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火防尘隔音建筑安全网,包括U形铰接座,铰接轴,挂钩,拉脚和阻燃隔音棉式的网体;所述网体安装杆为杆状,它们之间连接有阻燃隔音棉式的网体;所述网体安装杆的内侧靠下位置均焊接有左右两处第一螺纹管,并且在这两处第一螺纹管的内侧通过焊接板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一处第二螺纹管,顶部安装了一套挂钩式结构的挂拉件,利用这一结构的挂拉件可将整个安全网钩吊到楼层阳台或其它边棱上,并且通过底部功能结构,使网体受重力下拉,并且在底部调节性支撑件的作用下,支撑在楼层外壁上,形成自然固定与支撑,同时还便于防护网的安装,使楼层外墙涂料保养后,得到有效防护。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防火防尘隔音建筑安全网,其特征在于:该一种防火防尘隔音建筑安全网包括网体安装杆(1),第一螺纹管(2),第二螺纹管(3),撑杆(4),第一坠件(5),第二坠件(6),挂杆(7),U形铰接座(8),铰接轴(9),挂钩(10),拉脚(11)和阻燃隔音棉式的网体(12);所述网体安装杆(1)为杆状,它们之间连接有阻燃隔音棉式的网体(12),且所述的阻燃隔音棉式的网体(12)由具有一定隔音与一定防火特性的混合棉纺织制成;所述网体安装杆(1)的内侧靠下位置均焊接有左右两处第一螺纹管(2),并且在这两处第一螺纹管(2)的内侧通过焊接板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一处第二螺纹管(3);所述网体安装杆(1)的顶端位置处均还焊接有一根挂杆(7),且挂杆(7)的顶端通过所贯穿的铰接轴(9)均还铰接有一处挂钩(10);所述挂钩(10)的另一弯曲端底部均还安装有一处拉脚(11),并且所述的拉脚(11)上均还开设有一层防滑纹理。
设计方案
1.一种防火防尘隔音建筑安全网,其特征在于:该一种防火防尘隔音建筑安全网包括网体安装杆(1),第一螺纹管(2),第二螺纹管(3),撑杆(4),第一坠件(5),第二坠件(6),挂杆(7),U形铰接座(8),铰接轴(9),挂钩(10),拉脚(11)和阻燃隔音棉式的网体(12);所述网体安装杆(1)为杆状,它们之间连接有阻燃隔音棉式的网体(12),且所述的阻燃隔音棉式的网体(12)由具有一定隔音与一定防火特性的混合棉纺织制成;所述网体安装杆(1)的内侧靠下位置均焊接有左右两处第一螺纹管(2),并且在这两处第一螺纹管(2)的内侧通过焊接板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一处第二螺纹管(3);所述网体安装杆(1)的顶端位置处均还焊接有一根挂杆(7),且挂杆(7)的顶端通过所贯穿的铰接轴(9)均还铰接有一处挂钩(10);所述挂钩(10)的另一弯曲端底部均还安装有一处拉脚(11),并且所述的拉脚(11)上均还开设有一层防滑纹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火防尘隔音建筑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体安装杆(1)为锥形杆结构,即其由顶部向下尺寸越来越粗,其内侧面所连接的阻燃隔音棉式的网体(12)网孔采用密目网孔设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火防尘隔音建筑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坠件(5)和第二坠件(6)均为实心的铅形柱结构,并且它们呈对方式,分别螺纹连接在两处第一螺纹管(2)的底部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火防尘隔音建筑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管(3)为略下倾斜式设置,并且还在第二螺纹管(3)中均还螺纹连接有一根撑杆(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火防尘隔音建筑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4)的内端头采用光滑的圆角处理,形成光滑的球头面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中阻燃防尘隔音防护网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防火防尘隔音建筑安全网。
背景技术
阻燃防尘隔音防护网为一种新型密目网,它们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网体经过特殊加工,形成阻燃隔音特性,并且由于网孔尺寸为较小的密目结构,因此还具有较好的防尘挡尘效果,由此,这种新型的建筑防护网被广泛应用。
而现有的上述类型的防护网结构比较单一,例如楼房外墙定期维修上料涂装后,需要对上料后的墙壁进行防护,这时这种防护网不便于悬空放置,因此需要在楼顶顶层对防护网进行压边处理,防止掉落,无论是布设网体还是固定网体,都会造成人力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火防尘隔音建筑安全网,以解决现有类型的防护网结构比较单一,例如楼房外墙定期维修上料涂装后,需要对上料后的墙壁进行防护,这时这种防护网不便于悬空放置,因此需要在楼顶顶层对防护网进行压边处理,防止掉落,无论是布设网体还是固定网体,都会造成人力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火防尘隔音建筑安全网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防火防尘隔音建筑安全网,包括网体安装杆,第一螺纹管,第二螺纹管,撑杆,第一坠件,第二坠件,挂杆,U形铰接座,铰接轴,挂钩,拉脚和阻燃隔音棉式的网体;所述网体安装杆为杆状,它们之间连接有阻燃隔音棉式的网体,且所述的阻燃隔音棉式的网体由具有一定隔音与一定防火特性的混合棉纺织制成;所述网体安装杆的内侧靠下位置均焊接有左右两处第一螺纹管,并且在这两处第一螺纹管的内侧通过焊接板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一处第二螺纹管;所述网体安装杆的顶端位置处均还焊接有一根挂杆,且挂杆的顶端通过所贯穿的铰接轴均还铰接有一处挂钩;所述挂钩的另一弯曲端底部均还安装有一处拉脚,并且所述的拉脚上均还开设有一层防滑纹理。
