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活动导叶误动的调速系统油路结构论文和设计-段水航

全文摘要

一种防止活动导叶误动的调速系统油路结构,包括压力油罐、液控阀和事故配压阀,所述的压力油罐与事故配压阀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在压力油罐与事故配压阀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液控阀,液控阀还与事故停机电磁阀、过速装置通过管道串联连接;在液控阀与故停机电磁阀、过速装置的串联管道上设有手动三通阀,手动三通阀中部的接口与液控阀连接,手动三通阀一端的接口与事故停机电磁阀、过速装置连接,手动三通阀另一端的接口与蓄能器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解决压力油罐撤压过程中,活动导叶误动造成对检修人员的伤害,提升检修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防止活动导叶误动的调速系统油路结构,包括压力油罐(7)、液控阀(8)和事故配压阀(12),其特征是:所述的压力油罐(7)与事故配压阀(12)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在压力油罐(7)与事故配压阀(12)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液控阀(8),液控阀(8)还与事故停机电磁阀(10)、过速装置(9)通过管道串联连接;在液控阀(8)与故停机电磁阀(10)、过速装置(9)的串联管道上设有手动三通阀(6),手动三通阀(6)中部的接口与液控阀(8)连接,手动三通阀(6)一端的接口与事故停机电磁阀(10)、过速装置(9)连接,手动三通阀(6)另一端的接口与蓄能器(1)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防止活动导叶误动的调速系统油路结构,包括压力油罐(7)、液控阀(8)和事故配压阀(12),其特征是:所述的压力油罐(7)与事故配压阀(12)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在压力油罐(7)与事故配压阀(12)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液控阀(8),液控阀(8)还与事故停机电磁阀(10)、过速装置(9)通过管道串联连接;

在液控阀(8)与故停机电磁阀(10)、过速装置(9)的串联管道上设有手动三通阀(6),手动三通阀(6)中部的接口与液控阀(8)连接,手动三通阀(6)一端的接口与事故停机电磁阀(10)、过速装置(9)连接,手动三通阀(6)另一端的接口与蓄能器(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活动导叶误动的调速系统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能器(1)包括外壳体以及设置在外壳体内的气囊(2),蓄能器(1)内部填充压力油,气囊(2)的进气口穿过蓄能器(1)顶部的充气口(3)设置,蓄能器(1)底部的出油口(4)上设有菌型阀(5),蓄能器(1)底部的出油口(4)通过管道与液控阀(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活动导叶误动的调速系统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油罐(7)与事故配压阀(12)之间还设有并联管道,并联管道上设有球阀(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活动导叶误动的调速系统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事故配压阀(12)的输出口连接至接力器关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轮发电机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止活动导叶误动的调速系统油路结构。

背景技术

水轮发电机组由调速系统操作接力器和导水机构,进而控制活动导叶的开关。调速系统机械部分主要由液压系统、主配压阀系统、分段关闭系统和事故停机系统构成。事故停机系统机械部分由事故配压阀、过速装置、事故配压阀电磁阀、事故配压阀液控阀及相关管路组成。调速液压控制系统正常运行时,来自压力油罐并通过过速装置的控制油经过事故停机电磁阀后进入事故配压阀液控阀控制油腔,促使液控阀阀芯位置满足调速系统正常运行要求。

如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前,需将活动导叶保持在某一开度(0-100%之间的任一开度),以利于活动导叶端面间隙测量等检修工作。压力油罐撤压过程中,当压力油罐压力低于0.8MPa时(具体值因液控阀弹簧压力不同而稍有不同),来自压力油罐并通过过速装置的压力油的压力无法克服液控阀另一端的弹簧压力,事故停机液控阀因系统管路压力降低而切换,事故配压阀控制油源切换,事故配压阀动作,最终使事故压力油通过操作油管进入接力器关腔。机组活动导叶接力器在无水或蜗壳平压状态下动作压力值约为0.4MPa(具体值因机组水头等因素而稍有不同),此时调速系统和接力器的油压足以将机组活动导叶全关。活动导叶在非预定情况下动作,会严重影响水轮机导水机构的检修和导叶附近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防止活动导叶误动的调速系统油路结构,能够解决压力油罐撤压过程中,活动导叶误动造成对检修人员的伤害,提升检修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活动导叶误动的调速系统油路结构,包括压力油罐、液控阀和事故配压阀,所述的压力油罐与事故配压阀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在压力油罐与事故配压阀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液控阀,液控阀还与事故停机电磁阀、过速装置通过管道串联连接;

