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途径相关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葡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基因
途径相关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慕茜,汤晓宏,宋思宁,刘静,李超琦[1](2019)在《‘品丽珠’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脱落酸、乙烯、赤霉素、生长素等激素之间的相互协调作用在葡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葡萄果实中这些重要激素代谢相关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品丽珠’葡萄(Vitis vinifera‘Cabernet Fran’)花后60 d、花后85 d和花后110 d的果实为研究材料,所有样品采集后立即在液氮中速冻并贮于–80℃冰箱中备用。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从全基因组水平对‘品丽珠’葡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的差异基因进行分析,并通过qRT-PCR技术对差异表达候选基因进行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大量在‘品丽珠’葡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花后60d与花后85d的果实相比差异表达基因数为693个,上调199个,下调494个。花后85d与花后110 d果实相比差异基因总数为2 156个,其中上调941个,下调1 215个。花后60 d与花后110d果实相比差异基因总数为3 248个,其中上调1 603个,下调1 645个。对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GO分析和Pathway分析,发现‘品丽珠’葡萄果实生长发育涉及到8种激素,47个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差异基因。其中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所占比例最高(13个),其次是脱落酸(8个)、细胞分裂素(7个)、油菜素内酯(6个)、乙烯(4个)、赤霉素(4个)、茉莉酸(4个)和水杨酸(1个)。进一步对8种激素合成及信号转导网络分析,发现17个参与激素代谢的基因随着葡萄果实的成熟其表达量呈降低趋势,16个呈升高趋势。在花后85d葡萄果实中,有8个相关基因表达量最高,6个最低。随机挑选了20个涉及8种不同激素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qRT-PCR技术对转录组数据进行验证。将qRT-PCR与转录组数据对比,只有VIT_207s0141g00270表达模式与转录组数据有差异,其余19个基因表达模式与转录组数据数据一致,准确率达95%,表明转录组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此,该结果可为今后研究葡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内源激素的相互协调机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1)
杨俊,卢皙,琚燕琴,赵守亮[2](2019)在《胆汁分泌途径相关基因在大鼠牙胚发育中作用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大鼠磨牙牙胚发育从帽状期向钟状期转变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基因。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对大鼠磨牙牙胚样本2个发育时期(帽状期E16.5、钟状期E18.5)来源的RNA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小干扰RNA等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本实验获得了质检合格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在不同时间点样本中共检测到23553个基因,两组样本相互比较共获得1852个差异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布分析表明,Bile分泌途径是帽状期向钟状期转变过程中差异最为显着的信号途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Bile分泌途径相关基因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呈动态时空表达模式。在牙胚发育早期阶段,SLC2A1广泛表达于上皮组织和星网状层细胞处,尤其在内釉上皮处呈强阳性表达,而SLC4A4、ADCY5、ABCC3和ATP1B1则主要在上皮细胞处呈阳性表达,SLC10A1则主要在星网状层细胞处呈阳性表达。在牙胚发育晚期阶段,SLC2A1,SLC4A4和ABCC3在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处呈强阳性表达,而ADCY5、ATP1B1和SLC10A1的阳性表达仅见于成牙本质细胞。另外,小RNA干扰实验结果显示ADCY5和SLC2A1对大鼠牙乳头干细胞的增值和迁移具有重要影响,SLC4A4只对大鼠牙乳头干细胞的迁移有影响。结论:获取了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帽状期与钟状期的转录组数据,其中胆汁分泌途径相关基因可能与大鼠牙胚的发育过程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5)
