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a Smash Product as a Transfinite Left Free Normalizing Extension and Its Application(论文文献综述)
李茵[1](2021)在《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以及大数据战略的深入实施,使得大数据成为科技创新引领与决策支撑的重要战略资源,科学研究与实践正在完成“假设驱动”到“数据驱动”的巨大转变,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利用能够为社会发展、政府治理、国家安全等提供新的动能。围绕国家大数据战略,丰富和拓展大数据应用创新领域,推动管理升级,给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政府部门带来许多新的重要课题。其中面向健康服务供给侧的决策支持、决策引导和决策创新中的数据驱动、数据价值转换问题即是管理学、数据科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更是情报学应对大数据环境开展智慧型情报服务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健康医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使医院管理和医院管理者的观念都随之变化。数据驱动对医院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提升医疗管理决策质量的角度出发,构建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过程模型,分析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并展开实证研究,为数据驱动决策领域的研究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为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对策及建议。基于此,通过界定“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医院管理评价”与“数据驱动决策”等相关概念,以回顾数据驱动决策、面向医疗健康领域的数据驱动决策、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以及数据驱动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法、半结构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扎根理论法、结构方程法、统计分析法、机器学习法分析了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的过程模型和影响因素模型,并构建了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围绕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这一核心研究内容,本文第三章在已有BASM模型研究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管理决策场景的特殊性,探索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的运行机理,构建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模型,以梳理驱动的路径,理清其中的内在逻辑。该模型由处理过程模型及支持过程模型两部分构成,旨在分别回答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中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数据本身如何转化并如何嵌入到医院管理决策过程中,二是医院中能够支持并且推动数据驱动决策的途径是什么。第四章采用扎根理论进行了面向医疗管理领域数据驱动决策的影响因素识别研究,编码面向医院管理者的半结构化访谈资料,经过饱和度测试,最终识别出了四个维度的影响因素。第五章在对影响因素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一步验证影响因素,探讨相关变量的权重和关系。阐述各个因素对医院管理决策的影响关系,验证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因素模型。第六章整合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过程模型和影响因素模型,构建支持医院管理决策全过程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探讨过程模型与影响因素模型的内在联系。第七章根据已构建的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进行基于DRGs分组的医疗服务能力评价和医生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的实证研究,修正和完善已构建的模型。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模型。基于现有的数据驱动决策机制模型,结合医院管理实践,构建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模型,该模型由处理过程模型及支持过程模型两部分构成,处理过程模型包括面向医院管理决策的数据处理过程和数据驱动的医院管理决策处理过程。决策处理过程既是数据处理过程的最后阶段,对数据处理的结果进行展示与应用,又会不断地产生新的数据,前推已有数据的老化和错误,补充和修正数据处理过程。而数据处理过程以决策处理过程中的阶段性需求为导向,能嵌入到决策处理过程的所有阶段,为决策处理的全流程服务。支持过程模型主要涉及两用户一技术。两用户包括数据分析人员和管理者,使能技术是创建和改进能够嵌入到操作系统的分析工具,这三个主体不能割裂独立,而可以互相转化并可能同时存在,共同对数据和决策进行处理,支持处理过程模型运转。(2)系统分析了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影响因素。对主观及客观上影响管理者数据驱动决策的因素进行整合和相关分析,确定四个核心影响因素范畴分别是医疗数据质量,信息技术,医院组织管理和管理者信息素养,构建了影响因素模型,发现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能受到管理者信息素养、医院组织管理和信息技术的正向影响,其中管理者信息素养最强,其次是医院组织管理和信息技术;医院组织管理对医疗数据质量、管理者信息素养、决策目标均有影响,对医疗数据质量的影响要强于管理者信息素养;医疗数据质量能够对信息技术产生正向影响;信息技术对决策目标具有正向影响。(3)构建了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将过程模型与影响因素模型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打造数据驱动决策模型,将医院数据质量标准化管理贯穿于医院管理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提升医务人员的信息技术、高效化管理增效医院组织三个方面分析模型的实现,提出模型优化建议。(4)基于DRGs的肺癌医疗服务绩效分析实证研究。模拟医院管理中运用DRGs分组工具解决绩效问题的真实场景,应用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模型,优化DRGs分组,优化绩效管理。研究最终确定性别、年龄、入院途径、离院方式、住院次数、医保付费方式、是否手术、合并症严重情况八个因素为影响肺癌医疗服务费用的因素,构建了8个DRGs分组,其中合并症严重程度、是否手术、住院次数是决策树分组的分类结点变量。选用医疗服务能力的指标(DRGs总权重、CMI)根据获取的数据进行比较,完成绩效评价工作,实现基于数据驱动决策的绩效管理。
江兵兵[2](2019)在《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半监督学习算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大量无标签样本和少量有标签样本。虽然有标签样本能够有效提升监督学习的性能,但是获取充足的有标签样本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仅使用少量有标签样本的监督学习泛化能力不强,而完全基于无标签样本的无监督学习往往效果不佳。这些传统的机器学习范式不仅没有性能上的优势,还浪费了数据资源。因此,研究能够同时利用有标签样本和无标签样本的机器学习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有标签样本较少时,半监督学习能够利用大量无标签样本改进学习性能,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半监督学习己经成为一类重要的机器学习范式,并被成功应用到诸多领域。然而,半监督学习在无标签样本的有效使用、高效利用以及在特征选择中的有效性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主要贡献总结如下:(1)对无标签样本的有效使用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稀疏贝叶斯的半监督学习框架以及基于该框架的半监督算法SBS2LEM和SBS2LVB。这两种算法具有良好的稀疏性,能够在训练过程中自动删除无关的无标签样本,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无标签样本。实验表明,SBS2LEM和SBS2LVB能够充分利用无标签样本提升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无标签样本提供的有效信息较少,SBS2LEM和SBS2LVB也能取得比其他基于图的半监督算法更好的性能。(2)对大量无标签样本的高效利用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稀疏贝叶斯的可扩展半监督学习算法SBS2LLP和ISBS2L。ISBS2L将SBS2LLP的二类边缘似然分解成与当前无标签样本相关和无关的两部分,从而量化了无标签样本对该边缘似然的贡献。训练过程中,ISBS2L使用增量策略,依次选择对边缘似然贡献最大的无标签样本,避免了直接使用所有的无标签样本。因此,ISBS2L具有更低的时间复杂度,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集。通过分析算法的鲁棒性和泛化误差边界,本文在理论上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靠性。实验表明,这两种算法在标准数据集上能够取得高度可比的性能;ISBS2L能够有效处理百万规模的数据,并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和可扩展性。(3)对半监督学习在特征选择中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的联合半监督特征选择与分类算法JSFS。通过在无标签样本上关联自调整的权重参数,JSFS能够自动选择有用的无标签样本并删除不相关的无标签样本,避免了不加区分地使用无标签样本,增强了对无标签噪声样本的鲁棒性。此外,JSFS能够自适应地选择相关特征并利用所选特征训练分类器,打破了现有算法需要预先确定所选特征数量并借助额外的学习算法训练分类器的限制。实验表明,相比于目前最先进的半监督特征选择算法,JSFS对噪声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并且能够有效处理高维数据。
