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修复论文_劳永锵,潘海文,胡永波,梁伟春,王明爽

导读:本文包含了骨修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骨髓炎,凝胶,基材,磷灰石,磷酸钙,自体,生物。

骨修复论文文献综述

劳永锵,潘海文,胡永波,梁伟春,王明爽[1](2019)在《微创激素注入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骨囊肿患儿骨缺损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微创激素注入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修复骨囊肿患儿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骨囊肿手术患儿120例均分为两组。试验组注射醋酸强的松龙125 mg,骨缺损部注入填充位CPC;对照组实施传统开窗手术刮除病灶并灭活瘤腔,骨缺损部位填充自体骨或异体骨。术后评定两组疗效、骨愈合质量和骨缺损填充物降解率,记录术中和2年随访期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愈率相仿(95.00%vs.86.67%)(P>0.05),试验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12.53±1.80)个月vs.(17.26±2.09)个月](P<0.05)。试验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8例。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6个月、1年骨愈合质量评分较高,而骨缺损填充物降解率低(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微创激素注入结合CPC修复骨囊肿患儿骨缺损疗效好,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张亚楠,严霞,孟增东[2](2020)在《Zn、Mg增强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临床应用与机制:生物活性及成骨诱导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目前临床大量需求的自体骨存在来源不足、供骨区并发症等问题,而同种异体骨和异种骨存在免疫排斥、疾病传播等问题,应用受到限制,人工骨修复材料为骨缺损修复提供了重要解决途径。目的:综合叙述锌、镁这2种二价阳离子掺杂羟基磷灰石的国内外最新基础研究进展及成骨诱导机制。方法:检索Pub Med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6至2019年收录的有关Zn、Mg增强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生物活性及成骨诱导相关研究的文章,检索词为"锌,镁,羟基磷灰石,体内,体外,成骨活性,骨修复,骨缺损;Zinc,magnesium,hydroxyapatite,in vivo,in vitro,osteogenic activity,bone repair,bone defect"。结果与结论:尽管可降解活性元素Mg和Zn及其在羟基磷灰石基骨修复材料上的应用有较多研究,但研究目前仍然主要集中在金属或合金植入体方面,对于Mg-羟基磷灰石和Zn-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也大多制备成纳米颗粒、致密块体材料或作为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活性涂层来应用,关于将Mg和Zn元素与羟基磷灰石功能复合制备成仿骨结构多孔骨修复材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同时金属离子材料仍面临许多挑战:首先,当特定金属从支架、植入物或其他释放装置中局部释放时,需要深入了解它们在健康和病变组织的细胞调控和细胞-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其次,大量的体内实验证实金属离子可以从支架局部释放而不会产生全身毒性,但有致癌效应;此外还需要有更广泛的知识,了解将支架改善的生物学性能与金属离子释放效应联系起来的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20年04期)

韩新生,谭小尧,明华伟,张兴安,王华东[3](2019)在《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胶在颌骨中央型骨髓炎骨修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胶(PRF)在颌骨中央型骨髓炎致骨缺损骨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12月就诊于南充市中心医院口腔科的中央型颌骨骨髓炎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行颌骨骨髓炎死骨病灶清除术同期行PRF凝胶+止血海绵填塞骨腔;对照组患者行颌骨骨髓炎死骨清除术后仅填塞止血海绵。术后1、3、6个月行CBCT检查并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EasyDen及Ez3d plus进行骨腔骨密度(HU)值测量。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骨缺损区的HU值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骨缺损区的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骨缺损区的骨密度已经趋于正常的颌骨骨密度。结论 PRF凝胶可明显诱导和促进颌骨中央型骨髓炎致骨缺损骨组织的形成和修复,为颌骨中央型骨髓炎患者骨缺损修复提供一种可选择的临床应用方案。(本文来源于《西部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王日辉,林李嵩[4](2019)在《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肿瘤、外伤等常造成口腔颌面部大面积骨缺损,自体骨移植作为目前颌面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存在来源有限、造成二次损伤等缺点,因此寻找骨替代材料是颌骨修复重建的热点。壳聚糖/羟基磷灰石(Chitosan/Hydroxyapatite,CS/HA)复合物具有良好的骨替代材料的特性,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9)