在液控阀与故停机电磁阀、过速装置的串联管道上设有手动三通阀,手动三通阀中部的接口与液控阀连接,手动三通阀一端的接口与事故停机电磁阀、过速装置连接,手动三通阀另一端的接口与蓄能器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蓄能器包括外壳体以及设置在外壳体内的气囊,蓄能器内部填充压力油,气囊的进气口穿过蓄能器顶部的充气口设置,蓄能器底部的出油口上设有菌型阀,蓄能器底部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液控阀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压力油罐与事故配压阀之间还设有并联管道,并联管道上设有球阀。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事故配压阀的输出口连接至接力器关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防止活动导叶误动的调速系统油路结构,加装蓄能器和手动三通阀后,在调速系统压力油罐正常运行时,不影响过速装置、液控阀和事故停机电磁阀的正常使用功能和保护功能,只在调速系统停止运行,压力油罐撤压前,才手动转换手动三通阀。整个设计方案仅增加小型蓄能器和手动三通阀两个配件,优化设计方案简单、系统运行可靠,且方便后期设备维护。可完全保证压力油罐撤压过程中活动导叶开度的保持、导水机构检修的正常开展和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油罐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油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油罐撤压前的油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蓄能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蓄能器1,气囊2,充气口3,出油口4,菌型阀5,手动三通阀6,压力油罐7,液控阀8,过速装置9,事故停机电磁阀10,球阀11,事故配压阀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中,一种防止活动导叶误动的调速系统油路结构,包括压力油罐7、液控阀8和事故配压阀12,所述的压力油罐7与事故配压阀12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在压力油罐7与事故配压阀12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液控阀8,液控阀8还与事故停机电磁阀10、过速装置9通过管道串联连接;

在液控阀8与故停机电磁阀10、过速装置9的串联管道上设有手动三通阀6,手动三通阀6中部的接口与液控阀8连接,手动三通阀6一端的接口与事故停机电磁阀10、过速装置9连接,手动三通阀6另一端的接口与蓄能器1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蓄能器1包括外壳体以及设置在外壳体内的气囊2,蓄能器1内部填充压力油,气囊2的进气口穿过蓄能器1顶部的充气口3设置,蓄能器1底部的出油口4上设有菌型阀5,蓄能器1底部的出油口4通过管道与液控阀8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压力油罐7与事故配压阀12之间还设有并联管道,并联管道上设有球阀11。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事故配压阀12的输出口连接至接力器关腔。

优化后的油路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过速装置9动作、事故停机电磁阀10动作、液控阀8的A腔压力低于0.8MPa,三种状态均会导致事故配压阀12控制腔失压,继而事故配压阀12动作后开启,事故压力油输出至接力器关腔,通过接力器关闭导水机构和活动导叶。

如因机组导水机构检修,要求导叶开度处于非全关位置时对压力油罐7进行撤压,撤压前,工作人员需手动转换手动三通阀6,将液控阀8的A腔控制油源转换为蓄能器1,使液控阀8的A腔控制油压力完全不受事故停机电磁阀10和过速装置9的影响,且蓄能器1的控制油压力远大于0.8MPa。

此种状态下,压力油罐7从工作压力撤为零的过程中,液控阀8的A腔控制油不失压,事故配压阀12控制油不失压,事故配压阀12不动作、不开启,接力器不动作,整个过程中导水机构和活动导叶可保持撤压前开度不变。

另外,手动三通阀6可选用电磁阀、液控阀等其他通用阀门,只需保证控制油路油源的可靠切换即可,若换用电磁阀,则需设置相应的压力开关、继电器等,电流、电压信号之间相配合,以达到用电信号控制电磁阀的目的;若换用液控阀,则需要设置相应的控制油管。

设计图

一种防止活动导叶误动的调速系统油路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8965.0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2(湖北)

授权编号:CN209469530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F03B 15/00

专利分类号:F03B15/00

范畴分类:28C;

申请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43002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西坝建设路1号

发明人:段水航;刘润昌

第一发明人:段水航

当前权利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成钢

代理机构:42103

代理机构编号: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一种防止活动导叶误动的调速系统油路结构论文和设计-段水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