徐博[3](2017)在《小型模块化固态燃料熔盐堆TMSR-SF2的热工水力设计与安全事故分析》文中提出钍基熔盐堆-固态燃料2号堆(TMSR-SF2)是基于球床熔盐堆固态燃料1号堆(SF1)的小型模块化堆型,这种新型概念堆吸收了SF1的氟盐冷却剂、包覆材料颗粒、高温低压运行、高热惰性、高安全裕度、高燃耗球床、在线换料、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等诸多优点,并通过小型模块化思维引入了包括简约系统,小体积优势、一体化设计、建造运输组装流程模块化、低启动资金、多模块功率调节、核热应用在内的新特点,相较SF1拥有显着的经济性与安全性优势。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前沿领域,SF2作为TMSR-SF系列的下一代堆型,其热工水力设计与安全事故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战略价值。本文第一部分基于熔盐堆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调研结果,提出了SF2的初步设计方案。然后使用Fluent软件完成了堆芯各部件与整体的热工水力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关键问题:(1)下降环腔与下腔室设计,缓解了局部湍流对结构的冲击效应;(2)反射层熔盐孔道与活性区进出口挡板设计,显着降低了压降并展平了温度分布;(3)上腔室设计,强化了冷却剂搅浑程度;(4)球床稳态与瞬态模拟,求解了温度分布与响应时间。除此之外,还使用经验与理论关系式完成了熔盐换热器与RVACS的初步计算。最终基于模拟结果完成了SF2的初步方案的优化设计,为安全事故分析提供了基本输入参数。本文第二部分使用RELAP软件开展了安全事故分析,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对SF2进行全堆节点化建模并对比验证了模型的等效性;(2)完成了一系列典型事故的模拟与分析,证明了SF2的高安全性,且安全系统与固有安全性具有的良好的互补性;(3)证明了小型模块化设计对事故种类、进程与物理现象的显着简化与整合作用;(4)通过一系列瞬态扰动事件的模拟与分析证明了固有安全性的高稳定作用;(5)综合考虑各类继发事件与安全策略,提出了依靠主循环泵冷却堆芯的事故缓解措施,验证了热惰性在固有安全性中的重要地位和强化手段;(5)对主要安全系统进行了不确定性研究,对其系统设计裕度提出了具体要求,证明了RVACS在事故前期与后期的局限性,给出了相应改进方法;(6)开展了关键反应性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证明了冷却剂反应性反馈在瞬态扰动中的稳定作用;(7)发现了事故后期回路因自然循环产生的振荡与逆流现象,揭示了其生成机制。最后通过比较分析事故模拟结果,总结了安全特性,提出了事故策略选择,证明了SF2当前设计可以满足主要安全设计准则。
李闯[4](2017)在《基于Q-type多项式的自由曲面表征函数及其在成像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各类光电产品的使用要求不断提高,由球面或幂级数非球面组成的传统光学系统已无法满足其高性能、小型化、低成本的要求。同时由于超精密光学加工技术和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光学自由曲面的高精度加工、检测成为可能,因其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和灵活的空间布局,能够最大程度的简化系统结构,显着提高系统性能,逐渐成为新一代的光学元件。本文在分析光学自由曲面的主要描述与设计方法基础上,深入研究了Q-type函数多形式表征自由曲面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理论分析法对Q-type函数多项式三种表达形式(包括Q-con型多项式、Q-bfs型多项式及Q-bfs扩展多项式)的数学构造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对Q-type函数多项式在表征光学自由曲面时所具有的特点及优势进行了研究。(2)Q-con型函数多项式表征的自由曲面在电子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设计了一款全视场为110°,焦距为1mm,F#3.3,系统总长为7.89mm,全视场内奈奎斯特空间频率156lp/mm处的MTF值大于0.37,成像效果接近衍射极限,满足了电子内窥镜对大视场、高成像质量及小型化的需求。与传统幂级数非球面设计相比,Q-con型自由曲面更具加工性,且能够有效降低系统的装配难度。(3)Q-bfs型函数多项式表征的自由曲面在全景鱼眼镜头光学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设计了一款全视场为180°,焦距为14mm,F#3.5,用于监控侦查的全景鱼眼镜头,设计结果满足要求。并在相同计算平台与结构参数下,应用幂级数非球面设计了一款鱼眼镜头,对两者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Q-bfs型自由曲面具有更高的系统像差校正能力,且能够有效提高系统优化设计效率,所设计的Q-bfs型自由曲面具有更小的加工难度,有利于提高光学元件的加工效率与镜头成品率,对两种设计曲面面型进行了实验加工与检测,其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崔晓波[5](2015)在《超临界机组典型非线性过程的建模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控制系统作为超临界机组的神经中枢,对机组稳定、安全与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实际控制系统存在再热汽温系统自动难投入和协调系统调节负荷速度慢的两个突出问题,本文围绕上述超临界机组两个典型非线性子系统开展了控制导向的建模与控制研究,进行了建模方法、优化算法改进、控制策略设计与控制方法改进等工作,利用所建模型分别对两个系统进行了预测控制设计与仿真试验研究,此外对机炉协调系统还进行了实际工程应用研究,本文的主要成果包括:1.针对阶跃响应连续模型传统辨识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辨识模型阶次与模型参数的连续时间模型辨识方法。将初始稳态值与模型参数共同纳入辨识参数向量,从而直接将阶跃响应输出作为原始辨识数据,避免了传统算法辨识前的数据增量化处理,消除了测量噪声和非稳定初始条件对增量化处理的影响;引入一阶积分环节实现了辨识模型纯延时参数的分离,实现了连续时间模型全参数直接辨识;通过滤波器避免了含有噪声信号的直接微分运算,减小了测量噪声对模型辨识的影响;结合经典的确定性系数R2与AIC标准确定了模型的阶次。基于该辨识算法建立了三个负荷点(高、中、低)的再热汽温系统模型。2.针对超临界机组实际再热汽温系统与预测控制算法本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aguerre函数的块结构多模型预测控制(MMBLFPC)算法。将预测控制用于再热汽温控制系统的设计,解决了再热汽温系统大惯性与大滞后问题;将预测控制的性能指标修改为集成经济性的性能指标,减少了再热汽温喷水量提高了机组经济性;结合多模型控制结构解决了再热汽温对象非线性的问题;采用块结构方式为预测控制提供更长的计算时间,通过引入Laguerre网络对优化变量进行压缩处理实现了优化变量的降维,提高了求解预测控制器的计算速度;将降阶后的数据驱动模型进行状态空间转换,转换后的模型用于MMBLFPC内部模型,避免了状态观测器的设计与丢番图方程的求解。通过MMBLFPC在三个工况点下的仿真验证,证明了MMBLFPC再热汽温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算法本身计算速度快易于工程应用。3.针对传统灰箱建模优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处理各种不等式约束的择优竞争型混合搜索优化算法。通过结合受限教学粒子群算法迅速确定可行解集空间区域;通过复合形算法提升了对非平滑问题在选定区域的搜索能力;通过结合搜索步长相对较大的生成集合算法解决了复合形算法计算量较大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复合形算法对带噪声的优化目标函数求解可能失效的问题。基于无噪声测试函数、噪声测试函数和本文的机炉协调模型与其它常用的灰箱模型优化算法进行比较,证明了此优化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对实际机组协调系统做了三个负荷段(高、中、低)的输入扰动试验,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试验数据,结合提出的优化算法对仿真模型的静态参数与动态参数进行优化求解,建立了适用负荷范围更广的非线性机炉协调仿真模型。4.针对基于线性化的传统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牛顿型非线性预测控制技术。通过在预测时域内改进原单点线性化不变模型为依赖状态变化的多点线性化模型,提高了预测控制器内部模型的预测精度,将所提算法应用于建立的机炉协调非线性模型,通过仿真比较证明了该控制策略对于非线性对象在长预测时域情况下,控制器性能优于传统单点线性化非线性预测控制。针对多变量预测控制器参数整定难的问题,结合电网考核性能指标与传统控制系统性能指标,利用Goal attainment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多目标控制器参数优化,得到了更优的控制器参数。针对所提控制算法计算复杂度更大的问题,结合支持向量机回归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复杂控制器显性计算转换思想,通过该思想将原改进的牛顿型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转化为显性的SVM运算,通过对建立的非线性机炉协调模型进行仿真研究,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5.提出了一种易于计算机实现的简化多模型切换预测控制算法并对机炉协调系统进行了工程应用。通过选择控制时域为1和单重合点预测思想简化了预测控制的计算;将输出预测的计算分解为自由输出与强迫输出两部分,避免了丢番图方程的求解;通过对传统二次规划算法进行修改,得到了一种可调节计算时间的简化二次规划算法,基于提出的简化算法求解控制率,降低了预测控制求解时间;采用多模型切换控制策略,解决了对象非线性问题。为了解决切换无扰的问题,将模糊隶属函数引入到性能指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软切换方法,特点是在实现切换无扰的同时提高计算效率。将提出的算法在超临界机组仿真机环境下进行大量的仿真验证,证明了此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将此控制方法实际应用于火电厂协调控制系统优化,优化前后效果明显,提高了机组的运行稳定性与负荷响应速度。