李鼎鹏,谢兴文,潘兴戊,徐世红,许伟[5](2019)在《疽愈喷剂对骨髓炎模型兔骨修复中ADAMTS-7和骨Ⅰ型胶原表达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疽愈喷剂对骨髓炎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 80只新西兰大白兔除空白组外其余均用骨钻和金葡菌复制骨髓炎模型,每组10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常规换药组(碘伏)、西药组(庆大霉素稀释为1600 U·m L~(-1))、托管散组(托管散稀释为0.2 kg·L~(-1))及疽愈喷剂高(20 m L每次)、中(10 m L每次)、低(5 m L每次)剂量组,各组给予对应药物治疗,分别在7,14和21 d观察肢体肿胀度,最后取材骨窗部位组织,免疫组化检测其ADAMTS-7和骨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疽愈喷剂高、中剂量组在治疗21 d时模型肢体肿胀消退明显,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疽愈喷剂高剂量组对ADAMTS-7抑制明显,表达最少;疽愈喷剂高剂量组对骨Ⅰ型胶原蛋白的分泌表达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结论疽愈喷剂可以有效消除骨髓炎模型兔肢体肿胀,修复骨缺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骨缺损部位ADAMTS-7表达和促进骨Ⅰ型胶原分泌增加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潘洁,冯瑾,张琼,宋瑜,吴红昆[6](2019)在《人和猪的牙槽骨修复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一直以来我们都致力于探究哪一种动物模型更能准确地代表和体现人类牙槽骨的修复过程。研究发现,在组织学水平,猪和人的牙槽骨的原有结构几乎没有显着性区别。本研究致力于研究猪和人的牙槽骨愈合过程来确定他们的不同点和相似性,为更深一步研究人类牙槽骨愈合提供更为直观和准确的数据支持。方法:在猪和人的拔牙创愈合后的区域,用种植机钻头(?2.4/?2.8mm,?2.8/?3.2mm)行骨备洞术,猪的样本在备洞12小时后取材,人的样本在备洞2小时后取材。样本处理后,采用甲苯胺蓝染色,ALP染色,Trap染色,Tunel染色和Cathepsin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来分析猪和人类的牙槽骨备洞后的组织反应。结果:组织学显示骨备洞后,猪和人的牙槽骨均出现整齐的备洞边缘,在远离备洞边缘的牙槽骨的骨髓区域中,ALP染色出现明显的阳性反应,据统计学分析,猪和人类并无显着性差异。并且,Trap染色,Tunel染色和Cathepsin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出现阳性结果,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牙槽骨备洞的骨愈合早期,猪和人类的组织学反应并无明显差异,猪可以为研究人类牙槽骨的愈合提供良好的实验动物模型。(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5)

王韵杰,骆德平[7](2019)在《自体骨植骨修复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的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自体骨植骨修复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0月-2017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因拔除下颌阻生第叁磨牙致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拔牙后行自体骨植骨;对照组:40例,拔牙后不植骨。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第二磨牙远颊角骨缺损深度(ODD)、探诊深度(PD)及临床附着水平(CAL),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开口度、肿胀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新生骨量、形态,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术后症状严重度评估量表(PoSSe),评估两组术后疼痛及术后症状严重度。结果:观察组术后7d及术后6、12个月ODD均显着低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CAL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肿胀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开口度显着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D、VAS评分、PoSS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BCT显示观察组可见不规则自体骨,新骨密度不均匀;对照组见自缺损底部伴新骨生成,骨密度较为均匀。术后12个月,CBCT显示观察组不规则自体骨较前显着减少,缺损区顶部伴骨白线形成,骨密度较前相对均匀;对照组可见新骨生成明显,骨小梁细弱。结论:与不植骨比较,自体骨植骨对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明显,安全性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高文伟,孙丽莹,张泽天,谢陶玲,王俊超[8](2019)在《生物质基含硅骨修复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特性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模仿天然骨的精密结构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骨修复支架材料已成为骨组织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生物质材料如胶原、明胶、壳聚糖、丝素蛋白等由于具有优良的生物学性能而得到广泛关注。含硅生物活性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成为骨修复支架材料中重要的无机组分。本文主要介绍了粉体复合和原位复合两种骨支架材料组分的复合技术,阐述了冷冻干燥、静电纺丝、仿生矿化以及3D打印等骨支架材料结构的构建策略,着重总结了生物质基含硅骨修复支架材料研究进展,阐明当前骨支架材料制备的难点在于支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多孔性结构以及生物降解性能与新骨生成速率之间的匹配性问题,并对骨支架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相宜,刘立立,崔文国[9](2019)在《携载抗菌黏性脂质体的水凝胶构建及促进骨修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一种携载抗菌黏性脂质体的水凝胶(A-LIP-PEG),探究其抗菌及促进骨修复作用。方法·基于脂质体和多巴胺的席夫碱反应,制备黏性脂质体(A-LIP)。将A-LIP和巯基化的聚乙二醇(4SH-PEG)混合,用Ag+交联4SH-PEG制备复合脂质体水凝胶。通过A-LIP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的包载,实现BMP-2在水凝胶网络中均匀分散和缓慢释放。采用粒度仪考察A-LIP的粒径和电位;采用透射电镜观察A-LIP的形态;采用冲洗黏附实验评估A-LIP的黏性;通过CCK-8验证A-LIP-PEG的生物相容性;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测定及茜素红S染色评定其促成骨活性。结果·体外研究表明,A-LIP对软组织有很强的黏附性;A-LIP-PE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LIP-PEG具有较脂质体水凝胶(LIP-PEG)更显着的促进成骨分化作用,且不影响细胞的增殖。结论·该A-LIP-PEG在拓宽水凝胶装载和控释药物及抗菌、骨修复方面有良好的前景。(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叶松庆,李永全[10](2019)在《黄精多糖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修复及骨代谢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黄精多糖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护作用及对骨修复及骨代谢因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12只。通过完整摘除两侧卵巢构建骨质疏松大鼠模型,8周后再手术折断右侧股骨干中段制备骨质疏松骨折模型,假手术组仅摘除卵巢周围脂肪组织,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灌服100,500,1000 mg·kg~(-1)黄精多糖,对照组灌服尼尔雌醇0. 21 mg·kg~(-1);模型组、假手术组均按照10 mL·kg~(-1)灌胃生理盐水,每天1次;各组均连续灌服8周。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保护素(OPG)、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Ⅰ型原胶原分子N端前肽(PINP)、骨钙素(BGP)指标水平;用Micro-CT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大鼠骨密度(BMD),叁点弯曲实验检测骨质疏松症骨折大鼠胫骨生物力学;以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大鼠胫骨组织中G蛋白偶联受体48(GPR48)及骨成型蛋白-2(B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RAP、PINP含量升高,ALP、OPG、BGP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血清TRAP、PINP含量降低,ALP、OPG、BGP升高(P <0. 05);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股骨近端BMD分别为(0. 14±0. 02),(0. 06±0. 01),(0. 13±0. 02),(0. 07±0. 01),(0. 09±0. 02),(0. 12±0. 01) g·cm~(-1),胫骨组织GPR48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 02±0. 09,0. 13±0. 06,0. 92±0. 09,0. 13±0. 04,0. 69±0. 11,0. 98±0. 17,BMP-9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 26±0. 09,0. 32±0. 06,1. 16±0. 25,0. 36±0. 03,0. 75±0. 11,1. 23±0. 06。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胫骨最大载荷、弹性载荷、BMD及GPR48和BMP-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而中、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上述数据均明显升高(P <0. 05)。结论黄精多糖可能通过调控骨修复及骨代谢因子进而提高骨质疏松症骨折大鼠生物力学性能及BMD。(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8期)