进一步的:所述网体安装杆为锥形杆结构,即其由顶部向下尺寸越来越粗,其内侧面所连接的阻燃隔音棉式的网体网孔采用密目网孔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坠件和第二坠件均为实心的铅形柱结构,并且它们呈对方式,分别螺纹连接在两处第一螺纹管的底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纹管为略下倾斜式设置,并且还在第二螺纹管中均还螺纹连接有一根撑杆。
进一步的:所述撑杆的内端头采用光滑的圆角处理,形成光滑的球头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结构的防护网同样是利用安装杆进行连接,所不同的是,本结构的安装杆顶部与底端均进行了功能结构的添加,顶部安装了一套挂钩式结构的挂拉件,利用这一结构的挂拉件可将整个安全网钩吊到楼层阳台或其它边棱上,并且通过底部功能结构,使网体受重力下拉,并且在底部调节性支撑件的作用下,支撑在楼层外壁上,形成自然固定与支撑,同时还便于防护网的安装,使楼层外墙涂料保养后,得到有效防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B剖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后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由图4引出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网体安装杆-1,第一螺纹管-2,第二螺纹管-3,撑杆-4,第一坠件-5,第二坠件-6,挂杆-7,U形铰接座-8,铰接轴-9,挂钩-10,拉脚-11,阻燃隔音棉式的网体-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火防尘隔音建筑安全网,包括有:网体安装杆1,第一螺纹管2,第二螺纹管3,撑杆4,第一坠件5,第二坠件6,挂杆7,U形铰接座8,铰接轴9,挂钩10,拉脚11和阻燃隔音棉式的网体12;所述网体安装杆1为杆状,它们之间连接有阻燃隔音棉式的网体12,且所述的阻燃隔音棉式的网体12由具有一定隔音与一定防火特性的混合棉纺织制成;所述网体安装杆1的内侧靠下位置均焊接有左右两处第一螺纹管2,并且在这两处第一螺纹管2的内侧通过焊接板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一处第二螺纹管3;所述网体安装杆1的顶端位置处均还焊接有一根挂杆7,且挂杆7的顶端通过所贯穿的铰接轴9均还铰接有一处挂钩10;所述挂钩10的另一弯曲端底部均还安装有一处拉脚11,并且所述的拉脚11上均还开设有一层防滑纹理。
其中:所述网体安装杆1为锥形杆结构,即其由顶部向下尺寸越来越粗,因此安装杆自由下落放置时,形成较好的重力拉动,更加稳定,不易受风影响发生舞动,其内侧面所连接的阻燃隔音棉式的网体12网孔采用密目网孔,这种密目网孔结构,可使防护网具有一定的防尘效果,密目孔同时也能满足阳光照射,对所防护楼层外墙新上的涂料表层进行晾晒,结构合理。
其中:所述第一坠件5和第二坠件6均为实心的铅形柱结构,并且它们呈对方式,分别螺纹连接在两处第一螺纹管2的底部位置处,两坠件进一步的提高网体安装杆1的自然下垂的重力,功能结构得到了提高,同时这丙个坠件所在的螺纹管也是他们内侧各结构的强化支撑结构,综合设计结构合理。
其中:所述第二螺纹管3为略下倾斜式设置,并且还在第二螺纹管3中均还螺纹连接有一根撑杆4,撑杆4向外旋出后,用于支撑在所防护的楼层墙壁上,使各部分防护网呈外展式倾斜支撑放置,形成较大空间,便于墙体外壁涂料接受更多的阳光,加快晾干速度。
其中:所述撑杆4的内端头采用光滑的圆角处理,形成光滑的球头面结构,撑杆4撑在楼层外壁上后,光滑的球头面与墙体外壁形成防护性支撑,防止撑杆4对墙壁新层涂料造成损坏,进一步提高结构合理性。
使用时:楼层外墙涂料刷制完毕后,将本结构的防护网,通过向上举升的方式利用挂钩10挂在楼层顶部可能存有的挂拉建筑结构处,由于网体安装杆1本身的重力锥形杆结构,以及它内侧第一坠件5和第二坠件6的加重作用,因此防护网装置安装后,不易自然掉落,同时顶部挂钩10也不会脱扣,加之防滑纹理的拉脚11的强化拉动作用,挂钩10更不会脱扣下落,本结构的防护网挂拉安装过程中,可通过调节如图5所示的撑杆4在第二螺纹管3内的收缩长度,以及顶部U形铰接座8的旋转关节作用,可使网体与楼层外壁形成角度调节,使各部分防护网呈外展式倾斜支撑放置,形成较大空间,便于墙体外壁涂料接受更多的阳光,加快晾干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1069.7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353763U
授权时间:20190906
主分类号:E04G 21/24
专利分类号:E04G21/24
范畴分类:36E;
申请人:宋德望
第一申请人:宋德望
申请人地址: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洸河路22号新闻大厦山东齐鲁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发明人:宋德望
第一发明人:宋德望
当前权利人:宋德望
代理人:张焱
代理机构:11724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