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机的注液套杯,其包括套管、注液密封圈和电池密封圈,所述注液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套管的注液端部,所述电池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套管的电池端部,以将所述注液端部和电池端部的端面和外侧面包裹;所述套管内设注液通道,该注液通道从注液端部到电池端部依次设置为注液腔、储液腔和过渡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品质稳定,简便易行,并且无需更新现有设备和工艺,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注液精度高,避免了因密封件变形破损造成漏液的电池污染问题,提升了注液合格率,降低了设备的维修率,减少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机的注液套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注液密封圈和电池密封圈,所述注液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套管的注液端部,所述电池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套管的电池端部,以将所述注液端部和电池端部的端面和外侧面包裹;所述套管内设注液通道,该注液通道从注液端部到电池端部依次设置为注液腔、储液腔和过渡腔,并且该三者的内径关系为:储液腔>过渡腔>注液腔。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机的注液套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注液密封圈和电池密封圈,所述注液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套管的注液端部,所述电池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套管的电池端部,以将所述注液端部和电池端部的端面和外侧面包裹;所述套管内设注液通道,该注液通道从注液端部到电池端部依次设置为注液腔、储液腔和过渡腔,并且该三者的内径关系为:储液腔>过渡腔>注液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机的注液套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端部的外侧面设置有外部卡槽,所述电池密封圈的内端部的内侧面都设置有内部卡圈,组装时,内部卡圈陷入所述外部卡槽内以彼此扣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机的注液套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端部的端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注液密封圈嵌于该环形凹槽内,所述注液密封圈的承压面形成有加强筋并露出于环形凹槽之外,使套管与注液接头相接时实现端面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机的注液套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密封圈的内圈侧面或外圈侧面中,至少有一侧面为防脱斜面,通过该防脱斜面与环形凹槽的内侧面形成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机的注液套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凸座,在凸座与注液端部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机的注液套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材质为316不锈钢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机的注液套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密封圈和电池密封圈的材质为EPDM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机的注液套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腔、储液腔和过渡腔相邻之间通过内径逐渐变化的衔接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机的注液套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密封圈的外端部的外侧面向端面方向逐渐收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加工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机的注液套杯。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因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重量轻等优点,受到各行业的青睐,广泛应用于汽车、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现在的锂离子电池的生产线速度越来越快,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锂离子电池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向电池内部注入电解液,自动化注液技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工艺步骤是:上料--称重--安装注液套杯--测气密性--注液--抽真空--恢复大气压--静置等多个工序。现有的自动化注液技术尚不成熟,自动化注液机整个工艺流程对设备的密封性要求极高,注液套杯的密封性一直是制约各个工艺流程的关键因素。常用的注液套杯由不锈钢圆柱形管和两端密封圈组成,一端密封圈与电池密封,另一端与其它工艺设备密封,生产过程中常常出现密封性不好,密封圈承受压力小,多次使用后易老化变形,注液精度不高,自动化注液机运转不流畅,维修时间较多,已不能满足工艺生产需求,造成电池在注液工艺过程中出现漏液、少液等污染电池的问题,严重影响自动化注液机的稳定与注液精度,降低了良品率,制约着注液生产效率,降低了电池的产品质量,增加了维修成本。
