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供电公司江苏省扬州市225800)
摘要: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主要是基于监控对变电运行管理的创新,这种管理模式更符合国家电力企业建设职能电网的目标。因此,电力企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确保电力安全运行和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实行集约化、精益化管理,调整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积极采用电力系统自动化先进技术,对电网的生产运行实行调控一体化管理,以满足国家电网发展的需求,提高电网管理和运行的效率。本文对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应用创新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应用创新
在现代电网系统中,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智能化、集约化、高效的管理模式,整体提升了电网管理水平,减少电网事故发生的概率。但是对于电网调控一体化的改造和升级,需要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和互相配合,以此才能促进相关工作继续开展下去,进一步保障我国电网安全。电网调控一体化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1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很多电力企业采用的是“调度中心+集控站+操作队”的运行管理模式,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很多工作人员要身兼数职,通常集变电站监控、运行、维护等责任于一身,使得他们常常顾此失彼,集控站工作人员的工作也常常严重失衡,忙的时候人手不足,闲的时候大量劳动力都被闲置,这就使大量劳动力和劳动成本被占用,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很低。采用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可以缓解目前的困境。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规划和建设主要是基于不断扩张的电网规模、越来越复杂的电网结构、不能适应现代化电力系统生产运行需要传统的运行管理模式等问题,以及电力企业服务意识的增强、对高水平电网管理的追求而提出并实施的。这种管理模式实行后,电网的调度、变电站的监控以及紧急遥控操作大都是由调度控制中心负责的,而调度指令的分解、执行和巡视等工作则由运维操作站来负责,在这个过程中,调度控制中心和运维操作站责任明确,各行其责又紧密配合,这样将全部监测工作集中了起来,有效地整合了人力资源和部门结构,为监控系统的设计、建设和使用提供了条件。
2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关键问题
电网调度一体化将调控相结合,通过各信息节点接收当前电网工作状态,生成电网调度控制指令,传输给各控制节点,实现电网调控的远程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为了实现电网调控及时准确,需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协同工作。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基础是电网信息及控制指令的远程传输,在传输的过程中指令传输延时、漏发、错发都会造成调控失误,给操作人员人身安全、设备自身安全、以及电网状态安全带来威胁。第二,管理系统。由于电网调控一体化概念出现时间较短,相关部门对电网调控一体化理解不深入,对工作职能定位不明确,对业务和工作方法不熟悉,导致职责分工混乱,出现问题互相推诿,甚至还是维持原来的调控模式,业务流程依旧繁琐复杂,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第三,管理成本。目前很多地方虽然将监控纳入了调度范畴,但并没有提高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建设。同时还需要分出一部分人员负责通信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导致管理成本不减反增。
3完善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应用创新
3.1软件升级与管理系统的创新
第一,软硬件升级。加快系统中的硬件升级,借助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与大数据,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对电网调控中涉及的硬件设备进行升级,提升信息与指令的传输效率、速度和准确性,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对关键设备加装故障保护单元,优化计算平台建设,加速数据处理和指令生成。第二,管理系统改革。明确管理分工,减少中间环节,实现集约化管理,明确机构职能定位和调控一体化工作流程。对调控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等培训及相关考核,不达标人员禁止任职调控管理岗位,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及考勤制度。
3.2提升电网自动化和智能化系统
电网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重要变革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引进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变电站进行操作上和运行上的自动化设置而成的变电站自动化系体系,自动化系统具有共享性、稳定性。即变电站自动化和之前的变电站相比之下,变电站的设备有所增减。由于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自动化,管理人员可对电网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所以大大的加强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性。运行管理智能化,因为传统的电网管理不能实现管理智能化,所以电网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电网引进了先进的计算算法技术与多功能的系统设备,让电网能够平稳的自动化运行和高效可靠的进行数据的传输。
3.3做好信息处理与采集
在智能化的电网使用中,时时刻刻都是以数据的变化来决定设备的自动调控方向与范围,所以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是建设智能化电网的基本要求。在实际的操作环节,数据主要来源于整个电网的各个参数,智能化的设备接受信息后能够自己主动地和不受人员直接操控的情况下,按照事先约定好的规则来调节某个参数达到正常水平。同时数据的采集还要考虑受到距离的影响以及各个功能区之间的逻辑联系是否正常,是否有违背原先初始设计因素的存在。接着,智能化的设备需要将接收到的各种参数进行识别与归类,同时还会做好数据的存储工作。归类是为了让设备本身更容易的参与到自动调控的工作中去,并且按照自己的分类逻辑去工作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进而提高智能设备的工作效率。
3.4全面提升电力调控系统运行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电力调控系统运行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只局限于专业技能的提升,还需要从安全意识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入手,提升操作人员的软实力,帮助相关的操作人员认识到调度操作标准化的意义和目的,从而使其能够在进行调度操作的过程中,有效对危险措施做出分析,并能够按相关规范做好操作前准备工作以及具体操作工作,进而从源头上减少变电站运行中倒闸误操作现象的出现。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结合电力系统生产中安全工作的特点,定期组织相关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的业务技能培训,帮助操作人员提升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并制定相应的监督和激励机制。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更为积极,进而从根本上重视调控操作,使得整个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自上而下形成一个严密的安全工作体系;另一方面公平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也更利于形成优秀的工作氛围,使得相关的操作人员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有效减少误操作事件的发生,提升变电站运行中相关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最终保证电力调控系统的良好运行。
结束语:
在电网一体化这样新型、高效的管理模式下,电力企业的整体管理方式得到了优化和改善,同时也体现了电网管理的智能化。电网一体化管理通过功能齐全、性能优越的自动化管理设备,省去了大量的电网管理成本的投入,也降低了电网故障的维修成本,从而推动了电力行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关于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J].李蕊,李杰,焦东霄.山东工业技术.2018(21)
[2]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探讨[J].董巍,苏东桥,刘申.南方农机.2018(13)
[3]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探讨[J].张建国.硅谷.2014(23)
[4]基于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分析[J].龚政.科技创新导报.2017(22)
[5]浅谈“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J].闫蕾.中国电力教育,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