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脱氮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脱氮,生物,污泥,污水处理,微生物,系统,供体。
生物脱氮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刘芹,彭党聪[1](2019)在《城市污水生物脱氮系统中DNRA的检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硝化阶段产生的硝酸盐在反硝化阶段被还原为氮气从而达到脱氮目的,此外,硝酸盐还可能被还原为铵(DNRA过程),但在污水处理中是否存在这一过程尚有争议。为此,以西安市某污水处理厂A~2/O工艺中的厌氧池为研究对象,在氮平衡分析的基础上,对污泥进行连续培养,探讨DNRA现象。现场检测结果表明,在6 500 m~3的厌氧池中TN的平均损失量为177. 6 kg/d,硝态氮的平均损失量为235. 2 kg/d,TN损失量低于硝态氮损失量,说明可能存在DNRA过程。在进水NO_3~--N和COD浓度分别为20、200 mg/L的条件下,对活性污泥进行了50个周期的连续富集培养,出水氨氮浓度达到了10 mg/L,证明城市污水生物脱氮系统中确实存在DNRA过程;接种污泥和培养污泥的16S rRNA和nrfA功能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进行DNRA的主要菌属为变形菌门中的Thauera、Hydrogenophaga和Geobacter。(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9年19期)
钟珊,黄睿,李柏林,李晔,杨丹丹[2](2018)在《低耗高效生物脱氮除碳系统构建与教学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了低耗高效生物脱氮除碳系统,并应用于教学。通过实验平台,并结合脱氮除碳效果评价实验过程,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工艺流程及实施步骤。实践表明,短程硝化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系统在脱氮除碳方面具有明显效果,通过实验操作过程极大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显着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水平。(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8年12期)
李英玲,向坤[3](2018)在《生物脱氮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一文中研究指出宁波某工业园为应对外排废水指标提升,对外排总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废水水质分析和实验室模拟,其确定了工艺路线,自主设计出生物脱氮深度处理系统。笔者详细介绍该生化脱氮系统的设计理念、工艺路线等,并根据前期运行经验对生物脱氮系统的日常运行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运行要点和日常控制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8年08期)
杨腾飞[4](2018)在《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归趋及其对生物脱氮系统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诺明是磺胺类药物中最常见的一种,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两种药物复合制成的药品被称为复方新诺明。复方新诺明可以有效的杀死多种致病细菌,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泌尿系感染、咽炎、痢疾、肺炎等。作为众多PPCPs中的一种新型的微污染物,它具有生产使用广泛、环境中普遍的存在性以及较差的生物降解性等特点。目前关于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对抗生素的降解、合成材料对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的吸附以及单种抗生素对硝化或者反硝化过程的影响。而对于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在污水处理厂的归趋以及对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潜在的影响特别是复合污染的研究很少。本研究以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两种抗生素为目标污染物,研究污水处理厂中这两种药物在污泥中的吸附和降解状况,以此为基础探究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对生物脱氮过程以及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此本文开展了以下叁个方面的研究,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在污泥中的吸附和降解,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对生物脱氮过程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以及长期影响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情况。相关的研究结果如下:(1)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在二沉池污泥上的吸附是一个快速吸附的过程。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可以更好的描述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在污泥上的吸附行为,吸附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但以化学吸附为主。