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友军:以理性信念为重点引导新时代青年人生使命教育论文

袁友军:以理性信念为重点引导新时代青年人生使命教育论文

摘 要: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当代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当前社会思想十分活跃和复杂,面对着深刻变化的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丰富多彩的生活,缺少经验判断能力的青少年们更容易受到形形色色的思潮影响。因此,针对当前这些社会现状,急需为广大青年构筑强有力的信仰。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

青年是人的价值观确立和形成的重要时期,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以理性信念为重点引导青少年人生使命教育,同时也是建构良好的国民精神信仰的重要环节。

1.5.1 细胞病理学结果 采用《甲状腺细胞病理学报告系统BSRTC:定义、标准和注释》[5]共分为6级:1级:标本无法诊断或不满意(细胞数过少或血液过多,无法做出诊断);2级:良性病变;3级: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性病变或意义不能明确的滤泡性病变;4级:滤泡性肿瘤或可疑滤泡性肿瘤;5级:可疑恶性肿瘤;6级:恶性肿瘤。

一、信仰的定义

信仰为人们在未知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意志。《诗经·小雅·车辖》赞美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人的天性中存在很多弱点,而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经济,充满了各种欲望与诱惑。信仰可以让我们克服形形色色的诱惑,坚定意志,端正方向。

1.信仰是人类精神与灵魂的终极追求

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教授曾谈到,信仰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并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人是精神与肉体的存在。但人终归总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肉体终归于大自然,但我们的精神安放何处呢?信仰,同时作为人们对现存世界和未来世界共同的精神寄托,一旦人们迷失了信仰,就会引起严重的精神否定。一个信仰坚定的人,会懂得人生哲理,懂得自我价值。一个没有或者失去信仰的人,会感到自我空虚,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信仰是对物质世界的超越

信仰是人们对于其自身认定的符合其最高生活的价值本体的坚定不移的信赖和誓死不渝的追求。而金钱、权力终归是现实性、物质性、世俗性的东西,并不能陪伴我们到另一个世界。

3.信仰是高于宗教的一种境界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的‘信仰自由’不过是容忍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自由而已,工人党则力求把信仰从宗教的妖术中解放出来”。[3]的确,信仰不应该只是宗教的特权。信仰可以分为四大类,既有大众对于宗教、伦理道德的信仰,也有少数精英对于政治信仰和科学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更关乎青年一代的前途。

二、坚定当代青年人信仰的重要性

计算逼近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r Approximation, RMSEA)[12]和卡方(卡方/自由度,Chi-Square/Degree of Freedom)[13]用于验证所建立的结构化模型的适用性。RMSEA≤0.05则表明模型适用,而当其值近似为0.08或更少仍然意味着合理的逼近误差。相应的CMIN/DF值<3表示模型适用。

1.信仰关乎青年的个人幸福

本文从通常谓之“中国传统医学”或“民间疗法”、广泛流行于当今社会的“拔罐”现象切入,结合与之理同法异的“蛭吸”疗法,论说与比较其在不同文化体系中存在的历史、演变的过程,以及相互间可能存在的传播影响.内容丰富而有趣,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史家所一贯强调的“以史带论、论从史出”之研究方法的魅力.希望读者能够从中品味如何从某些司空见惯而被忽视的身边小事、某些已成定论而似乎不必再做深入研究的说法中发现问题;品味“传统”的精细考证,对于开展“新潮”的比较研究是何等重要.

金钱至上的物质主义并不能给人带来幸福安宁。只有精神与物质平衡才能幸福。如果把金钱权力作为一种终极追求,那么即便实现了目标信仰也终究会破灭。当然如果没有金钱作为基础,纯粹追求精神,比如20世纪70年代的生活,有信仰但是物质生活太贫乏,也是不幸福的。因此,我们应为新时代青年提供精神与物质相平衡的一种成长环境,而不是只谈信仰,不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抑或是只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却没有精神上信念的寄托。

2.信仰关乎青年的家庭幸福

学校教育相较于社会宣传和家庭常态教育而言,在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中心环节上,具有相对稳定性、系统性、专业性等优势。当前,我国在对青年人文素质培育上的缺失,严重影响了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目前情况而言,许多高校在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方式单一等问题。学校在培育青年信仰上并没有发挥其独特优势,而只是机械化地宣传。因此,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加强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提高青年道德人格培养的科学性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对新时代青年的三观构成强烈的冲击。市场经济下的利益驱动使人们以自我为中心,只顾眼前利益。适者生存的经济制度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也会引起一定的不正当竞争,违反法律、丧失诚信、贩卖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时有发生。

3.信仰是青年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我国青年的思想主流是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学校信仰教育的缺乏以及西方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的冲击,以至于目前我国青年的道德水平、理想信念出现良莠不齐的现状。因此,在新时期下,应以四个方面为着力点,加强青年信仰的培育。这四个方面即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家庭常态化教育、学校道德人格教育。