王超杰,王云莉,徐文龙,韩宏宇,王志超[3](2019)在《籽用和肉用印度南瓜果实发育过程中淀粉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籽用印度南瓜自交系98-2及肉用印度南瓜自交系312-1为试材,对印度南瓜果实淀粉含量及淀粉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12-1和98-2果实中的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模式存在明显差异,312-1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模式相似,都是随着果实发育逐渐积累,在授粉后40 d时达到高峰,随后略有下降,而98-2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一直维持在果实发育初期(授粉后5 d)水平,没有显着积累的过程;在果实发育的各个时期312-1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均极显着高于98-2。2份材料中直链淀粉的积累模式大致相同,都维持在果实发育初期的积累水平,但在果实发育的各个时期312-1中直链淀粉含量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98-2。在淀粉组成上,2份材料均是以支链淀粉为主。淀粉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除ISAⅢ、SSSⅡ和SBEⅡ基因外,GPT、AATP、PGM、AGPase L、GBSSⅠ、SSSⅢ和SBEⅠ基因在2份材料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趋势相似,其表达量在2份材料中存在较大差异,结合2份材料果实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推测GPT、AATP、AGPase L、GBSSⅠ、SSSⅡ、SSSⅢ、SBEⅠ和SBEⅡ基因是调控印度南瓜果实中淀粉积累的关键酶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2019年07期)
刘连妹,屈海泳,安爽,郝传浩,任翠萍[4](2019)在《VB6代谢途径相关基因在苹果苦痘病果实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贮藏期为0 d的富士苹果(Malus pumila)发病果实与未发病果实为试验材料,通过高通量测序、果肉RNA提取、c DNA反转录、荧光定量PCR等技术,研究了正常果实(CK)、发病果实未发病部位(BC)和发病果实发病部位(BP)果肉中与VB6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VB6代谢途径相关基因在CK、BC和BP间的相对表达量存在差异,且在BP中显着上调(P<0.05)。由此认为,VB6代谢途径与苹果苦痘病有关,且基因表达上调。(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孙雨[5](2019)在《滨海耐盐植物田菁共生根瘤菌环二鸟苷酸信号途径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滨海盐碱地具有优势的水热条件,是盐碱地开发利用中的重点区域,有效改良和利用这类土地对滨海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具有深远意义。种植耐盐植物能够改善滨海盐碱地的土壤结构和微生物活性,从根本上改良盐碱土。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体系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改良体系,深入研究其共生机制能够为滨海盐碱地的生物改良模式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田菁是一种豆科植物,具有耐盐耐涝等特性,是改良滨海盐碱地的先锋植物。茎瘤固氮根瘤菌作为一类特殊的根瘤菌,不仅能够与宿主田菁建立共生体系固氮,还能够在自生状态下进行固氮。c-di-GMP是细菌中广泛存在的第二信使,能够调控细菌的多种生理功能,包括运动能力,胞外多糖的合成,细菌毒力等。茎瘤固氮根瘤菌和宿主田菁共生体系建立的过程涉及根瘤菌的运动趋化能力、宿主根系定殖能力及抵抗结瘤过程中活性氧的能力等,c-di-GMP作为重要的第二信使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缺乏深入研究。本论文以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为研究对象,对其c-di-GMP信号途径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取得如下研究结果: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系统分析了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基因组中c-di-GMP代谢相关基因,共发现37个编码GGDEF/EAL结构域的基因。选取了同时编码GGDEF和EAL结构域的基因AZC_3085,AZC_3226,AZC_4658进行了功能鉴定。其中,AZC_4658的缺失突变体表现出运动能力降低,胞外多糖合成量提高,生物膜产量提高,竞争性结瘤能力提高等表型,并且AZC_4658的缺失导致胞内c-di-GMP水平提高。研究结果表明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基因组中具有数目众多的c-di-GMP代谢基因,可能具有复杂的c-di-GMP代谢网络,并且c-di-GMP的部分代谢基因的功能是冗余的。鉴定了由基因AZC_0308编码的磷酸二酯酶Chp1。Chp1同时具有GGDEF和EAL结构域,还具有PAS调控结构域。酶活检测表明Chp1只具有磷酸二酯酶的活性;Chp1的PAS结构域能够结合heme并对Chp1的磷酸二酯酶活性起到调控作用。?chp1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胞内c-di-GMP水平提高,胞外多糖产量提高。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chp1突变体中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说明c-di-GMP在转录阶段调控了胞外多糖的合成。构建了胞外多糖合成基因缺失突变株,过氧化氢敏感性实验表明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的胞外多糖能够抵抗过氧化氢的致死作用。?chp1突变体对宿主田菁根系的竞争性吸附能力提高,竞争性结瘤能力也有提高,但是最终的共生固氮活性没有受到影响。