骨修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目前临床大量需求的自体骨存在来源不足、供骨区并发症等问题,而同种异体骨和异种骨存在免疫排斥、疾病传播等问题,应用受到限制,人工骨修复材料为骨缺损修复提供了重要解决途径。目的:综合叙述锌、镁这2种二价阳离子掺杂羟基磷灰石的国内外最新基础研究进展及成骨诱导机制。方法:检索Pub Med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6至2019年收录的有关Zn、Mg增强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生物活性及成骨诱导相关研究的文章,检索词为"锌,镁,羟基磷灰石,体内,体外,成骨活性,骨修复,骨缺损;Zinc,magnesium,hydroxyapatite,in vivo,in vitro,osteogenic activity,bone repair,bone defect"。结果与结论:尽管可降解活性元素Mg和Zn及其在羟基磷灰石基骨修复材料上的应用有较多研究,但研究目前仍然主要集中在金属或合金植入体方面,对于Mg-羟基磷灰石和Zn-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也大多制备成纳米颗粒、致密块体材料或作为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活性涂层来应用,关于将Mg和Zn元素与羟基磷灰石功能复合制备成仿骨结构多孔骨修复材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同时金属离子材料仍面临许多挑战:首先,当特定金属从支架、植入物或其他释放装置中局部释放时,需要深入了解它们在健康和病变组织的细胞调控和细胞-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其次,大量的体内实验证实金属离子可以从支架局部释放而不会产生全身毒性,但有致癌效应;此外还需要有更广泛的知识,了解将支架改善的生物学性能与金属离子释放效应联系起来的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骨修复论文参考文献

[1].劳永锵,潘海文,胡永波,梁伟春,王明爽.微创激素注入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骨囊肿患儿骨缺损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9

[2].张亚楠,严霞,孟增东.Zn、Mg增强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临床应用与机制:生物活性及成骨诱导的研究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3].韩新生,谭小尧,明华伟,张兴安,王华东.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胶在颌骨中央型骨髓炎骨修复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9

[4].王日辉,林李嵩.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初步研究[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5].李鼎鹏,谢兴文,潘兴戊,徐世红,许伟.疽愈喷剂对骨髓炎模型兔骨修复中ADAMTS-7和骨Ⅰ型胶原表达的机制研究[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

[6].潘洁,冯瑾,张琼,宋瑜,吴红昆.人和猪的牙槽骨修复的比较[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7].王韵杰,骆德平.自体骨植骨修复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的疗效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9

[8].高文伟,孙丽莹,张泽天,谢陶玲,王俊超.生物质基含硅骨修复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特性及评价[J].化工进展.2019

[9].相宜,刘立立,崔文国.携载抗菌黏性脂质体的水凝胶构建及促进骨修复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10].叶松庆,李永全.黄精多糖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修复及骨代谢因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微孔材料载药和释放实验细胞活性检测Fig.1-5.Thede...骨组织工程示意图联合用药对原代成骨细胞OCmRNA表达的...术后30天CT扫描灌注成像结果术前叁维CT图像,左侧下颌升支及下颌...

标签:;  ;  ;  ;  ;  ;  ;  

骨修复论文_劳永锵,潘海文,胡永波,梁伟春,王明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