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维地震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维,分量,结构,钢筋混凝土,效应,地震波,有限元。
多维地震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祥,刘忠华,王社良,杨涛,展猛[1](2018)在《多维地震作用下大跨空间结构的减震控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到多维地震输入对网架结构的不利影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研制出一种兼具自复位、高耗能及放大功能于一体的形状记忆合金复合黏滞阻尼器(Hybrid Shape Memory Alloy Viscous Dampers,简称HSMAVD),并通过试验研究该阻尼器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然后以平面四角锥网架模型为基础,将该阻尼器替换部分网架结构杆件,并分析该阻尼器减震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形状记忆合金与黏滞阻尼器复合后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能力,可有效发挥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和黏滞阻尼器的速度相关特性,使其具有稳定的滞回性能和良好的耗能能力;采用阻尼杆件替换原杆件的方法既能对结构进行有效的减震控制,又不改变原有的结构形式,是一种优越的减震控制方法,并为HSMAVD被动控制系统在结构抗震中的实际应用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丛苏莉[2](2018)在《多维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连续倒塌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多维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结合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特性、节点构造特点以及其在多维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采用离散单元法建立结构连续倒塌的理论模型,对建筑结构连续倒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基于数值模拟化结果,通过备用荷载路径法,实现建筑结构的抗连续倒塌分析。仿真实验结果得出,所提方法能实现对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的准确分析,且在多维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扭转的幅度明显变大,结构顶层位移发散状态显着,不同楼层会产生不同的层间位移以及薄弱部位,建筑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随着失效构件位置的提升而增强。(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魏文晖,黄玮松,薛广文,张迪[3](2017)在《多维地震作用下高柔结构的地震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水平、摇摆和竖向地震动耦合作用下高柔结构的地震响应.推导了水平、摇摆和竖向地震动耦合作用下的动力方程,方程中考虑了摇摆地震动导致的基础转角位移产生的附加重力二阶效应,并探讨了竖向地震作用对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以某210 m高的电视塔结构为原型,进行了水平、摇摆和竖向地震动耦合作用下的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理论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振动台试验结果与推导的动力方程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竖向地震动不仅会引起常规的重力二阶效应的变化,对摇摆倾斜位移引起的附加重力二阶效应也有较大的影响;在水平、摇摆和竖向地震动耦合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与单一的水平地震作用相比,不仅几何刚度随时间变化,而且会导致较大的不对称的位移响应,使得原本满足水平地震作用下抗震需求的结构可能发生破坏甚至倒塌.(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8期)
郭丽艳,徐东强[4](2017)在《非对称连体结构在多维地震作用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非对称连体结构在多维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非对称连体结构的分析模型,考虑地震竖向扭转分量的影响,分析非对称连体结构在汶川地震波和El-Centro地震波3种工况下(单向、双向、双向加扭转)的地震反应,得到非对称连体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曲线、扭转角曲线、轴力图、剪力图和扭矩图.结果表明:在相同地震波作用下,非对称连体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扭转角、轴力、剪力及扭矩在多维地震作用下明显大于单向地震作用下.地震的竖向扭转分量对非对称连体结构的扭转角和扭矩影响较大.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非对称连体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扭转角、轴力、剪力及扭矩在El地震作用下要明显大于汶川地震作用下.所以对非对称连体结构进行多维、多组地震作用下的分析很有必要.(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王世宇[5](2017)在《超大跨度单层网壳隔震结构多维地震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安阳市科技馆球面型单层联方型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en建立叁维有限元模型,对该结构进行水平地震及双向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原结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研究了隔震大跨度网结构多维地震作用下地震响应峰值的变化情况。(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7年17期)
