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病史;体检;辅助检查;内科疾病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医疗设备的创新发展,医师最基本的物理诊断方法逐渐被仪器设备所取代,现今重视辅助检查,缺乏病史分析与体检的唯技术论现象越发严重,导致医患关系越发紧张、疏远[1]。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开始主张倡导人性化服务、人文服务,重视对于病人基本病史的采集以及体格检查。在基础医院的全科医师日常工作中病史与体检是最重要的临床诊断工具[2]。因此,本次研究对我院门诊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内科门诊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2例,占比65%,女性28例,占比35%,年龄区间18~83岁,平均年龄(45.64±4.28)岁,病程区间1个月~20年,平均病程(11.28±4.21)年,所有入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病史、体检以及辅助检查的临床资料,且均随访成功,无失访者。
1.2方法
选入的80例患者均由同1名医师进行接诊,医师详细问询患者病史后作出初步诊断,并给出诊断的信心指数。随后医师对患者开展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由同一名医师结合病史、体检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诊断,并再次进行给出信心指数。初诊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体征、病史、辅助检查、初步诊断结果等基本资料,并详细准确记录患者的联系电话与常住地址,随访6个月,对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进行进一步了解。随访6个月后由两名医师对8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重新复诊,依据随访结果做出最终的临床诊断结果。统计初步诊断与最终诊断的一致率。
1.3评分指标
信心指数是指医师对于诊断的信心评分,评分区间在1~10分,分数越高代表诊断信心越强。
2结果
病史分析的初步诊断与最终诊断结果相一致者57例,一致率为71.25%,体检初步诊断与最终诊断结果相一致者9例,一致率为11.25%,辅助检查初步诊断与最终诊断结果相一致者11例,一致率为13.75%,初步诊断与最终诊断不一致者3例;病史分析、体检、辅助检查诊断信心评分分别为(7.23±1.26)分、(7.89±1.17)分、(8.56±0.71)分,见表1。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医学模式的“生物-心理-社会”转变,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医师开展的物理诊断的临床应用地位越来越高,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目前,医患关系的主要矛盾是因医师过度重视辅助检查,对于基础技能检查较为轻视,导致患者就诊检查的费用大幅度上涨,甚至出现过度医疗现象,导致医疗服务质量大幅度降低[4]。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在内科门诊诊断中应用病史问询分析获取正确诊断者57例,诊断一致率可达到71.25%;应用体检检查的获取正确诊断者9例,诊断一致率为11.25%,而应用辅助检查获取正确诊断者11例,一致率为13.75%。从内科门诊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可知,功能性疾病的就诊率较高。在内科门诊诊断中医师对于常见疾病典型症状、体征以及临床特征的把握是诊断的关键,一旦问询到关键性症状,可提高医师对于临床诊断的信心。同时,对于诊断结果不明确的疑难疾病,无法通过病史、体检进行直接诊断者,也可为下一步辅助诊断提供线索,指明方向,避免出现过度、不必要检查的发生。病史采集过程的第一步为医患沟通,医生需仔细聆听患者的主诉症状,并耐心与患者进行情感的沟通交流,获取准确的第一手资料[5]。当然,本次研究的目的并不是完全否定辅助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虽然本次研究以及过往研究结果均显示,病史与体检在初诊诊断准确性较高,但此结果也仅在临床诊断中,在实际临床诊疗工作者,仍需借助辅助检查手段,帮助排查患者所患其他疾病的可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确诊率,避免误诊、漏诊发生。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仅单独对病史分析、体检、辅助检查对于疾病的意义进行论述,在实际临床工作者医疗工作者需结合三种诊断方法进行联合确诊,因此,在临诊断中需要医师提高临床基础技能,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姜淑艳.病史分析和体检及辅助检查对内科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0):56-57.
[2]杨卉艳,谢云爱,任淑女等.247例儿童腹痛病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7):898-899.
[3]田园,郑宇明.病史分析和体检及辅助检查对内科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11):24.
[4]卓媛媛,范祖华.浅析应用无痛胃肠镜对消化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检查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16):241-242.
[5]陈洁,马文静,陈晓等.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在内科疾病中的诊断意义[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10):1156-1157.
[6]王震,吴成.61例小儿外科疾病误诊为内科疾病原因分析[J].安徽医学,2015(4):479-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