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死区时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死区,时间,逆变器,永磁,摄动,段式,力矩。
死区时间论文文献综述
王绍清[1](2019)在《应用于无滤波级D类音频功放的新型死区时间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实现了一种可集成于无滤波级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内部的新型死区时间控制系统,通过全新的死区控制系统以及辅助功率管栅级电压分段式驱动电路的采用,有效改善了功放的总谐波失真。采用0.35μm CMOS工艺实现了集成这种新型死区时间控制系统的2.1 W单声道无滤波级全差分D类音频功放。在3.0 V~5.5 V电源电压范围、增益设置为单位增益、8Ω喇叭负载下,输出功率1 W时,该D类音频功的总谐波失真(THD+N)为0.03%。(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19年11期)
郭鸿浩,陈泓宇,郭前岗[2](2019)在《GaN HEMT死区时间的优化设置》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氮化镓(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然而GaN HEMT在反向导通状态时存在较大的压降,死区时间引起的反向导通损耗会显着地影响变换器的效率,合理地设置死区时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详细分析了死区时间内GaN HEMT的开关过程,得到了避免GaN HEMT反向导通过程死区时间的取值条件。然后,根据不同负载电流条件下死区时间的取值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死区时间设置方法。最后搭建了基于GaN HEMT的同步Buck变换器的样机,证明了死区时间设置方法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黄小琴,陈力[3](2019)在《存在死区的双柔杆空间机器人有限时间控制与抑振》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存在关节力矩输出死区情况下,基于有限时间的漂浮基双柔杆空间机器人系统的轨迹跟踪与柔性抑振问题。采用奇异摄动理论,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分解为慢变与快变子系统,分别表示刚性运动与柔性振动。针对模型存在不确定性和死区参数未知的慢变子系统,设计了死区预补偿器和一种基于名义模型的有限时间控制器。引入了具有有限时间收敛特性的积分式滑模面,它与传统渐近收敛控制方法相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特性。对于快变子系统,采用线性二次最优控制方法主动抑制其振动,以保证系统良好的稳定性。结合有限时间稳定性引理,采用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了所提控制算法能使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原点。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田畅,林福江[4](2019)在《一种自适应死区时间控制的降压转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便携式设备的发展和普及,DC-DC降压转换器被大量应用于使用锂电池供电的系统里。为了提高效率,防止PMOS、NMOS功率管同时开启所引入的损耗,设计了此自适应死区时间控制电路。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NMOS功率管的开启与否由PMOS关断后一段时间决定,从而实现自适应死区时间,这不同于固定死区时间控制。采用0. 13μm CMOS工艺设计。仿真结果显示,在10 MHz的开关频率、4. 7μF外部电容及470 n H片外电感、3 V输入电压、1. 8 V输出电压时的峰值效率可以达到91%左右。(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期刊2019年03期)
冯晔[5](2019)在《基于LLC谐振负载的感应加热电源变死区时间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处理行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四大基础工业之一,也是提升我国整体机械制造水平的重点产业之一。感应加热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加热手段,从其诞生以来,因其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其广泛应用于工业加热的各个方面。随着近几十年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可靠性、高频大容量感应加热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LLC谐振负载感应加热电源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扫频调功方式下功率管关断损耗较大的问题,采用并联电容的方式来降低关断损耗,并提出选取电容值的计算方法,对实际的工程应用很有价值。同时针对在固定死区时间下电路无法在宽输出范围内实现ZVS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变死区时间扫频控制方法,使得系统可以在宽输出范围内保持功率管ZVS,同时本文还提出了非ZVS状态保护电路设计方案。本文第一章首先介绍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国外的研究现状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最后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二章首先介绍两种电压型感应加热电源的拓扑和工作原理,与LC串联结构相比,LLC串并联结构有着不需要额外的匹配变压器以及易于扩容的优点。然后介绍调节输出功率的方法,主要介绍了移相调功和扫频调功两种方法。经过对比,最后决定采用更简单的扫频调功控制方法。第叁章首先介绍在扫频调功方式下,功率管存在关断损耗比较大的问题,接着提出在功率管两端并联电容的方法来降低关断损耗。先推导关断损耗比的表达式,根据表达式来选取并联电容的数值而不是通过实际测试来得到电容值。在并联电容后,采取变死区时间的扫频控制方法,在宽输出范围满足功率管ZVS要求。经过并电容和变死区控制,不仅降低了关断损耗,还确保了系统功率管ZVS开通,从而提高了功率管的寿命和电路的可靠性。最后还分析了在变死区控制下电路失去ZVS的状况以及解决方案。第四章介绍LLC感应加热系统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确定了关键元件的参数,最后搭建了LLC谐振负载感应加热电源平台。第五章先是根据电路的参数进行Psim仿真,得到仿真波形进一步验证第叁章提出的方法,然后引入实验结果来进一步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3-01)
