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论文和设计-孙峻岭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绘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杆和一个用于连接棱镜的连接立杆,所述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的中心预留有竖直方向延伸的通孔,连接立杆滑动安装在通孔内,连接立杆的底部可拆卸固定测绘棱镜;限位件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三个均与通孔连通的限位孔,限位孔内均安装有一端穿过限位孔且与连接立杆可调节抵接的连接件,用于固定连接立杆;连接件的另外一端分别与单个支撑杆可上下转动地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装置能够方便调节测绘棱镜的高度,实现在较低位置使用测绘棱镜的使用需求,提高较低位置棱镜测量的精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杆和一个用于连接棱镜的连接立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中心预留有竖直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连接立杆滑动安装在通孔内,所述连接立杆的底部可拆卸固定测绘棱镜;所述限位件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三个均与通孔连通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均安装有一端穿过限位孔且与连接立杆可调节抵接的连接件,用于固定连接立杆;所述连接件的另外一端分别与单个支撑杆可上下转动地固定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杆和一个用于连接棱镜的连接立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中心预留有竖直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连接立杆滑动安装在通孔内,所述连接立杆的底部可拆卸固定测绘棱镜;所述限位件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三个均与通孔连通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均安装有一端穿过限位孔且与连接立杆可调节抵接的连接件,用于固定连接立杆;所述连接件的另外一端分别与单个支撑杆可上下转动地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为螺纹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与螺纹孔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连接件的另外一端设置有水平方向延伸的转孔,所述支撑杆上预留与转孔对应匹配的连接孔,连接孔内安装有穿过转孔的螺栓,所述螺栓的端部可拆卸安装有螺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与限位孔匹配的外螺纹轴和用于与支撑杆转动连接的支撑板,所述外螺纹轴和支撑板一体成型或者焊接固定或者卡槽过盈配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与连接件对应的一端部预留有插槽,所述连接孔穿过插槽,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插槽内且所述转孔与连接孔相对应设置,所述螺栓同时穿过连接孔、插槽和转孔,使支撑杆与连接件可拆卸的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连接立杆、限位件、连接件均为实心结构件。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杆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设置有折叠槽,当支撑杆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支杆可转动的折叠进入折叠槽内。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可拆卸地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高强度嵌入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两个,所述限位件上的限位孔为两个且其相互夹角是120度,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限位孔内。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两个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加强杆,所述相对两个支撑杆上均预留有滑槽,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滑槽匹配的滑动球,当支撑杆转动折叠的时候,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滑动到一个支撑杆的上部和另外一个支撑杆的下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立杆上设置有刻度线。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绘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测绘领域中,测绘棱镜主要用于对角度和距离的测定,使用测绘棱镜的时候采用的支撑杆主要是测绘棱镜的厂家提供的简单支架结构,这种简易支架结构主要是棱镜杆,这种棱镜杆的长度一般比较长,最短的为30cm一节,再加上小棱镜底部的立杆,最短长度也超过了45cm,棱镜在这样高度进行测量的时候,由于其高度的限制,针对一些需要在较低水平位置使用棱镜测量的情况时,棱镜的测量数据的精度不能达到要求;另外一方面,现有的棱镜支架在调节棱镜到不同高度时,具有操作不便、稳定性不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根据使用需求方便调节棱镜的高度、棱镜能够实现较低位置测量、提高测量精度的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杆和一个用于连接棱镜的连接立杆,所述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中心预留有竖直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连接立杆滑动安装在通孔内,所述连接立杆的底部可拆卸固定测绘棱镜;所述限位件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三个均与通孔连通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均安装有一端穿过限位孔且与连接立杆可调节抵接的连接件,用于固定连接立杆;所述连接件的另外一端分别与单个支撑杆可上下转动地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装置能够方便调节测绘棱镜的高度,实现在较低位置使用测绘棱镜的使用需求:一方面,利用支撑杆与连接件的转动固定连接,同时连接件与限位件连接,可以根据使用测绘棱镜的高度需求转动支撑杆,调节连接件以及与其连接的连接立杆的高度,这样能够通过连接立杆带动测绘棱镜用以调节测绘棱镜的测量高度;另外一方面,调节连接件在限位孔内的安装深度,解除限位件对连接立杆的固定,能够在通孔内上下滑动连接立杆,这样能够调节设置在连接立杆下端的测绘棱镜的高度,实现方便、精确调节测绘棱镜,达到精确的测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孔为螺纹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与螺纹孔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连接件的另外一端设置有水平方向延伸的转孔,所述支撑杆上预留与转孔对应匹配的连接孔,连接孔内安装有穿过转孔的螺栓,所述螺栓的端部可拆卸安装有螺母。连接件一端的外螺纹与螺纹孔转动固定连接,便于调节连接件的安装深度,方便调节连接件对连接立杆的固定于解除固定的作用;连接件的另外一端与支撑杆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需要转动支撑杆,调节支撑杆的与地面的角度时,直接可以调节螺母,便于调节支撑杆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与限位孔匹配的外螺纹轴和用于与支撑杆转动连接的支撑板,所述外螺纹轴和支撑板一体成型或者焊接固定或者卡槽过盈配合连接。连接件的一端为加工有外螺纹的螺纹杆,连接件的另外一端为板状,便于与限位件和支撑杆的配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与连接件对应的一端部预留有插槽,所述连接孔穿过插槽,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插槽内且所述转孔与连接孔相对应设置,所述螺栓同时穿过连接孔、插槽和转孔,使支撑杆与连接件可拆卸的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连接立杆、限位件、连接件均为实心结构件。支撑杆和立杆均为实心钢杆,限位件和连接件均为实心,整个支架装置的重心聚集在限位件部分,同时利用连接立杆底部安装的棱镜将整个支架装置的重心下移,通过降低重心,提高支架装置的稳定性和抗扰动能力,提高测量的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撑杆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设置有折叠槽,当支撑杆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支杆可转动的折叠进入折叠槽内。支撑杆设置为可转动折叠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在移动支架装置的时候能够折叠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便于支撑杆以及支架装置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可拆卸地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高强度嵌入头。当户外作业地面凹凸不平时,利用高强度嵌入头能够将支撑杆牢固地固定于地面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为两个,所述限位件上的限位孔为三个且其相互夹角是120度,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限位孔内。采用两个支撑杆安装在呈120度的限位孔内,能够提高两个支撑杆的支撑稳定性,提高其支撑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相互两个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加强杆,所述相对两个支撑杆上均预留有滑槽,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滑槽匹配的滑动球,当支撑杆转动折叠的时候,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滑动到一个支撑杆的上部和另外一个支撑杆的下部。在支撑杆支撑棱镜的时候,加强杆能够提高支架装置的稳定性,提高其强度;在移动支架装置时,加强杆的两端分别沿着滑槽一个向上一个向下移动,便于支架装置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立杆上设置有刻度线。利用测绘棱镜本身固有的高度尺寸,与连接立杆上标示的刻度线进行计算能够精确的调节测绘棱镜的测量高度。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装置能够方便调节测绘棱镜的高度,实现在较低位置使用测绘棱镜的使用需求:一方面,利用支撑杆与连接件的转动连接,同时连接件与限位件连接,可以根据使用测绘棱镜的高度需求转动和固定支撑杆,调节连接件以及与其连接的连接立杆的高度,这样能够通过连接立杆带动测绘棱镜用以调节测绘棱镜的高度;另外一方面,调节连接件在限位孔内的安装深度,解除限位件对连接立杆的固定,能够在通孔内上下滑动连接立杆,这样能够调节设置在连接立杆下端的测绘棱镜的高度,实现方便、精确调节测绘棱镜,达到精确的测量。