王丹[6](2011)在《多维多分辨仿生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指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别认证的技术。该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各种传感器以及统计和分类算法等高科技手段鉴定个人身份。在目前的研究与应用领域中,生物特征识别主要涉及到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计算机听觉、语音处理、多传感器技术、虚拟现实、计算机图形学、可视化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智能机器人感知系统等其他相关的研究。已被用于生物识别的生物特征有手形、指纹、脸形、虹膜、视网膜、脉搏、耳廓等,行为特征有签字、声音、按键力度等。基于这些特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经在过去的几年中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王守觉院士在对传统模式识别进行大量研究后发现,传统的模式是从特征空间中多类样本点的最佳划分出发,将待识别样本与之前学习过的样本逐一比较,然后判定待识别样本是否属于已学习过的某一类样本。发现这种理论有两个缺点:①遇到未学习过的样本时,会把新样本划分到已学习过的某一类样本中去;②在对未学习过的样本进行学习时,容易打乱原来已经学过的知识库,表现为破坏原学习过的旧样本的识别。针对以上问题,王守觉院士依据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提出了基于“人类认识过程”的仿生模式识别方法。这一新理论为计算机解决形象思维问题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本文在深入认识和全面分析现有的模式识别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模式识别无法处理“N+1”问题的不足和仿生模式识别在创建多维空间覆盖的难点,提出了基于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和多分辨分析理论的多维多分辨仿生识别方法,并且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在虹膜识别技术上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多维多分辨仿生识别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1)提出了一种对多种生物特征识别普遍适用的仿生识别方法——多维多分辨仿生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多分辨分析方法建立样本特征空间的多分辨表示,继而通过方向梯度描述符,建立特征样本信号的多分辨鲁棒表示;然后根据多个同类样本的自组织映射聚类和距离映射分布构建同类样本的最优多维空间拓扑覆盖;最后判定待测试样本是否属于相应的样本空间拓扑覆盖,从而实现样本识别决策。(2)在对生物特征图像的特征提取和表达阶段,首次利用多分辨分析的方法对图像进行特征表示,并且为了减小采集角度、光照条件等噪声的影响,将方向梯度描述符(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 HOG)引入到多尺度空间,建立了生物特征图像的多分辨鲁棒表示。(3)在覆盖集的构建阶段,通过自组织映射聚类(Self-Organizing Mapping,SOM)算法对高维空间中的样本点数据进行聚类以获取聚类中心,并将该中心作为超球面覆盖集的质心。另采用距离映射分布和概率统计学中的"3σ-”原则可获取超球体的半径,从而,根据每个子带的同类样本聚类中心和距离映射分布半径R可构造每个子带的超球面覆盖。(4)在识别阶段,根据仿生模式识别理论,若待测试样本属于相应样本的覆盖集合,则为同类样本;否则,为不同类样本。多分辨分析将同类样本分解为不同空间上若干个子带,则同类样本在多尺度空间形成若干个拓扑覆盖空间,而由于不同频带空间具有不同的分类识别性能。为了获取统一的融合识别框架,本文将核函数引入多尺度融合识别决策,选择合适的核函数可将不同尺度频带的识别判决结果实现有机统一。(5)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将本文理论应用于虹膜识别。虹膜由于光照不同以及采集人的不同导致规格不统一,首先对虹膜图像规范化和图像增强,实现归一化的虹膜纹理区域,降低其他干扰造成的影响。通过虹膜图像预处理,获取了64×512的虹膜纹理区域,为多分辨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然后,为了获取虹膜特征的多分辨表示,根据多小波具有优越于小波和小波包的数学特性,本文采用GHM多小波获取其多分辨表示,采用1层信号分解获取16个子带图像,然后在每个子带基础上,建立相应的HOG描述特征表示,其中每个子带包括4×4个图像块,每个图像块又包括2×2个图像子块,每个子块在[O,π]区间化分为9个方向子带。利用120个同类虹膜样本,通过自组织映射聚类和距离映射分布获取虹膜同类样本的多尺度拓扑覆盖表示,共获取16个不同频带上的拓扑覆盖。最后,基于JLUIRIS虹膜库对本文提出的识别算法进行测试。并利用国际上模式识别研究领域普遍采用的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判别本文方法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多维多分辨仿生识别方法适用于多种生物特征模式识别,该方法可为其他模式识别方法和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的研究提供借鉴。
武力[7](2009)在《基于离散元仿真的盾构密封舱压力平衡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机是国家基础建设、资源开发和国防建设急需的重大技术装备。密封舱压力的设置和控制直接关系到开挖地层的稳定、刀盘刀具的磨损和盾构掘进效率。针对目前盾构施工密封舱压力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密封舱压力控制缺少完备的力学模型的问题,本文以离散元数值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实验和施工数据验证,提出了改性土等效离散元模型及其参数反演方法,揭示了盾构掘进界面压力与密封舱隔板压力的映射关系、掘进参数与密封舱隔板压力的映射关系,为盾构施工密封舱压力控制提供机理模型,同时丰富和完善了离散元模型参数确定方法。离散单元法模拟盾构密封舱土压力系统工作过程的首要内容是改性土的模拟。以某地铁标段施工地层的砂土为原状土,根据实际施工改性剂的添加比例,在实验室配制了改性砂土并进行了改性砂土的坍落度实验和直剪实验;提出了改性砂土的等效离散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改性砂土坍落度实验和直剪实验的离散元数值实验模型。通过不同配比改性土坍落度实验和直剪实验的数值实验结果与实际实验结果相比较,证明在选取适当的等效模型参数的情况下,提出的改性砂土等效离散元模型能够模拟改性砂土的流动特性和抗剪强度特性。正确确定改性土等效离散元模型参数是离散元模拟盾构密封舱土压力系统工作过程的关键。将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三轴实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用于改性砂土等效离散元接触模型参数反演。反演目标是改性土三轴实验离散元数值模拟得到的主应力差和轴向应变曲线以及径向应变和轴向应变曲线与真实实验曲线误差最小,采用的求解策略是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参数识别。三轴实验的离散元数值模拟为网络提供训练样本,遗传算法和BP梯度下降算法优化网络的权值,改性土室内三轴实验的实际测量曲线为参数反演提供依据。通过反演预测的三轴实验结果与实际实验结果相比较,证明了反演方法的有效性,为改性砂土等效离散元模型参数确定提供依据,为密封舱土压力系统离散元仿真模型建立奠定基础。以某地铁标段施工的土压平衡盾构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盾构密封舱土压力系统离散元仿真的几何模型;根据盾构掘进过程中密封舱工作原理,提出盾构隧道不同埋深下掘进界面压力的模拟方法,以及掘进面生成颗粒、螺旋出口删除颗粒的改性土在密封舱中动态传输过程的模拟方法,确立了密封舱土压力系统离散元仿真模型的边界条件;通过密封舱隔板土压力的离散元仿真结果与实际施工检测结果相比较,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仿真结果的正确性,为进一步的密封舱压力控制机理模型建立奠定基础。在密封舱土压力系统离散元仿真模型基础上,研究了辐板式刀盘和辐条式刀盘两种情况下,隧道埋深分别为10m、15m和20m时的密封舱压力分布规律,建立密封舱隔板压力分布的数学模型;得出在盾构刀盘结构形式一定的条件下,掘进界面等效压力与密封舱隔板等效压力为比例关系的结论,将密封舱隔板等效压力与掘进界面等效压力的比值定义为压力传递系数,给出了压力传递系数与刀盘开口率的经验公式,为盾构掘进密封舱隔板压力的设定提供理论基础。在密封舱土压力系统离散元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开挖面颗粒生成个数和螺旋转速,模拟盾构掘进的不同工况,得到单位时间盾构开挖量(推进速度)、排土量(螺旋转速)与密封舱压力变化率的对应数据;分析不同推进速度和螺旋转速下的密封舱压力变化情况,研究推进速度对密封舱压力变化率的影响、螺旋转速对密封舱压力变化率的影响;建立出土率与密封舱压力变化率的数学关系,为盾构掘进密封舱压力控制提供参考模型。
关继发[8](2008)在《新建地铁隧道穿越既有地铁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鉴以往隧道穿越既有结构的工程风险管理经验,通过分析提炼、归纳总结,建立了一套新建地铁隧道穿越既有地铁的安全风险评估、管理体系,并完善了其配套的风险控制技术。该研究成果应用到北京地铁5号线下穿既有2号线区间隧道的工程实例中,取得了良好的安全、经济效益。(1)建立了隧道工程风险的评估体系,并探讨了隧道穿越既有地铁风险管理体系的内涵;基于风险动态分析方法,构建了隧道穿越既有地铁风险评估体系的基本流程图;明确了穿越既有地铁风险评估体系的研究思路和具体内容,并对穿越工程中的风险基础理论及风险控制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2)通过总结浅埋暗挖隧道穿越既有地铁工程中,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影响因素,以及既有地铁的现状评估程序、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既有地铁接近度划分,确定既有地铁的安全风险评估的等级、范围和基本目标、内容。(3)提出了基于监测数据的动态风险分析方法。该方法非常适合于隧道工程的风险评估与管理,且很符合隧道工程的“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理念;它通过现场的实际勘察记录、勘测记录、施工监测数据,以及综合了地层的工程地质特征、隧道风险的动态因素、风险作用的环境因素等,来分析、跟踪、掌握工程风险动态特性,因而比常规的风险分析更具有主动性,也能对隧道工程中的风险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4)实践表明:对隧道穿越既有地铁实施动态的风险分析、评估、动态监测与控制后,工程风险能显着降低。