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记忆论文_姜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集体记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记忆,集体,日常生活,媒体,钱塘江,小哥,中国。

集体记忆论文文献综述

姜涛[1](2019)在《从个人家族档案探寻城市集体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家族档案是宝贵的文化资源,是个人身份认同的重要依据。扬州晚报社和扬州市档案局开辟的"吴氏馆藏精品档案解读"专栏,通过苦心孤诣、独辟蹊径的挖掘整理,把吴氏家族的个体记忆完美地转化成了城市的集体记忆。(本文来源于《传媒观察》期刊2019年12期)

高北晨[2](2019)在《“网络情绪性事件”中集体记忆的表达与激发——以巴黎圣母院大火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集体记忆是构成一个社会群体的基本心理基础,它勾连着过去与未来,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新闻业的形式及功能,还拓展了集体记忆的空间,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会因激发受众不同的"隧道记忆"而形成"情绪性热点事件"。本文以2019年4月16日轰动世界的"巴黎圣母院大火"事件为研究对象,采取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形式对于新浪微博中的原创文案中受众的记忆点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关联,集体记忆中蕴含的情绪值呈现怎样的规律以及公众在此事件中的网络行为特征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新闻在传播过程中能够激发受众集体记忆的部分,在激发的同时能够大范围地扩大传播效率,受众对于维护集体记忆符号呈现出归属、进取与捍卫的多元行为特征。通过就此事件的研究来反思,在媒介带来一次又一次"记忆潮"的时代,新闻业界如何让对"集体记忆"这一资源富矿加以利用,以建构更好的传播格局。(本文来源于《东南传播》期刊2019年11期)

王子涵[3](2019)在《结构与过程:集体记忆视域下民俗的能动性探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民俗学虽将民俗与日常生活置于二元区隔的关系之中,但对民俗"殊异"与"泛在"并存的特质有所忽视。而集体记忆理论,因其兼顾记忆的当下与集体的双重属性,故能在主客体交融的语境下重新界定民俗的能动性根源。这种能动性可以通过追溯集体记忆理论的逻辑原点,即柏格森的记忆理论与涂尔干的集体理论得以阐发。然而,在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范式下,民俗的能动性却只能被单方面归结于社会框架,并与时空框架形成主客体二分的结构化关系,这忽视了时空框架本身对民俗意义创造性表述的可能。而受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意向性与海德格尔的实践性"身体"影响,康纳顿与阿斯曼对集体记忆理论的改造与丰盈则揭示了:除了囿于固定的时空框架,民俗还能够通过体化实践与互惠活动,真正实现与记忆同构、与身体互动、与生活世界的有机勾连,从而在"结构"与"反结构"交替演绎的过程化拓展中,对社会变革产生独特的能动作用。(本文来源于《民俗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李黎丹[4](2019)在《共建脉络温暖的集体记忆——国庆70周年阅兵报道的新媒体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体对用户的赋权、赋能,使得信息传播日益分众化。在历史节点、重大事件中,当宏大叙事以个体视角展开,当壮阔图景有触动人心的细节呈现,"人人都有麦克风"就有可能演变成人人都有专属直播,并被温暖地编织进集体记忆,建构着属于国家也属于个人的有温度的历史。(本文来源于《新闻战线》期刊2019年20期)

景晓婷[5](2019)在《集体记忆视角下老旧社区空间场景化营造研究——以西安土门庆安街坊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老旧社区是当前"存量时代"背景下城市更新改造的重点之一。过往的老旧社区更新往往比较关注物质空间的提升,对于社区中"人"的关怀有所不足,从而常常出现更新过后物质空间焕然一新,社区认同感、生活场景与记忆荡然无存的情形。文中采用文献综述法和社区居民访谈法,引入了集体记忆的理论,加入时间和主客体认知的维度,以西安典型的老旧社区——土门庆安街坊为例,探索更新中社区公共空间场景化营造的更新路径。将老旧社区中居民的集体记忆作为切入点,通过挖掘社区记忆来形成记忆清单,用场景化的方式将记忆转译为空间信息和活动组织,来串联社区记忆空间场景、激发居民参与度和完善社区组织,从而提升社区认同感。为老旧社区更新改造、社区文化活化,社区活力再塑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期刊2019-10-19)

叶子[6](2019)在《在这里,重温中国人集体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中国哪个“网红打卡地”人气高?要回答这个问题,位于北京展览馆的一场展览一定不会被忽略。9月23日,“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正式开幕,一经开放,展览就成为网友热门打卡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为新中(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期刊2019-10-18)

