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与“小数据”时代的不同,从信息安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实训平台改革重构入手,强调教师必须先于学生去企业脱产实践,依托工作室模式,践行创新创业,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信息安全人才。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核心课程体系;工作室;创新创业
大数据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集成共享,交叉复用而形成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以前的“小数据”时代的数据量级是Byte和GB(1024 Byte=1G),而“大数据”已经从TB(1024GB=1TB)级别跃升到 PB(1024TB=1PB)、EB(1024PB=1EB)乃至ZB(1024EB=1ZB)级别。
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大(Volume)、数据类型多(Variety)、实时性强(Velocity)和价值密度低(Value)等“4V”特征。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它通常被视为人工智能的一部分,或一种机器学习。大数据不是要教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而是把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的数据上,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1]。大数据带给我们的三个颠覆性观念转变:是全部数据,而不是随机采样;是大体方向,而不是精确制导;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大数据的时代已经来临[2]。
1 大数据对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提出全新挑战
信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安全已成为亟待解决、影响国家大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关键问题[3]。目前,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科学的热点课题,但是开设“信息安全”专业高等院校并不多,而适应大数据时代,真正实用型、创新型的信息安全人才则很匮乏。当前信息安全相关专业和课程,大多数也是停留在传统阶段:如日志分析、网站安全审计、硬件防火墙配置、功能服务器(如流量服务器、日志服务器)的安全配置、关系型数据库的安全管理等。这些领域一般存在如下特点:如数据量规模大小适中;数据存储要求不高;数据类型统一、增删改查迅捷;数据计算简便;信息安全加固集中在通讯瓶颈端(如终端、网络内外网出口、单服务器节点等)。而对于已经到来的“大数据”时代,这些传统的特点将不再适用。“大数据”时代对信息安全人培养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主要体现为:
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本,它是要创造这样一个境界:学生好学喜学乐学。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学是要让每个学生享受到人生最初阶段的快乐,而绝不是劳役,更不是苦役,我们的教学倘若能让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成功的快乐,这对孩子明天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1.1 大数据分析将使信息安全目标更侧重于事前预测和事前防御
首先,网络安全分析已经从单纯的日志整理,逐渐演化成多种数据源的异构整合,数据源之间已经不再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而是异构、多源的网络安全数据的统一存储和分析、挖掘和计算,同时数据的存储方式、分析方法和计算工具都有很大区别;其次,大数据分析,会从单纯的日志分析扩展到了全面结构化及非结构化的数据分析。由于数据量几何指数级地增长,信息安全分析的深度和广度相较于传统的日志分析有质的飞跃,利用大数据全新计算分析工具得出有价值的安全趋势数据,并以图表、网页等可视化形式进行表达,强大可靠的趋势预测能力,把被动的事后分析变成主动的事前防御,这也是大数据分析带给信息安全领域的最大改变。
1.2 大数据时代注重对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处理
传统的数据库,主要是关系型数据库(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它运用真实世界中事物与关系来解释数据库中抽象的数据架构[4]。数据主要的存储方式就是表格,表格中的值由字段名和键值来标识。数据库中的值格式规范,易于操作。当前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有Oracle、Microsoft SQL Server、MySQL等。但在大数据时代却选择了非关系型数据库,最主要的原因是非关系型数据库能适应多种应用情景,比如文档型数据库、键值数据库、图数据库,列式数据库,内存数据库等,非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不适合存储在数据表的行和列中,而是大块组合在一起。非关系型数据库主要有NoSQL、Cloudant。
大数据的本质就是利用计算机集群来处理大批量的数据,大数据的技术关注点在于如何将数据分发给不同的计算机进行存储和处理[5]。云计算的本质就是将计算能力作为一种较小颗粒度的服务提供给用户,按需使用和付费,体现了经济性、快捷性和弹性定制的特点。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关系上,两者都关注对资源的调度。大数据处理可以基于云计算平台,也可以作为一种云计算的服务,如阿里云的ODPS(Open Data Processing Service)。信息安全的发展,必须因应形势发展,注重云平台的安全管理:如云服务器、云桌面的安全管理和配置,存放在云端的数据库安全等。
1.3 云计算与大数据紧密联系,信息安全需注重云平台的安全与管理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颅内血肿,意识障碍,卧床时间长,自主活动受限以及营养摄入障碍且绝大部分患者需行开颅手术治疗,这类患者极易导致头部压疮的发生[1]。一旦发生头部压疮时护理起来也比较困难,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病情加重,病程延长,严重时可能导致颅内感染危及生命。因此,我科采取全面护理措施预防头部压疮,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们在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训平台构建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科的交叉性:信息安全不是单一的学科,除了传统密码学、信息学涵盖的范围,如:防火墙、IDS安全管理、网站安全、数据库安全等,还应有云平台安全、大数据编程技术、非关系型数据库的操作等。因此,在重构核心课程体系时,我们作了如下调整:
