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脾两虚证论文_李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心脾两虚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艾灸,穴位,失眠症,子午,养心,原发性,精神分裂症。

心脾两虚证论文文献综述

李辉[1](2019)在《归脾熟眠汤用于心脾两虚证失眠治疗中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归脾熟眠汤用于心脾两虚证失眠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是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72例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予以氯硝安定片治疗、实验组36例患者采纳予以归脾熟眠汤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比较临床疗效、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实验组治疗后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比对照组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归脾熟眠汤可有效改善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多梦、入睡困难等症状,提升睡眠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32期)

刘孟珍[2](2019)在《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的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卫生院收治的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艾司唑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归脾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 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8. 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发现,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 0%,低于对照组的20. 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睡眠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帅永开,苟洪娟[3](2019)在《艾灸联合运耳术对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艾灸联合运耳术对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重庆市某医院收治的92例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艾灸联合运耳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失眠严重指数(IS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I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I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I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运耳术能够明显提高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03期)

王晓宇,张玮,李华南,刘斯文,孙庆[4](2019)在《推拿手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失眠的症状,且趋势不断增加,寻求绿色、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迫不及待,而推拿手法治疗失眠有其独特效果,且具有患者易于接受、无不良反应等优势特点。本文通过筛选和分析近年来关于研究推拿手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相关文献,研究发现推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手段包括单纯推拿治疗,推拿结合中药汤剂、针刺、艾灸、耳穴贴压及走罐等多种疗法,本文将拟汇总分析,并总结推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常用穴位如印堂、心俞、脾俞、太阳、百会5穴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临床中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19年06期)

许馨予[5](2019)在《归脾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归脾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研究,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有效的治疗途径,验证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的优势。方法:收集西医诊断符合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中医辨证属心脾两虚证的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给予归脾汤加减(黄芪,当归,党参,炒白术,龙眼肉,茯神,远志,莲子,酸枣仁,木香,芡实,炙甘草)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匹维溴铵片。以上两组皆进行为期1个疗程(28天)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以及IBS-SSS积分的变化,并采用SPSS22.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与对比。结果:本次临床试验共收集了72例患者,其中有63人完成试验,且数据完整,分别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其结果如下,中医症状总积分显示:治疗组治疗前为18.37±4.61、治疗后为6.37±4.54;对照组治疗前为19.64±4.20、治疗后为11.32±6.30。在IBS-SSS量表评分方面:治疗组治疗前为236.50±67.31、治疗后为87.09±12.33;对照组治疗前积分为241.64±66.49、治疗后为144.12±40.48。中医证候疗效显示,治疗组共痊愈6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7.41%。以上数据两组间对比,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整个观察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归脾汤加减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心脾两虚证)患者有效,可以消除或改善患者腹痛、大便溏稀、失眠多梦、食少纳呆、体倦乏力、心悸怔忡、腹胀等症状,能降低患者IBS-SSS评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且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验证了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IBS-D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凯[6](2019)在《扶正调神法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心脾两虚证)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比扶正调神法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心脾两虚证)与常规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并进行医学统计分析,从而得出扶正调神法针刺治疗能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并初步阐述扶正调神法针刺治疗本病的优越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搜集到的来我院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扶正调神法针刺组(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应用扶正调神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医学统计学分析,得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结论。结果:1.治疗组:无效4例,好转4例,显效12例,痊愈1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无效6例,好转14例,显效5例,痊愈5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经SPSS统计检验后得出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频度评定:治疗组0级16例,Ⅰ级10例,Ⅱ级1例,Ⅲ级3例;对照组0级8例,Ⅰ级12例,Ⅱ级6例,Ⅲ级4例。经分析,两组频度数据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痉挛频度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强度评定:治疗组0级13例,Ⅰ级9例,Ⅱ级5例,Ⅲ级0例,Ⅳ级3例。对照组0级8例,1级5例,Ⅱ级7例,Ⅲ级5例,Ⅳ级5例。经分析,两组强度数据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痉挛强度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表明扶正调神法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心脾两虚证)具有很好的疗效,且疗效高于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侯春艳,谭娟,张文江,杨泽,赵伟岑[7](2019)在《基于子午流注理论运用揿针疗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基于子午流注理论运用揿针疗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剔除脱落病例后治疗组80例、对照组76例。治疗组基于子午流注理论运用揿针疗法,对照组予常规揿针疗法。观察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治疗组80例中,痊愈6例,显效13例,有效46例,无效15例,总有效65例,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76例中,痊愈3例,显效9例,有效35例,无效29例,总有效47例,总有效率为61.84%。经秩和检验,Z=-2.541,P=0.039,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困难、日间功能障碍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对照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PSQI总分、睡眠时间、睡眠困难、日间功能障碍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乏力、腹胀食少、头晕目眩、便溏、面色无华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对照组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乏力、腹胀食少、头晕目眩、便溏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神疲乏力、腹胀食少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基于子午流注理论运用揿针疗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医临床》期刊2019年03期)