热力学的研究表明,污泥对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吸附的叁种等温线模型均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并且污泥对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的吸附均为自发放热反应。两种抗生素共存时污泥对它们的吸附存在竞争作用,磺胺甲恶唑比甲氧苄啶的等温线线性更平缓,表明污泥对磺胺甲恶唑的吸附亲和力更高。磺胺甲恶唑在偏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吸附,而甲氧苄啶在中性的条件下更有利于吸附去除,离子强度的增大没有对吸附产生明显的作用。(2)短期实验中10 mg·L~(-1)的甲氧苄啶和磺胺甲恶唑对硝化过程的抑制作用最强。并且甲氧苄啶和磺胺甲恶唑混合作用时对硝化过程的抑制比单独作用时明显增强,甲氧苄啶和磺胺甲恶唑分别单独作用和混合存在时,对污泥的氨氧化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42.1%、55.2%和64.0%。甲氧苄啶对反硝化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磺胺甲恶唑对反硝化的抑制作用很微弱。同时,在脱氮过程中,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自身会被微生物降解。在硝化过程中磺胺甲恶唑比甲氧苄啶更容易被降解,而在反硝化过程中甲氧苄啶比磺胺甲恶唑更容易被降解。(3)长期实验中起始时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明显的抑制了硝化菌的功能,出水中的氨氮和亚硝态出现了累积,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硝化菌逐渐适应了有这两种抗生素存在的环境,并且在40 d后完全恢复了硝化功能。由于抗生素的影响,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抗生素的作用使得β-变形菌纲和γ-变形菌纲的丰度菌出现减少的现象。硝化功能菌AOB和NOB的丰度在长期接触抗生素的过程中均出现了先迅速减少后逐渐恢复的情况,并且初始时在空白组中AOB与NOB的丰度比例分别为1.92、1.97,接触抗生素35 d后的比例分别为0.75、1.27。在长期接触(80 d)过程中,各阶段的空白组样品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接触抗生素35 d时实验组样品逐渐远离空白组,而接触80 d后实验组样品又表现出向空白组靠近的趋势,这表明长期暴露在抗生素存在的环境中,AOB和NOB的硝化功能可以逐渐恢复。(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5-20)
贾丹,李卓然,钟志国[5](2018)在《pH对新型后置反硝化系统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p H对内聚物驱动后置反硝化生物脱氮除磷的性能及其影响机理,以实际废水为研究对象,在序批式反应器中通过p H变化比较生物脱氮除磷效率,单位周期营养盐和内聚物变化。实验结果表明,p H=8是后置反硝化脱氮除磷系统最佳p H,在此p H下,生物除磷效率为92.5%,脱氮效率为87.6%。机理研究表明,p H为8有助于内聚物聚羟基烷酸酯(PHA)的积累,PHA的最大积累量为4.5 mmol/L,该值高于p H=7和p H=9作用下PHA的最大合成量。此外,p H=8作用下,生物脱氮除磷关键酶的活性显着高于p H=7和p H=9。(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王伟,刘丽娜,张鑫[6](2017)在《污水生物脱氮系统曝气量模糊控制系统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曝气量的控制至关重要。基于分段进水缺氧/好氧(SFA/O)工艺大量的试验数据,建立恒DO模糊控制和DO前馈-反馈模糊控制两种曝气量模糊控制方法。根据所建立的模糊控制规则,进行输入-输出变量的动态响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控制方法的输入-输出传递特性曲面近乎连续且无多峰现象,建立的曝气量模糊控制规则合理,可作为优化的模糊控制方法进行应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郑贤虹[7](2017)在《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强化废水生物脱氮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在富营养化废水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脱氮过程需要投加甲醇等电子供体以及补充碱度。SANI工艺以硫元素作为生物脱氮过程中电子传递的介体,利用异养型硫酸盐还原细菌和硫自养型反硝化细菌较好地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但是,SANI工艺的正常运行要求废水S/N比在1.6以上,受限于高浓度硫化物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以及前置厌氧工艺产生恶臭等因素,该工艺目前只适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本文通过将生物电化学系统(BES)与SANI工艺耦合,将微生物电解池(MEC)和电化学活性反硝化细菌引入SANI工艺,以实现BES-SANI耦合工艺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本文构建了BES-SANI耦合生物脱氮体系,并对回流比、废水pH、外加电压等关键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TOC为600 mg/L,NH_4~+-N为214.6mg/L的条件下,确定在回流比3:1,pH8.0,外加电压0.3 V的最优条件下,BES-SANI耦合体系的脱氮速率为46.5gm~(-3) day-1,比SANI工艺(31.4gm~(-3) day-1)高48.1%,证明BES耦合SANI工艺能显着提高废水的脱氮效率。