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端粒重复扩增程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端粒,程序,肿瘤,性质,论文。
端粒重复扩增程序论文文献综述
吴东林,张玉静,阮承迈,陈守义,李鹏[1](2001)在《端粒酶重复扩增程序(TRAP)的改进和应用以及端粒酶酶学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它能利用自身的RNA组分作为模板,催化合成端粒重复序列(脊椎动物为5′-GTTAG-3′).目前应用最广的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是Kim等的端粒重复扩增程序(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该方法引入了PCR扩增步骤,使检测灵敏度大大增加.本(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1-09-01)
吴东林[2](2001)在《端粒重复扩增程序(TRAP)的改进和应用以及端粒酶酶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它能利用自身的RNA组分作为模板,催化合成端粒重复序列(脊椎动物为5’—GGTTAG—3’)。研究表明端粒酶的表达与细胞永生化及肿瘤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应用最广的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是Kim等的端粒重复扩增程序(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该方法引入了PCR扩增步骤,使检测灵敏度大大增加。但由于PCR反应的反向引物是端粒重复的互补序列,可结合在端粒重复序列的任意部位,导致PCR产物长度发生变化(变长或变短),不能如实反映端粒酶的持续合成能力(进行性,processivity),这个缺陷限制了TRAP反应的实际应用效果。针对这个问题,一些研究者通过在反向引物CX的5’末端加入短的锚定序列的方法阻止PCR产物错误延长,但未解决PCR产物缩短的问题。利用重新设计的反向引物和特殊的反应体系,对TRAP方法进行了重大改进,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对端粒酶活性的准确测定。利用这个方法,对各种细胞系,肿瘤临床样品的端粒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对端粒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端粒重复扩增程序(TRAP)的改进 重新设计TRAP反应引物P1和P2。其中P2引物包括两部分,分别为端粒序列结合部分和锚定部分,反向引物的重新设计是本实验的关键改进之一。改进反应体系,引物使用经过重新设计的P1和P2。在体系中只有dATP、dTTP、dGTP叁种核苷酸,不含dCTP核苷酸。端粒酶延伸反应后进行接尾反应,反应体系中的Taq聚合酶以P2的锚定部分为模板,在端粒酶产物末端催化合成锚定的“尾”序列。此步反应也可与延伸反应同时进行。反应液90℃加热3min灭活端粒酶,在此期间加入dCTP。然后进行PCR扩增。利用人工合成的端粒酶产物作为模板进行TRAP反应,表明改进反应能正确进行PCR扩增,达到了设计目的。端粒重复扩增程序(TRAP)的条件优化 对改进的TRAP反应进行优化,确定PCR扩增条件:94℃30s,64℃45s,72℃1min,27~30个循环。确定反应的最适pH为8.3,最适Mg离子浓度为1.5mM。检测了方法的灵敏度,人工合成模板R5含量在0.002~0.2amol 中文摘要一之间呈线性关系。检测了 293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来自 10个细胞的抽提物可检测到活性,且细胞数在30~1000之间呈线性关系。不同细胞系与肿鹰样品端粒醇活性测定 测定了40例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其中37例阳性,3例阴性,阳.性率·92.5%。人的心、肺、胃、肾等正常组织未见端粒酶活性,人体胎盘组织有端粒酶活性。肿瘤细胞系293、Hela细胞、SMMC、HepZ、MCF7均可见端粒酶活性。并初步总结了端粒酶活性与肿瘤样本病理指标间的关系。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催化亚基表达的相关性 通过RT—PCR检测hTERT基因的表达,肿瘤样品有特异扩增产物。发现肿瘤样品端粒酶活性与端粒酶催化亚基表达之间有一致性。但端粒酶活性大小与催化亚基表达强度之间没有正相关关系。说明除催化亚基决定端粒酶活性外,细胞中的其他因素对端粒酶活性也有较大影响。端粒酶酶学性质研究 利用改进的lLAP方法对端粒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脱氧核苔酸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不同,考察了端粒酶的底物专一性;证明人的端粒酶对端粒序列有一定的核酸酶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期刊2001-05-01)