万英英,李宏[6](2019)在《基于TMS320F2812控制的高频逆变死区时间补偿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防止逆变桥中同一个变流臂上下两组元件同时导通而引起直流侧电源的短路,要求导通上下桥臂的PWM互不重迭,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TMS320F2812控制的高频逆变死区时间补偿方法。通过实验表明,该补偿方法能合理地控制死区时间,避免同一个变流臂上的上下两组元件同时导通,成功地解决了逆变电路输出电压失真的问题,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电气应用》期刊2019年02期)
[7](2018)在《如何正确计算并最大限度减小IGBT的死区时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工业中,采用IGBT器件的电压源逆变器应用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可靠的运行,应当避免桥臂直通。桥臂直通将产生不必要的额外损耗,甚至引起发热失控,结果可能导致器件和整个逆变器被损坏。图1所示画出了IGBT—个桥臂的典型结构。在正常运行时,两个IGBT将依次开通和关断。如果两个器件同时导(本文来源于《变频器世界》期刊2018年12期)
陈国平,王玉玲,王德林,徐凯,吕鹏飞[8](2018)在《基于站域信息缩短3/2接线失灵(死区)故障切除时间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特高压直流工程快速发展,受端交流系统故障切除时间过长会导致多回特高压直流同时连续换相失败,产生的大幅功率冲击存在导致送受端系统稳定破坏的风险。目前按照传统设防标准,开关失灵和死区(以下简称"失灵(死区)")故障切除时间可能超过400ms,已不适应当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要求。在简述目前应用于电网中失灵保护动作逻辑及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3/2接线的站域失灵(死区)保护工程应用技术方案,并介绍了基于站域信息缩短失灵(死区)故障切除时间的策略。利用保护动作信息,实现跳闸组的快速定位;利用跳闸组内各开关的电流特征比较、无流定值自适应调整等手段,减小电流互感器拖尾电流对保护判据的影响;通过专用光纤通信、分相直接跳闸等方法,缩短通信延时、减少跳闸重动环节。利用实时数字仿真器试验对保护策略进行了验证,同时分析了该方案存在的风险点。(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8年21期)
罗登,林宏健,舒泽亮[9](2018)在《单相二极管箝位叁电平逆变器死区时间补偿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调制过程中的死区时间导致逆变器输出电压和电流畸变、谐波含量增加等问题,提出一种简单可行的死区时间补偿策略。该策略在传统调制方法的"调制信号"与"死区时间处理"之间增加"死区时间补偿"。以单相二极管箝位叁电平逆变器为对象,分析死区时间对桥臂输出电平的影响,根据桥臂电流方向选择延迟开关器件驱动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来对死区时间进行合理补偿。相比于传统基于特定调制方式的死区时间补偿技术,该补偿策略简便易行并且与调制方式独立,能够灵活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调制方式。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建立仿真模型对该补偿策略进行仿真验证,并设计了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死区时间补偿控制核心,搭建物理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8年08期)
乔木,刘品宽[10](2018)在《永磁电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及其死区时间补偿的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基本原理和算法,探讨了逆变器死区时间的设置及其对电压矢量造成的误差影响。经由对死区时间、逆变器晶体管导通、关断时间所引起的死区效应的原理分析,设计了相应的误差补偿的算法,并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搭建了仿真模型。通过对仿真结果波形的观察与分析,论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机电一体化》期刊2018年06期)
死区时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氮化镓(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然而GaN HEMT在反向导通状态时存在较大的压降,死区时间引起的反向导通损耗会显着地影响变换器的效率,合理地设置死区时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详细分析了死区时间内GaN HEMT的开关过程,得到了避免GaN HEMT反向导通过程死区时间的取值条件。然后,根据不同负载电流条件下死区时间的取值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死区时间设置方法。最后搭建了基于GaN HEMT的同步Buck变换器的样机,证明了死区时间设置方法的合理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死区时间论文参考文献
[1].王绍清.应用于无滤波级D类音频功放的新型死区时间控制系统[J].电子技术应用.2019
[2].郭鸿浩,陈泓宇,郭前岗.GaNHEMT死区时间的优化设置[J].电力电子技术.2019
[3].黄小琴,陈力.存在死区的双柔杆空间机器人有限时间控制与抑振[J].中国机械工程.2019
[4].田畅,林福江.一种自适应死区时间控制的降压转换器[J].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2019
[5].冯晔.基于LLC谐振负载的感应加热电源变死区时间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9
[6].万英英,李宏.基于TMS320F2812控制的高频逆变死区时间补偿方法研究[J].电气应用.2019
[7]..如何正确计算并最大限度减小IGBT的死区时间[J].变频器世界.2018
[8].陈国平,王玉玲,王德林,徐凯,吕鹏飞.基于站域信息缩短3/2接线失灵(死区)故障切除时间的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
[9].罗登,林宏健,舒泽亮.单相二极管箝位叁电平逆变器死区时间补偿技术[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8
[10].乔木,刘品宽.永磁电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及其死区时间补偿的仿真[J].机电一体化.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