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因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气候因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候因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气候,因素,干旱,流域,气温,青藏高原,南华县。

气候因素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学洋[1](2019)在《气候变化条件下滦河流域干旱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利用偏相关分析法研究滦河流域干旱与气候变化主要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识别出流域降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气候主要影响因素AO与同时期滦河流域降水相关性较为显着;由于海洋温度对陆地降水变化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水气相互作用的过程,WP、 NINO3.4及EP-NP与次年流域降水可能存在较为显着的相关性;不同气候变化影响因素对于滦河流域降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影响。其中,AO与P的相关性受EP-NP影响较为显着;西太平洋指数(WP)与流域降水相关性较为独立;EP-NP与NINO3.4指数对流域降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本文来源于《吉林水利》期刊2019年12期)

王英辉[2](2019)在《肃北干旱变化趋势及气候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选用肃北县气象局1981~2018年逐年干旱资料、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蒸发量数据,使用统计学方法对肃北县干旱变化趋势及气候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8年肃北县的干旱次数共69次,平均每年出现1.8次,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以每10年0.014次的频率减少,减少幅度相对较小;肃北县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出现干旱灾害,近38年肃北县春旱、春末初夏旱、伏旱、秋旱和冬旱的平均干旱次数分别为0.63次、0.29次、0.32次、0.37次和0.21次,以春旱频率最高,其次是秋旱,冬旱出现频率相对较低;近38年肃北县干旱灾害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与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蒸发量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23期)

张仕昌,郭晶,徐钊[3](2019)在《气候因素对建筑的影响研究——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少资源浪费、避免环境污染,以气候为视角研究产生建筑的本质问题。通过分析城子古村在村落规划、"土掌房"建筑布局以及建筑构造方面的被动式节能措施,结果表明:温和气候区微气候环境下本地区的被动式节能措施能够达到冬暖夏凉的理想效果,但也存在室内光环境亮度不足及相对湿度略高的情况。(本文来源于《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期刊2019年11期)

韩炳宏,周秉荣,颜玉倩,石明明,苏淑兰[4](2019)在《2000-2018年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因素的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对加深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2000—2018年中尺度分辨率成像光谱归一化植被指数(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MODIS NDVI)1 km·月~(-1)分辨率数据以及气象观测数据,采用最大合成法、趋势性分析以及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青藏高原地区NDVI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19a来,青藏高原地区NDVI呈增加趋势。从地理单元来看,低植被覆盖区主要分布于西藏大部、新疆南部和甘南局部以及青海西北部;中植被覆盖区主要位于青海与甘肃、西藏、四川和云南的交汇区域;高植被覆盖区主要分布在四川和云南西北部、青海和甘南以及藏东南局地。除局部地区植被有所退化,大部地区植被生长良好,且植被改善的面积大于植被退化。因此,青藏高原植被整体呈稳定恢复状态。青藏高原地区NDVI与同期气温和降水均显着相关,但与气温的关系更密切。气温每升高1℃,NDVI增加0.128;降水每增加100 mm,NDVI增加0.172。(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汤璞石,李庆国,刘艳虎[5](2019)在《气候学因素与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生关系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气候变化与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发生之间的关系,为AAD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2月南京地区叁家医院收治的822例AA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季节、月份之间发病例数的差异;结合同期南京市每月气象数据,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气象因素与发病例数的相关性及各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利用拟合服从Poisson分布的广义可加模型探索气候变化与AAD发病的关系,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评估与实际发病数的关系。结果:AAD及其A和B分型在12月和1月占比较高,总的AAD和B型最低值发生在8月,A型最低值在6月。广义可加模型显示随着平均气压升高,AAD发病增加(RR=1.04,95%CI=1.03~1.05,P <0.000 1)。而平均2 min风速增加,AAD的发生越少(RR=0.66,95%CI=0.46~0.94,P=0.03)。结论:AAD发生与气候学部分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平均气压升高,AAD发生增加,平均2 min风速增加,AAD发生减少。(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毛彧涵,刘师源,纪璐,赵怡雯,闻太祎[6](2019)在《太湖蓝藻生长与水质、气候因素的相互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01-2018年太湖湖体水资源质量评价指标、主要污染物浓度指标,以及1980-2010年环太湖气象观测站累年日均气象要素观测值,利用区域相关指标分析水质和气象两方面对太湖蓝藻水华的影响情况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近二十年太湖湖体各污染物浓度指标在不同程度上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总氮、氨氮浓度变化最为明显,分别下降54.4%、 25.1%。2008-2017年,经过十年治理,太湖已完全消除重度富营养状态,平均营养指数在60.5-63.5之间波动,且占比稳定,部分湖区已达到轻度富营养化。②叶绿素a与总氮和氨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相关系数绝对值呈现出变化同步性,说明二者共同作用于蓝藻生长。其中,总氮和叶绿素a的相关系数在0.237-0.752之间,呈现低度相关;高锰酸盐指数与叶绿素a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85。③环太湖地区在蓝藻爆发期(即7-8月)气温接近30℃时,风速主要分布在2.5-3m/s,在蓝藻复苏、生长期(即4-5月)气温小于20℃、风速介于2-3m/s的发生概率最大,为39.3%,为蓝藻提供了极其适宜的生长条件,使得夏季更容易出现大面积水华爆发。(本文来源于《吉林水利》期刊2019年11期)