特别是,施工管理、施工注浆及注浆抬升、支护及衬砌、隧道开挖等环节中,通过过程的风险动态控制,其工程风险水平、等级有明显降低,这说明在隧道穿越既有地铁施工过程中,实行动态风险跟踪、控制、评估,具有明显的风险防范效果。(5)确定了隧道风险控制指标及控制值。通过总结目前国外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所应遵循的原则,指出了广义风险评估指标及狭义评估指标之间的关系,完善了隧道施工风险控制指标的内涵,确定了隧道风险控制指标及控制值,指出了根据既有地铁的重要程度以及其产生危险的后果,应以技术性的控制指标为主,非技术性的控制指标为辅的思想。(6)地层变形理论研究与计算分析。通过分析新建隧道开挖产生地层变形—既有结构—轨道三者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了既有结构和轨道的变形规律,以及二者之间可能发生的破坏类型和破坏模式。在穿越工程中,既可以根据施工方法,计算得到既有结构的安全控制标准;也可以根据既有结构的控制标准的反算,调整新建地铁隧道的施工方案,确保既有结构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反馈,并对整个工程实行全过程控制,以确保工程安全。理论、计算分析同时揭示了既有地铁注浆抬升机理,并给出了抬升注浆的实施性参数,研究成果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在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车站对穿越既有地铁工程实践中,文中研究成果应用良好,并得到了现场专家组的认可。(7)完善了穿越既有地铁的预警报警系统和抢险救援体系。组织了有效的风险分析、反馈、报警演练;通过调研分析及对既有地铁影响预测分析,对监控系统进行了选型与测试,使之能够实时掌握既有地铁结构和轨道系统的风险状态;制定了相应的变形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措施,根据监控数据的反馈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或调整施工方案,确保了运营安全;并在目前铁路隧道三级管理的基础上,对每级管理进行了更加具体的细化,使得风险管理体系更易于运作。
王沙燚[9](2008)在《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灾害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系统,它的发生、演化都具有相当复杂的特征,如有序化、突跳性、不可逆性、长期不可预测性以及模糊性、灰色特性等,这些特征都是传统的牛顿力学所不能描述的。然而,耗散结构、协同、突变论、混沌理论等非线性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的出现,使得从总体上研究系统灾变的非线性动力学发生、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成为可能。以耗散结构、协同、突变论、混沌理论的非线性理论强调了系统发生、演化的方向,亦即系统演化的不可逆性。开放的灾害系统吸收负熵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并在涨落作用下通过自组织和突变形成新的有序的结构—耗散结构。本文从耗散结构和自组织的角度研究整理了实际工程中的滑坡、围岩系统演化、水土流失、生物湮灭等灾变过程的发生、演化,总结了复杂性科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指导作用,并介绍了耗散理论在社会经济、证券市场、气象、水文循环中的应用。突变理论是研究系统的状态随外界控制参数连续改变而发生不连续变化的数学理论,是研究灾变系统突跳特性的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了尖点突变模型在系统危险性评价、预测和采矿、水利工程中灾害分析的应用,以及在隧道、地下硐室施工中防灾的指导作用;介绍了含软弱夹层岩体边坡失稳问题和建筑火灾的燕尾突变模型的应用。针对灾害系统的模糊性和灰色特性,本文介绍了利用模糊理论和灰色预测理论,为灾害系统的分级、综合评价、聚类分析和灾害的预测等问题整理出了较系统的解决办法。此外,灾害链理论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灾害理论,本文介绍了基于灾害链式发生机理的防灾减灾新方法的当前有关成果。信息熵是热力学熵的推广,是系统混乱程度的测度。灾害系统的发生就是降维、有序化的过程,因此,用信息熵的演化来描述灾害系统的发生、演化特征是可行的。本文在修正一些既有灾害熵表述的不足之处基础上,构造灾变信息熵基本量的特征,并提出了基于损伤张量第一不变量构造损伤信息熵的观念。介绍了信息熵应用于系统的安全评价以及水文循环等实际问题中。混沌论是上世纪60年代才建立起来的科学,混沌是指在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无规则性或不规则性,灾害的混沌特征主要表现在短期可预测而长期不可预测的特征。用Lyapunov指数、Kolmogorov熵、分数维等研究、预测灾害系统的演化,以达到防灾的目的。本文介绍了滑坡、基坑的非线性混沌预测以及基于混沌理论的冲击地压预测的具体方法。本文总结大量的灾害研究的资料,并以此为基础探索、总结了灾害系统的非线性与灾变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从大系统角度讨论了如何研究灾害孕育、演化、发生、传播、影响,评定、预测和防止的普遍规律和方法。提出了建立灾害系统和灾变动力学的思想和理论框架体系,为灾害研究以及防灾减灾提供了新思路。
朱丽红[10](2007)在《旧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与预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解现有路面使用状况,采取合适的维修方案,科学分配养护资金,并最大限度的利用已有道路资源,对路面使用性能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与预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了旧路面使用性能影响因素、现有评价和预测方法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以结构承载力、路面平整度、破损状况及抗滑能力四大因素为主线,考虑路面罩面及加铺的工程实际,充分利用新型无损检测手段,引入改进后的参数对路面工作性能进行评定,并利用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技术对路面性能进行长期预测,利用断裂力学理论预估了旧水泥路面和沥青加铺层的疲劳寿命,为路面加铺改造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等提供有力的帮助。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五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综合分析总结常用旧路面使用性能单项指标及其评价方法,分析其可取之处与存在的不足;(2)提出改进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单项指标及评价方法,考虑了板体脱空、接缝传荷能力等各种直接制约并决定加铺和养护方案的因素,同时研究了旧混凝土板破损的处理方法和措施,重点研究了不同坏板率情况下所应采取的措施,首次利用层次分析法判定了一个路段采取打碎处理时相应的坏板率;(3)重新分配指标权重,提出新的综合评价方法;(4)以工程实例验证改进后的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与方法;(5)利用遗传算法与人工神经网络优缺点互补的特点,建立了混合遗传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以工程实体为例加以验证。
二、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a Smash Product as a Transfinite Left Free Normalizing Extension and Its Applic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a Smash Product as a Transfinite Left Free Normalizing Extension and Its Applic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数据驱动决策的研究现状 |
1.3.2 数据驱动医疗健康领域决策的研究现状 |
1.3.3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的研究现状 |
1.3.4 数据驱动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5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和方法 |
2.1 医院管理相关概念 |
2.1.1 医院管理 |
2.1.2 医院管理评价 |
2.1.3 医院管理者 |
2.2 决策支持相关理论 |
2.2.1 西蒙决策理论 |
2.2.2 数据驱动决策相关理论 |
2.3 信息链理论 |
2.3.1 信息链与信息技术 |
2.3.2 “信息”上溯到“数据”带来的变化 |
2.3.3 信息链视域下的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 |
2.4 BASM模型 |
2.4.1 BASM模型的产生 |
2.4.2 BASM模型的研究现状 |
2.4.3 基于BASM模型的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研究 |
2.5 相关研究方法 |
2.5.1 扎根理论 |
2.5.2 结构方程模型 |
2.5.3 决策树算法--CHAID |
2.6 相关应用场景 |
2.6.1 医疗服务绩效 |
2.6.2 DRG在医疗服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模型构建 |
3.1 面向医院管理决策的数据驱动过程模型 |
3.1.1 数据驱动决策模式运行机制 |
3.1.2 BASM的过程模型 |
3.1.3 基于BASM过程模型的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过程模型构建 |
3.2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模型要素分析 |
3.2.1 驱动要素 |
3.2.2 需求要素 |
3.2.3 支持要素 |
3.2.4 要素间关系 |
3.3 数据驱动的医院管理决策中数据处理过程 |
3.3.1 医疗数据存在的问题 |
3.3.2 面向医院管理决策的数据处理原则 |
3.3.3 面向医院管理决策的数据处理过程 |
3.4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模型运行机制 |
3.4.1 面向医院管理决策的信息链转化过程 |
3.4.2 数据驱动的医院管理决策制定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研究问题与研究程序 |
4.1.1 研究问题 |
4.1.2 研究方法 |
4.1.3 研究程序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对象选取 |
4.2.2 资料收集 |
4.2.3 信效度检验 |