综合分析,c-di-GMP调控的胞外多糖合成在促进根系吸附和抵抗结瘤过程中的过氧化氢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鉴定了由基因AZC_3349编码的c-di-GMP受体Cbp1。Cbp1能够结合c-di-GMP,并且结合c-di-GMP之后其蛋白构象会发生变化,关键氨基酸Arg320的突变导致Cbp1完全失去结合c-di-GMP的能力。作为趋化受体,Cbp1的缺失导致ORS571趋化能力降低,回补实验进一步证明了Cbp1结合c-di-GMP的能力对其介导的趋化作用是必需的。?cbp1突变体趋化能力的受损导致其对宿主田菁的竞争性根系吸附能力降低,并且竞争性结瘤能力也降低。结果表明,c-di-GMP信号通路能够与细菌趋化系统互作,共同影响茎瘤固氮根瘤菌-田菁共生体系的建立。基因AZC_1615和AZC_1616编码的两个单独PilZ结构域蛋白能够在调控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的运动能力方面起到相反的作用,具体调控机理正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本论文对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的c-di-GMP信号途径进行了系统研究,鉴定了一个c-di-GMP的降解酶和一个c-di-GMP的受体,揭示了c-di-GMP能够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来影响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与宿主田菁的共生,为深入理解复杂的c-di-GMP信号途径和茎瘤固氮根瘤菌-田菁共生体系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丁明[6](2019)在《团头鲂补体替代途径相关基因的鉴定及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是我国重要的大宗淡水养殖鱼类之一,但是近年来由于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较为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鱼类获得性免疫系统不够发达,先天性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入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补体系统是先天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补体替代途径包括补体因子D(complement factor D)、补体因子P(complement factor P)、补体因子I(complement factor I)和补体因子H(complement factor H),被称为最古老的补体激活途径,对补体系统的激活有着重要作用。对补体替代途径相关分子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团头鲂先天性免疫防御机制,对团头鲂病害防控和遗传育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克隆了团头鲂Pf(MamPf)、If(MamIf)和Hf(MamHf)基因的ORF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这些基因在健康组织和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免疫组织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原核表达MamDf重组蛋白,检测MamDf重组蛋白的抑菌活性。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了团头鲂肝脏、脾脏、肾脏和头肾中MamDf蛋白在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的表达变化。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团头鲂3个补体基因(MamPf、MamIf和MamHf)的序列分析MamPf ORF全长1329 bp,编码442个氨基酸,DNAstar预测其分子量为48.9kDa。NetNGlyc 1.0 Server预测显示其没有N-糖基化位点。多序列比对分析显示,团头鲂和其他物种的Pf都是由6个TSR结构域组成,而且TSR结构域中有相应的保守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鱼类Pf聚为一支,哺乳动物聚为另一支,团头鲂与斑马鱼的Pf在进化上亲缘关系最近。基因结构分析显示,团头鲂Pf基因含有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不同物种间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数量相似。MamIf ORF全长2007 bp,编码668个氨基酸,其分子量为74.6kDa,具有6个N-糖基化位点。团头鲂和其他物种的If都是由1个FIMAC结构域、1个SRCR结构域、2个LDLa结构域和一个丝氨酸蛋白酶胰蛋白酶超家族结构域组成,而且不同物种中每个结构域中都有相应的保守序列。团头鲂与鲤的If在进化上亲缘关系最近,鱼类If聚为一支,哺乳动物单独聚为另一支。MamHfORF全长2589 bp,编码862个氨基酸,其分子量为97.5kDa,具有2个N-糖基化位点。团头鲂Hf基因含有13个重复的SCRs结构域,不同物种具有的SCR结构域的数量不同。团头鲂与斑马鱼的Hf在进化上亲缘关系最近,鱼类Hf聚为一支,哺乳动物单独聚为另一支。2.团头鲂3个补体基因(MamPf、MamIf和MamHf)在健康组织和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免疫相关组织中的表达MamPf、MamIf和MamHf基因在健康团头鲂10种组织中均有表达。MamPf基因在肾脏中表达量最高,在肠中表达量最低,在其他组织中均有表达;MamIf基因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在肾脏、血液、鳃和心脏中表达量高,在脑中表达量最低;MamHf基因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在肌肉中表达量最低,在其他组织中均有表达。