张磊[7](2019)在《基于GAM模型的气候因素下水库悬浮物对水质的动态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GAM模型,结合辽宁北部某水库2000—2017年实测气象数据和水质监测数据,对气候因素下水库悬浮物对水质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湿度、太阳辐射、风速以及降水量对水库悬浮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水利规划与设计》期刊2019年11期)

孙凡博,余凤,赵春子[8](2019)在《图们江干流流域气候因素对径流影响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图们江干流1960—2016年的气象数据和径流数据为基础,运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冗余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BP神经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图们江干流的各个气候因子和径流变化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径流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研究年份中,秋、冬季平均气温和春季降水量上升最为明显。春季蒸发量、春季日照时数、夏季降水、夏季相对湿度、夏季和冬季平均径流以及各季节平均风速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径流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分别在1973、1975、1978年附近出现由多到少的变化,气温则在1987年前后出现由冷变暖的转变;夏季降水量、春季风速、秋季相对湿度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最为显着;多元回归模型模拟值在1960、1962、1963—1966和1975—1983年数值差异较大,且模拟值与实测值存在一定差异,而BP神经网络径流模拟曲线与实测值曲线几乎吻合。(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周启仙,刘忠颖[9](2019)在《优质茶叶形成的气候因素及栽培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优质茶叶生长的气候条件,针对南华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茶叶生产的主要措施,目的在于促进南华县茶叶产业的稳步发展。(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期刊2019年11期)

车风,黄国清,刘韬,田艳红,徐庆华[10](2019)在《2004-2015年湖北省植被NPP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因素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湖北省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利用MOD17A3H NPP时序数据、土地覆盖类型产品MCD12Q1、气象数据和SRTM DEM地形数据等,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了2004—2015年湖北省植被NPP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地形条件下植被NPP分布及对气候因素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1) 12年间,湖北省植被NPP总体呈上升趋势;植被NPP的空间分布大体呈东、西部山区高,中部略低的格局,全省植被NPP值大部介于400~600 g C/(m~2·a);(2)全省植被NPP与年均气温呈现正相关性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9.28%,与年降水量呈现正相关性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9.07%;(3)气温是影响林地、草地植被NPP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耕地主要受降水量影响;(4)植被NPP与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相关性随高程、坡度、坡向的不同表现出差异性,植被NPP变化是气温、降水和地形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气候因素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选用肃北县气象局1981~2018年逐年干旱资料、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蒸发量数据,使用统计学方法对肃北县干旱变化趋势及气候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8年肃北县的干旱次数共69次,平均每年出现1.8次,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以每10年0.014次的频率减少,减少幅度相对较小;肃北县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出现干旱灾害,近38年肃北县春旱、春末初夏旱、伏旱、秋旱和冬旱的平均干旱次数分别为0.63次、0.29次、0.32次、0.37次和0.21次,以春旱频率最高,其次是秋旱,冬旱出现频率相对较低;近38年肃北县干旱灾害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与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蒸发量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候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1].刘学洋.气候变化条件下滦河流域干旱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J].吉林水利.2019

[2].王英辉.肃北干旱变化趋势及气候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农机.2019

[3].张仕昌,郭晶,徐钊.气候因素对建筑的影响研究——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为例[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

[4].韩炳宏,周秉荣,颜玉倩,石明明,苏淑兰.2000-2018年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因素的关系分析[J].草地学报.2019

[5].汤璞石,李庆国,刘艳虎.气候学因素与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生关系的探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毛彧涵,刘师源,纪璐,赵怡雯,闻太祎.太湖蓝藻生长与水质、气候因素的相互作用分析[J].吉林水利.2019

[7].张磊.基于GAM模型的气候因素下水库悬浮物对水质的动态影响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

[8].孙凡博,余凤,赵春子.图们江干流流域气候因素对径流影响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

[9].周启仙,刘忠颖.优质茶叶形成的气候因素及栽培管理[J].云南农业.2019

[10].车风,黄国清,刘韬,田艳红,徐庆华.2004-2015年湖北省植被NPP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因素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19

标签:;  ;  ;  ;  ;  ;  ;  

气候因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