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电桅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电桅杆,工作姿态,测试技术,惯性单元
光电桅杆论文文献综述
苏慧祥[1](2017)在《光电桅杆工作姿态测试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光电工作桅杆姿态测试方法具有成本高,精度低,实时性差,不利于数字化等缺陷,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推进,新的战场环境对光电桅杆工作姿态测试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课题主要目的是对光电桅杆工作姿态测试技术进行研究,探索出一种新的低成本、高精度的光电桅杆工作姿态测试方法。论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物体姿态测试的原理和方法,结合系统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光电桅杆工作姿态测试方法。该方法使用两个置于桅杆顶部和桅杆底部的惯性测量单元分别采集光电桅杆在工作过程中顶部和底部的姿态数据,再利用桅杆姿态解算算法解算出桅杆的工作姿态(扭曲角Φ和倾斜角α)。本文从物体姿态解算的基本原理出发,阐述了光电桅杆工作姿态测试系统的设计思路;从坐标变换理论入手,推导了桅杆姿态解算算法,建立了桅杆姿态解算模型;然后,设计了一个基于STM32微处理器的姿态解算调理板,并进行了相应的软件设计;最后,对本文所设计的光电桅杆工作姿态测试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光电桅杆工作姿态测试系统设计合理、软硬件工作稳定可靠,对倾斜角和扭曲角的测量范围为±16°、测量精度为3mrad,满足了课题给定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期刊2017-05-18)
刘长顺,陈兆兵,郭劲,王兵[2](2013)在《风载条件下光电桅杆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车载型光电桅杆工作时受到的风载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有限元分析的手段对某型光电桅杆在八级风和十级风条件下的静力倾摆和动力模态进行了分析。2种条件下该光电桅杆的最大变形位置均出现在桅杆顶端,其最大变形量分别为9.02 mm和11.9 mm,即桅杆在两档风力下的最大侧摆角分别为1.5 mrad和1.9 mrad,满足桅杆倾摆要求。进行模态分析后前叁阶的振型频率分别是123.62 Hz、124.53 Hz、603.53 Hz,可以认为基本避开了载车发动机60 Hz的共振频率。(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3年10期)
陈兆兵,郭劲,王恒坤[3](2012)在《光电桅杆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车载光电桅杆系统为主体,对光电桅杆的分类与特征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光电桅杆技术应用上的现状及其关键技术,对光电桅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光电桅杆的研制与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光电技术应用》期刊2012年05期)
周晓尧,范大鹏,张智永,张连超[4](2011)在《基于模糊加权EKF的车载光电桅杆姿态估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车载桅杆式光电探测平台静动态情况下的姿态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加权的姿态估计算法。首先采用欧拉角法描述姿态运动学方程,并在详细分析陀螺和倾角仪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系统的非线性连续状态空间模型;然后采用EKF对系统进行线性化和离散化,并在卡尔曼滤波框架下,提出姿态角和陀螺漂移的加权量测更新方程;最后通过分析加权值与载体运动状态的关系,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的加权值确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精确估计桅杆的姿态角运动,精度为0.041°。同时克服了倾角仪容易受振动和加速度干扰,以及陀螺的长期测量误差问题,并能在线实时估计补偿陀螺漂移。(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1年08期)
戴德山,张珂相[5](2010)在《光电桅杆水动力作用下的模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光电桅杆在复杂海洋工况下的水动力学分析,得到了光电桅杆的相关力学参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光电桅杆进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材料定义、加载和求解,分析了光电桅杆在受到复杂水动力作用下的静态受力变形和动态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为桅杆的最优化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本文来源于《光学与光电技术》期刊2010年05期)
刘娟,余晟,宫经汉[6](2010)在《潜艇光电桅杆升降装置用导流罩制造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潜艇升降装置技术随着潜艇总体技术和观通设备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圆柱式升降装置和导流罩式升降装置的发展过程。简要介绍了导流罩式升降装置中关键部件下导流罩制造中采用的分块设计方案、组合成型工艺、制造导流罩专用的复合材料与防雷达铺层,其应用突破了导流罩制造技术中的瓶颈,为我国潜用光电装备的研发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光学与光电技术》期刊2010年03期)
陈兆兵,郭劲[7](2010)在《基于SUMT法的光电桅杆结构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机械优化设计"为理论基础,针对光电桅杆设计中的限制条件,以惩罚函数法为优化基本方法,光电桅杆的高度和内外径为优化参数进行了结构优化.对光电桅杆进行了模型简化,建立了数学建模,建立了内点惩罚函数,最后进行了基于SUMT惩罚函数的计算方法,得到了优化结果,同时通过现有的优化软件的计算验证了该优化结果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四川兵工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陈志奇[8](2007)在《基于光纤束传像的复合式光电桅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光电桅杆的结构组成、性能特点和存在的隐患,提出了基于光纤束传像的复合式光电桅杆系统模型,旨在通过增加光纤望远系统,在保证系统探测效果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论文研究了复合式光电桅杆系统中光纤望远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各组成部分的选取以及光纤传像束的性能参数和传像机理,分析了光纤束传像中波分复用技术和光纤望远系统的视距估算等问题,讨论了CCD探测器的应用、选取及目标图像信息处理中数据融合等问题,并就复合式光电桅杆在潜艇、坦克等装备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本文对这一技术方案的研究和论证对于我国光电桅杆系统的发展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7-01-01)
马永龙,陆炳哲[9](2006)在《国外光电桅杆设计特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分析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在光电桅杆设计方面的特色。这些设计方面的成功实例,正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而目前国内对此论述和研究尚少。笔者通过对国外光电桅杆技术的跟踪研究,对国外光电桅杆技术的设计优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国内的光电桅杆设计与研究也会有所启示。(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06年06期)
鲜勇[10](2006)在《国外潜望镜和光电桅杆观察窗的选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潜望镜和光电桅杆使用平面窗和球面窗的利弊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对国外公开的各种典型的潜望镜和光电桅杆使用的窗口和俯仰角之间的关系进行列表分析和比较,对今后的观察窗口的选择趋势进行预测。(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06年05期)
光电桅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车载型光电桅杆工作时受到的风载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有限元分析的手段对某型光电桅杆在八级风和十级风条件下的静力倾摆和动力模态进行了分析。2种条件下该光电桅杆的最大变形位置均出现在桅杆顶端,其最大变形量分别为9.02 mm和11.9 mm,即桅杆在两档风力下的最大侧摆角分别为1.5 mrad和1.9 mrad,满足桅杆倾摆要求。进行模态分析后前叁阶的振型频率分别是123.62 Hz、124.53 Hz、603.53 Hz,可以认为基本避开了载车发动机60 Hz的共振频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电桅杆论文参考文献
[1].苏慧祥.光电桅杆工作姿态测试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7
[2].刘长顺,陈兆兵,郭劲,王兵.风载条件下光电桅杆有限元分析[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3
[3].陈兆兵,郭劲,王恒坤.光电桅杆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光电技术应用.2012
[4].周晓尧,范大鹏,张智永,张连超.基于模糊加权EKF的车载光电桅杆姿态估计算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
[5].戴德山,张珂相.光电桅杆水动力作用下的模态分析[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0
[6].刘娟,余晟,宫经汉.潜艇光电桅杆升降装置用导流罩制造技术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0
[7].陈兆兵,郭劲.基于SUMT法的光电桅杆结构参数优化[J].四川兵工学报.2010
[8].陈志奇.基于光纤束传像的复合式光电桅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
[9].马永龙,陆炳哲.国外光电桅杆设计特色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2006
[10].鲜勇.国外潜望镜和光电桅杆观察窗的选型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