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溶质分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溶质,因数,合金,界面,热力学,模型,磁场强度。
溶质分凝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何志,徐学利,周好斌,李兰云[1](2012)在《非平衡凝固过程中合金的溶质分凝和界面形态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凝固过程中的非平衡问题,作了简要的讨论,并对非平衡态热力学在凝固过程中的应用作了介绍。凝固过程的非平衡性,决定了其溶质分凝和界面形态的选择。不同的凝固条件将获得不同的溶质分凝状况,凝固条件的变化又会使晶体的凝固过程随着凝固速率的增加经历从平面凝固向胞状晶、枝晶最终超高速平面凝固过程的转变。(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2年08期)
钟斌,介万奇,刘永勤,何志[2](2009)在《Al-Cu-Mg叁元合金的溶质分凝与凝固进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相图计算方法,耦合微观凝固模型,研究了Al-Cu-Mg合金溶质分配因数在凝固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获得了分凝特性与固相体积分数变化的定量关系。以Al-3.9%Cu-0.9%Mg为例计算表明,Cu与Mg的溶质分配因数在凝固过程中变化较大,并且,冷却速率的变化对Cu和Mg的分配因数有较大的影响。以溶质分凝规律为基础,定量预测了Al-15.0%Cu-4.0%Mg合金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固相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计算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该曲线向低固相体积分数方向移动,并且非平衡共晶的体积分数增大。其中,在6K/min下的计算结果与DTA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铸造》期刊2009年08期)
介万奇[3](2009)在《Bridgman法晶体生长中的溶质分凝与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Bridgman法从1925年问世至今,已经演变出多种控制方式,成为金属定向凝固和人工晶体生长的核心技术。由于溶质分凝导致的成分偏析是Bridgman法生长固溶体型晶体材料中遇到的一个难题。本文从溶质分凝的热力学原理和溶质传输的动力学分析入手,探讨了Bridgman法晶体生长过程中溶质分凝和偏析形成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进而分析了溶质分凝与温度场的耦合关系以及对流对溶质分凝行为的影响。最后,结合CdZnTe晶体生长过程,分析了溶质分凝与偏析的控制在实际晶体生长过程的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材料进展》期刊2009年02期)
陈福义,介万奇[4](2005)在《Al-1.5Cu-3Zn合金的溶质分凝因数的实验和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液态金属冷却技术淬火得到了温度梯度在 80K/cm时Al 1 5Cu 3Zn合金的固液界面,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界面形貌,发现在生长速度为 0 .1和 7 .1μm/s时试样分别为胞状生长界面和枝晶生长界面。用SEM和EDS测量了溶质分配,计算出了Al- 1 .5Cu -3Zn合金中Cu和Zn的平衡分凝因数为 0. 31和 0 .58。采用活度模型和浓度模型进一步计算了平衡分凝因数,发现两个模型计算出的Cu和Zn的平衡分凝因数一致,并讨论了模型计算值和试验值之间的差异。(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05年03期)
张瑞杰,王晓颖,介万奇[5](2003)在《Al-Si-Mg叁元合金的溶质分凝及其对凝固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叁元合金凝固过程中的溶质分凝行为 ,利用耦合热力学计算技术研究了Al Si Mg叁元合金溶质分凝因数在凝固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获得了其与固相体积分数的定量关系 ,进而预测了不同条件下Al Si Mg叁元合金的凝固过程和相析出规律。实验发现叁元合金中溶质分凝因数在凝固过程变化巨大 ,采用二元系中的参数使得对共晶种类和共晶分数的预测均与实验值有较大偏差。采用耦合热力学计算技术 ,获得了分凝因数在凝固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使预测值更好地吻合于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陈福义,介万奇[6](2003)在《Al-Cu-Zn合金溶质分凝的热力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计算多元合金溶质分凝行为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活度法和浓度法两种计算平衡分凝因数方法的异同,应用提出的模型系统地研究了Al-Cu-Zn合金的平衡分凝因数,计算表明,活度法和浓度法的计算结果接近,溶质Cu和Zn的平衡分凝因数在凝固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增加下降10%左右,Zn和Cu任何一种溶质元素的浓度增加都会降低另一种元素的平衡分凝因数,同时研究了杂质元素对叁元Al-Cu基合金中Cu的平衡分凝固数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常永勤,介万奇,郭喜平,陈福义,安卫军[7](2002)在《ACRT-B法生长的Mn_xCd_(1-x)In_2Te_4晶体的溶质分凝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ACRT B法生长的Mn0 .1Cd0 .9In2 Te4晶体中界面的形状和各组元沿轴向的分布规律及其分凝因数。发现结晶界面为椭球形 ;采用理想配比生长MnxCd1-xIn2 Te4晶体 ,其4种组元并不按 (Mn ,Cd)∶In∶Te =1∶2∶4比例结晶 ,而是要重新分布 ;通过数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到Mn ,Cd和In的分凝因数在α相区分别为 1.2 86、1.92 5 7和 0 .72 94,在 β相区则分别为1.12、1.0 5 5和 0 .985。(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02年06期)