刘世昕,朱彩云[7](2019)在《长安街展开历史画卷 唤起七十年集体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天,一幅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画卷在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徐徐展开。36个方阵和70辆彩车构成的群众游行,用小故事、小画面,配上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绘就了70年间中国人民奋斗的壮美画卷,彰显了新时代的自信与豪迈。群众游行总导演、北京师范大学(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9-10-02)

钟玮[8](2019)在《70年集体记忆 存浓厚乡情、衷心寄语》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今年6月起,杭州日报精心策划,推出了“城市活化石”系列报道,精选最具杭州特色、最能体现杭州70年发展变迁的事物,试着用“考古”的方式穿越时光,通过变与不变的相互印证再话当年,发掘和展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本文来源于《杭州日报》期刊2019-09-17)

王茵[9](2019)在《“新国风”文化的荧屏呈现及其审美性集体记忆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国风"是当下大众文化中重要的流行风尚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其在电视节目和网络视听节目中也多有体现,出现了一批"新国风"荧屏作品的代表作。"新国风"文化和相关荧屏作品的传播和流行,已然在大众文化场域中完成了审美性集体记忆重构。(本文来源于《中国电视》期刊2019年09期)

车延芬[10](2019)在《《舞者述说》:作为集体记忆的“采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采风"这一音乐制度始建于周代,当时朝廷专设"采诗官"负责采撷并加工整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民风、察民情。后来,"采风"从艺术延至文学、科学等各个领域而逐渐演化成一种深入民间收集资料的方法。《舞者述说》通过对9位舞蹈艺术家的深度访谈为读者呈现出多段舞蹈记忆。在他们分享的个体记忆中,"采风"几乎是每位舞者言说中最为精彩的部分。有着成年礼般意义的"采风"实践是他们舞蹈生涯的共同经历,他们曾在"采风"中成长并思考着自己的舞蹈人生。(本文来源于《舞蹈》期刊2019年05期)

集体记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集体记忆是构成一个社会群体的基本心理基础,它勾连着过去与未来,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新闻业的形式及功能,还拓展了集体记忆的空间,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会因激发受众不同的"隧道记忆"而形成"情绪性热点事件"。本文以2019年4月16日轰动世界的"巴黎圣母院大火"事件为研究对象,采取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形式对于新浪微博中的原创文案中受众的记忆点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关联,集体记忆中蕴含的情绪值呈现怎样的规律以及公众在此事件中的网络行为特征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新闻在传播过程中能够激发受众集体记忆的部分,在激发的同时能够大范围地扩大传播效率,受众对于维护集体记忆符号呈现出归属、进取与捍卫的多元行为特征。通过就此事件的研究来反思,在媒介带来一次又一次"记忆潮"的时代,新闻业界如何让对"集体记忆"这一资源富矿加以利用,以建构更好的传播格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集体记忆论文参考文献

[1].姜涛.从个人家族档案探寻城市集体记忆[J].传媒观察.2019

[2].高北晨.“网络情绪性事件”中集体记忆的表达与激发——以巴黎圣母院大火为例[J].东南传播.2019

[3].王子涵.结构与过程:集体记忆视域下民俗的能动性探源[J].民俗研究.2019

[4].李黎丹.共建脉络温暖的集体记忆——国庆70周年阅兵报道的新媒体传播[J].新闻战线.2019

[5].景晓婷.集体记忆视角下老旧社区空间场景化营造研究——以西安土门庆安街坊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2019

[6].叶子.在这里,重温中国人集体记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

[7].刘世昕,朱彩云.长安街展开历史画卷唤起七十年集体记忆[N].中国青年报.2019

[8].钟玮.70年集体记忆存浓厚乡情、衷心寄语[N].杭州日报.2019

[9].王茵.“新国风”文化的荧屏呈现及其审美性集体记忆重构[J].中国电视.2019

[10].车延芬.《舞者述说》:作为集体记忆的“采风”实践[J].舞蹈.2019

论文知识图

格萨尔流传地区示意图民族志诗学示范图例上图转引自杨利慧...2-16街区集体记忆对于新旧元素...成长中年轻人集体记忆凸现图表...五国人物行步图图片来源:http://spu...2.4:{南京1937》结尾处的两组...

标签:;  ;  ;  ;  ;  ;  ;  

集体记忆论文_姜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