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各组织中MamPf、MamIf和MamHf基因mRNA发生了显着性的变化,但不尽相同。在肝脏中,MamPf在感染后24 h显着上调并达到峰值,5 d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MamIf在感染后4 h有显着性上调,5 d时显着上调并达到峰值;MamHf在4 h~5 d均显着上调,3 d时达到最大值。在脾脏中,MamPf在感染后4 h,表达量显着下调,24 h显着上调并达到峰值;MamIf在4h显着上调并达到峰值,而后降低到对照组水平;MamHf在4h显着上调并达到最大值,24h降低到对照组水平。在肾脏中,MamPf表达量在感染后4h~5d均显着上调,4h达到峰值;MamIf表达量在4h显着上调并达到峰值,24 h显着下调,3d降低到对照组水平;MamHf在4h和24h都显着上调,并且在4h达到最大值。在头肾中,MamPf表达量在4h~3d均显着上调,并且在4h达到最大值,5d降低到对照组水平;MamIf在4h显着上调并达到最大值后显着下调,后在5d时达到对照组水平;MamHf在4 h和24 h都显着上调,并且在4 h达到最大值,3 d后回到对照组水平。3.团头鲂补体因子D(MamDf)重组蛋白抑菌活性及Western blot分析MamDf基因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成功构建了pET28a-Df原核表达载体,并且筛选了最佳表达条件(37℃、180 r/min、IPTG=0.05mmol/L诱导6 h)。MamDf重组蛋白对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而且,重组蛋白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效果要强于格兰氏阳性菌。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了团头鲂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免疫组织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嗜水气单胞菌刺激后4 h-5 d内,MamDf在肝脏、脾脏、肾脏和头肾中都有明显的上调。(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张邀月,曾丽,彭勇政,刘智媛,朱晓非[7](2019)在《不同花色万寿菊类胡萝卜素降解途径相关酶基因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以‘猩红色’万寿菊和‘非洲’万寿菊为试验材料,利用Real-time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类胡萝卜素降解代谢途径中CCD1,CCD4b,CCD7和NCED2在不同品种及不同器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CD1,CCD4b,CCD7和NCED2在不同万寿菊品种根、茎、叶、花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4个基因在花中的表达均为‘非洲’万寿菊高于‘猩红色’万寿菊(P<0.01),表明上述基因可能与不同万寿菊花色差异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蔡媛,马莹,郭娟,王勇庆,杜青[8](2019)在《丹参酮生物合成途径CYP450基因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丹参酮是中药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其生物合成途径表明细胞色素CYP450酶在丹参酮生物合成途径结构后修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的核苷酸,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次生代谢等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该研究通过对丹参毛状根进行诱导,利用高通量测序构建其长链非编码RNA文库,共获得8 942个差异lncRNA,其中6 755个基因间lncRNA,并鉴定出1 115 814个lncRNA-靶基因对,包括122个lncRNA-靶基因顺式对。对差异lncRNA与CYP450进行相关性分析,共鉴定出16 249个lncRNA-CYP450靶基因对。将其与丹参酮生物合成途径CYP76AH1,CYP76AH3,CYP76AK1基因进行靶向相关性分析,得到216个靶基因,这些候选基因为丹参酮生物合成途径下游调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刘畅宇,陈勋,龙雨青,陈娅,刘湘丹[9](2019)在《乙烯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中介导花衰老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乙烯为植物重要内源激素,参与植物多项生命活动,在花发育及衰老进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在花卉中,研究者可通过调控其乙烯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影响内源乙烯生成,继而影响其发育与衰老进程。目前,通过调控内源乙烯延长花期的研究主要应用于观赏花卉,对于药用等其他花类应用尚少。对乙烯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模型及其相关基因的互作模式、近年来乙烯反应中介导花发育与衰老相关基因克隆及调控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将通过调控内源乙烯途径相关基因来延缓植物花期的研究应用于其他花期短的观赏切花、花类药材等,为从基因水平调控内源乙烯以获得花期延长的观赏、药用花类等优良育种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敖婉钦,张豪,郑穗平[10](2019)在《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 14067阻遏蛋白ArgR与L-精氨酸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细菌中阻遏蛋白ArgR通过与精氨酸合成途径相关基因中的保守序列结合,阻遏相关基因的转录。