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带协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基带协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带协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基带,协议,数字,射频,读写器,电平,极高。

基带协议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朱子文[1](2019)在《基于dPMR协议的数字对讲机基带设计与FPGA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讲机在灾害救援、公共安全、安防布控、能源运输、交通安全等领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用户对功能需求的增长,对讲机完成数字化是必然的。ETSI于2005年推出的dPMR数字对讲机协议,具有设计技术门槛低、实现成本少的特点,十分适合对讲机由模拟向数字的过渡过程中使用。本文基于FPGA,以硬件逻辑实现dPMR对讲机的数字基带功能,对形成低成本的dPMR专用型基带芯片,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本文首先对dPMR标准协议进行详细的研究,分别对dPMR协议栈、基本帧结构、业务信令结构、信道编码技术以及基本帧的信道编码方式进行阐述;接着对dPMR数字基带的链路结构进行设计,并对链路中成型滤波、正交调制、差分鉴频、频偏估计和定时同步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设计,其中重点研究了定时同步算法,提出一种适用于dPMR系统的高精度、快速捕获且具有良好跟踪性能的定时估计算法;然后,根据应用需求,基于FPGA对数字基带进行整体结构设计和模块划分,并对各时钟域中的子模块进行设计实现,在高速时钟域重点设计了组帧控制器和解帧控制器,以完成数字基带组解帧控制,在低速时钟域重点对滤波器模块、前导码检测模块和位同步模块进行优化设计,以节约大量的硬件资源;最后以Modelsim为核心搭建仿真验证平台,完成仿真验证,以Terasic公司的DE3开发板为核心搭建板级验证平台,完成FPGA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整个设计的功能均已实现,且数字基带接收机性能良好,当输入信号的信噪比为8dB时,对信息帧数据的正确解帧率达到99.8%。(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袁行猛,陈亮,徐兰天[2](2019)在《基于CPRI协议的5G基带数据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5G极高速的传输速率导致信号带宽和基带信号处理速度都将大大增加,对极高速数据流的实时处理和解析使得测试难度变得更加困难,CPRI协议作为现阶段高速传输的一种协议,被本创新基金项目采用且用于数据传输,本研究基于Xilinx公司的xcvu9p系列芯片,使用FPGA中自带的CPRI协议的IP核进行例化和设计,为了使用该CPRI核,设计了数据转换模块,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已满足CPRI核对传输数据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子产品世界》期刊2019年04期)

周峰宇[3](2018)在《基于802.11p协议的物理层基带通信系统研究及FPGA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交通出行压力也日益增大,交通拥堵,道路出行障碍等诸多问题矛盾越来越尖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便城市车辆交通出行的智能车联网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由此诞生。本文主要是对基于IEEE802.11p协议的车联网基带通信平台进行理论研究分析和实际硬件设计,这其中涵盖了相关技术原理研究,硬件设计,FPGA实现,仿真分析,在线测试,以及最终的结果分析,比较系统完整的再现了车联网基带通信系统设计开发实现全过程。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引入说明车联网系统的的整体架构,主要分为两大块,即通信云平台网络和车联网平台。在这之后着重说明介绍整个车联网的架构核心,即车联网平台中的OBU(车载智能终端)和RSU(路边智能终端),给出两者实现信息交互的原理示意图,初步指导设计。其次,开始引出车联网物理层基带通信所要遵循的协议以及采用的关键技术,即IEEE802.11p协议和OFDM调制技术。IEEE802.11p协议具体介绍了发展历程,信道及发射功率环境,物理层帧结构,关键参数,同IEEE802.11a协议的横向对比等方面,比较完整的对该协议进行了解读。OFDM调制技术则是从技术发展,技术原理,优缺点,调制实现架构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解读。结合对物理层帧结构的分析,调制方式的理解,进一步指导之后基带收发端的硬件设计。之后,便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即车联网基带通信的整体硬件设计及FPGA实现。主要分为两大模块,发射机部分和接收机部分。发射机部分主要处理流程包括扰码,卷积编码,交织,调制,插入导频,IFFT,循环前缀的添加等模块,接收机主要包括帧同步,符号同步,载波同步,剩余相位同步,信道估计与均衡,解调,解交织,Viterbi译码,解扰模块等。各个模块从运作机理入手,从原理分析,再到硬件框图设计,代码实现,最终给出Modelsim仿真波形图。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帧结构的原因,在发射机模块中,Signal域和Data域数据要区别处理。最后,对发射机及接收机硬件设计进行上板在线测试,采用ChipScope Pro进行在线观测,结合对比Modelsim仿真图,进行结果的比对分析。(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6)