4.3 编码分析 |
4.3.1 开放式编码 |
4.3.2 主轴编码 |
4.3.3 选择性编码 |
4.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4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与阐释 |
4.4.1 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 |
4.4.2 影响因素分析 |
4.4.3 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5.1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因素变量选择与界定 |
5.1.1 医疗数据质量维度 |
5.1.2 信息技术维度 |
5.1.3 医院组织管理维度 |
5.1.4 管理者信息素养维度 |
5.1.5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维度 |
5.2 相关研究假设 |
5.2.1 医疗数据质量 |
5.2.2 信息技术 |
5.2.3 医院组织管理 |
5.2.4 管理者信息素养 |
5.3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问卷修正 |
5.4 数据获取与统计分析 |
5.4.1 研究对象 |
5.4.2 样本量的选择 |
5.4.3 信度分析 |
5.4.4 样本分布 |
5.4.5 样本数据相关性 |
5.5 效度分析 |
5.5.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5.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6 基于结构方程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检验修正 |
5.6.1 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5.6.2 模型基本适配评估 |
5.6.3 假设检验的结果 |
5.7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
5.7.1 影响因素强度分析 |
5.7.2 医疗数据质量对信息技术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
5.7.3 信息技术对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
5.7.4 医院组织管理对医疗数据质量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
5.7.5 医院组织管理对管理者信息素养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
5.7.6 医院组织管理对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
5.7.7 管理者信息素养对医疗数据质量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
5.7.8 管理者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
5.7.9 管理者信息素养对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研究 |
6.1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模型构建 |
6.2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的驱动机制 |
6.2.1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的驱动目标 |
6.2.2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的驱动特征 |
6.2.3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的驱动过程 |
6.3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模型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
6.3.1 医疗数据质量在数据驱动决策模型中的影响机制 |
6.3.2 信息技术在数据驱动决策模型中的影响机制 |
6.3.3 医院组织管理在数据驱动决策模型中的影响机制 |
6.3.4 管理人员素养在数据驱动决策模型中的影响机制 |
6.4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模型对医院管理的提升策略 |
6.4.1 提升医疗数据质量 |
6.4.2 发挥信息技术使能作用 |
6.4.3 发挥医院组织管理支持作用 |
6.4.4 提高管理人员信息素养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的实证研究 |
7.1 资料来源与研究对象 |
7.2 原发性肺癌患者的DRGS分组 |
7.2.1 数据基础 |
7.2.2 数据纳入 |
7.2.3 术语映射 |
7.2.4 DRGs分组结果对比 |
7.3 基于DRGS细分组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估 |
7.3.1 基于决策树的原发性肺癌患者DRGs细分组模型 |
7.3.2 基于DRGs细分组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估指标 |
7.3.3 医生医疗服务绩效指标统计结果 |
7.3.4 科室医疗服务绩效指标统计结果 |
7.4 讨论 |
7.4.1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过程 |
7.4.2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因素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创新 |
8.1 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病案组DRGS分组情况 |
附录2 医生组DRGS分组情况 |
附录3 访谈提纲 |
附录4 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与致谢 |
(2)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半监督学习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有待研究的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知识介绍 |
2.1 贝叶斯方法 |
2.2 稀疏贝叶斯方法 |
2.3 近似推断方法 |
2.3.1 变分贝叶斯方法 |
2.3.2 拉普拉斯近似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稀疏贝叶斯的半监督学习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相关工作 |
3.3 基于稀疏贝叶斯的半监督学习算法 |
3.3.1 基于稀疏贝叶斯的半监督学习框架 |
3.3.2 基于最大化后验估计的稀疏贝叶斯半监督学习算法 |
3.3.3 基于全贝叶斯估计的稀疏贝叶斯半监督学习算法 |
3.3.4 预测样本标签 |
3.4 实验验证 |
3.4.1 人工数据集上的实验 |
3.4.2 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 |
3.4.3 UCI数据集上的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稀疏贝叶斯的可扩展半监督学习算法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3 基于稀疏贝叶斯的可扩展半监督学习算法 |
4.3.1 基于拉普拉斯近似的稀疏贝叶斯半监督学习算法 |
4.3.2 增量稀疏贝叶斯半监督学习算法 |
4.3.3 复杂度分析 |
4.4 鲁棒性和泛化误差分析 |
4.5 实验验证 |
4.5.1 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 |
4.5.2 参数敏感性分析 |
4.5.3 中等规模和大规模数据集上的实验 |
4.5.4 可扩展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贝叶斯的联合半监督特征选择与分类算法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3 基于贝叶斯的联合半监督特征选择与分类算法 |
5.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
5.3.2 特征参数与无标签样本参数的先验 |
5.3.3 优化参数 |
5.4 实验验证 |
5.4.1 实验设置 |
5.4.2 算法对噪声特征和噪声无标签样本的鲁棒性 |
5.4.3 算法在高维数据集上的性能 |
5.4.4 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和收敛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泛化误差边界中的证明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小型模块化固态燃料熔盐堆TMSR-SF2的热工水力设计与安全事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附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固态燃料氟盐球床堆 |
1.1.2 小型化与模块化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m-AHTR |
1.2.2 Thorcon |
1.2.3 NuScale |
1.2.4 MARK-I |
1.2.5 CLEAR-SR |
1.2.6 小结 |
1.3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原理与计算软件介绍 |
2.1 热工水力程序介绍 |
2.1.1 CFD历史简介 |
2.1.2 Fluent软件简介 |
2.1.3 Fluent控制方程介绍 |
2.1.4 Fluent湍流模型介绍与选择 |
2.1.5 Fluent UDF介绍 |
2.1.6 Fluent多孔介质设置 |
2.1.7 Fluent适用性分析 |
2.2 安全分析程序介绍 |
2.2.1 RELAP程序介绍 |
2.2.2 RELAP程序结构介绍 |
2.2.3 RELAP控制方程介绍 |
2.2.4 RELAP基本模型介绍 |
2.2.5 RELAP修改物性 |
2.2.6 RELAP的适用性分析 |
2.3 安全分析方法介绍 |
2.3.1 保守评价方法 |
2.3.2 最佳估算分析方法 |
2.3.3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2.3.4 敏感性分析方法 |
2.3.5 CSAU方法简介 |
2.4 小结 |
第三章 TMSR-SF2总体设计方案介绍 |
3.1 TMSR-SF2总体设计方案介绍 |
3.2 概念设计流程图与参数拟定 |
3.3 TMSR-SF2各系统介绍 |
3.3.1 反应堆模块划分与介绍 |
3.3.2 堆本体模块划分与介绍 |
