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波段论文_王卓,郑学合,常晓兰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波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波段,光学,帕尔,图像,增透膜,门限,特征。

双波段论文文献综述

王卓,郑学合,常晓兰[1](2019)在《双波段复合导引头联合检测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双波段复合雷达主动导引头可以在2个波段对同一空袭目标进行独立探测。双波段各自回波信号之间的强相关性以及接收机热噪声的独立性使得复合导引头可以利用2个波段的回波信号进行联合检测。联合检测中,通过调整2个独立探测单元各自的虚警概率与检测概率,复合导引头可以在满足系统参数要求的前提下一定程度降低检测信噪比门限,从而达到提升导引头探测威力的效果。通过理论分析以及仿真计算,当双波段各自的独立探测距离满足一定条件时,选择合理的联合检测策略并且匹配适当的检测信噪比门限可以将复合导引头的灵敏度提升2 dB左右。(本文来源于《现代防御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马旗,朱斌,张宏伟[2](2019)在《基于VGG网络的双波段图像融合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中物体信息具有各自优点的情况,提出了基于VGG网络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来提高对夜间或复杂背景情况下的物体检测识别能力。首先将图像分别输入到一个经过训练得到的VGG网络中,经过不同的卷积层提取各自的特征图;然后将特征图经过ZCA白化处理,去除冗余信息;再通过归一化处理,将特征图的维度降到二维,并通过双叁次插值法将其缩放到与源图像尺寸一致;最后通过加权取平均得到融合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在第四和第五层卷积得到的融合结果优于前叁层的融合结果。同时,本文融合方法与其他3种融合方法相比视觉效果较好,在标准差、平均梯度、相关系数、熵值等评价指标上分别平均提升了12.79%、11.04%、9.94%和2.54%,并且在融合时间上保持在1秒以内。这说明该方法融合效果较好,速度较快,能够较多地保留红外与可见光图像信息和较好地提升目标的显着性。(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9年11期)

陈建发,潘枝峰,王合龙,刘莎[3](2019)在《基于制冷型探测器的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640×512阵列双波段制冷型探测器,设计了一套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用于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该光学系统采用锗、硒化锌和硫化锌组合,实现了消色差和消热差设计,通过引入非球面和构型优化,很好地校正了系统的高阶像差,简化了系统结构。光学系统仅由8个镜片构成,工作波段为3.7~4.8μm和8~9.4μm波段,F数为2,焦距360 mm,视场2.54°×2.03°,满足100%冷光阑效率。像质评价结果表明,光学系统在-55~+70℃温度范围内,双波段成像质量良好。非均匀温度场分析表明,光学系统温度梯度容忍性较好。(本文来源于《电光与控制》期刊2019年10期)

胡树贞,张雪芬,何姣[4](2019)在《基于双波段图像的玉米长势自动观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一款改装后具有近红外图像拍摄功能的民用相机和同型号未经改装的可见光拍摄像机监测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根据作物和土壤在近红外和可见光图像中的敏感性不同,利用图像处理算法获取作物覆盖度(Ccp),并与人工观测的作物生长特征量进行相关分析。通过在中国气象科学院固城试验站开展的玉米观测试验,基于自动观测玉米图像获取的Ccp与人工观测植株高度(近红外R~2=0.9276,可见光R~2=0.8491)、叶面积指数(近红外R~2=0.9535,可见光R~2=0.8822)、干物质重量(近红外R~2=0.9497,可见光R~2=0.7708)等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同样表明利用近红外相机获取的玉米图像比可见光相机获取的图像能更好地反映玉米的生长特征。(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杨亮亮,沈法华,刘成林,童巧英[5](2019)在《含有双层衍射光学元件的红外双波段无热化光学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工作在一定入射角度范围内的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复合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的分析模型。基于衍射光学元件所具有的独特的消色差和消热差性质,设计了一个含有双层衍射光学元件的工作在3.7~4.8mm和7.7~9.5mm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光学系统的焦距为100mm,F#为2,采用像元数为640×512、间距为15mm的制冷型探测器。该系统在空间频率33lp/mm时,中、长波红外MTF分别高于0.52和0.16,最大RMS半径小于9.88mm,波前像差小于0.0705λ,最大离焦量小于焦深,在-40℃~71℃范围内实现了无热化设计。系统中采用的双层衍射光学元件在红外双波段的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高于99.15%。入射到衍射面上的角度为0°~10°,该双层衍射光学元件在中波和长波波段的复合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分别为97.70%和96.95%。(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王子昂,黄富瑜,邹昌帆,刘秉琦,王元铂[6](2019)在《基于帕尔贴效应的双波段自适应标定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精确标定可见光和红外双波段相机系统,减少标定板数量并增加对相机响应波段的适应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帕尔贴效应的双波段自适应标定板,以解决以往大尺寸标定板制造困难的问题.通过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产生不同强度的红外辐射,实现对相机系统响应波段的自适应.从双目超大视场长波红外相机拍摄的图像中可以看出,该标定板标定角点数量多,能够满足超大视场需求;标定角点清晰,对比度高;红外辐射均匀性、稳定性好.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标定角点重投影误差达到亚像素级别,标定参数误差均在1%以内,畸变校正效果好.(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程蔚,郑洪庆[7](2019)在《一种双波段红外火焰探测装置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单波段火焰探测装置易产生误报和漏报等问题,构建一种双波段红外火焰探测方案,并介绍了探测装置的硬件电路设计、光学设计和软件设计等。硬件电路实现火焰信号的预处理;软件设计完成算法处理,做出准确判断是否有火焰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探测装置具有较好的实时性,满足实际工程需要。(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贾孟,薛常喜[8](2019)在《基于Q-type非球面的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个可同时在3~5μm中波红外(MWIR)和8~11μm长波红外(LWIR)成像的非制冷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该系统由4片透镜组成,有效焦距为21 mm,F数为2.6,其中第4表面为Q-type非球面,透镜材料采用Ge和Ge_(10)As_(40)Se_(50)硫系玻璃,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使之达到无热化效果。设计结果显示此系统在-40~60℃范围内成像质量良好,调制传递函数接近衍射极限。在设计参数和初始结构相同的情况下,设计了一个包含偶次非球面的光学系统,并对这两种光学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Q-type非球面在光学系统设计过程中具有较大优势,其校正像差的能力更强,面形与最佳拟合球面的偏离量更小,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乔楠,延凤平,王伟,谭思宇,李广森[9](2019)在《基于层迭结构的双波段太赫兹超材料增透膜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双波段太赫兹超材料增透膜结构,该增透膜采用层迭结构,即由两层金属-聚合物构成。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两层金属-聚合物结构金属表面的电场分布,分析了两波段超低反射产生的机理,并通过优化聚合物层的厚度与金属单元结构的尺寸,实现了在0.471 THz和1.560 THz两个频点处的超低反射,反射率最低分别为0.0028和0.0025,反射率在10%以内的带宽分别为0.26 THz和0.21 THz。研究结果为实现多波段太赫兹超材料增透膜应用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9年06期)

