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学生中,很少是出于对某种职业的热爱而进入职业高中学习的,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学习成绩达不到“普高”的要求,没办法才来职中学习的。问卷调查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在初中时就是所谓的“双差”生,有些同学的家庭背景比较复杂(父母下岗、父母双亡或离异或是单亲家庭),有些同学家的经济条件特别困难。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学习态度偏差。学习兴趣淡漠,缺乏学习目的和学习自觉性,学习不专心,注意力分散,消极应付作业等。(2)偏执。偏于固执,自以为是,待人处事、认识问题只来源于一个角度,好钻牛角尖,不能辩证地看问题。(3)敌视。感到别人对自己充满敌意,要么自我封闭,要么经常与人发生冲突。(4)抑郁。遇到一些挫折便精神苦闷,情绪低落,哀叹时运不济,对未来充满失望。(5)适应性不强。对学校生活、教师教学模式不适应,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不强。(6)冲动。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小题大做,缺乏理智,行为过激,但事后又非常后悔。
1.心理问题的特点多数学生的不健康心理源于不合理的认知,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中68%的人有不合理认知。这些不合理认知主要以“绝对化要求”和“过分概括化”为主,占所有不合理认知的43%。
“绝对化要求”在各种不合理的认知中是最常见到的。对事物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通常与“必须”和“应该”这类词联系在一起。如,“我必须成功”;“他们应该更好地待我”;“工作应该是很容易的”等。当事物的发生和进程与个体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学生就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陷入情绪困扰。“过分概括化”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我的不合理评价,即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认知方式。当学生面对失败时,往往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以某件事的结果评价个人的全部行为。其结果常常导致自信心下降、自卑自弃。“过分概括化”的另一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因为一件小事就认为某人很坏,一味责备,并产生敌意和愤怒,使人际关系进一步恶化。
其实许多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合理的认知,属于正常范围。但那些有心理障碍的人表现为有较多的不合理认知。尽管这样,学生却很少能知觉这些不合理认知,更不能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反省、监督和纠正。长此以往,情绪困扰和不良人际关系不断增多,焦虑、抑郁、失眠等伴随产生,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2.元认知元认知,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元认知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种成分。其中元认知监控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地监视、控制和调节。
近年来研究表明,元认知不仅与思维品质、问题解决、学习策略、动机变量(目标定向、兴趣、归因、考试焦虑)有着密切相关关系,而且还与人格5要素中的外向因素、情绪稳定性因素、责任意志因素具有显著正相关。因此,将元认知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3.元认知训练“元认知训练”是指个体通过学习元认知理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再认知,比如:知道自己情绪的来龙去脉,引起情绪的原因是什么?情绪伴随的观念是哪些?这些观念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观念怎样纠正?如何来宣泄不良情绪等。从而达到对认知、情绪行为有效地监控和调节。我们在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的情绪和人际交往两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元认知训练,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
3.1元认知与不良情绪的疏导。情绪是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情绪反应适度稳定成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中职生经常出现的自卑、焦虑、暴躁等情绪问题,我们尝试从元认知角度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情绪和调节情绪。
3.1.1加强指导,提高学生对情绪的认识。一个人能不能有效地调控不良情绪,首先在于他能否承认自己有某种消极情绪的存在。要使学生懂得,情绪问题是每一个人的情感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对于情绪的控制调节来说,一切外界影响都是外因,最终的解决还得要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正视自己的情绪问题,在此基础上主动寻找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途径,这是一个具有积极人生态度的人应有的表现。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了解不良情绪的特征和成因,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练课,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合理宣泄情绪的方法。如:放松法、暗示法、转移法、幽默法、自慰法、角色扮演法。这样让学生能觉察自己和他人情绪的微小变化,为及时调控自己的情绪提供了先决条件。