端粒重复扩增程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它能利用自身的RNA组分作为模板,催化合成端粒重复序列(脊椎动物为5’—GGTTAG—3’)。研究表明端粒酶的表达与细胞永生化及肿瘤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应用最广的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是Kim等的端粒重复扩增程序(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该方法引入了PCR扩增步骤,使检测灵敏度大大增加。但由于PCR反应的反向引物是端粒重复的互补序列,可结合在端粒重复序列的任意部位,导致PCR产物长度发生变化(变长或变短),不能如实反映端粒酶的持续合成能力(进行性,processivity),这个缺陷限制了TRAP反应的实际应用效果。针对这个问题,一些研究者通过在反向引物CX的5’末端加入短的锚定序列的方法阻止PCR产物错误延长,但未解决PCR产物缩短的问题。利用重新设计的反向引物和特殊的反应体系,对TRAP方法进行了重大改进,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对端粒酶活性的准确测定。利用这个方法,对各种细胞系,肿瘤临床样品的端粒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对端粒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端粒重复扩增程序(TRAP)的改进 重新设计TRAP反应引物P1和P2。其中P2引物包括两部分,分别为端粒序列结合部分和锚定部分,反向引物的重新设计是本实验的关键改进之一。改进反应体系,引物使用经过重新设计的P1和P2。在体系中只有dATP、dTTP、dGTP叁种核苷酸,不含dCTP核苷酸。端粒酶延伸反应后进行接尾反应,反应体系中的Taq聚合酶以P2的锚定部分为模板,在端粒酶产物末端催化合成锚定的“尾”序列。此步反应也可与延伸反应同时进行。反应液90℃加热3min灭活端粒酶,在此期间加入dCTP。然后进行PCR扩增。利用人工合成的端粒酶产物作为模板进行TRAP反应,表明改进反应能正确进行PCR扩增,达到了设计目的。端粒重复扩增程序(TRAP)的条件优化 对改进的TRAP反应进行优化,确定PCR扩增条件:94℃30s,64℃45s,72℃1min,27~30个循环。确定反应的最适pH为8.3,最适Mg离子浓度为1.5mM。检测了方法的灵敏度,人工合成模板R5含量在0.002~0.2amol 中文摘要一之间呈线性关系。检测了 293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来自 10个细胞的抽提物可检测到活性,且细胞数在30~1000之间呈线性关系。不同细胞系与肿鹰样品端粒醇活性测定 测定了40例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其中37例阳性,3例阴性,阳.性率·92.5%。人的心、肺、胃、肾等正常组织未见端粒酶活性,人体胎盘组织有端粒酶活性。肿瘤细胞系293、Hela细胞、SMMC、HepZ、MCF7均可见端粒酶活性。并初步总结了端粒酶活性与肿瘤样本病理指标间的关系。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催化亚基表达的相关性 通过RT—PCR检测hTERT基因的表达,肿瘤样品有特异扩增产物。发现肿瘤样品端粒酶活性与端粒酶催化亚基表达之间有一致性。但端粒酶活性大小与催化亚基表达强度之间没有正相关关系。说明除催化亚基决定端粒酶活性外,细胞中的其他因素对端粒酶活性也有较大影响。端粒酶酶学性质研究 利用改进的lLAP方法对端粒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脱氧核苔酸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不同,考察了端粒酶的底物专一性;证明人的端粒酶对端粒序列有一定的核酸酶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端粒重复扩增程序论文参考文献
[1].吴东林,张玉静,阮承迈,陈守义,李鹏.端粒酶重复扩增程序(TRAP)的改进和应用以及端粒酶酶学性质的研究[C].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1
[2].吴东林.端粒重复扩增程序(TRAP)的改进和应用以及端粒酶酶学性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