(2)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装置的支撑杆采用可折叠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在移动支架装置的时候能够折叠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便于支撑杆安装,且折叠杆体积小,携带方便,有效的节省了户外测绘人员携带设备所占的空间。

(3)在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上设置可折叠的加强杆,由于支架装置常设置在户外使用,加强杆设置在支撑杆的下部,一方面能够增强支架装置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支架装置的重心,通过降低重心,提高支架装置的稳定性和抗扰动能力,提高测量的精度,并且,加强杆可折叠设置,在移动或者折叠支撑杆的时候占用体积小,便于支架装置携带和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的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杆、16-第一支杆、17-第二支杆、2-连接立杆、3-限位件、31-通孔、32、限位孔4-连接件、41-外螺纹轴、42-支撑板、43-转孔、5-测绘棱镜、6-螺栓、8-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包括三个支撑杆1、一个连接立杆2、限位件3和连接件4,其中限位件3的中心设置上下方向的通孔31,连接立杆2上下插入到通孔31内,连接立杆2的底部加工外螺纹,用于与测绘棱镜5连接;如图3、4所示,限位件3为圆柱形结构,在限位件3的侧面加工有三个限位孔32,限位件3上的限位孔32为三个且其相互夹角是120度,限位孔32与中心的通孔31连通,连接件4的一端穿过限位孔32且与连接立杆2可调节抵接,三个支撑杆1安装在夹角呈120度的限位孔32内,能够提高三个支撑杆1的支撑稳定性,提高其支撑强度。

