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方针政策,是中华民族尚贤爱才这一优良传统的“升级版”,是新时代的“重头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全国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安排部署,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形成了“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门外响着鸡叫,窝在被窝里的周泽赡抬抬眼皮,起身去上厕所。如厕后,周泽赡又瘫在床上,怀里抱着娃娃,闭上眼沉睡去。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在政治站位上,要把人才作为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牢固确立人才引领振兴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工作原则上,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工作目标上,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在人才理念上,强化效益意识和柔性引才理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既可以在国外调动人才离岸搞创新,也可以吸引“候鸟型人才”兼职搞创新;在人才政策上,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强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在人才环境上,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在人才结构上,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在战略实施上,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现行教育制度下,教师往往教授专业课程中的一门或几门课程,课程之间天然被割裂,无法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有效串联,将专业中各门课程有效融合。
不断推进新形势下人才工作创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三个第一”,人才是根本支撑,是创新发展的基础,是引领发展的关键。人才环境与创新文化息息相关、高度契合,要切实把人才政策、创新机制作为改革的重点,为人才供给提供更成型更完善的制度供给,做到善于发现和抓住机遇,善于利用和挖掘已有的资源、信息,善于运用倒逼机制,及时解决新问题。创新创造创业需要创新文化作为“孵化池”。在机关人才队伍建设上,要以“为敢于担当的人担当、为敢于负责的人负责”的理念,进一步把“三个区分开来”制度化、政策化、科学化,为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撑腰。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上,要着眼于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和一流的科学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一系列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在企业家等人才队伍建设上,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四个重要”的重要讲话精神,防止在实际执行层面出现“递减效应”,等等。
人才对东北、对辽宁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更加重要、更加紧迫。“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这是我们国家欣欣向荣的气象,也是辽宁人才政策、人才环境的“梧桐树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多方面采取措施,创造拴心留人的条件,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辽宁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秉承“人才兴则辽宁兴、人才强则辽宁强”的理念,出台《辽宁省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人才成为各级党委一把手的“一号工程”,“加椅子、留位子、架梯子”,力求管理体制上“放权”,评价机制上“放开”,激励机制上“放活”,为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开辟了“绿色通道”。
如今的辽宁正走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更渴望人才、青睐人才、成就人才。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不仅是辽宁振兴故事的主旋律,更是各类人才在辽宁这一主战场奋斗的主画面。于是,人才回音壁上有这样响亮的呼唤: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
标签:人才论文; 辽宁论文; 总书记论文; 科技人才论文; 机制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人才学论文; 世界各国人才调查及其研究论文; 《共产党员(辽宁)》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