. 周勤,张爱霞,曾向宏. 有机硅材料, 2012(04)
- [6]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D]. 艾险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7]2010年国外有机硅进展[J]. 周勤,张爱霞,曾向宏. 有机硅材料, 2011(04)
- [8]2007~2008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宁军,钟晓萍,殷荣忠,朱永茂,刘勇,张骥红,陈红,刘丽湘,姚雪丽,李丽娟,罗兰,邹林,范君怡. 塑料工业, 2009(03)
- [9]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 彭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01)
- [10]国外动态[J]. 俞靖生. 玻璃纤维,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