通过改变废水的硫酸盐含量,对BES-SANI耦合生物脱氮体系在不同S/N配比条件下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TOC为600mg/L、NH_4~+-N为214.6mg/L、外加电压为0.3 V的条件下,当S/N为SANI工艺的理论值时,TN去除率约为41.0%,体系剩余污泥产量得到有效控制;当S/N为SANI工艺的0.6倍时,TN去除率约为43.9%,体系剩余污泥产量略有增加;当S/N为SANI工艺的0.3倍时,TN去除率约为56.8%,但反硝化过程中的污泥大量蓄积。由此说明:BES的阴极电极可以替代部分S2-成为反硝化过程的电子供体,提高脱氮效率的同时,降低SANI工艺SO_4~(2-)的投加量。通过对BES-SANI耦合体系脱氮机理的探讨,表明:在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当S/N≈1.5时,脱氮主要依靠以硫为电子介体的自养反硝化作用,但过高的硫浓度会对微生物造成毒害,限制脱氮效率的提高;当S/N≈1时,脱氮主要依靠以硫和电极为电子介体的自养反硝化作用,SANI工艺中因为硫的减少而缺失的电子介体通过BES中的电极得到补偿;当S/N≈0.5时,脱氮主要依靠以有机碳源为电子供体的异养反硝化作用,抑制了SANI工艺中自养型反硝化细菌的脱氮作用。综上所述,在BES的辅助下,可将SANI工艺拓展应用到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中去。(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6-10)
张婷[8](2016)在《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生物脱氮技术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水循环水养殖所排放的废水中包含着高浓度的含氮化合物,对水产养殖安全和水环境质量造成严重的危害。传统的脱单技术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如成本高、工艺复杂等。生物脱氮技术作为水处理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废水的处理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对该项技术在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提高我国海水循环水养殖提供参考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6年09期)
朱春祎,黄雪彬,郭翠香,阎宁,张永明[9](2016)在《不同电子供体对厌氧系统生物脱氮效率及微生物群落分布状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厌氧条件下,分别以葡萄糖、甲醇和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电子供体对NO3--N进行厌氧反硝化实验,每种电子供体设定两个C/N比,分别为4∶1和10∶1.实验结果表明:在2种C/N比情况下,葡萄糖与甲醇作为电子供体时,总氮的去除速率一致,且都比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电子供体时要快.当C/N=4时,总氮的去除速率要快71%,而当C/N=10时,总氮的去除速率的差距只有7%.不同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电子供体时,活性污泥样本中的微生物菌落检出情况表现出3个反应体系中具有各自优势的厌氧菌群、硝化及反硝化菌群明显特征.该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特点反映出不同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时反应系统状态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陈希[10](2015)在《生物脱氮与生物除磷系统污泥沉降性能及菌群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生物脱氮或生物除磷功能的污水处理系统常常受到污泥膨胀问题的困扰。大量研究表明,向传统活性污泥系统中加入脱氮与除磷功能更容易诱发污泥膨胀。目前,对于由此引发的污泥膨胀的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多套连续流实验装置,在不同运行条件下进行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对系统的污染物去除和污泥特能(尤其是沉降性能)进行考察;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和排序分析(对应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对传统活性污泥系统和脱氮除磷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污泥沉降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当进水中含有大量缓慢降解有机物时,平行运行两套传统好氧活性污泥(CAS)系统,考察接种污泥对污泥性状的影响。反应器高径比(H/D)为1.0,沉降时间为2 h。混合物悬浮固体浓度(MLSS)控制在2800-3500 mg/L之间,有机物负荷为0.38-0.48 kg COD/(kg MLSS·d)之间。对于1号系统,当接种污泥中含有一定量丝状菌时,系统成功培育了好氧颗粒污泥。该颗粒污泥沉降性较好,SVI在50-90 mL/g之间。颗粒污泥的粒径为0.18-1.25 mm。电镜扫描显示球状菌和杆状菌为颗粒污泥中占据优势地位。PCR-DGGE分析显示颗粒污泥中的优势细菌为变形菌、拟杆菌和厚壁菌。