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巴豆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楝科,大戟科,皮孔葱臭木,光叶巴豆
巴豆属论文文献综述
黄宏丽[1](2012)在《两种葱臭木属和两种巴豆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楝科(Meliaceae)葱臭木属(Dysoxylum)植物,乔木或灌木,全属约200种,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南亚地区。我国有14种,主要分布于云南、海南、广东、广西和台湾;其中云南有10种,产于南部和西南部。该属多种植物作为斐济、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居民的传统药物,用于治疗发烧、痉挛及四肢麻木等症;在我国药用植物中香港葱臭木(Dysoxylum hongkongense)作为一种抗疟药物。葱臭木属植物的木材有芳香的气味,适于制作家具,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皮孔葱臭木(Dysoxylum lenticellatum C. Y. Wu ex H. Li)和杯萼葱臭木(Dysoxylum cupuliforme H. L. Li)系楝科(Meliaceae)葱臭木属(Dysoxylum)植物,研究其化学成分的报道很少,生物活性的研究未见报道。大戟科(Euphorbiaceae)巴豆属(Croton L.)植物,多为乔木或灌木,稀有草本植物。全世界有800余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21种,主要产于台湾、福建(厦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各省。巴豆属多种植物的枝、叶、皮、根均可入药,其味辛、性热、大毒,用于治疗阻滞肠胃、寒邪食积、卒然腹满胀痛、大便不通、气急口噤等。国内外学者对巴豆属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表明该属植物富含结构多样的二萜类化合物,二萜类化合物也是巴豆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HIV、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抗炎镇痛以及降糖等作用。光叶巴豆(Croton laevigatus Vahl.)和大麻叶巴豆(Croton damayeshu Y. T. Chang)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报道的很少。本论文系统研究了两种楝科葱臭木属植物皮孔葱臭木(Dysoxylum lenticellatum)和杯萼葱臭木(Dysoxylum cupuliforme H. L. Li)以及两种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光叶巴豆(Croton laevigatus Vahl.)和大麻叶巴豆(Croton damayeshu Y. T. Chang)的化学成分及部分化合物的生物活性。采用常规的硅胶柱层析(CC)、葡聚糖(Sephadex LH-20)柱层析、MCI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PTLC)以及重结晶等实验手段分离得到的104个化合物;利用IR、UV、CD、EI-MS、 HRESIMS、1D NMR(1H NMR、13C NMR、DEPT、NOE)、2D NMR(1H-1H COSY、HSQC、HMBC、NOESY、ROESY)等波谱技术以及X-ray单晶衍射分析法和CD激子手性方法,并结合与标准化合物对照和相关文献比较的方法,确定了其中104个化合物的结构,主要有甘遂烷型叁萜、齐墩果烷型叁萜、半日花烷型二萜、倍半萜、木脂素、黄酮和甾体等化合物。其中,26个为新化合物。从皮孔葱臭木中分离得到37个化合物,它们分别属于甘遂烷型叁萜、齐墩果烷型叁萜和甾体等化合物,其中10个为新化合物。从光叶巴豆中分离得到35个化合物,它们分别属于半日花烷型二萜、倍半萜、木脂素和黄酮等化合物,其中16个为新化合物。从杯萼葱臭木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主要为齐墩果烷型叁萜、甾体、黄酮类化合物。从大麻叶巴豆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主要为木脂素、香豆素和黄酮类化合物。此外,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和小鼠血管舒张活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4、1.5、1.11、1.15和1.18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和人肝癌细胞(SMMC-7721)具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化合物1.12表现出较好的血管舒张作用,在浓度为10μg/mL时,能使小鼠动脉血管舒张度为87.4%。论文最后对葱臭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本论文可望为中草药活性成分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药理学、植物化学分类学和新药筛选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为我国天然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2-05-01)
赵云飞[2](2008)在《巴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戟科(Euphorb iaceae)巴豆属(CrotonL·)植物多为乔木或灌木,稀有草本。全世界有80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主产于我国四川、云南等地的巴豆(Croton tigliumL),又名大叶双眼龙、虫蛊草、猛子树。味辛,性(本文来源于《贵州畜牧兽医》期刊2008年04期)
王媛,邹忠梅,丛浦珠[3](2006)在《巴豆属植物中二萜类成分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大戟科巴豆属植物中二萜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二萜类化合物是该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以克罗烷型、贝壳杉烷型为主,具有显着的抗肿瘤、抗溃疡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来源于《国际中医中药杂志》期刊2006年01期)
李菲[4](2005)在《巴豆属植物Croton jatrophoides中3个新的昆虫拒食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从生长在东非的民间药用植物C.jatrophoides Pax.的根皮中分离得到3个新的柠檬苦素类似物(limonoids)zumketol(1)、zumsenin(2)和zumsenol(3),并研究了化合物1对2种昆虫幼虫的拒食活性。(本文来源于《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期刊2005年06期)
