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枯萎松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东亚地区,持续夏旱,强台风,松树枯萎病
枯萎松树论文文献综述
王斐[1](2012)在《东亚地区夏季干旱、强台风事件与松树枯萎病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松树枯萎病的发生和流行给东亚的日本、中国和韩国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本文应用实地观测和气象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东亚地区松树枯萎病的发生和流行特点,以及与灾害气象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日本、中国和韩国,持续的夏季干旱少雨和强台风等极端气象事件能够诱发松树枯萎.在极端干热的环境中,松树常出现能量代谢失调,以至于受胁迫的松树整株枯萎;而在低温多雨的年份,松树枯萎少,甚至没有发生枯死现象.在松材线虫及其媒介昆虫侵染之前,松树的活力业已下降.松树枯萎病似乎应该局限在台风频发和持续干热的地区.在自然环境优越、少有台风和干热事件出现且没有不当扩大松树栽培范围的地区,松树枯萎病大面积发生的可能性不大.(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成玮[2](2009)在《枯萎松树中滑刃科线虫的鉴定与致病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滑刃科线虫近些年来成为线虫学研究的热点,新种不断被发现,对致病性的研究也非常普遍。在对伞滑刃属线虫的调查研究中,常常能从病死树木或进境木包装材料中分离到滑刃属线虫。本实验室从辽宁省大连市老铁山发现了数株枯萎黑松,后将病木带回并从中分离到一种陌生的滑刃属线虫。本研究经形态观察测量、分子生物学实验,该线虫被证明是一个新种,以其发现的城市命名为大连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dalianensis sp. nov.).该线虫的雌虫尾型非常特殊,具有形似触角状的尖端分叉的尾尖突。此外,4条侧线、雌虫的后阴子宫囊、雄虫的交合刺形状等特征可以将其与滑刃属其它线虫种进行区分。它的近似种是大核滑刃线虫(A. macronucleatus),但两者在雌虫尾尖突和雄虫热杀死形态上有明显区别。同时,本实验室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的枯萎马尾松中分离到一种伞滑刃属线虫。本研究经过显微拍照、电镜观测、特征值测记等形态学分类鉴定方法,以及ITS-PCR-RFLP和DNA测序、序列比对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确定该种线虫为莱奴尔夫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rainulfi)。该线虫有2条侧线;雌虫的阴门有一小的阴门盖,尾端弯向腹面,末端钝圆;雄虫的交合刺很小,弯曲不明显,交合伞卵圆形,短小,仅包住尾部末端。已有研究表明松材线虫以外的线虫对松树具有潜在的致病性。由于本实验室分离、鉴定出的Aphelenchoides dalianensis和Bursaphelenchus rainulfi都是枯死松树中的优势种,并未发现其它寄生性线虫,故而我们对两者的致病性产生兴趣并进行了研究。通过野外接种实验,检测了两种线虫对湿地松、马尾松和黑松的致病性。实验结果证实B. rainulfi无明显致病性。A. dalianensis对黑松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并造成超过一半的马尾松枯黄衰弱,以及小部分的湿地松表现出一定的枯萎症状。依此结果可以推测出A. dalianensis与大连老铁山的枯死黑松有直接的联系,故而对A. dalianensis进行风险分析,查明分布状况和寄主范围等非常必要。(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来燕学[3](2006)在《松树枯萎病枝条内的寄生虫和微生物群落》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松树枯萎病枝条内的寄生虫和微生物群落进行分离研究,结果发现枯萎松枝条内有大量的寄生虫和微生物,主要是线虫、原虫、真菌和细菌。经形态观察,线虫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 iner and Bührer)N ikle)、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M am iya and Enda)和小杆线虫(Rhabditidasp.);原虫为一种纤毛虫(Param oeciumsp.);真菌是长喙壳孢(CeratocystisE ll.etHals);细菌主要是假单胞杆菌(Pseudomanussp.)和芽孢杆菌(Bacillussp.)。