邓智威[10](2019)在《基于AM5728红外与可见光双波段图像配准技术研究及融合系统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成像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渴望在夜间看到的图像和白天一样,包含清楚的细节和真实的彩色。针对这个目标,以TI(德州仪器)公司最新的AM5728芯片作为图像处理器,采用长波红外(LIR)和低照度可见光(Vis)作为双波段摄像模组,开发了同视场、同步调焦的图像采集与图像融合及颜色传递实现真彩色系统。在这个系统上主要研究了叁项相关的技术,分别是双波段图像配准、图像融合和颜色传递来实现融合图像真彩色。本论文完成具体工作包括:(1)针对长波红外和低照度可见光图像前端光学采集,设计光学模块实现了同步视场、同步调焦功能,视场角可达45o,同视场范围为300m-∞;(2)针对近距离红外和微光摄像机达不到同视场,设计并制作同步标定板,可以进行红外和微光的同步标定得到两个相机的位置关系,便于后期硬件实时图像配准;(3)针对实时配准提出焦距反馈联合标定的实时视频配准算法,通过联合焦距反馈进行仿射变换矩阵的计算,最终实现硬件实时的配准,并且实现了双数复小波融合;(4)针对彩色信息采用的是真彩色的传递过程,采用两种技术路线,对于红外图像采用改进的Reinhard算法进行颜色传递,对于融合图像采用改进的Welsh颜色传递算法,并将两类算法在硬件上实现;(5)通过CAD设计外壳,并且利用3D打印机进行样机打印,整机装配,系统能够通过切换按钮切换微光、红外或融合彩色叁种视频,并在双目0.5英寸OLED微型显示器上显示,再通过后端光学放大进入人眼成像。系统实现1-300m配准误差小于1pix、速度为15fps、800х600高分辨率视频显示。(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3)

双波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中物体信息具有各自优点的情况,提出了基于VGG网络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来提高对夜间或复杂背景情况下的物体检测识别能力。首先将图像分别输入到一个经过训练得到的VGG网络中,经过不同的卷积层提取各自的特征图;然后将特征图经过ZCA白化处理,去除冗余信息;再通过归一化处理,将特征图的维度降到二维,并通过双叁次插值法将其缩放到与源图像尺寸一致;最后通过加权取平均得到融合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在第四和第五层卷积得到的融合结果优于前叁层的融合结果。同时,本文融合方法与其他3种融合方法相比视觉效果较好,在标准差、平均梯度、相关系数、熵值等评价指标上分别平均提升了12.79%、11.04%、9.94%和2.54%,并且在融合时间上保持在1秒以内。这说明该方法融合效果较好,速度较快,能够较多地保留红外与可见光图像信息和较好地提升目标的显着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波段论文参考文献

[1].王卓,郑学合,常晓兰.双波段复合导引头联合检测策略[J].现代防御技术.2019

[2].马旗,朱斌,张宏伟.基于VGG网络的双波段图像融合方法[J].激光与红外.2019

[3].陈建发,潘枝峰,王合龙,刘莎.基于制冷型探测器的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J].电光与控制.2019

[4].胡树贞,张雪芬,何姣.基于双波段图像的玉米长势自动观测方法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9

[5].杨亮亮,沈法华,刘成林,童巧英.含有双层衍射光学元件的红外双波段无热化光学系统的设计[J].红外技术.2019

[6].王子昂,黄富瑜,邹昌帆,刘秉琦,王元铂.基于帕尔贴效应的双波段自适应标定板设计[J].光子学报.2019

[7].程蔚,郑洪庆.一种双波段红外火焰探测装置的研制[J].装备制造技术.2019

[8].贾孟,薛常喜.基于Q-type非球面的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设计[J].光学学报.2019

[9].乔楠,延凤平,王伟,谭思宇,李广森.基于层迭结构的双波段太赫兹超材料增透膜设计[J].中国激光.2019

[10].邓智威.基于AM5728红外与可见光双波段图像配准技术研究及融合系统的开发[D].云南师范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电子束相空间图注-波互作用模型波段带状注交错栅行波管粒子模拟初...半实物仿真的典型架构典型红外视景生成器件基于DMD的红外仿真器及模拟的视景

标签:;  ;  ;  ;  ;  ;  ;  

双波段论文_王卓,郑学合,常晓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