三、新时代青年人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信仰

当今经济全球化也引导了文化全球化,但文化全球化实际上是西方文化的推行,西方文化对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较大冲击,并对青年的价值观影响巨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一直延续至今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青年接收的外国文化越来越多,在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会受到一些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青年由于思想意识还未成熟,在观察事物上还不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许多青年对于这类文化并没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浸染。因此,加强对青年的信仰教育是毋庸置质疑的。

1.坚持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信仰

从理论上来说,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先进的价值观。从三个层面阐释其中的内涵: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国家精神文化的发展方向;在社会层面,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传统忠孝仁义、礼义廉耻等优秀文化的现代传承。青年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成长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通过学校教育、文化宣传、社会实践、制度保障等,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年们新时代下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其自觉行动。

加强学校道德人格教育,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抓住青年道德人格的可塑造性,举办主题健康、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引导更多青年自觉投身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中。第二,运用校园文化开展道德人格教育,使青少年自我检讨道德人格中的错误,抑制不良风气在学校的蔓延传播。第三,创办校园自媒体平台,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到青年人格培养中去,通过平台与广大青年学生进行互动教育,对道德热点进行讨论分析,听取学生的心声,及时对不良的思想进行矫正。

加强青年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可根据青少年群体的特点,设计出符合他们自身需求的文化产品,不仅可以帮助新时代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坚持学习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我们信仰的基因。传统文化有些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要大胆学习借鉴。但是传统文化有些不适合现代社会的、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要坚决剔除。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大胆吸收西方文明精华。毫无疑问,近代工业文明与西方近代文明有紧密的逻辑关系。西方文明历经几千年,其精华形成了高度自信的全球化视野,要大胆学习借鉴化为中国所有。

通过对青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培养,将其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两者有机结合,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理想之中,对自身的道德人格有更高的要求。同时,青年社会主义信仰确立的重要前提,是加强对青年自律教育的培养。要注重青年自律精神的培养,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良好的自律精神会使青少年约束行为,可以确保青年拥有独立、稳定的道德人格。

3.坚持学校对青年道德人格的教育

家庭是中华文明的基石之一,同时也是社会的基本构造之一。在当今社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引领家庭核心价值建设,加强青年信仰文化的教育,构筑我们的精神家园,达到“以文化人,以家庭育人”的氛围,是建设当今中国国民信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构筑幸福社会的细胞,更是我们几千年文明延续的纽带。

2006年起,常州在全省乃至全国较早组织开展大规模引进领军人才工作,先后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龙城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显著增强。截至2016年年底,共签约引进16批2 161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其中已落户企业1 661家。自主培养17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5个团队入选省“双创团队”,266人入选省“双创人才”,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依据并发症发生时间,将并发症分为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中并发症包括导丝断裂、动脉损伤、硬膜损伤及脊髓神经根损伤。术后并发症包括螺钉位置不良、复位不佳、螺钉断裂、螺塞脱落、连接棒松动及术区感染。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因此,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将国民信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可有效引导广大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

4.家庭常态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家庭教育也是青年信仰基础的重要保障。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人的人生第一所学校,即家庭教育是青年教育的溯源,对坚定青年的道德人格的形成、价值观的确立、信仰树立等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一方面,家长要为子女提供正确的、健康的思想内容,让家庭教育具有导向性作用。另一方面,应重视家庭的健康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家长要把握青年的思想健康状况,让青年在家庭中受到正面积极的熏陶。

四、当代青年人应当怎样践行新时代的信仰

1.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人民自律的一种精神特质。“严以修身”也是习总书记在谈到“三严三实”所提出的关键内容。修身必先正心,正心才能修身。“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出自《尚书·伊训》),古人把修身作为一门功课,每天花一定的时间自省,如今我们同样强调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广大青年也应以正心塑品格,修身养心,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且纯粹,从而达到从“修身”到“治国”和“平天下”的转变。

2.齐家

在家庭生活中,道德教育是无处不在的,往往零零星星的小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尊老爱幼、感恩教育都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家风的建设在道德建设和青年培养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因此,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风建设作为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加强培养,不可忽视。

3.立业

谈起立业,必然会想到“工匠精神”。它是指工匠对于其自身产品的精益求精的一种精神理念,是一种个人对于价值的崇高追求和坚定不移的信仰。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认真、敬业的精神,其核心是不仅把立业作为养家糊口的手段,也作为生命的延续,以一种匠人精神追求生命超越。这种精神可以贯彻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因此,破除思想的障碍,鼓励“工匠精神”的回归具有重要意义。

4.平天下

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帮助人,用自己的能力感召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凝聚人。

当代广大青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中坚力量。因此,发挥新时代青年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尤为重要。在全球化的今天,日益崛起的中国对世界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的理想信仰在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一定会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源源不断地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因此,我们要坚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新时代青年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9.015.030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标签:;  ;  ;  ;  ;  ;  ;  ;  ;  ;  ;  ;  ;  ;  

袁友军:以理性信念为重点引导新时代青年人生使命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