因此,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急需开发一种密封性好,承压力大,结构简单,受力科学,品质稳定,简便易行的注液套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机的注液套杯,解决注液套杯电池密封圈、注液密封圈变形脱落、老化破损、承受压力小、密封性不佳,造成的漏液及成本升高的问题。从而可以快速、方便的进行注液,提高电池自动注液机的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机的注液套杯,其包括套管、注液密封圈和电池密封圈,所述注液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套管的注液端部,所述电池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套管的电池端部,以将所述注液端部和电池端部的端面和外侧面包裹;所述套管内设注液通道,该注液通道从注液端部到电池端部依次设置为注液腔、储液腔和过渡腔,并且该三者的内径关系为:储液腔>过渡腔>注液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池端部的外侧面设置有外部卡槽,所述电池密封圈的内端部的内侧面都设置有内部卡圈,组装时,内部卡圈陷入所述外部卡槽内以彼此扣接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注液端部的端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注液密封圈嵌于该环形凹槽内,所述注液密封圈的承压面形成有加强筋并露出于环形凹槽之外,使套管与注液接头相接时实现端面密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注液密封圈的内圈侧面或外圈侧面中,至少有一侧面为防脱斜面,通过该防脱斜面与环形凹槽的内侧面形成过盈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管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凸座,在凸座与注液端部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管的材质为316不锈钢材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注液密封圈和电池密封圈的材质为EPDM材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注液腔、储液腔和过渡腔相邻之间通过内径逐渐变化的衔接腔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池密封圈的外端部的外侧面向端面方向逐渐收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注液套杯的改进,能够解决注液套杯电池密封圈、注液密封圈变形脱落、老化破损、承受压力小、密封性不佳,造成电池在注液工艺过程中出现漏液、少液等污染电池的问题。
2、受力科学,密封性强,故障率低,设备运行更加稳定,从而缩短了注液时间,其效率大大的提高。
3、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减少了维修成本。简便易行,易于推广。
4、注液精度高,避免了因密封圈老化变形、破损造成的漏液问题,提升了注液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图1中剖面A-A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套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注液密封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密封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管;2、注液密封圈;3、电池密封圈;4、注液端部;5、电池端部;6、注液腔;7、储液腔;8、过渡腔;9、外部卡槽;10、内部卡圈;11、加强筋;12、环形凹槽;13、防脱斜面;14、凸座;16、衔接腔;17、注液接头;18、电池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机的注液套杯,包括套管1、注液密封圈2和电池密封圈3,所述注液密封圈2套设于所述套管1的注液端部4,所述电池密封圈3套设在所述套管1的电池端部5,以将所述电池端部5的端面和外侧面包裹;所述套管1内设注液通道,该注液通道从注液端部4到电池端部5依次设置为注液腔6、储液腔7和过渡腔8,并且该三者的内径关系为:储液腔7>过渡腔8>注液腔6。注液通道的内径大小设计能够保证电解液的流畅通过。
其中,所述电池端部5外侧面设置有外部卡槽9,所述电池密封圈3的内端部的内侧面都设置有内部卡圈10,组装时,内部卡圈10陷入所述外部卡槽9内以彼此扣接固定。使电池密封圈3在多次使用之后不容易发生变形和脱落,大大提高了密封圈与套管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其中,所述注液端部4的端面设置有环形凹槽12,所述注液密封圈2嵌于该环形凹槽12内,所述注液密封圈2的承压面形成有加强筋11并露出于环形凹槽12之外,使套管1与注液接头17相接时实现端面密封。所述注液密封圈2的内圈侧面或外圈侧面中,至少有一侧面为防脱斜面13,通过该防脱斜面与环形凹槽的内侧面形成过盈配合。实施例中,如剖视图所示,注液密封圈2的内圈侧面与环形凹槽的内圈侧面均为与该两者轴线平齐,而注液密封圈的外圈侧面与环形凹槽的外圈侧面均为与该两者轴线呈夹角的斜面,在安装注液密封圈的时候,由于注液密封圈的弹性,使注液密封圈的外圈侧面内缩后再外扩恢复与环形凹槽过盈配合,加强可靠性。
其中,所述套管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凸座14,在凸座14与注液端部4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方便与注液套杯夹具衔接固定,成组批量生产。
其中,所述套管1的材质为316不锈钢材质。316不锈钢材质具有优良的抗侵蚀、耐腐蚀能力。
其中,所述注液密封圈2和电池密封圈3的材质为EPDM材质。EPDM材质具有很强的耐氧化、抗臭氧、抗侵蚀能力。
其中,所述注液腔6、储液腔7和过渡腔8相邻之间通过内径逐渐变化的衔接腔16连通。使电解液平稳过渡流通,保证电解液的的流通畅顺。
其中,所述电池密封圈3的外端部的外侧面向端面方向逐渐收窄。有利于外端部与注液机、电池壳18的衔接。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时候,将本实用新型的注液套杯与注液接头固定,向下移动与电池壳18固定密封。注液接头17通过注液腔6将电解液注入储液腔7内。储液腔7内电解液通过过渡腔8将电解液注入电池壳18。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7113.1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266491U
授权时间:20190816
主分类号:H01M 2/36
专利分类号:H01M2/36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金能电池(东莞)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金能电池(东莞)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塘厦社区138工业区宏业南三路2号B区A栋
发明人:邢庆岭;邢庆占
第一发明人:邢庆岭
当前权利人:金能电池(东莞)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作林
代理机构:44272
代理机构编号: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