3.1.2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中职生在初中阶段大多数长期体验学业失败带来的消极情绪,所以中职老师需要组织各项活动,力求让他们能体验到成功和快乐,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成为学生新的活动动机,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交往中去。
3.1.3用元认知调控情绪。通过德育课、心理讲座和心理咨询,我们让学生首先理解自己那么多的焦虑、抑郁、孤独、暴躁的情绪多数都与自己的“绝对化要求”和“过分概括化”等不合理认知有密切联系,进而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了不合理认知,才能改变情绪。同时对有情绪困扰的学生采用“合理情绪认知训练”,具体步骤为:(1)帮助学生分析其情绪认知,找到不合理之处。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不良情绪,仔细引导学生由不恰当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找出其潜在的看法和信念等,并分析这些信念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将不合理的信念列出来。(2)通过和学生辩论的方式引导学生领悟并质疑其认知的不合理之处。教师可以直截了当地向学生的不合理信念发问,如:“有哪些事实证明你的话?”“是否别人都可以犯错误,而你必须永远正确?”“是否别人想问题、做事情都必须符合你的意愿?”“你怎么证明事情必须按照你设想的那样发生?”等等。学生一般不会简单地放弃自己的信念,面对质疑,他们会想方设法为自己的信念辩护,只有当他们无法再辩护时,才有可能领悟到其信念的不合理之处,将其放弃。因此,很多情况下这种挑战式的提问需要不断重复,这就要求辅导老师具有不懈的耐心和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3)引导学生重建合理认知,克服不良情绪。学生能够领悟到其认知方式中的不合理之处后,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认识到面对这一情境,怎样的看法和观念才是合理的,即重建合理认知,从而可以使学生的情绪逐渐趋于平稳和好转,最后摆脱了情绪困扰,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写日记、作计划、自我评价、自我奖励等行为习惯,这也就是培养其元认知监控能力。通过以上的训练工作,学生会发展自己的元认知能力,也就是发展自我认知、自我调适、自我保健的能力,开发自我指导的心理能力与情绪智力,真正走向健康之路。
3.2元认知与人际交往。职校生由于他们涉世不深,经验缺乏,常常被人际交往中产生的种种困惑所羁绊.他们并不是不想与人和睦相处,而是缺乏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人际关系的不适应是学生中较常见的心理问题,新生中尤为明显.归根结底都与“过分概括化”有关,都是对自我的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出现认知偏差而引起的。针对以上情况采用的方法是:
3.2.1学会接纳自己。我们采用元认知方法让学生认知自己,即对自己认知的认知,对自己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和意志等方面重新进行认知和评价,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卑的学生多看到自己的长处,正确地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羞怯的学生增强自信,不要过多地计较别人怎么想,…学会正确分析自己,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和自尊。
3.2.2学会赏识别人。有的学生认为只有别人先赏识我,我才能赏识他。因此,他们从不主动赏识别人,当然,别人也很少赏识他们,影响了交往的距离和亲密度。赏识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赏识。赏识别人时,要善于捕捉别人的优点和适时适度地夸奖别人。在德育课上进行“赏识训练”:同桌同学,互相交谈、观察,尽量发现对方的优点,并不失时机地夸奖对方。多次训练后就会发现,找到对方的优点也不是一件难事了。
3.2.3培养人际交往的优良品质。人际交往的优良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尊重、宽容、理解他人等。这些优良品质,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具有利他人生观的人,其需要、情感和价值取向是指向他人的。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成功人际交往过程,是更多地采用了诚实守信还是更多地采用了虚伪欺骗;是更多地采用了功利性交往还是更多地采用助人为乐的交往;是更多地采用了宽容和理解还是更多地采用了嫉妒和误解。在不断的自我反省和监督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多数人的交往行为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3.2.4学会交往的基本技巧.掌握一定的说话艺术,学会倾听和应答,运用恰当的面部和体态表情、适当的目光接触和相互距离、并且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进行监控、调节、及时纠正令他人不悦的交往行为,使人际交往更和谐、更顺畅。
3.2.5学会冷静地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会学生一些处理冲突的方法,并通过一些反面案例让学生了解一时冲动的后果,让学生讨论遇到类似问题怎样处理效果更好。学生意识这一点以后,就会有意识有目的地控制自己情绪、情感的变化,而不任其发展。
总之,将元认知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和改善人际关系,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能有效地迁移到学习中去,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