孙强,张明月[6](2017)在《多维地震作用下偏心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建立了多维地震动作用下非对称结构动力反应分析模型;其次,结合上述内容构建了相应的动力方程;最后,选取双向偏心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的时程反应分析,得到了结构的位移速度反应,并分别考虑单向地震输入、双向地震输入以及扭转加双向地震输入下的结构位移响应,以得出结构多维输入对结构反应的影响,指出了进行多维地震反应分析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工程技术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周长东,田苗旺,张许,王朋国,马欣[7](2017)在《考虑多维地震作用的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易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竖向地震作用对高耸烟囱结构动力响应有不可忽略的影响。选用240m高的某钢筋混凝土烟囱作为研究对象,考虑结构损伤,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采用复合壳单元建立相应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为考虑地震动的不确定性,根据谱相容性原则,选择20条合理地震动记录,进行增量动力分析。输入的地震动分别为一维、二维、叁维。分别以材料应变和地面峰值加速度作为结构地震需求参数和地震动强度参数,结合增量动力分析获得的结构地震响应,采用能力需求比模型的曲线拟合法计算易损性曲线。通过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应变定义四个损伤状态限值,最终得到在不同维数地震动输入时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和倒塌概率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多维地震作用比只考虑一维地震作用时高耸烟囱的结构易损性和倒塌概率增大。(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代奥雄[8](2017)在《多维地震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地震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输电塔线体系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此前的大量地震中均出现了输电塔倒塌和输电线路破坏的现象。大量震害表明,对于输电塔这类高耸结构,地震作用会导致其出现显着的动力响应,且其中地震动摇摆分量和竖向分量的影响不可忽略。然而由于摇摆分量实测记录的缺乏,多维地震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地震效应研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且仅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摇摆加速度的影响,而对摇摆转角位移和竖向加速度的影响认识不足,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地震动摇摆分量的获取方法以及包含摇摆分量的多维地震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的动力响应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得到的相应结论如下:(1)对目前主要的两种地震动摇摆分量获取方法—弹性波动理论法和谱比法—进行研究,分别采用这两种方法获取出台湾集集地震中的摇摆分量,并将获取的摇摆加速度的频谱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发现前者频带较宽,高频部分较为丰富,而后者主要集中于低频部分,提出应对两种方法获取出的摇摆分量综合考虑。(2)将输电塔单塔和塔线体系进行简化,推导了简化计算模型在地震动水平加速度作用下,水平、摇摆加速度和摇摆转角位移耦合作用下,以及水平、竖向、摇摆加速度和摇摆转角位移耦合作用下的动力方程并求解得到结构的动力响应。所得结果与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结果非常接近,动力方程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得到验证。(3)将获取的摇摆分量应用于输电塔单塔与塔线体系的动力时程分析中,发现采用谱比法获取的摇摆分量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要远大于采用弹性波动理论法获取的摇摆分量。这是由于频谱特性不同,谱比法获取的摇摆分量特征频率与输电塔频率较为接近,且弹性波动理论法往往会低估地震动摇摆分量导致的结构地震效应。(4)地震动摇摆分量会增大结构的动力响应,特别是在考虑了地震动摇摆转角位移的影响后,结构会产生附加P-Δ效应,在增大结构动力响应的同时,还会导致输电塔塔体顶点位移响应出现单侧偏移的不对称现象,此时地震动竖向加速度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也会大大增加,应当引起重视。(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7-03-01)
薛广文[9](2016)在《地震动摇摆分量和多维地震作用下高柔结构的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震害表明,竖向地震动和摇摆地震动都会导致高柔结构发生严重破坏。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物高度越来越高,抗侧刚度越来越小,竖向地震动和摇摆地震动对结构的影响也会越大,如果忽视它们的影响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但目前地震工程界对高柔结构体系在在水平、竖向、摇摆转角加速度和摇摆倾斜位移耦合作用下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相关的研究也还不够全面和深入,且地震动摇摆分量的实测记录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的限制了相关研究的进度。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振动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相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谱比法的基础上,结合弹性波动论中地震动摇摆分量傅里叶谱和竖向速度傅里叶谱的相似关系,提出了采用时频局部能力更好的小波变换的获取方法,获取了Northridge的摇摆分量,并与振动台试验两点差法得的结果变化趋势一致,包括峰值个数,峰值的分布,从而证实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可靠性。