帅永开,苟洪娟[8](2019)在《艾灸联合运耳术对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中医证候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艾灸联合运耳术对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中医证候的疗效。方法选取在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接收的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实验组给予艾灸联合运耳术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5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后,两组睡眠不安、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健忘、心悸不安等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运耳术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效果明显,可减轻其中医证候,提高治疗依从性。(本文来源于《成都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胡德凤,张蕾,陶云海[9](2019)在《养心汤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心脾两虚证的疗效及血清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养心汤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心脾两虚证的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例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奥氮平,起始剂量5 mg/次,每晚1次;第2~6周治疗剂量逐渐加至10 mg/次,每晚1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0 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养心汤治疗,1剂/d,常规水煎煮分2次服用。两组患者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临床总体印象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分、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SSPI)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及PANSS总分降低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GI-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SPI量表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61%,显着高于对照组(51.22%)(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补体C3、C4水平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养心汤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心脾两虚证的疗效显着,上调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可能是其疗效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谢晓磊,景静,李静[10](2018)在《穴位按压配合中药足浴对心脾两虚证不寐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穴位按压配合中药足浴对心脾两虚证不寐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将心脾两虚证不寐患者36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健康教育、中药足浴,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压神门、叁阴交、心俞、脾俞、足叁里,干预4周后对比2组患者睡眠质量指数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 863,P=0. 000)。结论:穴位按压配合中药足浴可改善心脾两虚证不寐患者的睡眠状况。(本文来源于《西部中医药》期刊2018年11期)

心脾两虚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卫生院收治的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艾司唑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归脾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 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8. 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发现,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 0%,低于对照组的20. 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脾两虚证论文参考文献

[1].李辉.归脾熟眠汤用于心脾两虚证失眠治疗中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

[2].刘孟珍.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的疗效评价[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

[3].帅永开,苟洪娟.艾灸联合运耳术对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4].王晓宇,张玮,李华南,刘斯文,孙庆.推拿手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19

[5].许馨予.归脾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

[6].王凯.扶正调神法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心脾两虚证)的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

[7].侯春艳,谭娟,张文江,杨泽,赵伟岑.基于子午流注理论运用揿针疗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医临床.2019

[8].帅永开,苟洪娟.艾灸联合运耳术对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中医证候的疗效观察[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9

[9].胡德凤,张蕾,陶云海.养心汤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心脾两虚证的疗效及血清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

[10].谢晓磊,景静,李静.穴位按压配合中药足浴对心脾两虚证不寐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8

论文知识图

图13非心脾两虚证组与健康组的...两组在组内行治疗前后心脾两虚证...图19非心脾两虚证组与健康组比...两组随访后PSQI评分和心脾两虚证...图14心脾两虚证组与非心脾心脾两虚证组与非心脾两虚证

标签:;  ;  ;  ;  ;  ;  ;  

心脾两虚证论文_李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