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凹凸纹理的陶瓷砖,属于装修建材技术领域,包括底层、连接层和上表层,所述上表层位于底层的上端且上边层和底层之间通过连接层连接,所述底层的上前后端设有第一辅助部,所述底层的左右两端设有第二辅助部,所述底层的下端设有摩擦纹理,所述上表层的上端设有防滑纹理。本实用新型能提高陶瓷砖的防滑效果,同时也能够方便对陶瓷砖上的脏污进行清理,在安装时,也能够起到很好的对齐作用,从而能够降低贴瓷砖的难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具有凹凸纹理的陶瓷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1)、连接层和上表层(3),所述上表层(3)位于底层(1)的上端且上边层和底层(1)之间通过连接层连接,所述底层(1)的上前后端设有第一辅助部(4),所述底层(1)的左右两端设有第二辅助部(5),所述底层(1)的下端设有摩擦纹理(6),所述上表层(3)的上端设有防滑纹理(7)。
设计方案
1.一种具有凹凸纹理的陶瓷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1)、连接层和上表层(3),所述上表层(3)位于底层(1)的上端且上边层和底层(1)之间通过连接层连接,所述底层(1)的上前后端设有第一辅助部(4),所述底层(1)的左右两端设有第二辅助部(5),所述底层(1)的下端设有摩擦纹理(6),所述上表层(3)的上端设有防滑纹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凹凸纹理的陶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部(4)包括两个竖棱(4a)和两个第一凹槽(4b),两个所述竖棱(4a)均设置在底层(1)的前端,两个所述第一凹槽(4b)均设置在底层(1)的后端,所述竖棱(4a)与所述第一凹槽(4b)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凹凸纹理的陶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部(5)包括两个横棱(5a)和两个第二凹槽(5b),两个所述横棱(5a)均设置在底层(1)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二凹槽(5b)均设置在底层(1)的另一侧,所述横棱(5a)与所述第二凹槽(5b)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凹凸纹理的陶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纹理(7)包括若干个波纹棱组,每个波纹棱组均包括若干个波纹棱(7a),每相邻的两个波纹棱组之间均设有若干个凸粒(7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凹凸纹理的陶瓷砖,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波纹棱(7a)和所有所述凸粒(7b)均与上表层(3) 一体成型且所有所述波纹棱(7a)和所有所述凸粒(7b)与上表层(3)的连接处均设有圆弧过渡部(8)。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建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凹凸纹理的陶瓷砖。
背景技术
陶瓷砖是一种常用的装修建材,其结构简单,种类多样,外表美观,能够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但是,由于陶瓷砖的表面非常光滑,在使用时很容易滑倒,特别是对儿童和老人,而现有的带有凹凸纹理的陶瓷装大多是网格式纹理或者是仿自然式不规则纹理,这在清理时,纹理内的镶嵌杂物很难清理,除此之外,在贴陶瓷砖时,如何将其对齐和保证所有陶瓷砖在同一平面内是一项难点,现有技术中全靠贴瓷砖工人和辅助设备的保证陶瓷砖的整齐,而陶瓷砖的本体构造对齐毫无帮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凹凸纹理的陶瓷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滑纹理不易清理和陶瓷砖不易对齐安装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凹凸纹理的陶瓷砖,包括底层、连接层和上表层,所述上表层位于底层的上端且上边层和底层之间通过连接层连接,所述底层的上前后端设有第一辅助部,所述底层的左右两端设有第二辅助部,所述底层的下端设有摩擦纹理,所述上表层的上端设有防滑纹理。
优选地,所述第一辅助部包括两个竖棱和两个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竖棱均设置在底层的前端,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均设置在底层的后端,所述竖棱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辅助部包括两个横棱和两个第二凹槽,两个所述横棱均设置在底层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均设置在底层的另一侧,所述横棱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防滑纹理包括若干个波纹棱组,每个波纹棱组均包括若干个波纹棱,每相邻的两个波纹棱组之间均设有若干个凸粒。