(2)建立了水平、竖向、摇摆转角加速度和摇摆倾斜位移耦合作用下高柔结构的运动方程,并分别探究了摇摆转角加速度,摇摆倾斜位移和竖向加速度的影响。其中,竖向地震动不仅会通过改变几何刚度而影响常规的重力二阶效应,还会影响摇摆倾斜位移引起的附加重力二阶效应。振动台试验和理论分析得到的结果相差很小,验证了建立的运动方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3)水平和竖向耦合作用下,竖向地震动对结构平动响应的影响不明显,但在水平、竖向、摇摆转角加速度和摇摆倾斜位移耦合作用下,竖向地震动的影响增大,因为竖向地震动不仅会引起常规的重力二阶效应的变化,也会对摇摆倾斜位移引起的附加重力二阶效应产生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振动台试验的对比发现,竖向地震动对附加重力二阶效应产生的影响更大,在本文选取的Northridge地震波作用下可以达到常规的重力二阶效应的3~5倍。(4)与竖向地震动作用相比,摇摆地震动对结构的平动响应的影响会更大。且摇摆倾斜位移不仅会较大幅度的增大结构的平动响应,而且会造成结构的位移时程曲线发生单侧偏移的不对称现象。(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6-04-01)
朱松岭[10](2016)在《多维近场地震作用下隔震连续梁桥的地震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基础交通工程向分布着大量断裂带和地震带的广大西部偏远山区延伸,作为其重要组成的桥梁工程不可避免地受到近场地震动的潜在威胁。隔震桥梁结构作为应用成熟的抗震形式其规模化推广必然要考虑近场地震动的影响,对近场地震动作用下隔震桥梁的地震响应进行相关研究成了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对近场地震动特性进行统计分析入手,研究近场地震动作用下隔震桥梁结构响应的差异性和规律性,为近场地震动作用下连续梁桥的隔震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首先,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近场地震动的脉冲效应、竖向效应特性;其次,通过对比不同类型地震动作用下隔震桥梁的地震响应,研究近场地震动与一般场地震动对结构响应的差异;再次,通过改变竖向地震动输入幅值来研究近场地震动竖向效应对隔震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最后,初步研究了地震动参数PGV/PGA与隔震桥梁地震响应的相关性。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具有脉冲效应的近场地震动相比不具脉冲效应的近场地震动,地震响应更大;相比一般场地震动,近场地震动的脉冲效应和远场地震动含有较多的长周期成分会造成隔震桥梁地震响应增大。(2)竖向地震动输入幅值的改变对隔震桥梁竖向地震响应影响很大,基本呈线性变化;而对水平向地震响应也有一定影响,靠近断裂带的隔震桥梁进行抗震设计时不可忽视竖向效应的影响。(3)地震动参数PGV/PGA与支座、梁体、墩底部位的地震响应密切相关,基本呈正相关,而与墩顶加速度无明显相关性。(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6-04-01)
多维地震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多维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结合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特性、节点构造特点以及其在多维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采用离散单元法建立结构连续倒塌的理论模型,对建筑结构连续倒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基于数值模拟化结果,通过备用荷载路径法,实现建筑结构的抗连续倒塌分析。仿真实验结果得出,所提方法能实现对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的准确分析,且在多维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扭转的幅度明显变大,结构顶层位移发散状态显着,不同楼层会产生不同的层间位移以及薄弱部位,建筑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随着失效构件位置的提升而增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维地震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赵祥,刘忠华,王社良,杨涛,展猛.多维地震作用下大跨空间结构的减震控制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8
[2].丛苏莉.多维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连续倒塌仿真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8
[3].魏文晖,黄玮松,薛广文,张迪.多维地震作用下高柔结构的地震响应[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4].郭丽艳,徐东强.非对称连体结构在多维地震作用下的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7
[5].王世宇.超大跨度单层网壳隔震结构多维地震作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7
[6].孙强,张明月.多维地震作用下偏心结构地震反应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
[7].周长东,田苗旺,张许,王朋国,马欣.考虑多维地震作用的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易损性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7
[8].代奥雄.多维地震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地震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
[9].薛广文.地震动摇摆分量和多维地震作用下高柔结构的响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
[10].朱松岭.多维近场地震作用下隔震连续梁桥的地震响应研究[D].郑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