刘永才,陈万春[8](2000)在《熔体生长中自然对流对溶质分凝和界面形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uniformity of impurity distribution in a melt growth process is significantly determined by the melt convection and melt/crystal interface.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the coupling effects of convection,segregation and growth interface shapes in order to largely improve the crystal quality. In this paper,we employ a finite element algorithm to study the vertical Bridgman growth process of Te doped GaSb crystals.The calculation model consists of unsteady state equations of heat transfer,mass transfer and momentum transfer,as well as their correspondingly boundary and initial conditions.A boundary conformal mapping technique is used to obtain the free melt/crystal interface shape and position which is a prior unknown.The set of algebraic equations obtained after finite element discretion is iteratively solved by Newton Raphson method until a given criterion is reached.(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00年S1期)
刘晓华,郭喜平,介万奇,周尧和[9](1998)在《定向凝固过程中的溶质径向分凝》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实际定向凝固系统的对称性,采用线性近似方法计算了柱坐标系中、扩散控制条件下二元合金走向凝固时微弯曲固液界面导致的溶质径向下均匀分布结果表明溶质径向分凝定性上正比于溶质Peclet数、相对界面深度h·R-1及1-k(k为平衡溶质分凝系数)稍小于Coriell等由平面直角坐标系得出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材料研究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麦振洪,毛再先,阳述林[10](1991)在《旋转圆盘下的流场解及熔硅中溶质有效分凝系数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导出旋转圆盘下磁流场的解析解的基础上,计算不同的轴向磁场强度下,一维模型的场流速度及熔硅中熔质有效分凝系数K_(eff),并进行计算机模拟图解。结果表明,磁场使场流受到强烈的抑制;而且,对给定的转速,溶质的K_(eff)随磁场强度增加而增加,而后在一定的磁场强度范围内趋于常数。同时还发现,K_(eff)强烈地依赖于溶质的扩散系数。(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1991年06期)
溶质分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相图计算方法,耦合微观凝固模型,研究了Al-Cu-Mg合金溶质分配因数在凝固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获得了分凝特性与固相体积分数变化的定量关系。以Al-3.9%Cu-0.9%Mg为例计算表明,Cu与Mg的溶质分配因数在凝固过程中变化较大,并且,冷却速率的变化对Cu和Mg的分配因数有较大的影响。以溶质分凝规律为基础,定量预测了Al-15.0%Cu-4.0%Mg合金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固相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计算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该曲线向低固相体积分数方向移动,并且非平衡共晶的体积分数增大。其中,在6K/min下的计算结果与DTA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溶质分凝论文参考文献
[1].何志,徐学利,周好斌,李兰云.非平衡凝固过程中合金的溶质分凝和界面形态选择[J].铸造技术.2012
[2].钟斌,介万奇,刘永勤,何志.Al-Cu-Mg叁元合金的溶质分凝与凝固进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铸造.2009
[3].介万奇.Bridgman法晶体生长中的溶质分凝与偏析[J].中国材料进展.2009
[4].陈福义,介万奇.Al-1.5Cu-3Zn合金的溶质分凝因数的实验和模型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5
[5].张瑞杰,王晓颖,介万奇.Al-Si-Mg叁元合金的溶质分凝及其对凝固过程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3
[6].陈福义,介万奇.Al-Cu-Zn合金溶质分凝的热力学模型[J].金属学报.2003
[7].常永勤,介万奇,郭喜平,陈福义,安卫军.ACRT-B法生长的Mn_xCd_(1-x)In_2Te_4晶体的溶质分凝特性[J].功能材料.2002
[8].刘永才,陈万春.熔体生长中自然对流对溶质分凝和界面形状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00
[9].刘晓华,郭喜平,介万奇,周尧和.定向凝固过程中的溶质径向分凝[J].材料研究学报.1998
[10].麦振洪,毛再先,阳述林.旋转圆盘下的流场解及熔硅中溶质有效分凝系数的计算[J].物理学报.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