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是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被认为是古代东方“九黎”的一支,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和江西等地,其中广西分布最广。
由图1可知,温度升高,在一定时间内铁的溶出率增大。主要原因为:温度升高,硫酸铁盐溶解度增大,且温度升高可以增大传质扩散速率,从而加快了硫酸铁盐的溶出速率。
研究[9]表明联合固定方法具有明显生物力学优势。Schliemann等[6]用锁定板加单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技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14例,与健侧相比,患肩平均Constant-Murley评分(93.5分vs 97.2分)和平均CCD(10.5mm vs 12mm)均无明显差异,仅3例出现喙锁韧带钙化,无内固定失败或切口感染、血肿等并发症。Anderson等[8]报道20例锁定板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术中有9例需附加聚酯缝线、带线锚钉或喙锁螺钉,这些附加喙锁固定者均达到骨愈合、无并发症。Johnston等[10]甚至认为该联合固定方法能提供可靠的稳定性及良好的骨愈合率,无需常规取出内固定物。
早期的多神崇拜
瑶族最初的信仰主要是原始信仰,以多神崇拜为主。他们认为万物有灵,要对世间万物虔诚膜拜,于是广泛祭祀寨神、家神、水神、风神、雨神、雷神、树神、山神等,逢年过节都要上香。在之后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图腾崇拜,其中盘瓠图腾是瑶族历久弥新的记忆。瑶族人认为盘瓠是他们的祖先,繁衍出十二姓瑶人,并在他们先祖迁徙渡海途中遭遇大风大浪时保佑平安。之后世代瑶族人都要择时“还愿”—跳盘王,以颂先祖功绩,并保佑后世勇往直前、人丁兴旺。
大约在汉代以后,道教沿南岭走廊传到瑶族人居住的地区,不断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如狩猎、采集、砍山、耕地、播种、插秧、收获、建谷仓、吃新米等,都要请师公、道公占卜吉日举行祭祀。这样,道教在瑶族地区融合了其先民的原始信仰,形成了具有瑶族特色的道教信仰。
瑶族经书
不论是师公还是道公,他们各自都有一套经书。师公经书中教义类有《遵典经》《玉皇经》《玉枢经》《诸品经》《消灾经》等,法事类有《集书》《师公普》《喃鬼庙》等。道公经书34本约40万字,师公经书14本约20万字。道公经书与《道藏》所收集道经大致相同,道公对其释义也多从汉人学来。
封斋吃素。受戒人在度戒期间,不饮酒、不沾荤腥,洁净心口身,不与人语,不抬头望天等,处于与世俗杂念隔离状态,时间从两三天到十天、一个月不等。
As expected,the myocardial glucose metabolism and myocardial 18F-FDG uptake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DMC control group compared with normal group,and this reduction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SQYXD treatment(F=15.67,P<0.001,Figure 4,Table 4).
师公与道公
瑶族男青年成年时(大约十五六岁),必须举行一次度戒仪式。度戒,在瑶族社会又称为度身、度法、过法、斋刀、打道箓,意义相当于成年礼。由于瑶族分布地域广泛,各地的度戒仪式在习俗上略有差异,但大体上都包括以下几点:
道公,尊奉“三清”为最高神,称道教,又称文道。其经书多是神咒谶语,道公经典《度戒科》中记载了道教诸神,有三清、玉皇上帝、三元真君、四帅、城隍、土地、诸天星君几十位,囊括了天、地、水界各路神仙。主要法器有锣鼓和钹等,与汉族道士的法器无太大差异。道公主要职责是为人们打斋、超度亡灵。
师公,尊奉“三元”为最高神,称师教,又称武道。其经书以七言韵文汉字成书,以瑶语诵读,内容分别叙述众神的来历。其中,《鬼脚科》中记载了山子瑶崇奉百余位神灵,既有道教的神仙,也有本民族的土俗神。主要法器有瑶族长鼓(又称黄泥鼓)和木雕、纸绘的各种神鬼面具。师公的职责是为人跳鬼。
接受告诫。受戒人要遵循戒条,瑶族戒条各地大致相同,如十戒:一戒呼天骂地,二戒桀咒风云雨,三戒言语伤父母,四戒瞒师骗友,五戒抛经违教,六戒谋害世上好人,七戒嫖娼赌博,八戒畏惧强盗人,九戒偷盗做贼事,十戒欺凌弱贫民。
成年礼与度戒仪式
瑶族文书《圣经喃词》中列举了一百多位神明,根据瑶族内部对不同神明的尊奉,瑶族道教又分为师公和道公两个系统,师公、道公也分别是这两个系统的教职人员。他们识读文字,知晓瑶族历史与传统,是道教正一道的不同派系。
师公经书多文理浅显,通俗易懂;道公经书则较为深奥。师公诵经,腔调轻松、飘逸、柔和;道公诵经,腔调凝重、缓慢,注重抑扬顿挫。
(2)监理单位因为是一个第三方的单位,对建设单位负责,其一方面需要根据相关的法规与合同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需要促进项目参与方的沟通,是项目的总体目标与分目标保持一致,促进工程的顺利进行。通过协调监理与业主的目标,提高两者的配合度,是项目的绩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师公、道公二者都被认为能传递神灵的旨意,被瑶族人们所敬畏。
喃诵瑶经。要诵读瑶经相关章节,若度戒后投师学法,还要抄写、默记经文,学会各种符咒,通晓送鬼、安魂、架桥等仪式。
接受法名。师公、道公要向参加度戒仪式的人授予法名,受戒人要接受属于自己的法名。师、道两派传授的法印名称不同,师公传给弟子的是上元印,道公传给弟子的是玉皇印,师公授予弟子的法名取“胜”“显”“应”“法”“院”五字,按辈分轮换,为“师运”法名。道公授予弟子的法名取“经”“寅”“道”“妙”“玄”五字,按辈分轮换,为“道运”法名。两派法名都取自于道教教义,法名显示师公、道公的传承辈分。
从传统的技术理性的认识论来看,教学是一种传送知识的活动,一种技术性工作。这种认识论认为,知识都是科学的、标准的,由别人创造好的,教师基本上承担“执行者”的角色,忠实地执行教育行政部门选定的教材,有效地贯彻教学研究部门提供的教学指导和参考资料,并使用他们编制的考试试卷以评价教和学的效果。[1]也就是说,教学工作相对简单,是确定好的,并且可以进行标准化操作。因此,教学成了杜威所说的一套惯常的、可机械地执行的活动。作为技术人员的教师常常不加批判地接受在学校发生的现实,每天需要做的就是尽力找到最有效率、最有效果的办法去解决问题。他们失去了对工作的目的和结果的反思。[2]
以上四项习俗要求,融合瑶族本民族的翻云台(从一丈多高的台上向后倒下)、上刀山(赤脚爬上插有利刃的梯子)、过火海(赤脚走过炭火通红的火塘)等节目,组成一个完整的仪式性活动,形成瑶族的全民性宗教活动。
瑶族男青年要在经历这些艰苦考验之后,才有结婚成家和参加社会活动或进一步接受师公、道公传授法术的权利,并相信死后可以升天做官。度戒仪式在瑶族文化中起到了提升青年社会地位、传承宗教文化的功能,同时也是瑶族社会维护其民间秩序的重要方法。
【责任编辑】王 凯
41292720@qq.com
标签:瑶族论文; 师公论文; 道教论文; 法名论文; 经书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对道教的分析与研究论文; 《百科知识》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