对于2号系统,接种污泥中无丝状菌,尽管污泥沉降性能较好(SVI<100 mL/g),在整个试验阶段未见颗粒污泥形成。(2)当进水中含有大量缓慢降解有机物时,在好氧CAS系统中,污泥沉降性较好(SVI约为122 mL/g)。然而,采用相同进水基质时,具有缺氧区的脱氮(MLE)系统的污泥沉降性较差,SVI在175-260 mL/g之间。两个系统的MLSS和有机负荷约为3500 mg/L和0.40 kg COD/(kgMLSS·d)。在MLE系统中,当缺氧区与好氧区容积比为1:3时,系统脱氮效率较低,污泥膨胀严重,SVI约为258 mL/g。当缺氧区与好氧区容积比增加至1:2或2:1时,系统的脱氮效率显着提高,污泥膨胀得到缓解,SVI降至约175 mL/g。在MLE系统中,当缺氧区与好氧区容积比增加时,污泥中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持续降低。对应分析显示,CAS系统和MLE系统中的污泥沉降性与菌群结构密切相关,具有不同沉降性的污泥样品聚集在对应分析二维图的不同象限。(3)在生物除磷(EBPR)系统中,当进水COD:N:P为100:1.90:2.86,氮元素为污泥的生长限制因素,021N型丝状菌(属于丝硫菌)大量增殖,污泥SVI为240 mL/g左右。当进水COD:N:P为100:4.3:2.86时,021N型丝状菌逐渐减少,污泥膨胀得到控制,SVI降低至100 mL/g左右。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反应器中的MLSS和有机物负荷约为3000 mg/L和0.63 kg COD/(kg MLSS·d)。相关性分析显示,丝状菌含量对污泥沉降性有显着影响(r=0.858,p<0.001)。PCR-DGGE分析发现,污泥膨胀即将发生时,污泥菌群的均匀度、多样性和丰度明显升高。对应分析显示,氮负荷对污泥的菌群结构影响很大,氮缺乏对系统中厚壁菌门的生长不利。污泥的沉降性与菌群结构存在某种关联,具有较差和较好沉降性的样品分别聚集在对应分析二维图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4)对于EBPR系统,污泥沉降性受丝状菌含量、Pns/VSS和NVSS/VSS的共同影响。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反应器中的MLSS在1992-3000 mg/L之间,有机物负荷在0.42-0.63 kg COD/(kg MLSS·d)之间。当温度由20°C升高至25°C时,系统除磷率显着降低(p<0.01),丝状菌大量减少,污泥沉降性明显改善(p<0.01)。丝状菌含量的减少掩盖了Pns/VSS和N VSS/VSS对沉降性的影响。当温度从20°C降低至15°C时,系统除磷率显着增加(p<0.01)。短期内污泥沉降性迅速恶化,随着系统的稳定运行,沉降性逐渐恢复(p<0.01),但依然较差(SVI>150 mL/g)。由于温度降低对丝状菌含量无明显影响,污泥沉降性能主要受Pns/VSS(r=-0.647,p<0.01)和NVSS/VSS(r=-0.463,p<0.05)的影响。PCR-DGGE分析发现,EBPR系统中存在共同的核心菌种。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污泥菌群结构与温度和污泥性状密切相关(F=1.738,p<0.01),菌群组成沿SVI箭头所示方向呈现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5-04-01)
生物脱氮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构建了低耗高效生物脱氮除碳系统,并应用于教学。通过实验平台,并结合脱氮除碳效果评价实验过程,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工艺流程及实施步骤。实践表明,短程硝化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系统在脱氮除碳方面具有明显效果,通过实验操作过程极大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显着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脱氮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刘芹,彭党聪.城市污水生物脱氮系统中DNRA的检测与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9
[2].钟珊,黄睿,李柏林,李晔,杨丹丹.低耗高效生物脱氮除碳系统构建与教学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
[3].李英玲,向坤.生物脱氮系统的设计与运行[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
[4].杨腾飞.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归趋及其对生物脱氮系统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5].贾丹,李卓然,钟志国.pH对新型后置反硝化系统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J].水处理技术.2018
[6].王伟,刘丽娜,张鑫.污水生物脱氮系统曝气量模糊控制系统的建立[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7
[7].郑贤虹.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强化废水生物脱氮的工艺研究[D].浙江大学.2017
[8].张婷.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生物脱氮技术浅析[J].南方农业.2016
[9].朱春祎,黄雪彬,郭翠香,阎宁,张永明.不同电子供体对厌氧系统生物脱氮效率及微生物群落分布状态的影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10].陈希.生物脱氮与生物除磷系统污泥沉降性能及菌群结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