程艳君[4](2018)在《支持C类安全需求的自主协议UHF RFID标签芯片基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源射频识别技术(Passiv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通信方式,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小体积以及无需电池供电等优点,在通信过程中,阅读器发射包含特定信息的射频能量,标签通过改变其雷达反射截面对阅读器进行信息交互。随着该应用的不断拓展,尤其是在高级别分级应用中,无线空口通信存在着信息被侦听、篡改甚至终端被伪冒的风险,因此传统空口保密认证机制已不能满足高安全需求的应用场合。论文参照我国发布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射频识别空中接口协议第一部分:800/900MHz参数》,在满足功耗约束和成本约束的条件下,提高加密等级,研究带有加密鉴别以及具有安全通信级别的标签芯片数字基带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论文首先研究设计带加密鉴别功能以及安全通信功能的标签数字基带,详细说明实现这两种功能的设计具体流程并提出符合自主协议标准的基带安全协议交互流程,使其能够正确读写,论文还采用了标签存储区保护和循环冗余校验码(CRC)两种安全措施来应对芯片的安全需求;其次基于芯片成本约束,在基带代码设计、基带综合仿真以及基带物理设计中采用面积优化和功耗优化策略;最后基于NI仪器读写器平台、FPGA的标签板级模型以及同时可监测载波和信号的示波器等构成的UHF RFID测试平台进行分析与测试,测试结果数据表明带有加密鉴别与安全通信功能的芯片数字基带符合我国自主标准C类安全性对无线空口通信的要求。论文在芯片数字基带的设计实现过程中,给出了支持C类安全需求的低成本、低功耗RFID芯片的设计方案与流程,采用了包括低功耗构架、多时钟域设计、低电源电压设计、门控时钟设计、行波计数器设计、并行校验码设计、格雷码设计、多电源多电压技术以及时钟树综合优化等低功耗实现方法,参考EDA仿真结果以及Encounter功耗分析结果,对标签低功耗实现方案进行结果对比以满足目标要求,最终加密安全芯片在SMIC 0.18μm工艺生产线流片成功并进行流片测试验证功能正确。(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林杰[5](2016)在《多协议超高频RFID读写器基带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物联网技术正高速发展,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主流的ISO/IEC 18000-6C协议是一种国际通用标准,由于其核心专利都由国外机构掌握,对于目前中国的RFID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限制。中国的“GB/T29768-2013 800 900MHz空中接口协议”于近期正式发布,这为推进我国自主射频识别产业、加快物联网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目前国内支持该标准的RFID设备仍处于研发阶段,市面上缺少符合国标的RFID产品。本文介绍了一种UHF RFID读写器数字基带电路的设计方案,设计中利用Xilinx ZYNQ系列SOPC作为开发平台,基于Verilog硬件语言,实现了符合GB/T29768-2013 800 900MHz协议,同时兼容ISO/IEC 18000-6C协议的RFID读写器数字处理电路。本文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介绍了RFID的技术发展,分析了“信息技术射频识别GB/T29768-2013 800900M协议”,同时与ISO/IEC 18000-6C协议进行了对比。2、通过分析两种RFID协议的通信指标,确定了读写器基带电路的基本架构,制定了各模块的设计方案,同时分析了设计参数。3、利用Verilog语言完成了读写器基带电路的代码描述,并对电路单元进行了的行为仿真。4、设计了基于Xilinx ZYNQ SOPC的读写器硬件模块。5、通过连接射频前端模块与天线,读写器基带模块模块可以和RFID标签正常交互,完成了GB/T29768-2013与ISO/IEC 18000-6C的协议验证。(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6-05-10)