具体实施时,如图5、6所示,可调节抵接是指连接件4的一端可以抵接并限制连接立杆2的移动或者远离并解除与连接立杆2的限制,其中,通过三个连接件4对连接立杆的接触实现固定连接立杆2的目的;每个连接件4的另外一端分别与三个支撑杆1可上下转动地固定连接,在具体实施中,连接件4包括与限位孔32匹配的外螺纹轴41和用于与支撑杆1转动连接的支撑板42,外螺纹轴41和支撑板42之间可以一体成型或者焊接固定或者卡槽过盈配合连接,可以在外螺纹轴41和支撑板42之间固定一个挡止板,用于作为外螺纹轴41和支撑板42之间的过渡件。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孔32为螺纹孔,连接件4的一端设置有与螺纹孔匹配的外螺纹;连接件4的另外一端设置有水平方向延伸的转孔43,支撑杆1上预留与转孔43对应匹配的连接孔11,连接孔11内安装有穿过转孔43的螺栓6,螺栓6的端部可拆卸安装有螺母。连接件4一端的外螺纹与螺纹孔转动固定连接,便于调节连接件的安装深度,方便调节连接件4对连接立杆2的固定与解除固定的作用;连接件4的另外一端与支撑杆1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需要转动支撑杆1,调节支撑杆1的与地面的角度时,直接可以调节螺母,便于调节支撑杆1的位置。

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支撑杆1端部预留插槽12,连接件4的一端插入到插槽12内,连接孔11穿过插槽12并与转孔43相对应,螺栓同时穿过连接孔11、插槽12和转孔43,使支撑杆1与连接件4可拆卸的转动连接,在需要调整支撑杆1的角度时,可以转动螺栓,旋转支撑杆1,支撑杆1到达预定位置之后,再拧紧螺栓固定支撑杆1。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1、连接立杆2、限位件3、连接件4均为实心结构件。支撑杆1和连接立杆2均为实心钢杆,限位件3和连接件4均为实心,整个支架装置的重心聚集在限位件3部分,同时利用连接立杆2底部安装的测绘棱镜5将整个支架装置的重心下移,通过降低重心,提高支架装置的稳定性和抗扰动能力,提高测量的精度。

本实施例中,连接立杆2上设置有刻度线。利用测绘棱镜本身固有的高度尺寸,与连接立杆上标示的刻度线进行计算能够精确的调节测绘棱镜的测量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装置能够方便调节测绘棱镜的高度,实现在较低位置使用测绘棱镜的使用需求:一方面,利用支撑杆与连接件的转动固定连接,同时连接件与限位件连接,可以根据使用测绘棱镜的高度需求转动支撑杆,调节连接件以及与其连接的连接立杆的高度,这样能够通过连接立杆带动测绘棱镜用以调节测绘棱镜的高度;另外一方面,调节连接件在限位孔内的安装深度,解除连接件对连接立杆的固定,能够在通孔内上下滑动连接立杆,这样能够调节设置在连接立杆下端的测绘棱镜的高度,实现方便、精确调节测绘棱镜,达到精确的测量。

本实用新型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的实施例2,如图7所示,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支撑杆1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杆16和第二支杆17,第一支杆16设置有折叠槽161,当支撑杆1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支杆16可转动的折叠进入折叠槽161内。支撑杆1设置为可转动折叠的第一支杆16和第二支杆17,在移动支架装置的时候能够折叠第一支杆16和第二支杆17,便于支撑杆1以及支架装置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的实施例3,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如图8所示,所述相互两个支撑杆1之间均设置有加强杆8,所述相对两个支撑杆1上均预留有滑槽,所述加强杆8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滑槽匹配的滑动球,当支撑杆1转动折叠的时候,所述加强杆8的两端分别滑动到一个支撑杆的上部和另外一个支撑杆的下部。在支撑杆1支撑棱镜的时候,加强杆8能够提高支架装置的稳定性,提高其强度;在移动支架装置时,加强杆8的两端分别沿着滑槽一个向上一个向下移动,便于支架装置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1的底端可拆卸地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高强度嵌入头。当户外作业地面凹凸不平时,利用高强度嵌入头能够将支撑杆牢固地固定于地面高。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设计图

一种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8100.0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340816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F16M 11/38

专利分类号:F16M11/38;F16M11/04

范畴分类:27H;

申请人:广东瀚阳轨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瀚阳轨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22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思成路23号宏太智慧谷7号楼2楼208

发明人:孙峻岭;汪操根;龙潜江

第一发明人:孙峻岭

当前权利人:广东瀚阳轨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种测绘棱镜用支架装置论文和设计-孙峻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