3.4 中子物理计算结果 |
3.4.1 功率分布结果影响 |
3.4.2 反应性系数计算结果 |
3.5 小结 |
第四章 TMSR-SF2热工水力设计 |
4.1 热工水力设计准则与流程 |
4.1.1 热工水力设计准则 |
4.1.2 热工水力设计流程图 |
4.2 网格与参数设置 |
4.2.1 网格无关性验证 |
4.2.2 物性参数 |
4.2.3 球床多孔介质参数 |
4.2.4 边界条件 |
4.2.5 热功率分布 |
4.3 堆芯热工水力模拟 |
4.4 堆芯部件热工水力模拟 |
4.4.1 下降环腔 |
4.4.2 下腔室 |
4.4.3 活性区入口挡板与下反射层熔盐孔道 |
4.4.4 活性区与小圆台 |
4.4.5 活性区出口挡板与上反射层熔盐孔道 |
4.4.6 上腔室 |
4.4.7 卸料槽与停堆棒通道 |
4.4.8 其他设计方案比较简述 |
4.5 换热器热工设计 |
4.5.1 换热器类型选择与需求考量 |
4.5.2 MSBR熔盐换热器 |
4.5.3 MSBR熔盐换热器经验关系式 |
4.5.4 SF2熔盐换热器设计 |
4.6 RVACS热工设计 |
4.7 TMSR-SF2设计参数确定 |
4.8 小结 |
第五章 TMSR-SF2安全系统介绍与RELAP建模 |
5.1 TMSR-SF2固有安全性介绍 |
5.1.1 小型模块化设计 |
5.1.2 氟盐冷却剂 |
5.1.3 包覆颗粒材料 |
5.1.4 球床堆芯 |
5.1.5 三回路设计 |
5.1.6 固有安全性小结 |
5.2 TMSR-SF2安全系统介绍 |
5.2.1 安全系统要求准则 |
5.2.2 控制棒系统 |
5.2.3 RVACS |
5.2.4 停堆刀片 |
5.2.5 吸收球 |
5.2.6 堆芯排盐系统 |
5.2.7 堆舱热屏蔽系统 |
5.2.8 吸热缓冲熔盐 |
5.2.9 其他安全系统 |
5.3 RELAP节点建模 |
5.3.1 反应堆压力容器 |
5.3.2 回路与换热器 |
5.3.3 堆舱与RVACS |
5.4 RELAP的安全限值与逻辑设定 |
5.5 小结 |
第六章 TMSR-SF2瞬态事故模拟与安全策略研究 |
6.1 典型事故选取与安全事故分级 |
6.1.1 国际核事故分级标准 |
6.1.2 TMSR-SF2事故分级标准 |
6.1.3 典型事故选取 |
6.2 LOHS、LOFC与SBO事故模拟 |
6.2.1 默认工况 |
6.2.2 落棒失败工况 |
6.2.3 泵维持运行工况 |
6.2.4 泵维持运行且落棒失败工况 |
6.2.5 RVACS失效工况 |
6.2.6 第二套停堆棒落棒工况 |
6.2.7 事故结果比较 |
6.3 LOHS-ATWS、LOFC-ATWS与SBO-ATWS事故模拟 |
6.3.1 默认工况 |
6.3.2 RVACS失效工况 |
6.3.3 一二回路泵维持运行工况 |
6.3.4 二回路泵维持运行工况 |
6.3.5 二回路泵维持运行且RVACS失效工况 |
6.3.6 一回路泵维持运行工况 |
6.3.7 一回路泵维持运行且RVACS失效工况 |
6.3.8 事故结果比较 |
6.4 UCRW-ATWS事故模拟 |
6.4.1 默认工况 |
6.4.2 泵维持运行工况 |
6.4.3 事故结果比较 |
6.5 地震事故模拟 |
6.6 卡轴事故模拟 |
6.7 瞬态微扰影响 |
6.7.1 三回流流速微扰 |
6.7.2 三回流温度微扰 |
6.7.3 一回路主泵流速微扰 |
6.7.4 二回路主泵流速微扰 |
6.7.5 RVACS误操作开启 |
6.7.6 瞬态微扰总结 |
6.8 安全特性与事故策略的总结 |
6.9 小结 |
第七章 TMSR-SF2安全系统特性研究 |
7.1 安全系统在不同事故中的表现比较 |
7.1.1 RVACS |
7.1.2 控制棒 |
7.1.3 主泵 |
7.2 安全系统不确定性研究 |
7.2.1 控制棒落棒延迟 |
7.2.2 控制棒落棒速度 |
7.2.3 控制棒落棒根数 |
7.2.4 RVACS启动延迟 |
7.2.5 一回路泵维持运行一段时间后失效 |
7.2.6 二回路泵维持运行一段时间后失效 |
7.2.7 UCRW-ATWS提棒速度 |
7.2.8 其他 |
7.3 逆流与振荡现象研究 |
7.3.1 落棒成功 |
7.3.2 落棒失败 |
7.4 关键参数敏感性分析 |
7.4.1 SBO事故 |
7.4.2 ATWS-SBO事故 |
7.5 安全系统特性与安全设计准则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8.2.1 热工水力设计 |
8.2.2 安全事故模拟 |
8.2.3 实验验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Q-type多项式的自由曲面表征函数及其在成像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光学自由曲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学自由曲面简介 |
1.2.2 光学自由曲面的主要描述与设计方法概述 |
1.2.3 矢量像差理论 |
1.2.4 自由曲面应用简介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光学自由曲面的常见表征函数 |
2.1 非均匀有理B样条 |
2.2 Zernike多项式 |
2.3 XY多项式 |
2.4 径向基函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Q-type函数多项式表征自由曲面理论 |
3.1 Q-type函数多项式的数学模型 |
3.1.1 Q-con型函数多项式 |
3.1.2 Q-bfs型函数多项式 |
3.1.3 Q-bfs扩展函数多项式 |
3.2 Q-type函数多项式表征自由曲面的特点及优势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Q-con型函数多项式的电子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电子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设计 |
4.2.1 光学系统设计参数 |
4.2.2 初始结构的选取 |
4.2.3 设计结果与像质评价 |
4.3 系统性能分析 |
4.3.1 Q-con型自由曲面与传统幂级数非球面设计结果比较分析 |
4.3.2 两种曲面面型的可加工性分析 |
4.3.3 系统装配敏感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Q-bfs型函数多项式的全景鱼眼镜头光学系统设计 |
5.1 引言 |
5.2 鱼眼镜头相关设计理论 |
5.2.1 鱼眼镜头成像的基本原理 |
5.2.2 鱼眼镜头的基本结构与光学特性 |
5.3 全景鱼眼镜头光学系统设计 |
5.3.1 光学系统设计参数 |
5.3.2 初始结构的选取 |
5.3.3 光学系统优化设计 |
5.3.4 像质评价 |
5.3.5 系统的公差分析 |
5.3.6 传统幂级数非球面设计鱼眼镜头结果 |
5.4 Q-bfs型自由曲面与幂级数非球面的加工与检测分析 |
5.4.1 两种曲面面型的加工与分析 |
5.4.2 两种曲面面型的检测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学术成果 |
(5)超临界机组典型非线性过程的建模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超临界机组典型非线性过程建模研究现状 |
1.2.1 再热汽温系统建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协调系统建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超临界机组典型非线性过程控制研究现状 |
1.3.1 再热汽温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协调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文章主要工作与结构 |
1.4.1 文章主要工作 |
1.4.2 文章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改进参数辨识方法的再热汽温系统建模 |
2.1 引言 |
2.2 线性滤波法基本原理 |
2.3 连续时间系统参数辨识 |
2.3.1 初始状态值处理 |
2.3.2 带有积分环节的滤波器 |
2.3.3 参数估计计算 |
2.4 模型阶次确定准则 |
2.5 再热汽温对象动态特性试验 |
2.6 再热汽温系统建模 |
2.7 模型验证 |
2.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多模型块结构Laguerre函数预测控制在再热汽温系统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数据驱动块结构预测控制 |
3.2.1 预测控制块结构实现 |
3.2.2 数据驱动状态空间模型 |
3.3 基于Laguerre函数模型预测控制结构 |
3.3.1 向量压缩 |
3.3.2 离散Laguerre网络 |
3.3.3 Laguerre函数模型预测控制 |
3.4 集成经济性性能指标 |
3.5 多模型策略 |
3.6 仿真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竞争型混合搜索优化算法的超临界机组协调系统灰箱建模 |
4.1 引言 |
4.2 基于择优竞争型混合搜索优化算法 |
4.2.1 受限教学粒子群算法 |
4.2.2 生成集合算法 |
4.2.3 复合形算法 |
4.2.4 约束处理方法 |
4.2.5 TPSOGC计算方法流程 |
4.2.6 标准函数比较测试 |
4.2.7 测试结果分析 |
4.3 超临界机组协调系统非线性灰箱建模 |
4.3.1 原文献模型修正 |
4.3.2 协调系统状态空间实现 |
4.3.3 模型参数求取 |
4.3.4 现场数据验证 |
4.3.5 开环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显性改进型非线性预测控制及其在协调系统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改进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
5.2.1 多点线性化模型预测 |
5.2.2 滚动优化指标函数 |
5.2.3 约束处理 |
5.2.4 协调系统模型线性化 |
5.2.5 仿真研究 |
5.3 基于电网AGC考核指标的控制器参数优化 |
5.3.1 并网机组AGC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 |
5.3.2 优化目标与约束确定 |
5.3.3 基于Goal attainment算法的控制器多目标优化 |
5.3.4 优化结果 |
5.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显性预测控制 |
5.4.1 支持向量机回归原理 |
5.4.2 预测控制SVM显性实现 |
5.4.3 仿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简化多模型切换预测控制在协调系统中的工程应用 |
6.1 引言 |
6.2 简化多模型切换预测控制 |
6.2.1 预测模型 |
6.2.2 控制率计算 |
6.2.3 简化的二次规划算法 |
6.2.4 多模型软切换策略 |
6.3 仿真机测试验证 |
6.3.1 机组升降负荷的性能比较 |
6.3.2 AGC方式下负荷调节性能比较 |
6.3.3 一次调频性能比较 |
6.4 实际工程应用 |
6.4.1 工程应用中的实际问题 |