在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 14067中,精氨酸生物合成涉及的基因位于基因簇argCJBDFRGH和carAB中。构建重组菌株E.coli BL21(DE3)/pET22b-argR,诱导表达ATCC 14067来源的ArgR,成功得到目的蛋白。利用分子筛色谱柱对ArgR蛋白进行分析,表明ArgR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在108 ku左右,在活性状态下ArgR蛋白为六聚体。合成生物素标记的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 14067来源的argC、argJ、argB、argF、argG、argH、carA基因片段,采用凝胶阻滞实验(EMSA)观察ArgR蛋白与其在体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ArgR蛋白能够在体外与argC基因-26~+32 bp、argB基因-86~-29 bp、argG基因-161~-104 bp、carA基因-99~-42 bp结合,且与argB基因的结合程度最大,但不与argJ、argF、argH基因片段结合。本文首次将argC、argB、argG、carA基因中ArgR蛋白结合的靶标位点定位在60bp内,为更深入的研究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 14067中精氨酸合成的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途径相关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索大鼠磨牙牙胚发育从帽状期向钟状期转变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基因。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对大鼠磨牙牙胚样本2个发育时期(帽状期E16.5、钟状期E18.5)来源的RNA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小干扰RNA等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本实验获得了质检合格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在不同时间点样本中共检测到23553个基因,两组样本相互比较共获得1852个差异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布分析表明,Bile分泌途径是帽状期向钟状期转变过程中差异最为显着的信号途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Bile分泌途径相关基因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呈动态时空表达模式。在牙胚发育早期阶段,SLC2A1广泛表达于上皮组织和星网状层细胞处,尤其在内釉上皮处呈强阳性表达,而SLC4A4、ADCY5、ABCC3和ATP1B1则主要在上皮细胞处呈阳性表达,SLC10A1则主要在星网状层细胞处呈阳性表达。在牙胚发育晚期阶段,SLC2A1,SLC4A4和ABCC3在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处呈强阳性表达,而ADCY5、ATP1B1和SLC10A1的阳性表达仅见于成牙本质细胞。另外,小RNA干扰实验结果显示ADCY5和SLC2A1对大鼠牙乳头干细胞的增值和迁移具有重要影响,SLC4A4只对大鼠牙乳头干细胞的迁移有影响。结论:获取了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帽状期与钟状期的转录组数据,其中胆汁分泌途径相关基因可能与大鼠牙胚的发育过程密切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途径相关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慕茜,汤晓宏,宋思宁,刘静,李超琦.‘品丽珠’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的分析[C].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2].杨俊,卢皙,琚燕琴,赵守亮.胆汁分泌途径相关基因在大鼠牙胚发育中作用的初步研究[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3].王超杰,王云莉,徐文龙,韩宏宇,王志超.籽用和肉用印度南瓜果实发育过程中淀粉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J].中国蔬菜.2019
[4].刘连妹,屈海泳,安爽,郝传浩,任翠萍.VB6代谢途径相关基因在苹果苦痘病果实中的表达[J].湖北农业科学.2019
[5].孙雨.滨海耐盐植物田菁共生根瘤菌环二鸟苷酸信号途径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9
[6].丁明.团头鲂补体替代途径相关基因的鉴定及表达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7].张邀月,曾丽,彭勇政,刘智媛,朱晓非.不同花色万寿菊类胡萝卜素降解途径相关酶基因表达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9
[8].蔡媛,马莹,郭娟,王勇庆,杜青.丹参酮生物合成途径CYP450基因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筛选[J].中国中药杂志.2019
[9].刘畅宇,陈勋,龙雨青,陈娅,刘湘丹.乙烯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中介导花衰老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19
[10].敖婉钦,张豪,郑穗平.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4067阻遏蛋白ArgR与L-精氨酸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相互作用[J].现代食品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