优选地,所有所述波纹棱和所有所述凸粒均与上表层一体成型且所有所述波纹棱和所有所述凸粒与上表层的连接处均设有圆弧过渡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在贴瓷砖时,将两块瓷砖拼接,将两块陶瓷砖同方向设置,使得个陶瓷砖上的竖棱和第一凹槽卡合,从而能够保证两块陶瓷砖的边缘对齐,能够防止陶瓷砖错位,降低贴瓷砖的工作难度。
其二,在贴瓷砖时,将两块瓷砖拼接,将两块陶瓷砖同方向设置,使得个陶瓷砖上的横棱和第二凹槽卡合,从而能够保证两块陶瓷砖位于同一平面上,降低贴瓷砖的工作难度。
其三,波纹棱的设置能够在于波纹棱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起到有效的防滑作用,在其他方向上防滑效果较差,因此在波纹棱组的旁侧设置若干个凸粒,凸粒能够在任何反向上起到良好的防滑作用,增强波纹棱的防滑效果。
其四,波纹棱与凸棱的组合也能够形成波浪与水泡的图案效果,从而也能够增加美观。
其五,在清理上,沿着波纹棱的延伸方向进行打扫,便于对缝隙进行清理,而凸粒间的脏污在清理时也便于从凸粒的两侧流过,整体与现有技术中的方格纹理以及仿自然的无规则纹理对比,更容易清扫,圆弧过度部的设置防止波纹棱和凸粒与上表层形成直角,避免脏污镶嵌在内,从而进一步方便对陶瓷砖上的脏污进行清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层1,上表层3,第一辅助部4,竖棱4a,第一凹槽4b,第二辅助部5,横棱5a,第二凹槽5b,摩擦纹理6,防滑纹理7,波纹棱7a,凸粒7b,圆弧过渡部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具有凹凸纹理的陶瓷砖,包括底层1、连接层和上表层3,所述上表层3位于底层1的上端且上边层和底层1之间通过连接层连接,所述底层1的上前后端设有第一辅助部4,所述底层1的左右两端设有第二辅助部5,所述底层1的下端设有摩擦纹理6,所述上表层3的上端设有防滑纹理7;其中,第一辅助部4和第二辅助部5能够在贴瓷砖时起到辅助对齐的作用,能够减少工人的操作量,降低贴瓷砖的难度,摩擦纹理6的设置用于增大瓷砖与水泥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高其粘贴的牢固性,防滑纹理7的作用是能够提高人踩在上面的摩擦力,能够起到防止滑倒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第一辅助部4包括两个竖棱4a和两个第一凹槽4b,两个所述竖棱4a均设置在底层1的前端,两个所述第一凹槽4b均设置在底层1的后端,所述竖棱4a与所述第一凹槽4b相配合;在贴瓷砖时,将两块瓷砖拼接,将两块陶瓷砖同方向设置,使得个陶瓷砖上的竖棱4a和第一凹槽4b卡合,从而能够保证两块陶瓷砖的边缘对齐,能够防止陶瓷砖错位,降低贴瓷砖的工作难度。
具体地,所述第二辅助部5包括两个横棱5a和两个第二凹槽5b,两个所述横棱5a均设置在底层1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二凹槽5b均设置在底层1的另一侧,所述横棱5a与所述第二凹槽5b相配合;在贴瓷砖时,将两块瓷砖拼接,将两块陶瓷砖同方向设置,使得个陶瓷砖上的横棱5a和第二凹槽5b卡合,从而能够保证两块陶瓷砖位于同一平面上,降低贴瓷砖的工作难度。
具体地,所述防滑纹理7包括若干个波纹棱组,每个波纹棱组均包括若干个波纹棱7a,每相邻的两个波纹棱组之间均设有若干个凸粒7b;波纹棱7a的设置能够在于波纹棱7a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起到有效的防滑作用,在其他方向上防滑效果较差,因此在波纹棱组的旁侧设置若干个凸粒7b,凸粒7b能够在任何反向上起到良好的防滑作用,增强波纹棱7a的防滑效果,波纹棱7a与凸棱的组合也能够形成波浪与水泡的图案效果,从而也能够增加美观,在清理上,沿着波纹棱7a的延伸方向进行打扫,便于对缝隙进行清理,而凸粒7b间的脏污在清理时也便于从凸粒7b的两侧流过,整体与现有技术中的方格纹理以及仿自然的无规则纹理对比,更容易清扫。
具体地,所有所述波纹棱7a和所有所述凸粒7b均与上表层3一体成型且所有所述波纹棱7a和所有所述凸粒7b与上表层3的连接处均设有圆弧过渡部8,圆弧过渡部8的设置防止波纹棱7a和凸粒7b 与上表层3形成直角,避免脏污镶嵌在内,从而进一步方便对陶瓷砖上的脏污进行清扫。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7675.7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353628U
授权时间:20190906
主分类号:E04F 15/02
专利分类号:E04F15/02;E04F15/08
范畴分类:36D;
申请人:佛山市合新创展陶瓷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佛山市合新创展陶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陶瓷总部基地西区G座09号
发明人:黄明国;吴富强;邓玉照;潘祖泉
第一发明人:黄明国
当前权利人:佛山市合新创展陶瓷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耐寒
代理机构:44437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君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陶瓷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