6.4.2 工程应用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成果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6)多维多分辨仿生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物特征识别研究现状 |
1.2.1 生物特征的分类 |
1.2.2 常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
1.2.3 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 |
1.3 生物特征识别实现技术分析 |
1.4 生物特征识别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组织 |
第2章 生物特征仿生识别理论 |
2.1 前言 |
2.2 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 |
2.2.1 传统模式识别与仿生识别的区别 |
2.2.2 仿生模式识别方法 |
2.3 高维空间几何分析基本理论 |
2.3.1 高维空间及高维空间的点 |
2.3.2 高维空间中的基本图形 |
2.4 高维空间几何覆盖理论 |
2.4.1 覆盖 |
2.4.2 覆盖比 |
2.4.3 局部顶点覆盖 |
2.4.4 覆盖积 |
2.5 高维空间几何的分析方法 |
2.5.1 主元分析方法及其在高维空间的几何意义 |
2.5.2 高维空间形象几何仿生信息学的原理分析 |
2.6 仿生模式识别应用效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分辨分析 |
3.1 前言 |
3.2 小波 |
3.2.1 L~2(R)空间 |
3.2.2 小波的数学定义 |
3.3 常用的小波函数 |
3.3.1 Haar小波 |
3.3.2 调频高斯类小波 |
3.3.3 Laplace小波 |
3.3.4 Marr小波 |
3.3.5 Daubechies小波 |
3.3.6 样条类小波 |
3.4 多小波 |
3.4.1 基本概念 |
3.4.2 性质分析 |
3.5 多分辨率分析的定义和性质 |
3.5.1 定义和基本思想 |
3.5.2 性质分析 |
3.5.3 实现方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维多分辨仿生识别方法 |
4.1 前言 |
4.2 仿生模式识别研究现状 |
4.3 多维多分辨仿生识别框架 |
4.4 多分辨的特征表达 |
4.4.1 GHM多小波变换 |
4.4.2 梯度方向描述符表示 |
4.5 高维球面覆盖的构建 |
4.5.1 SOM聚类 |
4.5.2 距离映射分布 |
4.5.3 核函数的构建 |
4.6 多尺度融合识别决策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多维多分辨仿生识别方法的虹膜识别技术 |
5.1 虹膜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
5.2 虹膜的生理结构分析 |
5.3 虹膜仿生识别技术原理 |
5.4 虹膜预处理 |
5.4.1 虹膜定位 |
5.4.2 仿射变换 |
5.4.3 光照校正 |
5.5 虹膜特征提取与表达 |
5.5.1 多小波变换 |
5.5.2 HOG表达 |
5.5.3 空间映射 |
5.6 虹膜特征超维空间覆盖的构造 |
5.7 虹膜特征多分辨仿生识别 |
5.8 实验结果分析与比较 |
5.8.1 评价指标 |
5.8.2 实验结果分析 |
5.8.3 与隐马尔可夫模型识别方法的比较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6.1.1 主要研究结论 |
6.1.2 主要创新点 |
6.1.3 研究中的经验和不足 |
6.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基于离散元仿真的盾构密封舱压力平衡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盾构改性土特性实验 |
1.3.2 岩土模型参数反演方法 |
1.3.3 盾构密封舱压力平衡控制 |
1.3.4 离散元数值模拟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离散元基本理论 |
2.1 离散元基本方程 |
2.1.1 离散元力学模型 |
2.1.2 接触本构关系作用原理 |
2.1.3 单元运动方程 |
2.2 离散单元法模拟 |
2.2.1 颗粒接触模型 |
2.2.2 平均应力和应变 |
2.2.3 计算稳定性和效率 |
2.2.4 模拟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改性砂土力学特性实验 |
3.1 原始砂土物理力学特性 |
3.2 改性砂土重建 |
3.3 力学特性实验 |
3.3.1 不同配比改性砂土坍落度实验 |
3.3.2 不同配比改性砂土直剪实验 |
3.3.3 典型改性砂土三轴压缩实验 |
3.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改性砂土离散元分析模型 |
4.1 改性砂土等效离散元模型提出 |
4.2 等效离散元模型可行性分析 |
4.2.1 模拟改性砂土流动特性的可行性 |
4.2.2 模拟改性砂土抗剪强度特性可行性 |
4.2.3 等效模型参数与改性砂土特性参数的关系 |
4.3 改性砂土等效离散元模型参数反演 |
4.3.1 等效模型参数反演的数学模型 |
4.3.2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模型参数反演方法 |
4.3.3 改性砂土等效离散元模型参数反演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盾构密封舱土压力系统离散元仿真 |
5.1 盾构密封舱工作原理 |
5.2 密封舱土压力系统离散元仿真模型 |
5.2.1 墙体几何模型建立 |
5.2.2 仿真模型边界条件 |
5.2.3 改性砂土等效离散元模型参数 |
5.2.4 密封舱压力仿真结果的获取 |
5.3 密封舱土压力系统仿真过程 |
5.4 密封舱隔板观测压力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盾构密封舱压力平衡机理分析 |
6.1 密封舱压力平衡状态分析 |
6.1.1 掘进界面稳定载荷域 |
6.1.2 密封舱压力平衡状态定义 |
6.2 平衡状态下密封舱压力分布规律 |
6.2.1 隔板压力分布离散元模拟结果 |
6.2.2 隔板压力分布数学模型 |
6.2.3 隔板压力与掘进界面压力映射关系模型 |
6.3 掘进参数对密封舱隔板压力影响机理 |
6.3.1 盾构埋深对螺旋输送机排土量的影响 |
6.3.2 盾构排土率与密封舱隔板压力映射关系模型 |
6.3.3 刀盘转速和结构对密封舱压力的影响 |
6.4 基于机理模型的密封舱压力平衡控制原理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创新点摘要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改性砂土等效离散元模型参数反演神经网络训练样本 |
附录B 密封舱压力离散元数值模拟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新建地铁隧道穿越既有地铁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地下工程风险问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安全风险理论的研究 |
1.2.2 国内地下结构工程风险分析发展过程 |
1.3 隧道穿越既有线工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近距离平行穿越隧道的研究 |
1.3.2 交叉穿越隧道的研究 |
1.3.3 环境影响动态控制的研究 |
1.3.4 新建隧道穿越既有线工程实例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2 隧道穿越既有地铁安全风险的基本体系研究 |
2.1 风险管理科学理论与评估体系研究 |
2.1.1 风险管理的学科体系 |
2.1.2 风险的基本概念 |
2.2 隧道穿越既有地铁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
2.2.1 一般风险评估基本流程 |
2.2.2 隧道穿越既有地铁工程施工风险研究 |
2.2.3 隧道穿越既有地铁施工动态风险研究基本流程 |
2.2.4 隧道穿越既有地铁动态风险研究基本体系的建立 |
2.3 小结 |
3 隧道穿越既有地铁安全风险分析 |
3.1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
3.2 隧道穿越既有地铁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风险分析 |
3.2.1 地层变形的原因分析 |
3.2.2 地层变形的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
3.3 既有地铁现状评估 |
3.3.1 既有地铁现状调查与评估的目的及意义 |
3.3.2 既有地铁现状调查与评估程序 |
3.3.3 既有地铁现状安全性评估内容及范围 |
3.3.4 既有地铁状况及环境调查 |
3.3.5 既有地铁现状调查与检测的内容和方法 |
3.4 既有地铁承载能力及变形能力的评估 |
3.5 既有地铁风险等级划分 |
3.5.1 风险等级划分的目的 |
3.5.2 风险等级划分所依据的主要因素 |
3.5.3 风险等级划分的程序 |
3.5.4 既有地铁构筑物影响的风险等级划分 |
3.6 评估报告 |
3.7 小结 |
4 隧道穿越既有地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理论研究 |
4.1 常用风险分析方法及比较 |
4.1.1 定性分析方法 |
4.1.2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
4.1.3 定量分析方法 |
4.1.4 改进方法和综合应用方法 |
4.1.5 工程项目风险的动态分析法 |
4.2 基于监控量测体系的隧道工程风险动态分析法 |
4.3 既有地铁结构安全风险预测方法研究 |
4.3.1 既有结构的破坏模式与评估方法 |
4.3.2 既有结构的评价方法 |
4.3.3 地基与结构物分开的影响预测法 |
4.4 小结 |
5 隧道穿越既有地铁风险分析评价指标及控制 |
5.1 风险指标的概念 |
5.2 风险评价的ALARP原则 |
5.3 风险评价标准 |
5.3.1 风险的表征 |
5.3.2 基本原则 |
5.4 隧道穿越既有地铁风险分析指标及其控制标准 |
5.4.1 制定控制标准的原则 |
5.4.2 既有地铁控制标准 |
5.4.3 控制指标的确定 |
5.4.4 控制标准的确定 |
5.5 隧道穿越既有地铁关键技术风险控制 |
5.6 隧道穿越既有地铁风险管理及跟踪 |
5.6.1 风险控制管理及跟踪方案 |
5.6.2 隧道施工控制管理 |
5.6.3 施工监测管理预警报警体系 |
5.6.4 抢险救援状态 |
5.6.5 应急救援预案体系 |
5.6.6 应急救援预案 |
5.6.7 其它突发事件预案 |
5.7 小结 |
6 隧道穿越既有地铁安全风险评估实例 |
6.1 北京地铁新建隧道穿越既有地铁崇文门车站工程概况 |
6.1.1 工程概况 |
6.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
6.1.3 既有地铁结构情况 |
6.2 既有地铁崇文门车站结构评估 |
6.2.1 施工前评估 |
6.2.2 施工中评估 |
6.3 既有地铁崇文门车站结构预测及评估计算结果与分析 |
6.3.1 在既有地铁纵向方向上,道床与轨道的计算 |