吴新安,赵毅民[5](2004)在《巴豆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近年来巴豆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提出在化学成分、构效关系、药理等方面均需要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04年05期)
吕承育[6](2004)在《巴豆属植物Croton cajucara改变大鼠脂肪细胞对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豆属植物Croton cajucara Benth.是亚马逊河流域的民间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减轻体重。作者研究了该植物茎皮水提取物对大鼠体重和摄食量以及离体脂肪细胞对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分解脂肪的敏感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期刊2004年03期)
林文翰,付宏征,李军,程刚,Roderick,A[7](2003)在《巴豆属植物Croton hemiargyerius var.gymnodiscus中生物碱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从巴西巴豆属药用植物的一新变种复制Muel的叶中分离生物碱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和纯化 ,波谱分析与已知化合物的波谱和理化性质比较得以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 12个生物碱 ,其中 4个为新生物碱 ,命名为hemiargineA ( 1) ,B ( 5 ) ,C ( 6 )和D ( 7) ;8个已知生物碱为isocorydine ( 2 ) ,corydine ( 3) ,norcorydine ( 4 ) ,salutari dine ( 8) ,glaucine ( 9) ,tetrahydropalmatrubine ( 10 ) ,xylopinoine ( 11)和norlaudanosine ( 12 )。结论 获得 4种新化合物 ,除生物碱( 8) ,其余生物碱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期刊2003年03期)
王莹[8](2002)在《巴豆属植物Crotoncajucara中的克罗烷型二萜trans-dehydrocrotonin的抗基因毒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豆属植物 Croton cajucara 在巴西民间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作者从其树皮中分离出二萜成分 trans-dehydrocrotonin(t-DCTN),并通过腹腔注射和管饲法给以诱变剂环磷酰胺,研究 t-DCTN 的抗基因毒活性。(本文来源于《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期刊2002年06期)
屠洁[9](2002)在《巴豆属植物Croton schiedeanus水提取 物的抗高血压及血管舒张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哥伦比亚民间用巴豆属植物 Crotonschiedeanus Schlecht 叶的浸液治疗高血压。作者研究了该植物水提取物(AECS)对麻醉和清醒的自发高血压大鼠(SHR)的抗高血压作用及对离体大鼠主动脉的血管舒张作用。(本文来源于《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期刊2002年01期)
陈巧鸿[10](1999)在《巴豆属植物Croton nepetaefolius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的肠肌松弛和解痉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豆属植物C.nepetaefolius(I)是一种芳香植物,盛产于巴西东北部,树皮与叶在当地广泛用于解痉、健胃和胃肠胀气。树皮与叶富含挥发油达1%(以药材干重计算),主要由1,8-桉树脑(A),甲基-丁子香酚(B)、α-萜品醇(C)等组成。作者研究植物1的挥发油(本文来源于《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期刊1999年03期)
巴豆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戟科(Euphorb iaceae)巴豆属(CrotonL·)植物多为乔木或灌木,稀有草本。全世界有80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主产于我国四川、云南等地的巴豆(Croton tigliumL),又名大叶双眼龙、虫蛊草、猛子树。味辛,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巴豆属论文参考文献
[1].黄宏丽.两种葱臭木属和两种巴豆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2
[2].赵云飞.巴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述[J].贵州畜牧兽医.2008
[3].王媛,邹忠梅,丛浦珠.巴豆属植物中二萜类成分研究概况[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
[4].李菲.巴豆属植物Crotonjatrophoides中3个新的昆虫拒食成分[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5
[5].吴新安,赵毅民.巴豆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
[6].吕承育.巴豆属植物Crotoncajucara改变大鼠脂肪细胞对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敏感性[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4
[7].林文翰,付宏征,李军,程刚,Roderick,A.巴豆属植物Crotonhemiargyeriusvar.gymnodiscus中生物碱的研究(英文)[J].JournalofChinesePharmaceuticalSciences.2003
[8].王莹.巴豆属植物Crotoncajucara中的克罗烷型二萜trans-dehydrocrotonin的抗基因毒活性[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2
[9].屠洁.巴豆属植物Crotonschiedeanus水提取物的抗高血压及血管舒张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2
[10].陈巧鸿.巴豆属植物Crotonnepetaefolius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的肠肌松弛和解痉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