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工程预算的应用

谈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工程预算的应用

西安市政道桥建设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14

摘要:目前建筑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建设规模和数量上得到快速的增长,建筑行业的规范化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建筑项目审核以及成本预算管理等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在建筑工程预算中,通过与工程实际情况以及成本控制相结合,使工程整体成本投入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本文就工程预算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工程预算;应用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规范,对建筑审核以及成本预算等相关工作的重视度也随之提高,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效的成本管理在施工项目得以顺利完成的同时,确保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解决施工生产中常出现的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在确保施工整体质量的前提下,按照最少成本,对工程投入进行估算,使企业效益得实现最大化,成为了建筑企业竞争实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一、成本管理中工程预算的内容

工程预算中所涵盖的内容主要有:业务预算、财务预算、资产预算、筹资预算。针对所涵盖的内容,通过优化和协调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对资金流和物质流进行合理利用,使企业效益得到全面提高。在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合同、项目计编制,以及贷款办理中,工程预算作为重要的前提和依据,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在有效的工程预算管理下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在工程造价和工程成本控制方面发挥其作用。建筑企业也能够通过管理预算使自身竞争实力提升。在工程前期项目计划制定、竞标胜出等环节,工程预算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对于企业合同拟定、银行申请贷款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

工程预算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主要分为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三个预算管理阶段。为了避免出现项目经济效益,减少的情况,在三个阶段中,需要注意的是:施工过程的预算应低于设计阶段的预算;竣工结算时的预算应低于施工阶段的预算。工程预算可以实现工程中各项资源具体走向预估,从而使工程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同时通过监督和评估各个阶段资源的使用情况,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得到保证。因此做企业应加强对工程预算管理的重视,并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对工程预算管理的具体内容进行确定,使其在工程成本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

二、成本管理中工程预算的重要性

(一)合理节税

通常在企业中会出现城建税、安全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根据营业收入比例的百分之四进行安全营业税额的计算,根据相关条例,第三方支付分包费用从全部价款中扣取后计算所得余额即是营业额,通过安全营业额的扣减,能够使赋税大幅度降低,通过工程预算,是纳税进行科学筹划,按照相应的预算指标进行纳税分析,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费用以及避免出现重复纳税的情况,使税费方面得到合理节约。

(二)造价控制

对造价控制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对基础项目清楚了解,进行预算规划和实施时,确保其能够从细节上进行更全面地预算技术分析,通过对项目自身建设的认识,采购标准和指标的精细化分析,以及建筑施工经验教训的总结分析,对建筑全面性技术融合和整体反应予以关注,从施工实际情况出发,使建设工程投资目标的实现得到促进,并对建筑内容进行健全和完善[2]。

(三)有效预测

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的施工目标和标准进行准确认识,在进行工程预算过程中,实现相关技术的有效融合,并对理念和先进技术不断进行创新,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建筑能力得到相应提高,使建筑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另外工程预算的长期控制,能够为工程分析提供可靠依据,使相关技术能够全面应用,使企业发展得到促进,使施工成本控制得以完善,建筑工程预算能力提高。

(四)成本控制

通过健全完善的工程预算控制,对技术标准进行准确分析,使实际操作与设计图纸的一致性得到有效保证,预算控制的精准度能够使自身标准和目标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安全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得到保证。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创新技术的应用,通过细节性及整体性管理技术的融合,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是造价工程的发展得到促进。相关专业人员还需要通过学习,不断掌握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使工程预算的可靠性、合理性、科学性得到保证,同时也对工程成本管理方式进行创新。

三、成本管理中工程预算的原则

在最初的设计方案阶段,工程预算对造成影响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在确保工程安全性的同时,尽可能使减少投入成本,并对各阶段的人力资源配置进行合理安排,对个人特长进行充分发挥,并对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使施工工期得到有效保障,此阶段工程预算对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合理化分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预算方案进行合理、科学、最优化选择。在施工阶段,预算管理需要重新评估前期设计方案阶段的预算,对未达到预算、超出预算或未考虑预算的内容进行确定,对发现的问题应进行及时处理,并对未考虑或超出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建筑企业而言施工项目的最终目标为获得经济效益,因此根据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方式对工程成本进行预算[3]。对经济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为实现最大限度的使成本得到降低,同时要对施工质量及施工工期进行保证,对工程预算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进,使工程预算的可行性和真实性得以保证,能够在成本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在最后的竣工结算阶段,预算管理,需要对,之前的预算进行评价和审核,对其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正,同时对三个阶段的预算进行总结。

工程预算的原则需遵循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此原则在工程施工的三个阶段中贯穿整个过程。所以在进行工程预算管理需要相关人员针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大量信息数据的调查和分析,及时掌所致行业相关信息及市场资料,再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关设计和规划,在工程预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充分保证的前提下,能够在成本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和优势[4]。

四、工程预算控制加强的有效措施

(一)施工材料预算能力提高

对施工材料价格进行合理控制和预算能够使施工成本得到极大程度的减少,同时在编制材料预算时,要对材料运输费用、材料出处、管理等进行充分了解,对施工材料选购和有效管理予以保证,确保施工材料的成本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二)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加强

针对设计阶段的造价方案,通过竞争机制进行选择。通过采用竞标方式,使设计内容和设计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目前普遍存在着设计方案偏重于施工工艺,对经济效益缺乏综合考虑的情况,所以在设计方案时,应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使设计方案在经济效益和施工工艺方面实现均衡性,从而施工投入成本得到控制。

针对施工人员在设计方案确定后随意变更施工项目内容的行为应予以避免,防止其对工程造价产生严重影响。如因工程设计原因必须进行变更,需通过审批同意,同时应尽可能减少变更次数,避免对施工工程造成不利影响。

(三)施工现场管理及调查完善

相关编制人员需要对施工图纸的内容进行熟悉和掌握,因此需要编制人员到施工现场,实地对施工环境、地质、水质等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勘查,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和及时解决,使工程顺利开展得到保障。另外对于财务人员也应不断提高其在工程造价、工程预算方面的专业知识,使财务人员业务技术和水平提高[5]。

(四)施工单位的合理选择

建筑企业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特点,对施工单位进行合理科学的选择,施工单位需要具备概预算能力,确保工程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另外施工单位应遵循资源利用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施工。

结束语:在工程成本管理中,合理、科学的工程预算能够使施工工期得到保障,工程能够顺利完工,同时还能使工程成本得到最大限度地降低,目前建筑市场,真日益激烈,有效的成本管理能够保障企业的竞争实力,工程核算所具备的优势能够有力支撑工程成本管理,使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所以对于工程预算的应用,企业应加强重视。在工程成本管理中,应对工程预算的投入力度加大,加强企业内部合作沟通,加强对预算的分析和审核,确保工程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使企业低投入、高质量的高效益回报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笃立.浅谈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工程预算的应用[J].科技风,2018(11):84-84.

[2]丁涵.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施工预算工作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09):22-23.

[3]梁露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对成本管理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7(4):64-65.

[4]王凯.浅谈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J].中国高新区,2017(10):130-131.

[5]刘长明,熊燕,张萍.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中国盐业,2018,326(23):42-48.

标签:;  ;  ;  

谈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工程预算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