6.3.2 既有地铁横向方向上,道床与轨道的计算 |
6.4 隧道穿越既有地铁崇文门车站控制指标及控制标准 |
6.4.1 初步拟定施工方案 |
6.4.2 施工方案优化 |
6.4.3 既有结构分步变位控制标准曲线的设计 |
6.5 隧道穿越既有地铁崇文门车站安全风险评价 |
6.5.1 风险辨识 |
6.5.2 风险估计及评价 |
6.6 五号线崇文门车站穿越工程监控量测 |
6.6.1 中洞管棚施作所致既有地铁沉降分析 |
6.6.2 中洞导洞开挖所致既有地铁沉降分析 |
6.6.3 既有地铁横断面沉降姿态分析 |
6.6.4 结构裂缝、道床与隧道净空监测分析 |
6.7 隧道穿越既有地铁崇文门车站注浆抬升控制风险措施 |
6.7.1 注浆施工工艺及措施 |
6.7.2 注浆抬升效果及其评价 |
6.8 隧道穿越崇文门车站工程的沉降控制、恢复及加固措施 |
6.8.1 变形缝渗漏水处理方法 |
6.8.2 结构裂缝治理方法 |
6.8.3 轨道沉降处理方法 |
6.9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灾害的含义和类型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 |
1.4 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与主要结果 |
1.5 关于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灾变与耗散结构理论 |
2.1 灾变系统耗散结构与非线性系统科学的复杂性概述 |
2.2 复杂开放系统的耗散特征 |
2.3 耗散系统的非平衡热力学理论 |
2.4 现代非线性理论基础 |
2.5 工程结构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推导工具 |
2.6 耗散结构系统的动力学灾变特征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系统灾变行为的协同学理论基础 |
3.1 协同学的基本理论 |
3.1.1 协同学的基本概念 |
3.1.2 一些典型系统的协同学数学描述 |
3.2 灾害发生的自组织特性 |
3.3 灾害自组织的幂分布律 |
3.4 灾变过程的随机扩散特征 |
3.5 灾害系统演化的沙堆动力学模型 |
3.6 工程系统灾变的自组织理论应用 |
3.7 岩石—岩体工程系统灾变的协同、分岔分析应用 |
3.8 电力系统大停电事故的协同学分析与预测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系统灾变行为的突变论特征 |
4.1 突变论的基本概念 |
4.2 突变论理论基础与基本分析方法 |
4.3 事故和灾害的突变论预测与评价 |
4.4 突变理论在岩土工程灾变分析中的应用 |
4.5 突变理论在采矿工程灾变分析中的应用 |
4.6 突变理论在水利工程灾变分析中的应用 |
4.7 降雨裂缝渗透影响下山体边坡失稳灾变分析 |
4.8 灾变分析的燕尾型突变动力学模型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灾变行为的模糊理论描述 |
5.1 模糊数学基础 |
5.2 灾害评估研究内容与方法 |
5.3 灾变问题的模糊分析及隶属度函数 |
5.4 灾变特征的模糊识别评价 |
5.5 灾变状态的模糊综合分析与评定 |
5.6 灾变信息熵的模糊性 |
5.7 基于模糊马尔可夫链状原理的灾害预测 |
5.8 工程系统灾变的多理论综合模糊分析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系统生态环境灾变的链式的理论 |
6.1 自然灾害链式的理论体系 |
6.2 灾害链式结构的数学关系与模型分析 |
6.3 自然灾害链断链减灾模式分析 |
6.4 自然灾害链式理论的工程分析算例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系统灾变的灰色预测 |
7.1 灰色分析的基本数学原理 |
7.2 灾害的灰预测 |
7.3 灰色预测理论的应用 |
7.4 灰色理论与其它理论的结合应用 |
7.5 灰色多维评估理论与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系统灾变特征的信息熵表示 |
8.1 熵的概念与基础 |
8.2 各种熵间的关系与应用 |
8.3 最大熵原理及其在灾害分析中的应用 |
8.4 工程结构分析中灾变信息熵应用 |
8.5 灾变信息熵的非确定性描述 |
8.6 信息熵在系统安全、风险、灾变分析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灾变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综合分析 |
9.1 工程灾变问题中的非线性动力学混沌分析 |
9.2 混沌的的识别与预测 |
9.3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相空间重构技术与应用 |
9.4 基于机理模型的工程灾变综合分析 |
9.5 工程灾变问题中的综合分析方法与模型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旧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与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常用旧路面使用性能单项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
2.1 概述 |
2.2 常用结构承载力评价指标 |
2.2.1 结构承载力 |
2.2.2 常用沥青路面结构承载力评价 |
2.2.3 常用水泥路面结构承载力评价 |
2.3 常用路面平整度评价指标 |
2.4 常用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指标 |
2.4.1 路面结构性能 |
2.4.2 沥青路面状况指数 |
2.4.3 水泥路面状况指数 |
2.5 常用路面安全性评价指标 |
2.5.1 抗滑性能 |
2.5.2 常用沥青和水泥路面抗滑性评价 |
2.6 现有单项指标及其评价方法的不足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水泥路面使用性能单项指标及其评价方法改进 |
3.1 概述 |
3.2 旧水泥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改进 |
3.2.1 结构承载力指标及评价方法改进 |
3.2.2 路面平整度指标及评价方法改进 |
3.2.3 路面破损状况指标及评价方法改进 |
3.3 旧水泥路面病害处理 |
3.3.1 裂缝、断板处理 |
3.3.2 不同坏板率处理方案初步判定 |
3.3.3 错台、接缝破碎处理 |
3.3.4 脱空处理 |
3.3.5 其他病害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 |
4.1 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4.1.1 常用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方法 |
4.1.2 现有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分析 |
4.2 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方法改进 |
4.2.1 综合评价指标确定 |
4.2.2 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旧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应用实例 |
5.1 京福G104国道徐州段水泥混凝土薄层罩面试验路 |
5.1.1 试验路概况 |
5.1.2 试验路检测与评价 |
5.2 吉林外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试验路 |
5.2.1 试验路概况 |
5.2.2 试验路检测与评价 |
5.3 清远-连州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工程 |
5.3.1 试验路概况 |
5.3.2 试验路检测与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路面使用性能预估 |
6.1 概述 |
6.2 常用路面性能预测模型和方法 |
6.2.1 路面使用性能影响因素 |
6.2.2 国内外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方法概述 |
6.3 高等级公路路面性能预估新方法 |
6.3.1 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理论概述 |
6.3.2 混合遗传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6.4 GANN预估模型应用实例 |
6.4.1 样本数据选择 |
6.4.2 训练结果 |
6.4.3 模型预测应用 |
6.5 旧水泥路面及沥青加铺层疲劳寿命预估 |
6.5.1 旧水泥路面疲劳寿命预估 |
6.5.2 沥青加铺层疲劳寿命预估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结论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a Smash Product as a Transfinite Left Free Normalizing Extension and Its Applic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研究[D]. 李茵.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半监督学习算法研究[D]. 江兵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3]小型模块化固态燃料熔盐堆TMSR-SF2的热工水力设计与安全事故分析[D]. 徐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7(07)
- [4]基于Q-type多项式的自由曲面表征函数及其在成像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李闯. 长春理工大学, 2017(02)
- [5]超临界机组典型非线性过程的建模与控制研究[D]. 崔晓波. 东南大学, 2015(06)
- [6]多维多分辨仿生识别方法研究[D]. 王丹. 吉林大学, 2011(09)
- [7]基于离散元仿真的盾构密封舱压力平衡机理研究[D]. 武力.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7)
- [8]新建地铁隧道穿越既有地铁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D]. 关继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10)
- [9]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探索[D]. 王沙燚. 浙江大学, 2008(08)
- [10]旧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与预估方法研究[D]. 朱丽红. 长安大学, 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