(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杨再福[4](2005)在《枯萎松树及松木包装板材的线虫鉴定与风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福建枯死松树上分离到7个属15种植物线虫,其中伞滑刃线虫8种:变异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aberrans)、湖南伞滑刃线虫(B.hunanensis)、树皮象伞滑刃线虫(B.hylobianum)、来氏伞滑刃线虫(B.leoni)、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莱鲁尔夫伞滑刃线虫(B.rainulfi)、泰国伞滑刃线虫(B.thailandae)、松材线虫(B.xylophilus)。其它属7种:伞菌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agarici)、居肥滑刃线虫(A.composticola)、松外滑刃线虫(Ektaphelenchoides pini)、小粒线虫(Anguillonema sp.)、比尔线虫(Bealius sp.)、异垫刃线虫(Heterotylenchus sp.)、食菌茎线虫(Ditylenchus myceliophagus)。 从外省入闽的货物包装板材上检查到3种伞滑刃线虫: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和泰国伞滑刃线虫。从日本、韩国入闽的包装板材上截获到松材线虫、伪伞滑刃线虫(B.fraudulentus)和食菌伞滑刃线虫(B.fungivorus)。 莱鲁尔夫伞滑刃线虫、泰国伞滑刃线虫发现于福建省枯萎的松树中,为中国新记录种。小粒线虫属(Anguillonema)、比尔线虫属(Bealius)、异垫刃线虫属(Heterotylenchus)为中国新记录属。 将泰国伞滑刃线虫接种于松枝上,能够侵染并完成其生活史,接种的线虫在松枝内扩展造成松枝枯死。 对省外入闽的松木包装板材传播松材线虫及其他伞滑刃线虫进行了风险分析,提出了对国内包装板材流通实施风险管理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05-04-01)
来燕学,张世渊,黄华正,吕兆田,史迎寅[5](1996)在《松墨天牛在松树枯萎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松树枯萎类型和引起松树枯萎的主要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萎松树根据木质部内线虫种类和媒介昆虫种类在宁波可分为4个类型:松墨天牛×松材线虫,松墨天牛×拟松材线虫,松墨天牛×其他线虫和松墨天牛×无线虫。松树枯萎数量与气候条件有关。夏季高温干旱,枯萎松树数量明显增加。引起松树枯萎的主要生物因子是松墨天牛,处于逆境的松林,只要有1头性成熟雌成虫侵入,松树枯萎数量就会以1:9的几何级数逐年增加。松材线虫在松墨天牛参与下能引起感病的黑松快速死亡,但与松树枯萎数量无关。(本文来源于《浙江林学院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高国平,周志权[6](1994)在《我国松树枯萎病发生现状及原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松树枯萎病发生现状及原因探讨高国平,周志权(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110032)松树枯萎病(亦称松树衰退病)是当今整个全球性普遍发生的病害,很多国家的松树大面积的枯萎死亡,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很大威胁。因而一,当务之急是如何找出松树枯萎发生的真正原...(本文来源于《辽宁林业科技》期刊1994年06期)
周志权,高国平[7](1994)在《日本松树枯萎病研究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松树枯萎病研究概述周志权,高国平(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110032)松枯萎病一直在北美、日本等地广泛的流行且危害较重,成为松类毁灭性病害。经多年系统深入地研究已证实,松村线虫(B。。r-一印中4e7enchusW人中ho。。S)是本病的病原体。此...(本文来源于《辽宁林业科技》期刊1994年05期)
小谷圭司,佐佐木惠彦,山本直树,西山嘉彦,李子仁[8](1987)在《松材线虫产生的水解酶引起松树枯萎病早期症状的发展——纤维素酶可能是致病的重要物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酸性品红树液流示踪法可以检出松树枯萎病的早期症状,而这些早期症状可由人为给松树幼苗施用市售的溶细胞壁酶而产生。给3年生的日本赤松(pinus densiflora)施用0.5ml1%的纤维素酶Onozuka R—10,施用后72h内可导致活枝条的完全坏死。施用松材线虫的高分子量镏分的粗提物也能引起含油树脂渗漏和部分堵塞木质部水分运输的症状的出现。在这种松材线虫抽提物中可检出纤维素酶的活性。这种酶可通过交联葡聚糖G—75分离柱而分离出来,其适宜的pH值为6.5。松材线虫产生的纤维素酶能引起早期症状的发展,从而也就成为致病的重要物质。(本文来源于《广东林业科技》期刊1987年05期)