周创业[6](2016)在《基于OMAP-L138的DMR数字集群通信协议基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DMR通信协议为欧洲电信标准协会于2006年制定发布,旨在向专网移动通信用户提供低成本窄带数字集群系统,具有协议标准开放,协议技术清晰简洁,高效频谱利用,较强保密性等特点,同时支持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过渡,目前在欧洲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国内也逐渐成为主流数字集群通信协议之一。本文的主要工作是设计搭建了DMR协议的组网仿真平台,分析不同组网场景下DMR协议的网络系统性能。同时完成DMR协议直通模式基带模块的小型低功耗设计工作,以双核低功耗OMAP-L138芯片为核心,实现基带模块硬件设计。本文首先完成了对DMR基带协议的学习研究,主要为DMR协议的基本框架及关键技术,基本的突发结构,主要控制信令的构成,移动端对信道的接入流程,高层协议的状态转换等。之后论述了主要使用的信道编码的编解码原理,并仿真分析BPTC码的误码率,以上工作为后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然后使用OPNET软件设计了DMR协议的移动端和中继台的模型,针对DMR协议的双时隙TDMA帧结构,搭建组网仿真平台,可设计采用直通模式和加入中继台的不同组网场景,仿真并分析了各组网场景下,每个DMR通信系统各自的信道容量,信道接入时延,信道碰撞概率同节点负载的关系,评估实际运用中DMR设备的通信组网性能。最后基于OMAP-L138芯片,实现DMR协议直通模式下的基带模块的小型低功耗设计,包括PCB硬件设计及调试实现,使用dsplink开发工具设计DMR协议架构中叁层协议之间的数据通信设计,物理层调制解调信道编码,数据链路层上业务突发和控制信令的构成与解析,呼叫控制层的高层状态转换等功能,达到了基带模块的设计需求。(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6-04-15)

董颖惠[7](2015)在《基于ISO18000-6C协议的无源UHF智能双端口标签数字基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射频识别技术是通过利用射频信号来实现AIDC(Auto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这一技术在数十年间取得了飞速的进展,广泛的出现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使得日常生活和工作更加智能化。随着射频识别系统的不断完善,这一技术的使用领域将更加广泛和多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智能双天线电子标签数字基带电路设计,本设计基于ISO/IEC 18000-6C协议,是一款超高频无源电子标签,不同于传统电子标签只具有一根天线,而是具有两根天线同时搜集射频波为芯片供电,并具有智能选择通信天线的能力,采用双天线方案的电子标签可提高与阅读器之间的通信距离,并且可降低对方向的敏感性。本文完成智能双天线电子标签数字基带电路前端RTL级代码的整合、优化及验证,将RTL级代码进行逻辑综合得到门级网表,最后将门级网表经物理设计转换为物理版图,使用的工艺为UMC 0.18μm CMOS工艺,整体设计基于低功耗设计理念,设计的物理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为物理设计准备各项数据,综合考虑设计实际情况进行全局规划,摆放标准单元,生成时钟树,布线,整个设计的不同阶段均基于时序、功耗及拥塞进行优化,在完成物理设计工作后,为保证芯片的性能对版图进行可制造性设计、静态时序分析、物理验证及后仿真等修复及验证,最终使得芯片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规则及需求。最终物理版图面积为920×920μm 2,总功耗为253μW。(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5-12-01)

孙玉欣[8](2015)在《四电平信号基带调制及DMR直通模式协议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其技术标准快速由模拟标准向数字标准发展。目前有多种专用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在市场中应用。由于DMR(Digital Mobile Radio)标准的技术较为简单、成本低、高频谱利用率等优势,制造商对此标准尤其关注。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四电平信号基带调制及DMR直通模式协议的实现。首先,介绍了DMR协议、传输信令编解码技术、多电平基调制技术及呼叫应答协议;其次,分析了包含整数倍插值技术和基带成型滤波技术在内的四电平信号基带调制技术,做了基带成形滤波器的仿真,讲解了四平信号基带调制的DSP实现技术并做了性能分析,从而确定成形滤波器的设计方案;然后,设计了基于OMAP-L138硬件平台的调制模块程序并做了基带单工发送端实验测试;最后,分析了呼叫应答协议,设计了传输信令并讲解其编解码过程,设计了含嵌入信令编解码的超帧程序、呼叫过程中DSP和ARM的状态转移方案及DSP端的呼叫应答控制程序,进行了超帧传输实验及呼叫应答实验并分析了实验测试结果。(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12-01)