2 探索新思路,给出新对策
在选择安全实训平台时,我们会侧重考虑平台的资源是否丰富、操作是否简单易用,是否具有二次开发的可延展性。我们招标比较了一些龙头知名安全企业的安全实训平台,如网安、锐捷、蓝盾、绿盟和轩辕的平台,最终选择了蓝盾的云安全综合平台,并对它实施二次接口开发,它是基于云平台的一个实训系统。
2.1 专业的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和实训平台的改革或重构
语文是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关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突发事件和教室里的细枝末节都和语文课堂息息相关,这种关联性经常可以启发我们设计更加合理、高效的导入。
表1
大数据技术时代我们需要勇敢面对挑战,从多个方面去思考给出对策:
2.2 教师必须先于学生去企业实践锻炼,教师应胜任企业“项目经理”
信息安全专业的建设,学校闭门造车,很容易走弯路,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需要的岗位很难无缝对接。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借力企业,传统的方式是让学生去企业实践锻炼,参与具体的项目,但是企业往往存在排斥情绪,因为一方面要花时间精力培训学生熟悉企业的流程,还要有专门的工程师或者程序员手把手教学生上手项目,耽误了企业的项目进度。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泒教师先去企业锻炼,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做法是每二年泒一名骨干教师脱产全职实践半年。教师学成后,将充当项目主管的角色,作为人力资源储备起来,由教师再来培训学生,然后再让学生去企业实践。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关系如图1所示: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过于形式化,易出现各种安全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一是,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偏低,直接降低水利工程现场管理的整体水平。二是,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的制度,加之水利工程现场环境极为复杂。导致管理工作混乱,无法有效得到落实。三,现场整体工作人员对管理工作重视度低,未深刻认识到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图1 企业与学校合作示意图
2.3 践行创新创业,注重工作室的孵化,实现产教融合
在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积极鼓励教师践行创新和创业,教师把自己在企业学习到的东西,通过调研市场,做成系统或者产品,而完成这一过程的载体就是工作室。工作室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公司,学生就是公司的工程师,教师和学生把理论上的知识转化成现实中有价值的产品,这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质的提升。如果在工作室发展的初期,项目启动比较困难,有二种思路可以考虑:一是利用所学知识,对外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如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安全审计,二是“借鸡生蛋”,把企业的项目外包过来,这样有助于工作室的孵化。通过不断摸索,我们已经建立起二个工作室,其中一个已经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实现盈利,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产教融合的尝试。
3 实践与反思
大数据时代对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平台的选择都需要进行改革,甚至是重构;从培养者的角度来说,教师需要身先士卒,先于学生去企业实践锻炼,能达到企业“项目经理”水平,并通过工作室方式,带领学生成长,培养出创新型、实用性的信息安全人才,积极践行创新创业,实现产教融合。
参考文献
[1]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Big Data: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Work,and Think(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15.
[2] 刘嵩鹤,梁俊.大数据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6):199.
[3] 李锐.大数据时代基于软件应用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教学方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7(09).
[4] 王欣,赵志建.大数据时代下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8(03):267.
[5] 段炼,方贤文.大数据背景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00-104.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19.03.203
中图分类号:C961,TP3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19)03-0236-02
基金项目:2018年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8-AFCEC-395);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8年重点课题(项目编号:GDGZ18Z015)。
作者简介:余姜德,男,汉族,1977年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与大数据。
标签:数据论文; 信息安全论文; 数据库论文; 时代论文; 企业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人才学论文; 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论文; 《数字通信世界》2019年第3期论文; 2018年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8-AFCEC-395) 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8年重点课题(GDGZ18Z015)论文;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