小谷圭司,欧剑锋[9](1984)在《用树液着色法研究松树枯萎病及其复苏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水溶性着色素示踪树液流动法,可诊断早期松枯病症及其恢复现象。接种线虫后一天,在松茎横断面,树脂道周围未着色的白斑扩大。这是树脂扩散后,进入邻近管胞,以及树脂不正常漏出所改。反之,它们又阻碍树脂流动。随病情加剧,白斑越来越明显,侵害面也越来越大,最后形成松脂材。在此阶级,虽然这些扩散了的树脂截断了体内输水系统,水仍会上升到叶部。这时,继而同时出现树脂道、髓射线和髓心薄壁组织坏死现象。水分进入坏死组织后,树液流动就完全不正常。在病症最后阶级,可以观察到,输水系统已完全受阻,接种的松苗中,有些可以看到它们能摆脱病疾而复苏。一些树苗已表明,树茎内部有典型的树脂漏出,它们的形成层都会继续产生正常管胞。这就表明,彻底毁坏形成层,必然会导致松树死亡。上述方法,可以用于诊断松枯萎病。(本文来源于《江西林业科技》期刊1984年06期)
枯萎松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滑刃科线虫近些年来成为线虫学研究的热点,新种不断被发现,对致病性的研究也非常普遍。在对伞滑刃属线虫的调查研究中,常常能从病死树木或进境木包装材料中分离到滑刃属线虫。本实验室从辽宁省大连市老铁山发现了数株枯萎黑松,后将病木带回并从中分离到一种陌生的滑刃属线虫。本研究经形态观察测量、分子生物学实验,该线虫被证明是一个新种,以其发现的城市命名为大连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dalianensis sp. nov.).该线虫的雌虫尾型非常特殊,具有形似触角状的尖端分叉的尾尖突。此外,4条侧线、雌虫的后阴子宫囊、雄虫的交合刺形状等特征可以将其与滑刃属其它线虫种进行区分。它的近似种是大核滑刃线虫(A. macronucleatus),但两者在雌虫尾尖突和雄虫热杀死形态上有明显区别。同时,本实验室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的枯萎马尾松中分离到一种伞滑刃属线虫。本研究经过显微拍照、电镜观测、特征值测记等形态学分类鉴定方法,以及ITS-PCR-RFLP和DNA测序、序列比对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确定该种线虫为莱奴尔夫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rainulfi)。该线虫有2条侧线;雌虫的阴门有一小的阴门盖,尾端弯向腹面,末端钝圆;雄虫的交合刺很小,弯曲不明显,交合伞卵圆形,短小,仅包住尾部末端。已有研究表明松材线虫以外的线虫对松树具有潜在的致病性。由于本实验室分离、鉴定出的Aphelenchoides dalianensis和Bursaphelenchus rainulfi都是枯死松树中的优势种,并未发现其它寄生性线虫,故而我们对两者的致病性产生兴趣并进行了研究。通过野外接种实验,检测了两种线虫对湿地松、马尾松和黑松的致病性。实验结果证实B. rainulfi无明显致病性。A. dalianensis对黑松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并造成超过一半的马尾松枯黄衰弱,以及小部分的湿地松表现出一定的枯萎症状。依此结果可以推测出A. dalianensis与大连老铁山的枯死黑松有直接的联系,故而对A. dalianensis进行风险分析,查明分布状况和寄主范围等非常必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枯萎松树论文参考文献
[1].王斐.东亚地区夏季干旱、强台风事件与松树枯萎病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12
[2].成玮.枯萎松树中滑刃科线虫的鉴定与致病性检测[D].南京农业大学.2009
[3].来燕学.松树枯萎病枝条内的寄生虫和微生物群落[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
[4].杨再福.枯萎松树及松木包装板材的线虫鉴定与风险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5
[5].来燕学,张世渊,黄华正,吕兆田,史迎寅.松墨天牛在松树枯萎中的作用[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6
[6].高国平,周志权.我国松树枯萎病发生现状及原因探讨[J].辽宁林业科技.1994
[7].周志权,高国平.日本松树枯萎病研究概述[J].辽宁林业科技.1994
[8].小谷圭司,佐佐木惠彦,山本直树,西山嘉彦,李子仁.松材线虫产生的水解酶引起松树枯萎病早期症状的发展——纤维素酶可能是致病的重要物质[J].广东林业科技.1987
[9].小谷圭司,欧剑锋.用树液着色法研究松树枯萎病及其复苏现象[J].江西林业科技.1984