何欣桐[9](2015)在《基于14443-A协议适用于NFC防伪方案的NFC基带IP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由射频识别技术(RFID)及互联技术演变而来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由于成本低廉、方便易用、且易于集成加密功能,NFC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智能手机,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目前,各大手机品牌都搭载了NFC技术,NFC相关应用开发得到广泛关注。另一方面,随着科技进步,造假技术也在不断提高,造假成本逐渐降低,线上交易增加了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的渠道,规范化的防伪管理系统亟需建立。基于以上两点,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NFC的防伪方案,并重点对适用于该方案的NFC基带IP进行了设计,以供NFC防伪标签设计使用。本文所提出的NFC防伪方案,结合了手机NFC功能、NFC防伪标签以及后台数据管理系统,具有安全性高、便于管理、方便快捷等优点,非常适合建立完整的防伪体系。本论文首先提出了NFC防伪方案,详细阐述了防伪方案工作流程,在对SM3密码杂凑算法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NFC防伪方案中,并根据NFC防伪方案的具体要求,对NFC基带IP进行了功能定义及模块划分;其次,分析了14443-A协议,并进行了基于14443-A协议的NFC基带IP设计,使其满足14443-A协议和NFC防伪方案要求;最后利用单片机对NFC防伪方案可行性进行了评估,证明了该方案具有可实现性,并借助EDA工具对所设计的NFC基带IP整体功能及各模块关键技术进行了验证及物理实现。设计中采用了控制初始化状态跳转、动态刷新解码、地址屏蔽操作、门控时钟等措施来保证满足NFC防伪方案的要求,并在充分考虑面积和功耗两个指标的基础上完成了基带的RTL设计并采用NC-Verilog进行仿真。设计基于smic 0.18um工艺,采用Design Compiler进行逻辑综合、Cadence EDI进行物理实现以及Calibre进行DRC/LVS验证。所设计的基带电路,综合后功耗为29.84uw,面积67925um2,布线完成后IP整体面积为115324.2367um2,逻辑功能正确,满足NFC防伪方案的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11-01)

张文芳[10](2015)在《基于FPGA的符合18000-6C协议的RFID读写器基带及软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高效率的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近几年在国内外飞速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各种RFID应用产品产量正如雨后春笋般爆发式增长。在这样的应用背景下,对RFID技术的研究已然成为当今的热点,而由于UHF频段的RFID读写器具有读写速度快、读取距离远、可读多标签等优点,使其适合相当多的应用场景,因此在此频段的RFID技术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但是,我国RFID产业的发展总体上相对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在UHF频段的研究由于其技术较为复杂而导致我国在该频段的技术发展较为滞后。因此,设计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UHF RFID读写器会对我国RFID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利用FPGA设计并实现基于ISO/IEC18000-6C协议的UHF RFID读写器数字基带系统。为此,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对当前RFID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进行了简要介绍,介绍了当前几种主流的RFID标准,并对ISO/IEC 18000-6C协议进行了详细介绍,从物理层的编码解码技术、调制解调技术,到标签识别层的阅读器命令和标签的状态,再到各种防碰撞技术的原理。然后,在分析了读写器系统的整体架构,并确定了读写器的设计技术指标的基础上,详细介绍读写器数字基带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发送链路、接收链路和控制模块的设计,其中发送链路包括PIE编码、升余弦滚降滤波、希尔伯特滤波以及校验部分,接收链路包括信道滤波、Miller/FM0解码、解校验等部分。读写器软件设计主要介绍了协议处理模块和底层代码的设计。接着在第四章介绍了系统关键模块的具体电路实现,并对各模块功能进行了modelsim仿真验证。并且介绍了读写器软件的实现。之后在FPGA上实现了UHF读写器数字基带系统。最后,对读写器系统进行了测试,将各模块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经过实际的测试和分析,读写器基带系统各模块和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了验证。(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5-12)

基带协议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5G极高速的传输速率导致信号带宽和基带信号处理速度都将大大增加,对极高速数据流的实时处理和解析使得测试难度变得更加困难,CPRI协议作为现阶段高速传输的一种协议,被本创新基金项目采用且用于数据传输,本研究基于Xilinx公司的xcvu9p系列芯片,使用FPGA中自带的CPRI协议的IP核进行例化和设计,为了使用该CPRI核,设计了数据转换模块,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已满足CPRI核对传输数据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带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1].朱子文.基于dPMR协议的数字对讲机基带设计与FPGA实现[D].武汉科技大学.2019

[2].袁行猛,陈亮,徐兰天.基于CPRI协议的5G基带数据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电子产品世界.2019

[3].周峰宇.基于802.11p协议的物理层基带通信系统研究及FPGA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8

[4].程艳君.支持C类安全需求的自主协议UHFRFID标签芯片基带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5].林杰.多协议超高频RFID读写器基带电路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6

[6].周创业.基于OMAP-L138的DMR数字集群通信协议基带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6

[7].董颖惠.基于ISO18000-6C协议的无源UHF智能双端口标签数字基带设计[D].天津大学.2015

[8].孙玉欣.四电平信号基带调制及DMR直通模式协议的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9].何欣桐.基于14443-A协议适用于NFC防伪方案的NFC基带IP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10].张文芳.基于FPGA的符合18000-6C协议的RFID读写器基带及软件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

标签:;  ;  ;  ;  ;  ;  ;  

基带协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